春意揚中話河豚

作者: Ann0204

導讀揚中之旅,是有些遺憾的。 光顧著吃河豚、品河鮮,一個親戚家的小搗蛋逮著機會擺弄我的相機,強勢要給安安作私人攝影師,。吝嗇鬼難得大度一次,卻讓照片遭了殃。刪除了好多珍貴的留影,怎麼都恢復不了了,懊喪之余,只有留待下一個不知猴年馬月的重返故裡再哢嚓一番。 五一的自駕游,是勇氣耐心以及信心的完全考驗。光出個上海,就用足兩小時,高速上又逶迤� ...

揚中之旅,是有些遺憾的。

光顧著吃河豚、品河鮮,一個親戚家的小搗蛋逮著機會擺弄我的相機,強勢要給安安作私人攝影師,。吝嗇鬼難得大度一次,卻讓照片遭了殃。刪除了好多珍貴的留影,怎麼都恢復不了了,懊喪之余,只有留待下一個不知猴年馬月的重返故裡再哢嚓一番。

五一的自駕游,是勇氣耐心以及信心的完全考驗。光出個上海,就用足兩小時,高速上又逶迤蛇行了半小時光景。揚中的叔公一家焦急不堪,原本說好揚中二橋等候我們,提前到孟河鎮會合,十八裡相接淚眼婆娑。到達揚中,整整六小時,車上老老小小失去了吃飯欲望,而揚中的老老小小,被迫茶水瓜子先安撫自個兒咕咕亂叫的肚子。看到我們一大家子終於抵達,趕緊再換上一大桌的飯菜。還沒從顛簸中清醒過來,阿姨爺叔還不知道怎麼挨個稱呼,那美味的河豚魚已經熱了二遍,等候著和我第一次親密接觸了。

一大盆紅燒河豚上桌時,大家完全不知道此為何物。只覺得魚特別肥碩,魚皮是那種厚厚的膠肉,嫩嫩的竹筍切成滾刀塊,和著濃濃魚湯,一股鮮美味道鑽入鼻子,“快動筷吧,這是河豚魚,上海吃不到的。”弟妹熱情地招呼著,大伙紛紛品嘗這個花了六小時才到口的午餐。我對這種膠狀物的東西特別喜歡,咬在嘴裡韌性十足,味厚芡甘。可是河豚不同,魚皮上都布滿了一粒一粒的刺鱗(我吃著像是一粒粒超小的骨頭),據說是很難去除的,且對腸胃有好處,所以當地人都將沒有魚鱗的那面魚皮反卷著吃下去,我覺得嘴裡淅瀝蘇魯怪有趣,婆婆和大姑子說吃不慣,覺得腸胃不舒服,竊語平日裡的魚肉似乎更加適合些。我總是不甘,日思夜想的“情人”怎成了是歪瓜裂棗?不過是添了些風塵僕僕,洗漱一番定會別有風味的。

當務之急,得先讓身心放松好,才能靜下心來細品這“開鍋半裡香”的魚中之皇。老老小小賓館放下行囊,洗澡換衣、午睡小憩。公公難抑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恩激動之情,酒醉惺忪下,毅然攜手他的年齡與我相仿的小表弟逛小城去了,我沒有午睡的習慣,拿起床頭的賓館介紹兀自翻看,相對陌生的揚中原來可不簡單,費孝通大筆提曰:大江奔騰欲何至,天落三島集於此。揚中原本是長江中淤塞的沙洲,但最終孤立成島又處在揚子江之中,所以稱“揚中”。早年聽老公說籍貫“揚中”,誤以為是美女出沒的揚州,弄了半天,原是質樸漁民出身。我喜歡島這個字,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在微微搖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那深不可測的眼睛…”看著一張介紹都能離題千裡,可見我還是要逐漸養成午睡的習慣才能讓思維恢復正常狀態。

明白大環境的特殊性後,就要聯系實際情況“混吃混喝“一番了,揚中的美食,春有刀鱭夏有鰣,秋有麻鴨冬有蔬。如今“三尾魚傑”中,刀、鰣二尾早成了魚仙不知去向,偶爾會有一兩尾不小心墮入人間被胡亂腌漬,面目全非地饕餮一番。這愛生氣的河豚,倒是自由自在游走在江河中,被聰明的揚中人,炮制成美味佳肴,打造出這個小島最出彩的美食招牌,按現在流行的通俗說法,叫“飲食文化”。保佑這回吃了河豚,也成文化人。

日落西山,家人都休息妥當。賓館給住客送來了當地的土特產——鹹秧草,小瓶真空包裝,我記得介紹中講起過這兒有道菜“秧草河豚”,何謂秧草,今晚見分曉。這些鹹秧草後來成了我們早飯的美味小菜,吃到最後一瓶,婆婆還埋怨公公捷足先登,爭執一番。成就了一段秧草“佳”話。

穿越熙攘的市區霓虹,彎進今晚的酒店,一進包房,滿滿兩桌揚中的親戚,大叔大嬸、伯伯姑媽濟濟一堂。喜得公公花白眉毛亂顫,胡子刮得溜光,一身嶄新的行頭,被簇擁到男桌首席,另有老公姐夫左右護衛,老爺子長遠沒有享受國王待遇,看來今晚必將萬盞美酒浸衷腸,乘醉聊發少年狂。被“擠兌”到女桌的我和婆婆、大姑子,下意識地收斂平日裡的啰嗦聒噪,掛著醉翁之意的笑臉,等待夜宴帷幕拉開。

爽口冷菜自不必提,散發醉人香氣的河豚系列輪番端上:白汁河豚、春筍燒河豚、河豚獅子頭,河豚干燒肉……。河豚小魚這回擔當了金華火腿的角色,哪個菜都用它來點綴配色,大材小用,暗自飲泣。上來一盤點心——河豚餛飩,還是火腿的干活,不過那味道,用現在媒體的講法“滋味美輪美奐”——讓語文老師胡子翹一回吧。再來一盤土產——秧草河豚,終於看到綠色蔬菜配稱下的河豚,分外妖嬈。同桌做中學英語老師的表嫂,為我們客串了回生物老師,介紹了揚中的著名野菜——秧草,又名三葉草。我乍一看,似乎就是上海人愛吃的草頭,不過吃慣酒香草頭,這麼配著河鮮燒制,去油留香,味道確實鮮美絕倫。一筷子馬吃草——“出門在外就是好啊!”又來一碟乳白色奶酪——西餐怎會鬼鬼祟祟混水摸魚?原來此菜名曰河豚肋,據滿桌老小極盡賓主之宜的表情,將它捧到婆婆面前,必定是河豚精華所在,咽著口水問婆婆味道如何,婆婆說進了口就不好意思吐出來。暈啊!婆婆讓我消滅,我和婆婆同屬平民胃,關鍵時刻膽小如鼠,轉交大姑子,三口並作兩口進肚,瞧這表情也心知肚明,毛主席教導我們“又虧了”。

鄰桌早已不出所料地杯盞交錯,你方唱罷我登場。見慣官場習俗,此番親人之間久別重逢,徒留感動和激動。男人喝酒不醉不罷休,我和大姑子眼不見為淨,帶上安安趁幕間休息,逛逛街市。紅色五月讓揚中的街道車水馬龍、人流如織。雖沒有淮海路的滿目繁華和香艷,但迎面的每張快樂笑臉讓心情輕松明快。笑問大姑子此番河豚大餐印像如何?被河豚肋突擊了一下的大姑子,說油煞,再不想吃了。我暈!看來蘇軾詞裡那河豚,必定在平和清麗的情緒中方可體會,這麼胡吃海喝,難免被暗算成明日黃花。而作為少先隊員的小饞鬼外甥女,也宣誓絕不再吃任何東西了,可見被油蒙了心,是有據可查的。不過我決不能讓河豚背負這個惡名,“湯熱三遍魚味在,魚中之皇美名揚”——抄襲一段廣告,做夜宴的結束語罷。

第二天抽空開車沿著揚中江堤環島一圈,各地貨船油輪在簡易的港口忙碌裝卸,四周春色斑斕,小小江堤柳花輕復散,偶有過客騎著單車悠然行走,也有情侶牽手漫步其間,遇見不少垂釣者一動不動,和這個春天化在一起裝點江堤。輕輕地慢駛,唯恐破壞了這裡的寧靜。沒有景點和門票,這裡就是一個可愛的小島。好客熱情的揚中父老,邀請我們參觀他們新落成的別墅,站在庭院裡,輕撫看家大黃狗的腦袋,我又開始想念河豚。揚中家家門口都種著秧草,綠油油的一大片,平日裡煎炒燉煮,吃不完,就腌鹹秧草。讓這小小野菜也成了“文化”。

沒有時間好好品出這讓人拼死吃的河豚的美味,揚中之旅果然有些遺憾。留給下一次,也許能彌補吧。


精選遊記: 鎮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