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公山

作者: hill0813

導讀初春一天,去尋覓夢繞魂縈的何氏九仙。一大早,我們從市區出山,一下車,只覺微風薄霧拂面而來,清涼透骨而絲絲甜味,沁人心脾。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仙公山以其含憧憬和裨盼的神奇傳說及詩景交融映襯為世人信奉拜膜。宋代的朱熹,王十朋,明代張瑞圖等歷代文人墨客都曾上山遨游並留下詩詞碑刻,漸漸豐富了仙公山的文化底蘊。不知不覺間,我們來到了 ...

初春一天,去尋覓夢繞魂縈的何氏九仙。一大早,我們從市區出山,一下車,只覺微風薄霧拂面而來,清涼透骨而絲絲甜味,沁人心脾。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仙公山以其含憧憬和裨盼的神奇傳說及詩景交融映襯為世人信奉拜膜。宋代的朱熹,王十朋,明代張瑞圖等歷代文人墨客都曾上山遨游並留下詩詞碑刻,漸漸豐富了仙公山的文化底蘊。不知不覺間,我們來到了連心亭。這是兩座並肩依偎的六角亭。導游小姐告訴我們,這裡是看仙山主峰的絕佳位置。翹首仰望,我們看到的主峰像一頭威猛的雄獅。而三座古剎並列在懸崖峭壁之下,更似一座天然城堡巍然天際。

片刻,我們走到了小隘門。這是一扇寬僅容身的石門。門內僅有一條從石壁中鑿出的通道。

腳底下是數十米深澗,煞是驚險。"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朋友脫口一句。導游小姐叮囑我們要帖緊岩壁,小心摸索前進。僅二三十米的路程,而我們竟走了十分鐘。

在頂隘門前的山岩間,我們看到一口井。導游小姐說,這井深50米,直徑1.65米,原是山寺的僧、道取水之處。相傳南宋高宗時,廟宇破損重修,山上缺乏杉木,從山下扛著巨大木材上山極其艱難,眾僧為此心憂。他們熱心修寺的義舉感動了何氏九仙,九仙便施法術把杉木材貯藏於井中,並根據需要讓杉木井中逐一冒出,因而被名"藏杉井"。過了頂隘門,我們踏上了十米見方的岩石平台。但見平台上鑿刻有像棋盤。這景點稱仙棋盤。據傳為何氏九仙閑逛之余常在此弈棋娛樂。游人只要帶上棋子,就可以在此對弈,領略仙境的愜意散淡。仙棋盤旁有一雙大腳印,長有35釐米,寬14釐米,腳印五趾清楚。相距六、七米遠,人稱仙足跡,是神仙降臨時留下來的。導游小姐對我們說,在仙腳跡上踩踏一下可以保佑外出平安,而能夠兩只腳都踩到的人,就可以騰雲駕霧了。朋友們脫去鞋子,不亦樂乎地踩了又踩。"那就是出米岩",導游小姐指著峭壁下一處有5釐米周徑的穴孔說。相傳五代時期,何氏九仙施展法術奪了貪官污吏的庫糧,儲藏於此,並作法術,使之能根據當日寺中僧侶、香客的人數,自動流出適量的米,供給食用。人多則出米多,人少則出米少。後來,寺中有一個貪心和尚,想多得米糧,使用鋼钎打"出米岩"上方。

魄的景觀之一。但見三座寺廟一字排開,如懸掛在峭壁間的樓閣,在飄逸的雲霧中更顯得神神秘秘。我們先到白水岩寺。白水岩寺建於五代,面積184平方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兩側廂房,殿前帶暗廊,木構單檐歇山頂建奉觀音、彌勒和文殊、普賢菩薩,雙邊塑18"庶黎被澤"、"民黎蔭庇"及李光地真"真神仙也"三幅字匾,蒼勁有力,金光閃閃,似乎隱喻某種的力量。

沿著曲折小道,我們走到一處天然岩石構成的石洞,有十余平方米。導游小姐說,這景名"立鶴洞天"因常有仙鶴棲息得名。我們就地也歇歇腳吧。"喂,其實這洞也可稱情人洞嘛"。一友人對導游說。"這位先生說對了。民間確實有此一說。據說,戀愛中的男女從此歇腳,即能永結同心,成為美好姻緣,而未育夫妻呢,則能早得貴子。"此言一出,可謂語驚四座。我們樂了。卻使同在洞中憩息的幾對年輕男女毫不尷尬。

走出山洞,我們站在一塊巨岩上,遠眺群山,領略到了清進士陳大王"置身天際外,俯視萬重山"和清萬際昌"極目江天豁,斜陽亂遠山"的詩情意境。順著導游小姐的手指,我們看到兩處岩石,很像兩只伸出頭顱的烏龜。傳說兩龜原為荷潭水中的數百年老龜,經常到豐山洞偷聽九仙學經,久而久之,漸有神性,能預知吉凶。以後兩龜不願回荷潭中去,坐化於仙公山上,成為如今的兩石龜。後人稱之為"雙龜聽法"。細看伏在獅峰的那兩石龜神態,足見它們對佛的虔誠和山的眷戀。我們倚著石壁一步一步向前登攀,而每高出一步,就有著一種遐想、一種新鮮、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游至仙公山的主峰,此峰貌似獅頭,所以亦稱獅峰。導游告訴我們,此景點"九獅聚會",夢幻般悠悠。因為陰天,我們沒能飽眼晨曦吐白,紅日噴灑,萬道霞光沐浴人寰的日出壯景。導游小姐告訴我們,山上海洋性氣候牲顯著,每逢春夏二季,東南海風襲來,山頂即雲霧繚繞,彙成一片雲海,波瀾壯闊且千變萬化,山巔峰巒因此如汪洋中的礁石,若隱若現,構"仙境蓬萊"、"雙髻雲海"圖景。而在秋冬時節,這裡則是天高雲淡,星月皎潔,於夕陽西斜的黃昏或靜謐寧馨的月夜,與荷潭水庫互相映襯,勾畫出"夕陽沉江"、"荷潭印月"等絢麗的畫卷。所以,仙公山還被譽為"八閩名勝無雙境,絕頂蓬萊顯九仙"的人間仙境。要看仙公山,最好初春、仲秋兩個時節都來。站在觀日台上,我們猶如站在浩瀚煙波裡隆起的脊梁,高傲地挺立在風光旖旎處。

乘纜車凌空而下,如穿雲鑽霧,山下奇景時隱時現,尤其那荷潭,頭枕仙公山脈,懷抱仰恩學村,宛若一條世龍奔騰於茫茫天地這間。文友煞是驚奇,他們贊嘆:一生腳長游山百眾,而此奇觀當為一絕。突然間,我一個閃念:當我們以熱愛的眼光探視一片土地時,才能發現它蘊藏有那麼多的生命,草奇花艷、蝶舞蟲鳴;才能發覺它竟是如此的鮮活,這般的年輕,這樣的深厚悠遠,讓人夢牽魂繞。離開仙公山,文友們游興未盡,對山上的傳說佳話評頭論足,那鬧勁]、那神態,似乎要再為仙公山添綴更為富有神奇的色彩。

我想: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何時再相逢,暢游仙公山?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