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杉王.關廟.魚木寨

作者: 山那邊有風景

導讀謀道,古磨刀溪。這個具有東方神秘色彩的地方,每一座山、每一座寨、每一條溪、每一棟古建築,都幽幽飄出許多濃濃鄉俗味的傳說。在屏圍的山色水光裡,一棵高大挺拔、氣勢雄渾的古、大、稀、母水杉王巨人般站立在名曰磨刀溪的小溪邊。1941年冬,民國中央大學干鐸教授在謀道集鎮鳳凰山旁青龍山嘴首先發現該孑遺植物1948年經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胡先骕、中央大學森林 ...

謀道,古磨刀溪。這個具有東方神秘色彩的地方,每一座山、每一座寨、每一條溪、每一棟古建築,都幽幽飄出許多濃濃鄉俗味的傳說。在屏圍的山色水光裡,一棵高大挺拔、氣勢雄渾的古、大、稀、母水杉王巨人般站立在名曰磨刀溪的小溪邊。1941年冬,民國中央大學干鐸教授在謀道集鎮鳳凰山旁青龍山嘴首先發現該孑遺植物1948年經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胡先骕、中央大學森林系鄭萬鈞兩教授鑒定為水杉,(水杉:系杉科水杉屬,落葉喬木,起源於白堊紀後期距今約一億年的北極圈附近,後廣布於北緯35度以北地區。第四紀冰川後,各地水杉樹種相繼滅絕)並撰寫《水杉新科及生存之水杉新種》論文,推翻了“水杉早已滅絕”的定論。在世界植物學界引起強烈轟動,被譽為“最近一個世紀以來,植物學界最重要的發現”。因而,水杉王被世界植物界譽為“活化石”、“天下第一杉”,從此,石破天驚,中外許多植物學家和新聞工作者紛至沓來,誰都想先睹為快,探求歷史遺存的神秘原貌。一九五六年以後,水杉引種栽培,從大半個中國逐步發展到歐、亞、美等州70多個國家。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周恩來送給他的禮物是水杉樹種子,尼克松把他心愛的游艇命名為“水杉號”,1978年,尼泊爾首相訪華,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把兩株水杉苗贈送給尼泊爾皇家植物園。水杉樹種子、種苗飄洋過海,傳播友誼,成了我國最高領導人與外國元首友誼的像征,而今遍布世界各地。小平同志南巡,在深圳參觀仙湖植物園時,說的就是謀道這棵水杉王,因而水杉王又是成了——“小平說的那棵樹” 。

歲月流逝,杉王旁集鎮迅速擴張,煙火也日趨逼近,這棵享譽世界的珍貴“國寶”,境遇卻並不樂觀,這裡香火極盛,燃放鞭炮、香、腊、紙、蠟後留下的殘渣,燒焦的根及橫七豎八亂掛的紅彩,看上去卻是那麼的不協調。人們為什麼對這棵樹如此神秘?原來解放前樹旁曾有一座廟,樹根縫隙裡有一石菩薩,過路人燒香拜佛,禱求神靈保佑平安,後樹根合攏,石菩薩被包在裡面,幾十年來,學生升學、出門做生意和得了病的人到這裡面許願、還願,以致披紅掛彩、香火不斷。最近欣聞政府已撥專款保護,相信展現在世人前的,將是“天下第一杉”的風彩。

杉王旁有一條小溪,名曰“ 磨刀溪”。三國時五虎上將關羽路經此地在小溪邊磨刀而得名。傳說關羽磨刀的那塊石頭,每逢要下雨,石頭上就翻著像磨刀一樣的石漿,磨刀溪人遵奉關羽,認為是關羽顯聖,後在溪邊建關廟,紀念這位蜀國上將。解放初期,關廟改撤建學校,文革時期成了食品所,許多文物古跡被毀,只有門前一只約兩噸重、形像逼真的石獅,睜著一雙大眼睛,注視著南來北往的行人。石獅原是一對,另一只文革期間有人將其打爛,錘成了碎石。廟裡還有一個大石香缽,卻被遵奉關羽的後人們用來當洗衣盆。在溪邊還清晰可見,古廟改建後的邊牆下,壓著一幅盈聯:“大丈夫磨刀垂宇宙,士君子謀道貫古今”,這是19 05年四川總督趙爾豐路過磨刀溪為關廟所作。另一幅趙爾豐專為磨刀溪人題的“既磨刀尚武,應謀道修文”不知是撤廟時被毀,或是埋在地下,我問過集鎮的幾位老者,他們也不知道。磨刀溪清為四川萬縣郭裡大十甲,民國時設謀道鄉,1950年為萬縣羅田區謀道鄉,1955年5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將太平區的水田、大村、青龍、石家四鄉劃歸四川萬縣,同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四川萬縣的謀道、大興、百勝三鄉劃歸湖北利川,建立謀道區,隨後進行行政區調整,太平並入謀道。今謀道被湖北省列為全省25個重點口子鎮之一,不僅因其處在“318”國道上是鄂西入渝東的咽喉必經之地,還因這裡是著名的“水杉之鄉”、“黃連之鄉”、“龍船調的故鄉”。川楚文化在這裡碰撞融合,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巴蜀文化。

到過雲陽的人,都知道那裡有張爺廟,雲陽人為紀念蜀國大將張飛所修,建築風格和規模據說與關廟差不多,張爺廟至今仍完好的保留了下來。我想,若關廟不毀,一定會招來許多的游人,更多的人會了解謀道的歷史、謀道的昨天。

磨刀溪西邊有一土家族古寨,名曰“魚木寨”,該寨明初屬龍陽峒土司,後歸附石柱土司,萬歷14年編籍萬縣,1955年劃歸利川。該寨為一群山中之突兀山寨,四面懸崖如削,寨上林木蔥蘢,遠看似一尾巨魚遨游於雲海之中,寨門處用巨石修成的門樓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僅一寬約2米的石板古道可入寨門,兩面萬丈懸崖、奇險非常,寨樓內右牆嵌碑文一通,記敘了為防白蓮教興建寨樓始末,字跡清晰,保存完好。魚木寨人清代前幾乎全為穴居,現存居住、織布、榨油、鑄幣崖穴多處。魚木寨是典型的土家族古寨。寨裡豐蘊的土家族青石文化,任憑風雨,默默秘藏。也許是地域的偏僻,群山的霧鎖,這個千年古寨藏在深閏人未識。寨前有兩道關:一是南浦雄關,一是銅鑼關。兩關《地理志·關隘》均有記載。南浦雄關(原名軟耳箐,今軟耳嵌或雕上丫口)是鄂西出渝東的一道險關,修“318”國道改線路時,“南浦雄關”四個大字才在雕上丫口消失。入關進謀道鎮的第一個村叫南浦村,來歷我不用多說。銅鑼關緊靠魚木寨,對面有一石岩像一面巨大的銅鑼,一根石柱柱酷似鑼槌,銅鑼關處則有一大石鼓,當地童謠:“銅鑼對石鼓,銀子五萬五,有人識得破,買下重慶府”,我不知其意,想必其中必有奧秘。“峰回路轉古隘關,絕壁千尺古松懸,銅鑼石鼓聲尤在,女兒百仗凝凱旋”,不知是那位詩人所作,女兒百仗後卻在百丈溝上永遠地屹立,再也沒有回來。

魚木寨四周懸崖峭壁,兩道寨 門一關,仿佛與世隔絕,寨上土家吊腳樓式的建築風格和純樸的山寨民風,以及較好保存的一座座明清時期規模宏大、工藝精湛的古墓群和積澱深厚的古青石文化,與山水田園自然融合,古樸淡雅。魚木寨人的祖先投入巨大虔誠營造的這方小天地,給原始的村莊以精致,給宣囂的人世以寧靜,給向往的內心以寄托,給延續的生命以靈機。漫步魚木寨,仿佛步入藝術殿堂,溶進濃濃的古青石文化氛圍中。屹立寨頸城堡式的古炮樓,那古墓上精致的圖文,巧奪天工,栩栩如生的匾聯、浮雕,刻在青石板上的“訓子篇” 鑿在懸崖上的古棧道,還有古城牆、石磨、石缸、石桌、石凳、石盆、石碾、石瓢、石路……,無一不是青石與魚木寨人完美的結合。

沒有史志記載磨刀溪的過去,因為其前身屬南浦縣管轄、據說南浦縣城同許多有文字記載的東西被火燒盡了,謀道的歷史無法考證,只有墓碑上、青石上能夠說明一些,磨刀溪人曾經創造過文明,怎樣去保留文明,創造更輝煌、永具魅力的現代文明,我不禁遐想… …



(魚木寨)


精選遊記: 利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