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永濟鸛雀樓普救寺攻略

作者: 西閣

導讀普救寺、鸛雀樓攻略西閣2008年9月17日 華山距永濟不遠,從華陰乘車到永濟約需3小時,從永濟乘車到西安約需3小時,而永濟的普救寺和鸛雀樓游覽約需3小時。 也就是說上午10點從華陰出發(一早可先游覽西岳廟),游玩永濟後,晚19點就可抵達西安。 華陰-潼關的中巴每15分鐘一趟,行至"港口"約25km,40分鐘,票價5元。 在"港口"候車不會超過10分鐘,保證有潼關-風陵渡的� ...

普救寺、鸛雀樓攻略西閣2008年9月17日

華山距永濟不遠,從華陰乘車到永濟約需3小時,從永濟乘車到西安約需3小時,而永濟的普救寺和鸛雀樓游覽約需3小時。

也就是說上午10點從華陰出發(一早可先游覽西岳廟),游玩永濟後,晚19點就可抵達西安。

華陰-潼關的中巴每15分鐘一趟,行至"港口"約25km,40分鐘,票價5元。

在"港口"候車不會超過10分鐘,保證有潼關-風陵渡的中巴路過,上車買票4元,行駛約15km、15分鐘,過黃河大橋,進入山西境內,抵達風陵渡(山西運城市芮城縣風陵渡鎮)。

在風陵渡下車處就是所謂的長途客運站,其實就是"運城-風陵渡高速路"的高架橋下面的停車場。在此等候約30分鐘,風陵渡-永濟的中巴發車,票價10元,行駛約40km、1小時,到達永濟市客運站(火車站對面)。

永濟火車站旁有1,2,3路公交車始發站,乘2路公交,行駛約20km、20分鐘抵達普救寺,票價3元。

永濟市規模還算不小,看街景還挺熱鬧,賓館似乎也有四星級的。

普救寺是《西廂記》的故事發生地,門票50元,游覽約需1小時。

普救寺廣場上有很多小游覽車拉客去蒲州古城、黃河鐵牛園、鸛雀樓公園。經殺價,一漂亮MM司機同意把我直接送到鸛雀樓而票價僅收2.5元,7km的路程行駛約20分鐘(電瓶游覽車),一路經過古城和鐵牛時,還給我介紹了蒲州古城和鐵牛的歷史點滴。

鸛雀樓公園門票50元,園內面積很大,但都是新式景觀,唯一值得參觀的是仿古重建的鸛雀樓。唐代詩人王之煥的《登鸛雀樓》使之成為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不得不來也。樓下黃河已經不見了,游覽約需1小時。

出園後發現司機MM還在等我,此時已近黃昏,沒啥游客了,也僅有她這一輛車了。送我回普救寺的途中我忐忑地問價,MM倒是爽快,讓我看著給,我當然不好意思再給2.5元,零錢有4元,就都給她了。

普救寺廣場上剛好有2路車欲發,上車便順利回永濟市了。

在永濟火車站旁打的,6元,走10分鐘,就把我送到一個橋下,從運城方向來,去西安的長途車很多,不時經過此地。我在此等候不足5分鐘,便來車了,上車有座,票價55元,走高速2.5小時便抵達西安火車站對面的省長途汽車站。

鸛雀樓簡介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位於運城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它與武昌黃鶴樓、洞庭湖畔岳陽樓、南昌滕王閣一起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該樓始建於北周(公元557年~580年),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地理位置優越,風景秀麗,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其中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堪稱千古絕唱,流傳於海內外。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盛唐著名詩人,至今享有盛譽。

王之渙出身於太原王家,為當時望族。父王昱,鴻臚主簿、浚儀縣令。從曾祖到父親,雖然皆為官,但均為小官。王之渙出身於普通仕宦之家,排行第四,自幼聰穎好學,年齡還不到 20 歲,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壯,便已窮經典之奧。不知何故,王之渙未走科舉之途,而以門子調補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時,王之渙父母均已去世,衡水縣令李滌將三女兒許配給他。

王之渙與李氏的婚姻,可能還有一段羅曼史。開元十年( 722年)兩人結婚時,王之渙是已婚並且有孩子之人,年已35歲,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渙小17歲,正是妙齡女子。縣令的千金,嫁給父親部屬、35歲又已婚的小小縣尉,頗耐人尋味。這一定是為王之渙的才華所傾倒。

王之渙才高氣盛,不願為了衡水主薄的卑職而折腰,加上有人誣陷攻擊,他便憤然辭官而去,"遂化游青山,滅裂黃綬。夾河數千裡,籍其高風;在家十五年,食其舊德。雅談珪爵,酷嗜閑放。"在家過了15年閑散自由的生活。

後來他的親朋好友覺得他這樣一直沉於下層,不是辦法,便勸他入仕。後來補文安郡文安縣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職。他在職以清白著稱,理民以公平著稱,頗受當地百姓稱道。誰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歲之壯年,卒於官舍。

其墓志銘中稱王之渙"孝聞於家,義聞於友,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可謂對王之渙一生的完美概括。

李氏嫁給王之渙後,兩人恩愛。王之渙在家賦閑 15 年,李氏安貧樂素,跟他過著清苦的生活。王之渙再入宦場,生活剛有了轉機,卻染病身亡,使李氏不到40歲而守寡。王之渙死後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因王之渙有前妻,兩人竟不能合葬。

因史料關系,後世對王之渙身世所知甚少,但他作為一個名詩人,卻幾乎盡人皆知。他那首膾炙人口的《涼州詞》,即"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歷代被人們廣為傳誦,被章太炎先生稱為"絕句之最"。《登鶴雀樓》中的"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更為千古名句。王之渙的詩流傳下來的甚少,今可見者只有六首,而此六首,足使王之渙詩名與宇宙共存。

王之渙詩名,不但後世萬分景仰,即他在世時,便已聲震海內。他常與王昌齡、高適、崔國輔、暢當等名詩人交游,所作之詩"傳乎樂章,布在人口"。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人薛用弱《集異記》所載"旗亭畫壁"故事,便可說明當時人們對王之渙詩名的崇拜。

唐開元中,王之渙與王昌齡、高適齊名。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共來旗亭小飲,正好有10多個梨園伶官和四位著名歌妓也來此會宴,他們三人便在旁邊一面烤火一面觀看。王昌齡提議說,我們各擅詩名,究竟誰勝於誰,今天我們可看她們所唱誰的詩多,誰便為優者。

第一個歌妓唱的是王昌齡的"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在壁上為自己畫了一道。第二個唱的是高適的"開篋淚沾臆",高適也為自己畫了一道。隨後王昌齡又添得一道。

王之渙說,這幾位為普通歌妓,唱的都是下裡巴人。應看那位最佳的歌妓唱的是誰的詩。若唱的不是我詩,便終身不敢與你們二位爭衡了。待那名妓唱時,果然為王之渙之詩,三人不覺開心笑起來。

諸伶因他們大笑而見問,知是王之渙等人,非常高興,即拜請他們人席。旗亭畫壁,遂成典故。元人還編成雜劇上演。從此可見當時王之渙詩名之盛。

普救寺簡介

普救寺位於永濟市西北12公裡的蒲州鎮西廂村。是一座佛教十方禪院,座落在我市境內的峨嵋原頭,南依巍巍中條山為屏障,西臨滔滔黃河水為襟帶。這裡地勢高敞,視野寬闊;紅磚碧瓦,殿堂宏雄,古塔高聳,曲經通幽;柏林掩映,風景獨秀。

從1986年以來,新修復的普救寺,寺院建築布局為上中下三層台,東中西三軸線(西軸為唐代,中軸為宋金兩代,東軸為明清形制),規模恢宏,別具一格。從原上到原下,殿宇樓閣,廊榭佛塔,依原托勢,逐級升高,給人以雄渾莊嚴,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廂記》故事密切關聯的建築:張生借宿的"西軒",崔鶯鶯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馬解圍之後張生移居的"書齋院"穿插其間。寺後是一地勢高低起伏,形式活潑的園林花園。園內疊石假山懸險如削,鶯語雙亭飛檐翹角。荷花池塘上橫架曲徑鵲橋,亭橋相接、湖山相銜。鶯鶯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鶯鶯塔,不僅形制古樸、蔚為壯觀,而且以奇特的結構,明顯的音效應著稱於世。游人在塔側以石扣擊,塔上會發出清脆悅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聲,令游人連連稱奇。據方志中稱之"普救蟾聲",為古時永濟八景之一。

由於《西廂記》的問世,使得這個"普天下佛寺無過"的普救寺名聲大噪,寺內的舍利塔也被更名為"鶯鶯塔"而聞名遐償邇。而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一直撼動著人們的心靈,使它成為蜚聲著譽的游覽勝地。

《西廂記》是元代劇作家王實甫的力作。寫張生與崔鶯鶯這一對有情人一見鐘情,衝破困阻,終成眷屬的故事。

書生張君瑞在普救寺裡偶遇已故崔相國之女鶯鶯,對她一見傾心,苦於無法接近。此時恰有孫飛虎聽說鶯鶯美貌,率兵圍住普救寺,要強娶鶯鶯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聽從鶯鶯主意,允諾如有人能夠退兵,便將鶯鶯嫁他。張生喜出望外,修書請得故人白馬將軍杜確率兵前來解圍,但事後崔老夫人絕口不提婚事,只讓二人以兄妹相稱。張生失望之極,幸有鶯鶯的丫環紅娘從中幫忙,扶鶯鶯月夜燒香,聽見張生彈琴訴說衷腸。

後來鶯鶯聽說張生病倒,讓紅娘去書房探望。張生相思難解,央求紅娘替他從中傳遞消息。鶯鶯憐惜張生,終於鼓起勇氣,也寫詩回贈,後在紅娘幫助下,二人瞞過崔老夫人,私下幽會並訂了終身。老夫人知情後怒責紅娘,但已無可挽回,便催張生進京應考。張生與鶯鶯依依而別,半年後得中狀元。崔老夫人的侄兒鄭恆本與鶯鶯有婚約,便趁張生還未返回之時謊報張生已被衛尚書招贅為婿,老夫人一氣之下要將鶯鶯嫁給鄭恆,幸好張生及時歸來,有情人終成眷屬。

蒲州古城簡介

蒲州古城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西南約17公裡處的黃河東岸,傳說中的舜都蒲阪即在此處。據史料記載,蒲州古城始建於北魏時期,唐代曾兩次被建制為中都,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被稱為唐都長安的咽喉之地。

據《蒲州府志》記載,蒲州古城高八丈、方圓一千六百步,內有二十五廟、一樓、兩閣等建築,其中最著名的是舜帝廟和薰風樓。薰風樓比鸛雀樓高6米,堪稱一絕。蒲州古城比現今的平遙古城大2萬余米,是山西境內最大的古城。

開元鐵牛與蒲津渡遺址

開元鐵牛亦稱唐代鐵牛,位於永濟市城西15公裡,蒲州城西的黃河古道兩岸,各四尊。鑄於唐開元十二年(724),為穩固蒲津浮橋,維系秦晉交通而鑄。

元末橋毀,久置不用,故習稱"鎮河鐵牛"。因黃河變遷,逐漸為泥沙埋沒。

1989年8月在蒲津渡遺址上經勘查發掘,處於黃河古道東岸的四尊鐵牛全部出土。

鐵牛頭西尾東,面河橫向兩排。伏臥,高1.5米,長3.3米,兩眼圓睜,呈負重狀,形像逼真,栩栩如生。牛尾後均有橫鐵軸一根,長2.33米,用於拴連橋索。牛側均有一鐵鑄高鼻深目胡人作牽引狀,現已露出地面部分高1.5米,肩寬0.6米。四牛四人形態各異,大小基本相同,據測算,鐵牛各重約30噸左右,下有底盤和鐵柱,各重約40噸,兩排之間有鐵山。

蒲津渡是古代黃河的一大渡口,位於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的黃河東岸。蒲津渡自古以來就是秦晉之交通要衝,歷史上有很多朝代在這兒修造過浮橋。

唐開元六年(718),蒲州被置為中都,與西京長安、東都洛陽齊名。開元十二年(724),為了加強對唐王朝的大後方――河東地區及整個北方地區的統治,唐玄宗任命兵部尚書張說主其事,改木樁為鐵牛,易笮索為鐵鏈,疏其船間,傾國力對蒲津橋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通典》、《唐會要》、《蒲州府志》均記載此事。

宋代,蒲律渡仍是黃河的重要渡口之一。金元之際,浮橋始毀於戰火,只剩下兩岸的鐵牛。後來因三門峽水庫蓄洪而使河床淤積,河水西移,鐵牛被埋入河灘。

蒲津渡遺址是一處具有豐富遺存的大型遺址,也是我國第一次發掘的大型渡口遺址,它展現了我國古代橋梁交通、黃河治理、冶鑄技術等各方面的科技成就,也直觀地揭示出黃河泥沙淤積、河水升高、河岸後退的變遷過程,從而為歷史地理、水文地質、環境考古及黃河治理提供了許多有用資料。

永濟照片http://photo.***/photos/xige911/160614832/


精選遊記: 運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