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張掖一日游

作者: 夢飛翔000

導讀河西走廊名珠--張掖篇 下火車後: 打出租車(甘G-85030,13919750018)到市區住宿,睡個好覺,早上7點左右起床,填飽肚子。8點左右開始張掖一日游(包車) 目的地:馬蹄寺、丹霞地貌可聯系的包車電話:王師傅:13919750018陳師傅:13830652111 出租車司機王濤師傅::13919750018 張掖概述: 張掖古稱甘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環,也是河西四郡之一,馬克·波羅東游中� ...

河西走廊名珠--張掖篇

下火車後:

打出租車(甘G-85030,13919750018)到市區住宿,睡個好覺,早上7點左右起床,填飽肚子。8點左右開始張掖一日游(包車) 目的地:馬蹄寺、丹霞地貌可聯系的包車電話:王師傅:13919750018陳師傅:13830652111

出租車司機王濤師傅::13919750018

張掖概述:

張掖古稱甘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環,也是河西四郡之一,馬克·波羅東游中國時曾在此停留長達一年時間(在張掖有歐式街及馬克·波羅像)。作為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張掖有豐富的歷史遺跡,如月氏黑水國遺址、長城烽燧、隋代木塔、唐代五松園遺址、西夏大佛寺、明代鐘樓、馬蹄石窟等。

除了這些沉甸甸的歷史遺存之外,張掖還有許多風景宜人的所在,如當年的皇家馬場——山丹軍馬場融觀景、娛樂與草原生活於一體,景色秀麗,野趣天成。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獨有的民族風情老虎溝等,更為這個物產豐饒的“金張掖”增色不少。

區號:0936

郵編:734000

位置: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南有祁連山,北有合黎山。

區劃:張掖市下轄甘州區、民樂縣、臨澤縣、高台縣、山丹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張掖美食:

張掖飲食以面食為主。比較富有地方特色的有甘州搓魚面、糍耳子、羊肉粉皮面筋、香飯、小飯、煎血腸、羊頭湯、魚兒粉、灰豆湯、雞肉墊卷子、山丹油果子以及糊餑、豆腐腦兒等。肉食類中除手抓羊肉和清湯羊肉外,腊羊肉也久享盛名。酒有黃酒、白酒、燒酒,當地素有“無酒不成禮”之俗。

在位於張掖市民主東街的甘州市場小吃一條街上,你可以品嘗到當地的各種美味小吃。小吃街一般從清晨六時開張到翌日凌晨三、四點收攤。整個街道兩邊是一字排開的小吃攤,花樣繁多,價格低廉,在小吃街兩端還有拔地而起的仿古牌樓,古樸別致,再現了昔日張掖風貌。

特色菜式:

名稱:搓魚面

介紹:搓魚面是甘肅張掖特有的面食品種,因其成品的形狀中間粗、兩頭尖,酷似小魚而得名。其作法是用手掌將面條搓成約一寸長的面段,然後入鍋內或煮或炒熟都可,在熱天裡還可以涼拌食用,是當地人喜愛的美食。

名稱:香飯

介紹:香飯又稱西北大菜,其作法是先用面皮卷豬、羊肺,做成“卷干子”,然後把它切成圓片,在上面放熟豬肉片、木耳、雞蛋、辣椒片等佐料,最後澆上汁即可食用。味道淳香濃郁,極具當地特色。

名稱:灰豆湯

介紹:灰豆湯是用麻色豌豆制成的獨特食品。其方法是先將圓豆子洗淨,在鐵鍋中熬至半熟,再加水入砂鍋中,置食用堿、紅棗等調料,小火煮成稀糊,吃時加入白糖,別具風味,備受群眾歡迎。蘭州杜維成師傅繼承灰豆名家馬有創制的灰豆湯制做技藝,制做的灰豆湯風味獨特,1989年被甘肅省商業廳授予杜維成以“金城灰豆王”稱號。杜維成灰豆湯豆綿湯糊,棗甜味香,富含營養,價格便宜,聞名金城,夏日冷飲可以祛暑,冬日熱食可以滋補。外地游客可到張掖路中段北側的蘭州市第一工人俱樂部“杜維成灰豆湯”店進行品嘗。

張掖購物:

張掖擁有豐富的物產,曾為皇家貢品的烏江大米、細膩甜美的臨澤紅棗、一代梨王民樂蘋果梨,都是張掖特產的代表,享譽海內外。在張掖,女子從小就學習剪紙、刺繡等手工藝制作,精美的窗花,別致的枕頭、肚兜、繡鞋、被單在那些心靈手巧的女子手中呈現出各種花樣,深受各地游客的喜愛。

張掖市區內的購物場所多集中在東大街、南大街、西大街附近,張掖商場、河西商場等大型購物商場商品種類眾多、品質優良、服務周到,是休閑購物的理想場所。

張掖地方土特產品很多,植物類主要有小河紅棗、甘浚楸子、蘋果梨、張掖柰子、烏江大米、發菜等。主要中藥材有甘草、鎖陽、姜活、黃芪、大黃、麻黃、鹿茸、麝香等80余種。主要的地方性食品有甘州掛面、張掖南酒、張掖黃酒、絲路春系列白酒等,其中絲路春酒連續5年獲甘肅省優質產品獎,行銷國內及台灣、香港地區。主要手工藝品夜光杯,具有悠久的歷史,用質地優良、花紋美觀的祁連山玉石琢成,器質細膩,造型優美,歷來為饋贈親友的佳品。

張掖交通:

張掖城市布局是返照西安大街而建成的.

鐵路

有蘭新鐵路橫貫全市,東起山丹縣東樂鎮、西到臨澤縣沙河鎮,每天有列車通達北京、烏魯木齊、蘭州、上海、西安、濟南等地。從上海到烏魯木齊的T52/53次、以及從烏魯木齊到北京西的T70次、到濟南的1086次、到鄭州的T198、1046次、到漢口的T194次都經過該市。張掖火車站位於張掖市東北部5公裡處,從市中心打車前往,費用不超過10元。打車電話:13919750018。

公路

由於扼守著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張掖境內有眾多高等級公路通過,甘新公路、甘青公路、312國道、227國道在張掖境內縱橫交錯,組成了一個便利快捷的公路交通網絡。位於環城西路128號的西關汽車站是國家一級客運站,有開往甘肅各大城市的長途班車,以及張掖各區縣的短途班車。此外,位於東環南路1號的汽車東站、南環路35號的汽車南站也有部分班車開往張掖各區縣。

甘肅馬蹄寺風景名勝區

馬蹄寺又名普光寺,位於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北距張掖市65公裡,是集石窟藝術、祁連山風光和裕固族風情於一體的旅游區。石窟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余處窟龕,始建於北涼。馬蹄寺因傳說中的天馬在此落有馬蹄印而得名。

馬蹄寺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森林公園。地處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距張掖市六十公裡的臨松山下。山頂一石窟內的岩石上留有深深的馬蹄足跡,史載系天馬神跡,馬蹄寺由此而得名。馬蹄寺風景名勝區內有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上、中、下觀音洞和金塔寺七處組成,分布在一百多平方公裡的區域內。

馬蹄寺風景名勝區內的石窟群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群開鑿於十六國北涼時期,距今約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金塔寺、千佛洞等石窟內一些早期的形制、造像與壁畫都保留著古拙挺拔和厚樸實的特點和風格。馬蹄寺是我國河西走廊的佛教聖地之一,早期崇信漢傳佛教,元代以後藏傳佛教在此興盛,漢傳和藏傳佛教同時並存。藏語為“卓瑪讓像”,意為菩薩自然出現的地方。三世達賴索南嘉措也曾來此朝聖,青海等地信徒一生不能來此拜佛會抱憾終生。

三十三天石窟

普光寺的“三十三天”石窟,上下有七層共21個石窟,整齊排列在百米多高的懸崖上,外形像一座佛像塔鑲嵌在絕壁中央,雄偉壯觀,氣勢磅礡,石窟造型別致,規模之大都為全國之最,佛經上講,須彌上頂中央有釋帝天,四邊有八天,共為三十三天,它是諸神游戲之處。古人憑大膽的想像力,仿照天上的三十三天在馬蹄寺開鑿了人間的三十三天,第一次把人間天上聯系起來,其含義是一個人只要積德行善,一輩子為人民做好事,就可以從人間的“三十三天”到達天上的三十三天,與諸神游戲,體現了中國人間的佛教思想。藏傳佛教中認為,登上三十三天石窟,就是寓意:你在走一條解脫之道,藏語為:“特日娃”,攀登的整個過程就是經歷了一段不見陽光的黑暗石窟,然後上懸梯轉身180°,做“鷂子翻身”再走過天梯,最後才到三十三天石窟。其像征意義:走完了人生的征途,經受起了考驗,到了三十三天,達到了解脫的境地。

三十三天石窟中有眾多的佛像,最高層是綠度母、白綠母共21位度母菩薩,還有文殊菩薩,其它各窟中為37尊普明大日如來,藏語謂“更周桑具曹敦”,綠度母菩薩是三十三天石窟中的主佛,也是全馬蹄寺院中的本尊佛,三十三天石窟也是綠度母菩薩的道場。綠度母菩薩藏語叫“卓瑪讓匈”,即菩薩自然出現神奇的地方。綠度母菩薩自然生成的故事廣為流傳。

金塔寺

金塔寺石窟開鑿於北涼、北魏時期,是馬蹄寺石窟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大革命中馬蹄寺石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被破壞,只有金塔寺二孔石窟辛免厄運,保存比較完整,其藝術價值可與敦煌千佛洞媲美。

金塔寺石窟位於馬蹄北寺東南面10公裡的大都馬河西岸,高懸刺溝的紅砂岩崖壁上,距離地表約60米,洞窟雖只有兩孔,但內容、題材之豐富、復雜,雕飾之多變和保存情況來看,是馬蹄寺石窟群中最有研究價值和文物價值的石窟。

金塔寺石窟,分東西兩窟。兩處均有中心塔柱式石窟組成,東窟中心塔四面分三層開龕造像,兩面三層兩側有釋迦牟尼像、西面中層有彌勒像、北面龕外有迦葉、阿難塑像,兩佛的不同性格刻畫得十分逼真;西窟中心塔西面中層塑有思維菩薩;另外在東窟中心塔下層龕中西窟中心塔西面上層,中層龕均塑有菩薩這些塑像思路大膽、獨具匠心,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間,弟子、佛、菩薩不同層次、不同形態的佛像的群體形像塑造藝術,其形像和內容表現手法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然而最有生氣的精典之作諸如飛天,飛天謂散花女,為佛教天龍八部之一,因其身有香味,也謂香神,以千姿百態的形式展現出贊禮、奏樂、歌舞等優美形態。兩窟中心塔柱上都布滿了凌高翱翔的眾飛天。形態各異,造型生動,像神又像人,眼窩略凹,鼻梁教凸,與東南亞人十分相似,這與受東南亞佛像風格有關,個個都像外來之客,立體感極強,是全國罕見的,著名考古家史岩對馬蹄寺飛天的評價是“藝術成就比較莫高窟鈉中小型乳雕式德平面影塑提高了一步”、“是具有偉大氣魄的高肉雕大型之類”。

這些飛天,據說是從印度加爾各答非來的大成就者,80位女性落到了金塔寺,由於這些稀客的到來,以及其文物的價值,多年來,一直受到中外學者極大關注。

劍劈石

蘭花坪有塊巨石寬4米,高5米,叫劍劈石,藏語謂“壓麻物坑”意思是說,凡是能鑽過去這石縫的人,就會大吉大利,百事如意,清洗一切罪過,輪回中不會掉進十八層地獄而得到解脫。

藏語也叫“普思高給”,意思是說,頭部分兩半的大石頭,據說格薩爾和霍爾王,比試武藝高低,格薩爾將大石頭一劍劈為兩半,這兩半石中間石縫痕跡,果真像有意用刀劈開似的,而石根卻整體連在一起不留一點裂縫,因此得名劍劈石。據說當時從劍劈石的石縫中取走了“吉祥如意得寶物”,現石縫中間兩壁上還留有存放過寶物的痕跡。現在凡是到風光區的人都慕名來到大石前盡情觀賞或撫拜,誰都爭著鑽這劍劈石的石縫,清洗罪過,圖個吉利

千佛洞

千佛洞石窟位於馬蹄寺北寺西北約三公裡處。馬蹄河西岸陡峭險峻的崖壁之上。

《東樂縣志記雲:“千佛洞在洪水河,懸崖峭壁,矗立千仞,岩半鑿洞,整飾明敞,通連數十。儼若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中塑佛像,旁開窗牖”,可見當時規模之宏偉。

現存八窟,其中以1、2、8等窟時代較早,亦具有代表性。

一窟:為一個近方形的中心柱窟,窟內中心方柱上正面開淺龕,塑一立佛像,高約5米,中心柱甬道呈券頂式,與新疆拜城克孜爾等石窟內的窟形基本相似。佛像雖經歷代重修,但仍具有早期造像中剛毅雄健,古雅樸實之風格。

二窟:平面呈長方形,平頂,窟內鑿中心方柱,每面分四層開龕造像。窟內現存壁畫,除留有開窟之初的一些供養菩薩而外,還有明確墨書榜題的〝十方佛〞等。正、左、右三壁上層的壁畫為明代重繪的菩薩、弟子等。

八窟:窟形與二窟大同小異,中心柱四面分四層開龕造像。下層與每面鑿一圓拱形龕,龕內塑一佛像,結跏趺坐,龕外兩側各塑一菩薩侍立。二、三、四層正面,每層塑五尊坐佛。

窟內壁畫兩層,中心柱面龕內剝露出北魏時期重繪的彌勒菩薩、釋迦、多寶佛及千佛像等。

彌勒菩薩、釋迦、多寶說寶圖,北魏高115、長110公分馬蹄寺千佛洞8窟中心柱南面下層龕內。

千佛洞8窟是一個平頂,方形的中心柱窟,開創於北涼時期,後因人為和自然的破壞龕內造像早已不存在,北魏時期重修,並在原造像龕內進行彩繪,以示功德。明、清時期繼續在其上敷泥彩繪,80年代初,上層泥皮部分脫落,露出部分北魏時期彩繪,經與有關管理機構的研究與允許,剝去上層殘存泥皮,才露出如圖中呈現的北魏壁畫。

畫面上方繪交腳彌勒菩薩,其下繪釋迦、多寶佛說法圖及脅侍菩薩,其余空間滿繪排列有序的千佛像。由其佛、菩薩的形像及服飾特點分析,應是北魏孝文帝實行漢化改革後的典型的〝秀骨清像〞,估計時間約在公元6世紀20-30年代之間。

交腳彌勒菩薩像,北魏高40公分馬蹄千佛洞8窟中心柱南面下層龕內。

菩薩高髻寶冠,而形清俊秀麗,長頸窄肩,上身袒,戴項圈、胸前掛交叉形瓔珞、下著裙,交腳坐於方台之上。雙手作說法之狀,流露出一種莊重慈愛之情。面部及裸露的肌膚以粉白色平塗,粗獷而細密的線描與裙紋,雖非十分流暢和稚拙,但其繪畫風格已基上趨於民族化。視其風格應為北魏晚期所繪。

菩薩像,北魏53公分馬蹄寺千佛洞8窟中心柱南面下層龕內。

菩薩高髻上束花冠,面形瘦削清俊,長頸窄肩,上身袒露,戴項圈、手環、下著長裙、緊貼雙腿。披巾自雙肩搭下於腹際交叉後上卷穿肘下垂,雙手合十,虔誠向佛供立於蓮台之上。

菩薩身軀修長,比例勻稱,容貌端莊,神情恬靜,親切而又含蓄。柔美的姿態和典雅的氣質,具有東方女性的特點,使人感到親切自然。無論就其繪畫的技藝和人物的形像,已擺脫了西域繪畫風格的影響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白色的肌膚,紅色的披巾與綠色的長裙形成強烈的對比,也反映出民間畫工們的樸實風格。

張掖丹霞地貌

甘肅省張掖丹霞地貌主要有南北兩大群,中間夾張掖綠洲盆地,遙相呼應,成犄角之勢。其中北群位於東經98度~100度,北緯38度~39度之間的合黎山脈,距張掖市區約25公裡,南北寬約1~1.5公裡,東西長約20公裡。北群丹霞地領地勢相對平緩,主要以單斜脊為主以山體紋理、脈絡清晰見長。南群位於祁連山中,以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白銀鄉為中心,位於東經92度~99度、北緯36度~38度之間,在張(掖)肅(南)公路兩側,地勢險峻,海拔在2000米至3800米之間,南北寬約5~10公裡,東西長約40公裡。南群丹霞地貌以交錯層理、四壁陡峭、垂直節理、色彩斑斕而示奇,是張掖丹霞地貌的主要分布區。

張掖丹霞地貌集廣東丹霞的懸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險、美,還兼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斕於一體。其氣勢之磅礡、場面之壯觀、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艷麗令人驚嘆。古詩雲:“高峰壁立老龍蟋,削出芙蓉作畫看。”置身其中,美得使人暈眩,堪稱“七彩神仙台”,比敦煌”魔鬼城”的雅丹地貌更為神奇,實屬大自然鬼斧神工。

9/29晚火車

張掖——酒泉 宿酒泉(如果時間允許,先到酒泉汽車站把至額濟納的汽車票買好,8:30第一班車,第二班車9點)

額濟納旗概述:

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最西端。西南於甘肅省相鄰、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五百余公裡,是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邊境旗。聞名遐邇的漢代居延、西夏黑城歷史悠久、燦爛輝煌,與舉世矚目的萬裡長城西起點嘉峪關、酒泉衛星發射基地交相輝映。旗府所在地是達來呼布鎮,蒙古語“達來呼布”的意思,是“大海般的深潭”。這裡年平均蒸發量接近4000毫米,而年平均降水量不到40毫米。

居延海

居延海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北部,形狀狹長彎曲,有如新月,額濟納河彙入湖中,是居延海最主要的補給水源。居延是匈奴語,《水經注》中將其譯為弱水流沙,在漢代時曾稱其為居延澤,魏晉時稱之為西海,唐代起稱之為居延海,現稱天鵝湖。

居延海的湖面因額濟納河的改道而時有變動,自元代以後分為了亦集乃、哈班哈巴兒、塔剌失三個海子(湖泊),清代以來又分成了東部的蘇泊諾爾(蒙古語,意思是母鹿湖)和西部的嘎順諾爾(蒙古語,意思是苦湖)。兩湖之間相距約35公裡,平均水深1.5米,湖面上碧波蕩漾,湖畔蘆葦叢生,湖中生長著鯉魚、鯽魚、大頭魚、草魚等魚類,天鵝、大雁、鶴、水鴨等常來此棲息。

歷史上的居延海水量充足,湖畔是美麗的草原,有著肥沃的土地,豐美的水草,是我國最早的農墾區之一,早在漢代就開始了這裡的農墾歷史。居延海還是穿越巴丹吉林沙漠和大戈壁通往漠北的重要通道,是兵家必爭必守之地。《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漢)使強弩都尉路博德築城居延澤上。”後又在這裡設郡立縣,南北朝時期柔然占領這裡,隋唐時這裡屬於突厥,宋代時這裡在西夏國的統治之下,是當時西夏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在漫漫黃沙中的這片綠洲上,碧水邊,有過許多傳說,也曾發生過許多動人的故事。相傳,西漢的驃騎將軍霍去病、“飛將軍”李廣,進攻匈奴時都曾在居延澤飲馬。據說,在元朝時,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也曾到過居延海。而唐代大詩人王維更是曾於湖畔駐足,並寫下了著名的《塞上作》一詩:“居延城外獵天驕,白草連天野火燒,暮雲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雕。” 

近年來,因主要補給水源額濟納河注入湖中的水量減少,居延海已逐漸干涸。


精選遊記: 張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