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海城市牛莊古鎮游記

作者: 西閣

導讀牛莊探古西閣2008-10-13 牛莊,5000多年前開始有人類聚居;2700多年前是幽州屬地;600多年前此地已是東北農副產品重要集散港,明朝在此設驛站築土城;380多年前努爾哈赤攻占沈陽後,深知牛莊之重要,著令皇太極親自督修擴建為磚石要塞城防,後康熙曾巡幸牛莊。 是此,牛莊成為東北第一商埠大港,海船由太子河上溯直達牛莊。河北冀州、山東兗州、青州、甚至江蘇揚州的� ...

牛莊探古西閣2008-10-13

牛莊,5000多年前開始有人類聚居;2700多年前是幽州屬地;600多年前此地已是東北農副產品重要集散港,明朝在此設驛站築土城;380多年前努爾哈赤攻占沈陽後,深知牛莊之重要,著令皇太極親自督修擴建為磚石要塞城防,後康熙曾巡幸牛莊。

是此,牛莊成為東北第一商埠大港,海船由太子河上溯直達牛莊。河北冀州、山東兗州、青州、甚至江蘇揚州的客商們都紛至沓來、雲集於此,牛莊達到鼎盛時期。

東北地區多項第一在牛莊:第一個巡檢司衙門、第一個郵務總局、第一個通商口岸、第一個領事館(英)、第一個紅十字會、第一座天主教堂(法)、第一座清真寺、第一個水文站。

可見,牛莊是貨真價實、底蘊豐厚的古鎮名城。現今游古鎮是風尚,而我家鄉附近的牛莊我豈能略去?

牛莊,地處太子河下游,南通營口、西連盤錦、北接鞍山,是鞍海營盤交彙要衝,沈大高速公路、溝海鐵路交錯而過,海城河、太子河依境而流。

2008年10月13日,晴秋回暖,早7:10分,乘第一班城際客車向牛莊駛去。出騰鰲、過望台、經、耿莊,於8:40分抵達牛莊。

下車地點就在崔春清餡餅店門前,農村的風比市裡大很多,攜裹著塵土撲面吹來。我眯縫著眼左顧右盼,街上冷冷清清,前走不遠有座電影院,大門敞開,隨便出入,正廳有人在玩台球,側廊有衛生間,方便後,我便開始探訪牛莊古鎮的遺跡。

古鎮牛莊有八景:

太平夕照(太平石橋)、一柱擎天(法國教堂)、神樓新月(清真古寺)、紫氣東來(地藏禪寺)、古槐夜鐘(馬神廟私塾)、海韻龍祥(冀兗青揚會館影壁)、河口昏鴉(西小商港)、石坊精魂(甲午戰爭)。

現在這八景大多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了,只有太平橋尚存,天主堂和清真寺是新建的,其它僅有遺址處立碑存照了。

古牛莊還有一處勝跡――觀音寺,俗稱 "老母廟"。

當時位於牛莊鎮北關,東距著名的太平橋不到二百米,老火神街的最北端。是牛莊舊時廟產豐厚、香火鼎盛的大廟之一。老觀音寺建於清朝初年,嘉慶十二年(距今200多年)重修。原是一座僧廟,後因寺僧不善經營,香火黯淡,民國初年被哈達碑鎮鎮河寺接管。鎮河寺的監院――思仲和尚――是當時海城一帶的名僧,善社交和經營,對此寺進行了大規模的重修,並改為比丘尼庵,信徒越來越多,香火逐漸旺盛。

據說當年那些來此庵的比丘尼,都是有錢人家的女兒,因婚姻不如意才出家,家裡往往以原先做為女兒陪嫁的田產布施,所以觀音寺的田產最多,廟在牛莊也最富。

每年的農歷二月十九(觀音聖誕日),觀音寺舉辦法會和廟會,古城牛莊萬人空巷,都到這裡逛廟會,這一天幾乎成了牛莊人的民間節日,廟會場景恰似活生生的一幅東北版《清明上河圖》。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廟很富裕,裡面的小型佛像都是銅鑄的,有二尺多高,做工也非常精致。廟裡供奉的"十不全"也是銅的,有一米多高,身上總是被人貼滿膏藥,耳朵上經常掛著鹹菜。民間一直傳說它的心是用黃金鑄造的,文革時這些銅佛像都被拉走,不知所終。大殿的泥像被造反派扔到太平橋下的河裡了。

解放後,觀音寺的僧尼大多還俗,廟產也被公有化,先在這裡建了北關小學,然後是民辦中學,大殿和廂房變成了教室。還有一段時間成了老高中的宿舍。文革時,紅衛兵拆毀了大殿,其余房子成了民宅。

1996年異地新建了觀音寺(當地稱為"大廟"),香火挺旺,免費參觀。

我首先去那兒了,從車站乘三輪5分鐘可達大廟,車費3元。

廟裡清靜空曠,有幾個香客在請佛開光,大殿裡的觀音塑像金碧輝煌。

後院一隅有褐紅色石碑一通,碑文早已斑駁陸離,但頂部依稀可見"天妃廟"字樣,碑文落款很清晰:"順治十一年甲午歲次"。這樣推算起來,天妃廟的歷史起碼有350多年了,而這通屹立了350多年的石碑,或許是見證牛莊歷史最古老的實物之一了。

天妃也稱梟姬,太子河梟姬廟碼頭是牛莊最初的港口,雖然現已淤埋,但牛莊的興旺始於之。後來,商船日漸增多,梟姬廟港不堪重負,英國領事便在營口開建新港,牛莊漸衰。

半小時游畢觀音寺,再乘三輪去觀音寺遺址(行駛5分鐘,車費3元)。

遺址在民居小區裡,一間瓦房是觀音寺原建築,百余年了。遺址後還有幾間百年老屋,經居民幾番修建,已看不出當年觀音寺的建築模樣了。從觀音寺舊址東走百余米就是著名的太平橋。

太平橋是牛莊現存較完好的古跡(省級文物),石墩、石梁、石欄、石面,榫卯契合、帽石鎖固,歷經300余年,洪水地震戰亂炮火均未能撼之分毫。

據考,此橋建於明末清初,道光己酉年重修。在橋南側中間的石欄板上刻有"太平橋"三個字,並有"道光己酉年菊月谷旦"的落款。

太平橋全長約50米,寬約4米,高約5米,15孔。東西走向,用花崗石砌築而成。橋面兩側有望柱和欄板,柱頭雕有獅子、猴子、石榴、桃、八寶等。橋墩迎水面有三角形分水石,墩台與橋梁間有帽石鎖固,此為該橋之特色。

橋下是古鎮護城河,有荷葉連片,荷花開時應該很漂亮。與太平橋對望的是1998年新建的牛莊橋,這是鞍營公路牛莊入口。兩橋相距不過半裡。從太平橋走上牛莊橋,西望,原來距崔春清餡餅店也不過半裡。由此東走半裡許,是水文站遺址。

牛莊水文站始建於1902年(光緒十八年),當時清政府在海城牛莊設水文測候所,開始水文觀測,其資料呈送上海徐家彙天文站刊印,牛莊水文站成為了我省最早有實測水文記錄的站點,遼寧水文史的第一頁由牛莊水文站翻開。

如此意義重大的水文站,為何選建在牛莊?據水利專家分析認為,這與牛莊的重要地理位置有密切關系。古鎮牛莊遠在漢唐時期就是一處要塞,也是歷史上重要的貿易集散地和兵家必爭之地。牛莊地處遼河、太子河下游,位於河海交彙處,是重要的地理觀測位置。當時,牛莊水文站利用水尺對水位進行觀測,每逢汛期,便承擔了本地區防汛水文情報的監測任務。

2003年4月,值牛莊水文站百年之際,省水利廳在牛莊鎮東口立"水文觀測紀念碑",以此見證它的百年歷史。

2003年5月,鎮政府又籌集43萬元,在百年水文觀測紀念碑旁,修建了占地4300平米的大型水文遺址廣場。廣場以"世紀風帆"的白鋼雕塑為主體,向四周延展,周圍綠樹鮮花環繞,鳥語花香。可惜現在已是野草荒蕪了,成為形像工程的又一敗筆例證。

水文站遺址對面有一新立石碑,標識此處為甲午戰爭時牛莊軍民抗日之陸戰場。清軍浴血奮戰終不敵倭寇,牛莊百姓被屠無數,後立石坊以昭精魂。現石坊無蹤,戰場猶在,灑幾滴礦泉水以悼先烈罷。

悠閑走回鎮內,此時已近中午,入崔春清餡餅店,點了四樣餡的餡餅各一個(每個3元),等待品嘗。環顧四周,較簡陋,不太干淨,與通常的農村中小飯店差不多。有若干食客,從門外停車的牌子上可以看出有鞍山、海城的食客來品嘗。

"餡餅"與牛莊這種關聯,就像火腿之於金華,烤鴨之於北京,拉面之於蘭州。

牛莊除了歷史悠久,經濟發達,港口興旺,文化厚重之外,最令人稱道的就是牛莊的名廚和小吃。像永豐德、芝蘭齋、成記飯莊、胡家館子、西域福、金達萊、宴八旗等,都是古時馳名東北乃至全國的名號。

提到吃,很多牛莊人會說家鄉有"十二種名吃",追問下來,卻除了餡餅、熏肉,其他的往往語焉不詳。《牛莊軼事》中,記錄了牛莊的十二名吃,包括海記餡餅、山記餡餅、韓記熏肉、高記燒雞、豐記糕、丁記元宵、回記油條、田記大餅、馬記燒麥、劉記晶包、成記飯莊、陳記炸糕等。可惜的是,十二種名吃中多數失傳,唯餡餅流傳至今,且喜愛者眾。

關於牛莊餡餅的起源,一說源於劉海春,另一說源於高富臣。但就兩家餡餅在牛莊的知名度看,均可謂開山鼻祖了。

牛莊餡餅真正形成地方特色並廣為人知,是在上世紀70年代。高富臣的兒子高曉山改良了餡餅的面和餡的制做方法,使餡餅外焦裡嫩,肥而不膩,皮薄如紙,能見餅內蔥花。當年有不少會議是在牛莊召開,會議代表和各級領導都點名要吃高曉山的餡餅,一傳十,十傳百,牛莊餡餅就這樣走向全國。

上世紀80年代,高曉山去世後,三個曾經師從高曉山的徒弟佟向福、崔春清和趙洪財接過了高曉山的衣缽。並多次被請到省裡和人民大會堂,為領導和國際友人獻廚藝,如今,牛莊餡餅更走進了北京奧運會的菜譜,名聲大噪。

就如同"不到長城非好漢"一樣,到牛莊不吃餡餅絕對是一大遺憾。

一刻鐘後,餡餅上桌,盤子不精致,餡餅外觀尚可,吃起來有些失望,達不到想像中的美味。

仔細琢磨,原來牛莊餡餅聲名鵲起之時,正是文革期間,百姓一年也吃不到幾斤肉,偶爾吃到肉餡油煎的餡餅,豈不大呼好吃?!何須牛莊?哪兒的餡餅都是絕色美味。

不由得想起我兒時(正是文革時期)去鞍山五一路飯店吃"吊爐餅",沒有餡的面餅在吊起來的平鍋裡油浸煎烙,咬一口香極了!至今不忘其美味。

因此強烈建議要去牛莊品嘗餡餅的游客:務必三天不吃葷腥,第四天不吃早餐,飢腸轆轆趕到牛莊,此時品嘗餡餅,一定能體驗到"牛莊餡餅"的聲名與美味。

品嘗過崔春清家的餡餅,沿東方紅路一直往西走,一裡許,還有趙洪財餡餅店。店內張掛著趙洪財與諸多名人的合影,顯然那些名人是吃了他餡餅的。更有張揚的漆木雕屏,敘述牛莊餡餅之顯赫歷史,胡錦濤、李克強、薄熙來、李鐵映、王鶴壽等均品嘗過其烙制的餡餅。店內有些文化氣息,干淨清雅,比崔春清家好許多。

餡餅上桌(每個2元),盤子尚算精致,餡餅外觀漂亮,味道比崔家餡餅好。概因崔家位於車站,而趙家位於鎮裡,所以食客反倒不如崔家的多。

建議游客到趙家品嘗牛莊餡餅,至少這裡有點"餡餅文化"的味道。

飽嘗餡餅後,走回車站,此時12點剛過,發往鞍山的中巴正在候客,13:20才發車。看來趁空可去天主教堂參觀一番。從車站乘三輪約5分鐘,抵達東方紅路西端的天主教堂,車費3元。

現在的天主堂是近年異地新建的,在鎮西邊,接壤田疇,周圍清靜,教堂的塔樓在空曠的田野裡顯得很高大。游人免費參觀。若是趕上禮拜彌撒,更有看頭。

清朝原本查禁洋教,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道光皇帝被迫開禁,法國神父方若望,於清同治八年(距今130多年),在牛莊建立了滿蒙地區第一個天主教堂。後被義和團焚毀,義和團被鎮壓後,清政府撥款重修了哥特式法國大教堂,建成高度近50米,為遼南建築之最,一柱擎天成為古牛莊八景之一。

文革時,天主堂被紅衛兵拆了,其磚木用於新建了牛莊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電影院,現門前石階所用條石上,還能看到當年教堂的石刻紋飾。

參觀過教堂後,再乘三輪返回車站,途中路過天主堂舊址,順便看了看,拍了照。

回鞍的中巴准時發車,票價9元,1.5小時後,順利到家。

牛莊探古之旅很輕松,品嘗餡餅之旅很愜意。總計花費也不過60元左右。

值!真值!

牛莊照片http://photo.***/photos/xige911/161021957/

其它資料:

在牛莊鎮北關村的公路東側,田間隱著一座陵園――沙嶺戰役英烈陵園,入園拾級而上,迎面是座紀念碑,碑前有座半身塑像,碑題"為國犧牲永垂不朽"。

這個陵園是1987年挪到這兒的,其中職位最高的是一位參謀長,很多人都傳說碑前所立的這個半身塑像就是這位參謀長。

繞過紀念碑,碑後便是一座座烈士墓,墓前沒有任何文字。

牛莊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經歷過眾多戰役。1946年2月16日著名的沙嶺戰役,就是其中戰役之一,這座烈士紀念碑便是以紀念沙嶺戰役中犧牲的200多位解放軍烈士為主而修建的。

沙嶺戰役的背景是當時國共已經簽訂停止內戰的和平協議,但蔣介石不認可林彪在東北的控制權,想奪取東北,毛指示林在力爭和平的前提下,用槍杆子捍衛已獲得的東北控制權。

林屬下的東北聯軍與國民黨美械王牌軍對戰,異常慘烈,雙方傷亡都非常嚴重。此役以解放軍險勝而結束。被稱為"和平前的最後一戰"。

清乾隆年間,海城牛莊一帶水陸交通便利,商賈雲集,貿易發達,外省商人建立的會館林立,廟會興旺。每逢廟會,外地商民常常請來家鄉的戲班演幾出家鄉戲,一時間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秦腔等外地劇種源源不斷湧入。本地藝人在劇目、唱腔、表演等方面吸收外來藝術精華,結合本地方言形成了喇叭戲(由於它的主奏樂器是嗩吶,俗名喇叭,故稱喇叭戲)。隨著內容逐漸豐富,藝術水平日漸提高,清道光年間,海城喇叭戲已發展成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小戲劇種。

"在清同治以前,海城喇叭戲與地秧歌結合一同表演。而後在清同治、光緒年間,隨著海城高蹺秧歌的盛行,海城喇叭戲的演出也由地秧歌隊進入了高蹺會。那時候,春節前後是喇叭戲演唱的高峰期。白天喇叭戲藝人踩高蹺演出,晚上他們就下蹺,在炕頭、院裡唱起喇叭戲。當時喇叭戲特受農民歡迎,農村有跳正月、鬧二月、唱三月、趕四月、哩哩啦啦到五月之說。一年到頭,迎神賽會、祈風求雨、朝山還願都離不開喇叭戲的表演。"

上世紀初,由於評戲興起,海城喇叭戲漸漸衰落。2005年2月,海城的喇叭戲迷趙景文自籌資金組建起了海城市喇叭戲藝術團,招聘了45名演職人員,想把海城喇叭戲重新發揚光大。張紹寅聞訊後主動請纓,擔當起了喇叭戲劇目的創作工作,如今已創作出了《攀高枝》、《藍鳥風波》等一批新作品,賦予了古老的喇叭戲以新內涵。張紹寅告訴我們,二人轉便是在海城喇叭戲的基礎上形成的,二者一脈相承,只是海城喇叭戲的拖腔要比二人轉起伏小些。


精選遊記: 鞍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