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遵義有個約會

作者: 好兵帥克1

導讀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國工農紅軍被迫戰略轉移,這就是著名的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70年光陰彈指一揮間,長征的故事,紅軍經過的地方依然銘記在人們的腦海中。 貴州遵義,一個如雷貫耳的歷史文化古城,古到什麼樣子沒印像,只知道1935年1月7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時攻克了這座歷史文化古城,有關資料記載“紅軍打下了貴州古城遵義”,“紅軍占領貴州的第二� ...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國工農紅軍被迫戰略轉移,這就是著名的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70年光陰彈指一揮間,長征的故事,紅軍經過的地方依然銘記在人們的腦海中。 貴州遵義,一個如雷貫耳的歷史文化古城,古到什麼樣子沒印像,只知道1935年1月7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時攻克了這座歷史文化古城,有關資料記載“紅軍打下了貴州古城遵義”,“紅軍占領貴州的第二大城———遵義”,並於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這裡舉行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就是著名的遵義會議)。因為遵義和紅軍長征聯系在一起,記者竟以為這裡是貧窮落後的革命老區、一個鮮有人跡的古城而已,而身臨此地,才知道是大錯特錯了。

為保牌坊而改道的遵義縣

遵義市沒有飛機場,從貴陽下飛機後乘車前往遵義只要兩個多小時,有高速公路直達(修路前開車要走七八個小時),途徑息烽,那裡有蔣介石囚過張學良的地方———一個山洞,山洞周圍的山上現在還有碉堡,遠遠望去,像一個個被歲月遺忘的老人,孤立著。走不多時我們一行就到了烏江,正好是吃晚飯的時候,便下車在江邊吃烏江魚。烏江魚是遵義人愛吃的一道名菜,魚切成塊,下到沸騰的火鍋裡,配上辣椒調料,又辣又燙又鮮,那個好吃,真是絕了。這吃魚的地方,正是當年紅軍扎竹筏偷渡烏江的地方之一,現在早就有寬寬的橋了,當年的烏江江水,也比現在寬比現在流得急,但紅軍一個團一個團就從這樣的地方用竹筏成功渡江了。

過了烏江,經三合、後壩很快就到了遵義縣南白鎮。南白鎮是遵義縣縣府所在地,當年紅軍多次走過的地方,距遵義市只有25公裡左右,十幾分鐘車程。

第二天一早,記者上街嘗了一碗遵義有名的羊肉粉,米粉呈圓柱形,筷子般粗細,白色,羊肉切成薄片,配上紅辣油和青菜,熱熱的,好看又好吃,吃得人冒汗。街頭很多人不在店內坐著吃,而是端著碗,站在店外涼爽的地方吃,或把桌凳搬到街上擺著吃,幾乎成了街景。據遵義的老紅軍王道金說,他們長征到這裡時就有羊肉粉吃,還有雞蛋糕(一種圓圓的小蛋糕),紅軍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休整。

如今遵義縣正在進行舊城改造和修公路,據說修遵義大道時,為了保護一塊古牌坊繞了道,為此記者特意去看了這塊讓大道改轍的“樂善好施”的牌坊,那牌坊真的是非常精美,尤其是石牌上的4頭獅子,雕刻得活靈活現,牌坊最上方的御旨,至今仍然清晰可見。參觀了諸多正在建設中的建築物後,記者發現這裡的學校、車站、市場都很有地方特色。何華副縣長說:“遵義縣是一個千年古縣,唐貞觀十六年就建縣,文物古跡比較多,在舊城改造中,該保護的我們都留下了,新建的也要注重文化品位。”

有著天然園林城市之稱的遵義市

傍晚,記者離開南白鎮前往遵義市,遵義的夜景如夢如幻,司機特意路過遵義會議會址,那是在市中心的一條繁華街道上的舊式公館,大門緊閉,在路燈的照耀下,它悄然向世人證實著那一段不朽的歷史。

我們的車沿著城市中心蜿蜒流淌的湘江河開到紅軍山下,山也在城區,不高,樹木蔥籠,山上有紅軍烈士紀念碑。就是在這個山頭,當年紅軍第三軍團參謀長鄧萍在視察地形時,被敵人冷槍打中,不幸犧牲,這是在遵義犧牲的紅軍最高級的將領,當地居民稱這座山為紅軍山,其大名為鳳凰山。現在山下建了一個很大的鳳凰山文化廣場,綠地、樹影、燈光,還有納涼、散步的群眾,構成一幅動人的畫卷。

我們又到南門關,1935年1月9日,毛主席和朱德就是從這裡進的遵義古城。毛主席到遵義後便“時來運轉”,從長征開始時患的結核病到遵義後奇跡般地好起來,遵義會議上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後來又成立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指揮小組,負責指揮紅軍的行動,中國工農紅軍從此在毛主席為領導核心的指揮下終於“轉危為安”。鄧小平曾說:“遵義會議以後,形成了一個中國共產黨黨內的領導核心,這個核心中的擎天支柱,就是毛澤東。在此以前,沒有形成過真正的領導核心。”鄧小平參加了遵義會議,時任中央秘書長。

第二天,記者走上“紅色之旅”———在當地同志的陪同下前往婁山關、遵義會議會址參觀,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婁山關在遵義北部,是婁山山脈的最高峰,周圍山峰,峰峰如劍,直插雲霄,中間只有一條公路,是從貴州進入四川的要道。遵義會議後,紅軍計劃過赤水到川南和四方面軍會合,而後北上。蔣介石軍隊發現紅軍意圖,派了重兵阻截,紅軍主力在彭德懷、楊尚昆統一指揮下,一舉攻占婁山關,殲敵4個團,隨後紅軍揮師南下重入遵義,殲敵2個師8個團,取得了長征以來第一次重大勝利。期間紅軍四渡赤水未達目的,便改變計劃,南渡烏江,佯攻貴陽,威逼昆明,於5月初巧渡金沙江,完全跳出了40萬敵軍圍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這次勝利,是毛主席“在運動中消滅敵人”軍事思想的成功實踐,更加確立了毛主席在軍事指揮上的權威。

撫今追昔,在“蒼山如海”的婁山關,我們深深地懷念長眠於此的紅軍將士。

回到城內,記者隨參觀的人流進入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這原是軍閥柏輝章的公館,紅軍占領遵義後,總部駐地就設在此,朱德等重要領導人都住在這裡,毛主席住在離此地不遠的軍閥王家烈的公館。遵義會議在柏輝章公館內主樓的二樓舉行,一般是晚飯後開始,一直開到深夜,與會者每天都隨便坐,沒有固定的座位,毛主席在會上做了重要發言,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擁護。

遵義會議作出四項決議,一是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二是指定洛甫起草決議委托常委審查後發到支部討論;三是常委中再進行適當分工,確定毛澤東為周恩來的軍事指揮的幫助者;四是取消“三人團”,仍由最高軍事首長朱德、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而周恩來為黨內委托的對於指揮軍事上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歷史上稱:遵義會議確立了毛主席在全黨的領導地位,這是中國革命歷史上極其重要的轉折點。

在會址小賣部,絡繹不絕的游客都來買各種紀念品,其中毛主席在延安時期戴八角帽的照片最受歡迎。人們說,遵義是個好地方,來過這裡的人都會轉好運。這是對心中願望能夠實現的一種期待,也是對當年紅軍從此撥正航向的肯定。

在遵義賓館,遵義市副市長江才文對記者介紹說,遵義,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戰國時期稱蹩國,唐武德三年改稱為癢州。唐太宗貞觀九年改稱為郎州,十三年更名為播州,十六年改名為遵義縣。從秦、漢始,歷代都在這裡設置郡縣。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曾奉命被流放到播州的夜郎縣(今桐梓縣境)。唐代著名文學家劉禹錫也曾遭貶播州。遵義不僅因“遵義會議”而揚名中外,還享有“中國酒文化名城”(茅台酒被周恩來總理定為國酒)和“全國雙擁模範城”的盛譽。遵義市還是一個圍繞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建的一座天然的園林城市,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3.1%還多,湘江河在城中流淌,風光秀麗,空氣清新,有位首次來遵義的中央首長說,這哪是老區的樣子,比深圳特區也不差啊。

感慨良多的老紅軍

晚上,記者采訪了90歲高齡的老紅軍、原遵義地委副書記王道金先生。王老先生是江西興國人,1930年參加革命,是紅軍一方面軍三軍團的戰士,他從江西瑞金到陝西延安,走完了長征全過程,後又參加東北戰役、和平解放北京、南下打到湛江、雷州半島、北上抗美援朝,1955年獲授正師級上校軍銜,之後在漢口中南軍大學習,為支援邊窮地區經濟建設,1958年到貴州銅仁任地委常委、副專員,1971年到遵義,1983年離休。

提到長征,提到遵義會議,王老先生感慨良多。他說,長征開始的時候,敵軍設了4道封鎖線。當時,紅軍走小路,敵人走大道,常常是蔣軍跑到了紅軍的前面,圍追堵截,待紅軍突破最後一道封鎖線渡過湘江時,紅軍由出發時的八萬六千多人只剩下三萬多人了。在行軍路上,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使得紅軍將士對軍事指揮的正確性產生了懷疑和不滿,在湖南通道到貴州黎平的一路上,紅軍從上到下都在激烈爭論———是西進還是退回。長征開始時毛主席患結核病,王稼祥被轟炸機炸斷腸子,張聞天也有病,他們都是被抬在擔架上同行的,毛主席在擔架上不斷地做王稼祥和張聞天的工作,使他們最終被說服,同意毛主席西進到敵人的薄弱環節———貴州的主張。

王老先生說:“到遵義時我是個排長,負責保衛工作,經常能見到毛主席。記得遵義會議開完後,傳達時很簡單,就是說把博古和李德換下去,毛澤東、王稼祥換上來,周恩來不動,新的三人軍事領導小組,解決了軍事領導權的問題。當時朱德和毛澤東在紅軍中威信很高,一聽說毛澤東換上來了,紅軍將士都非常高興,我也感到有了一種踏實感。遵義會議確實是一個轉折點,說明共產黨從此成為了一個成熟的政黨。”

王老先生現在四世同堂,他們夫妻倆住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日子過得舒心清閑,王老先生很滿意現在豐衣足食的生活。他還記得第一次過烏江到遵義時的情形,那時候大片大片的地種的都是苞谷,連最富的地主也只能吃上苞谷粑和玉米豬油粑,而現在米面雜糧,想吃什麼都有。

現在,每到紀念紅軍和八一建軍節等日子,王老先生都應邀去社會各界做愛國主義教育報告,很受遵義市民的愛戴,只要一提老紅軍,沒有人不知道王道金老先生的。王老先生也自豪地對記者說:“從瑞金出發,完全走過了二萬五千裡長征的紅軍在遵義只有我一人還健在了。”在王老先生家裡,記者提出和他合影,他高興地選了有毛主席像的牆壁作背景,一再囑咐不要擋住毛主席像的完整。

記者回到住地,想想幾天來的遵義之行,心中有無限感慨:感謝遵義為中國革命作出的卓著貢獻,感謝這片土地挽救了紅軍,感謝這裡的羊肉粉、烏江魚,還有雞蛋糕,紅軍記得,我們也記得。願遵義古城光芒依然。



(婁山關)



(遵義會議舊址)



(紅軍山)


精選遊記: 遵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