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品茶

作者: Greenflysail

導讀婺源品茶 十月十九日一大早我從汪口乘坐中巴車來到婺源縣城紫陽,距離二十三公裡,車票六塊,行車不到一小時,在北站下了車。 我背著有我身高三分之二的大背包,手提我那台夠沉夠大的電腦(真想換了它,搞一個輕而小的,可惜現在沒那個財力)。出了北站,心想趕緊得找一個住處先放下這沉重“包袱”。三十米來遠抬頭看見了“婺源人家”的招牌,毫不猶豫地走了� ...

婺源品茶

十月十九日一大早我從汪口乘坐中巴車來到婺源縣城紫陽,距離二十三公裡,車票六塊,行車不到一小時,在北站下了車。

我背著有我身高三分之二的大背包,手提我那台夠沉夠大的電腦(真想換了它,搞一個輕而小的,可惜現在沒那個財力)。出了北站,心想趕緊得找一個住處先放下這沉重“包袱”。三十米來遠抬頭看見了“婺源人家”的招牌,毫不猶豫地走了進去。

老板是一個四十來歲的男人,那種典型的爽快的並隨時會爆出大笑的男人。和氣微笑地站起身來,說話自然真誠,直接報出個五十元一間一晚的價錢,我算計著口袋裡剩余不多的錢殺起價來:“三十塊怎麼樣”心裡想著“噢,比我想像的要低嘞”。反正只待一晚上,就是它了。但還是想看看房間。於是上到三樓,推開房門一看,啊呀!是夠陳舊的。但就這“婺源人家”幾個字也認了。下了樓,又討價一番,最後老板同意三十五塊外加明早早點。成交。

放下了行李下來請教老板去博物館怎麼走,去南昌的車票在哪裡買等等。

大半天下來,進了農貿市場。這樣的市場有副食品有日用品有小吃有土特產對於外地人,既是一個了解當地的機會,又是購買土特產帶給親朋好友的最好選擇地。因為當地人是不會去景點景區買什麼食品用品的。也就是說真貨價格公道的東西就在當地老百姓的生活區裡了。

近黃昏時分,我走進一家茶葉店,絕不是掛著土特產招牌的店面。

這是一家單一的專門經營茶葉的店鋪,有他自己的茶葉注冊商標“頂上牙春”。顧名思義,頂,指山頂,岩頂。牙,說的是茶尖,也叫芽茶。山岩頂上是很有利於茶的的生長,有無污染;而茶尖是茶中上品,葉形也好。

我慶幸找對了地方。在懂茶的內行人的店鋪買茶葉是最好不過了。

茶葉店的女店員樸實,甚至不太會講話。也就是說她不跟你拉扯一味地講這好那好,而是實在地告訴你這個和那個的口感怎麼不同,形狀好與不好,說話間她已經燒開了泡茶的水,用我看中的茶葉給我沏茶,先倒進開水四分之一輕輕搖動,洗滌了茶塵,讓我聞一聞茶香,再倒進七成水。先是那香味靜靜地彌漫開來。再看杯中,那一片片茶葉慢慢地舒展開來。哦!一個個尖尖的牙,帶一兩片小小的葉子顯現出原本的葉茶葉模樣。青青的葉淡淡的香把那杯原本無色的水暈染成淺淺的綠色的茶湯。

品茶三道,口中甘甜。話也多了起來,聊天聊地聊世故聊人文,頗感愜意。

“江西一代多窈窕淑女,也沒准兒是天天喝了這仙湯般的婺源‘頂上牙綠’吧。”我開玩笑似的問她。

再聊,才知道她們還真有秘方呢。

綠茶自然是頓敦飯後,天天閑暇時的必需。連整年她們的食用油也是用這綠茶花的茶果經過悶熱發酵,取出那型如花生一般的茶果,炒熟壓榨成油,成百斤的存放在景德鎮燒制的陶缸內,以供常年享用:日常炒菜作湯,年節時油炸米果及葷素食品。那油的顏色略顯黃亮,滋味微澀。算是此地一大特色吧。

油的名字叫檉子油,也叫茶子油。

真可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士啊。

我們邊喝茶,邊聊天,不覺已是燈火滿街。我拿著買好的茶葉起身告辭,老板堅持再送我一小包‘芽玉’—— 也就是他店裡的招牌茶葉。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