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作者: 二郎山殺手

導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家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秘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 ...

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家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秘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像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系,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志》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像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彙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裡”。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台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蕩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台灣,當地人說,後來,台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像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凄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裡”,現存的還有6公裡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御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跡。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台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台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御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采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棱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裡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只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精選遊記: 臨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