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龍古寺游記

作者: 老蜻蜓

導讀上海青龍古寺游 青龍村, 在上海處於一個比較冷落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會關心注意到這樣一個並不出名的鄉村地帶,而且,曾經的古寺久已荒廢,殘敗不堪的古塔也從來無人問津。但隨著經濟發展帶動旅游業的興旺,青浦人終於懂得了恢復青龍古寺的意義。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認為的:“個人記憶依存於自身的生滅,因而是微不足道的,但一個民族的記憶不能沒有實在的物體� ...

上海青龍古寺游

青龍村, 在上海處於一個比較冷落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會關心注意到這樣一個並不出名的鄉村地帶,而且,曾經的古寺久已荒廢,殘敗不堪的古塔也從來無人問津。但隨著經濟發展帶動旅游業的興旺,青浦人終於懂得了恢復青龍古寺的意義。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認為的:“個人記憶依存於自身的生滅,因而是微不足道的,但一個民族的記憶不能沒有實在的物體見證,民族的感情不能沒有實在的依托。這種民族的記憶和情感,不僅給人帶來美的享受,還能結晶成民族圖騰的底色。”上世紀最後的十年,青浦人開始了復建古寺的工程。從此,上海地圖上重新標現了消沉百年的青龍寺。

從上海市區到青龍古寺有三種走法:

1.乘74路到紀王,再轉青紀線到青龍寺站下。

2.乘滬青專線到青浦汽車站,再轉青紀線到青龍寺。該路線可飽覽青浦城區風光,一游曲水園。

3.乘滬趙專線(上海-趙屯,車站在馬當路靠延安路處)。請司機在青龍寺站停一停。這條線路車次較少,得看准班次,但省時。當然,自駕車最瀟灑了,可直達青龍塔下,且不用付停車費的。

74路(全程2元)大概是上海最長的公交線路之一。現在應青浦華新鎮大批新居民的要求,又從紀王延伸到華新鎮的新建住宅群中。我的青龍寺之行,就是乘74路開始的。汽車順北翟路、紀翟路西行,一路不但交通繁忙,目光所至,已完全城市化。連向來默默無聞的華新鎮亦是連片漂亮的新式商品住宅和別墅群。出華新才能看到很久不見的蔥綠田野。以前紀王到白鶴的紀鶴公路已建了復線,可見此路車流的日益增長。上海西部的工業很活躍,馬路上各種載重汽車的數量之多,就體現了這點。

在“青龍寺站”下了車,發現根本就沒車站指示標牌。忽然悟到,這郊區線路上,已無所謂“車站”,你見車“揚招”便是。青紀線班次正常,每10-20分鐘一班,尚屬於不錯的線路。

實際上在汽車駛出華新不久,就可在車的西南方向隱隱看到遠處高出農舍的黛色的青龍塔了。站在紀鶴公路上,青龍塔就在路南一公裡處。因為僅殘存塔身,極像一個高高的碉樓。順一條筆直的水泥路走向地圖上標著的青龍村,再沿一條商街西行,共約15分鐘,便可到達青龍塔下。一路上,與一位扛著長竹柄網兜和鐵鎝的本地人聊了幾句。原來近年水葫蘆大發成災,上海河道中舉目皆是,不得不常常費工清除。聊及青龍寺,他說近年來的香客和游人一年比一年多了,每年農歷3月15日舉辦廟會時最熱鬧。在寺東小街上,開著幾家飯店和雜貨鋪。小荒場上擺滿了外來小商販的攤位。與從前不同,許多商販鳥槍換炮,都是開著卡車的“機械化游擊隊”。青龍村顯然是個大村子,老大一片灰朦朦的形形式式的民房,還有些許工廠,有一定的消費力。

青龍寺規模不小,一大片琉璃瓦大屋頂、杏黃色牆壁的殿宇房舍老遠就奪人眼球。

與大多寺廟一樣,只開偏門進出。一位身著制服的保安既守門又兼售門票。門票3元。票的正面是青龍塔和寺門的照片,反面印著青龍古寺編年史。由於其寫得頗為簡潔權威,對游客認識青龍寺典故大有好處,特記述如下:

《青龍古寺編年史》

公元743年(唐天寶二年)青龍古寺創建,當時名為“報德寺”,俗稱青龍寺。

公元821年(唐長慶元年)古寺重建,改名“隆福寺”。始建塔,名“隆福寺塔”。俗稱“青龍寺塔”,又名“青龍 雁塔”。

公元1041-1048年(宋慶歷年間)寺塔重建,形七層八角,磚木結構。

公元1062年(宋嘉佑七年)杭州梵天寺僧人了空來寺弘揚天台宗,寺名因此改稱“隆福教寺”。

公元1299-1343年(元德三年--元至正三年間)畫家、水利專家任仁發祖孫三代相繼出資修茸寺塔。

公元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寺塔重建,此後失修三百多年,塔身一度傾斜至14度。

公元1715年,清康熙皇帝南巡江南,慕名游寺,親書“精嚴壽相”匾額,御賜寺名“吉增禪寺”。並御賜水晶觀音一尊,紫衣袈裟一襲、鏖金書畫扇一柄為鎮寺之寶。當時 古寺規模宏大,建築雄偉華麗。享有“佛塔為天下之雄” 美譽,為當時江南著名佛教叢林之一。

公元1798年(清嘉慶三年)古寺遭火災,燒成廢墟。

公元1834年(清道光十年)古寺重建。

公元1860年(清鹹豐十年)古寺遭兵災,殿宇建築毀廢大半。

公元1992年上海市政府出資扶正寺塔塔身,但塔內仍尚待巨資重修。

公元1993年經上海市、青浦縣人民政府批准古寺重新對外開放,青龍古寺佛教事務、佛事場所恢復重建工程開始。

公元1993年上海市佛教協會授權青龍古寺監院光雲法師組建青龍古寺修復委員會,十分繁復艱辛的寺院修復工程開始至今。

現已修復大雄寶殿、天王殿、玉佛殿、地藏殿,據考證全殿玉佛僅有青龍寺一寺榮有全國第一的美稱。

庭院裡,三棵200多年樹齡的古銀杏迎著游人香客,依然枝葉婆桬,生機勃勃。

在金碧輝煌、莊嚴肅穆的佛寺裡,我畢恭畢敬地進香、禮佛後,四處參觀。

的確,進寺所見,全寺佛像、菩薩、羅漢、天神、菩薩應身等全部用潔白晶瑩的美玉精工雕成,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有的用金箔裝飾,且全部安座在雕花紅木與巨幅玻璃制成的華貴佛龕內。材質之優良,工程之浩繁,令人嘆為觀之。山門殿中設香燭供應處;天王殿正中供彌勒佛,兩邊為四大天王坐像,後殿供韋馱菩薩;大雄寶殿正中供著三世佛坐像, 兩邊為十八羅漢,後殿是南海觀音;觀音殿供一座四面千手觀音立像,三十二應身圍繞;地藏殿供地藏菩薩坐像及脅持;三聖殿供西方三聖。所有雕像藝術造型俱為值得稱道。寺後還留有空地,以待日後擴建。

遺憾的是大多數上海人都不知道上海竟有如此一座歷史悠久、華麗珍貴、價值連城的寶剎。甚至,從前連皇帝老兒也曾慕名前來禮拜過。這可是中國歷代皇帝到過上海的唯一紀錄。

中國的傳統民族文化建築精華,與國際間一樣,多為宗教寺廟所傳存。由於寺廟供奉至聖無上的神佛,民間工匠得以繞開封建帝王的有關規格禁律,發揮對建築的巧妙構思。中國的民間建築精華,集中體現在園林和寺廟。私人園林建築講究精巧;通過公眾捐資興建的寺廟卻展示了宏偉和氣派。有一些名剎古寺,可間接讓你通過建築物的各種形式、雕塑和文字與祖先對話,認知厚重的歷史文化沉積;通過感受古代佛國的氛圍,接受靈魂的洗滌;——這就是寺廟文化的魅力所在,與迷信無關。也就是無論中外,旅游線路中總少不了寺廟的原因。

再來細細看看青龍塔吧。飽經風霜卻迄今不倒的七層塔身現處於圍牆保護之中。塔磚明顯經保護性處理,減緩了風化。塔的窗框結構、磚飾圖案還很清晰。塔頂安了避雷針。據說已作了塔基加固,防止傾斜。塔下綠樹蔥蘢,襯映著青黛色的塔身,近看倒也具有一種古代廢墟獨特的蒼涼美。在青浦博物館裡還保存著明朝崇禎年修塔時使用的塔剎,如現今修塔的話,將重歸塔頂生輝。同樣是處於風雨飄搖,殘敗不堪,為什麼青龍塔沒有像松江的李塔和西林塔那樣得到修復呢?問題在於復原的依據。據說,上世紀初在塔底發現了古塔的原樣圖紙,不料卻被聞風而至的日本人盜劫,不知所終。唉!中國的古跡文物被毀被劫,老是有外國人的身影。真不知現今的外國人怎麼想的,雖說做壞事的是上代人,但那些通過不正當手段得來的別國財寶,總不能厚著臉皮死占著不肯歸還吧?我們也應認認真真地統計一份被非法搶劫偷盜到國外的文物名單,理直氣壯地經常提出申訴追討。至少也可以讓一些老愛粉飾自己不光彩歷史的國家經常得到點洗臉涼水。

青龍塔下有一條小河溝不起眼地存在著,站在一座毫無特色可言的平面水泥橋上,望著略顯肮髒的河水,根本沒人會把它與古代的大河青龍江聯想起來。而曾是古青龍港的依托的另一條古代大河吳淞江(現在的蘇州河),現在已北離青龍塔2公裡之遙,也再無從前那種浩瀚的通海氣勢。青龍村看來與青浦其他農村並無多大區別,靜悄悄、默默無聞地陪著古塔走過失落的幾百年。還有多少人記得,這兒在唐宋時代可是東方一個著名大海港?也曾桅檣林立、商旅如流?地方志記載和傳說中的當初繁華的36坊22橋、3亭7塔13寺,又都在哪兒?據說,往北1-2公裡有個叫“舊青浦”的村子,還殘留著幾座古石橋及清末“小刀會”的傳奇,但由於實在沒有可資一提的其他古建築遺留,也根本沒有讓人留戀的自然風光,除了“舊青浦”的名字,很少有人會注意它,所以也談不上“重建古鎮”的計劃。

游畢古寺,用時不多,卻不知如何打發余下半天,附近既無別的景點,青龍村又平淡如水。想去青浦城區,卻怕時間不充足,不禁感慨。

私下以為,假如要開發青龍寺的旅游資源,僅僅使之與青浦其他散落在各處的景點揉合在一起是差強人意的,得給其配上一些“貼身伙伴”,讓游客有原地騰挪的空間和時間。比如把寺西煞風景的磚廠關掉,開辟成免費的古塔公園,內中像松江方塔園那樣移進別處需保存的零星古建築、古橋、碑刻;那座寺前塔下的平庸難看的水泥橋必須拆除,移建或仿建一座舊青浦有價值有特色的古石橋(如附近建於明洪武十二年的艾祁橋。鄉民世傳,該橋自建成五百余年間從未修過一次,至今作用不減當年。諒其構造方法必有過人之處,值得專家探究。 );東面可建一座收費的精致玲瓏的江南園林(起一個上海古代曾有過的名園命名),使其春夏有瓊花玉蘭芬芳、秋冬有桂花腊梅飄香;再搬進古青龍港的歷史博物館(除收展文物,還要聘請畫師與專家創作反映古青龍港繁華的作品、模型,最好是仿《清明上河圖》風格的);這樣一呼應,格局就形成了。上海的中小學生有了一個新的春游或野外活動、學習鄉土歷史的去處;旅行者和香客也增添了游樂休閑的情趣;且從中很微妙地得到了文物歷史知識;而青龍村那條亂糟糟的小街上,應該設置白鶴鎮特色農副產品商店(白鶴的鴨產品、草莓、食用菌、糯玉米、香絲瓜聞名滬上),不要讓游客空手而歸。一句話,要讓游人在半天到一天的時段裡感到值得流連才行。何況在膨脹中的上海市區,名勝古跡、公園和園林一直是稀缺資源,在紀鶴公路這個地區也正缺乏這一點配置。

青龍寺北面的農田正在用輕鋼結構置建現代化大棚,投資達上千萬元。以後的農業生產將要准工業化了。但青龍村的人們早就不再種田,那個撈水葫蘆的本地人很直率地告訴我,分給村民的責任田,都以900元一畝的價格轉租給外地來滬的創業者種了蔬菜,或開掘了魚塘。

歸程,久久回望黛色的青龍塔,不禁默頌起宋人《青龍賦》裡的文辭:

“粵有巨鎮,其名青龍。控江而浙淮輻輳,連海而閩楚交通。咫尺天光,依稀日域,市塵雜夷夏之人,寶貨當東南之物。......”


精選遊記: 朱家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