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走山東(二)——曲阜

作者: flying

導讀在大汶口下車大概是因為喜歡它的名字。 鑽進國道邊的一輛三輪車,向大汶口遺址顛簸而行。小鎮的路面狀況不是很好,好在路上車很少,也就放下心來看看這小鎮風情。 路過一個熱鬧點的街道的時候,我看見路當中立了一個大大的臨時舞台,差點占滿了整個街道的寬度。前邊站滿了人,舞台上正演著古裝戲。車老板告訴我說,這是店鋪剛剛開張,給鄰裡鄉親的大禮,已經� ...

在大汶口下車大概是因為喜歡它的名字。

鑽進國道邊的一輛三輪車,向大汶口遺址顛簸而行。小鎮的路面狀況不是很好,好在路上車很少,也就放下心來看看這小鎮風情。

路過一個熱鬧點的街道的時候,我看見路當中立了一個大大的臨時舞台,差點占滿了整個街道的寬度。前邊站滿了人,舞台上正演著古裝戲。車老板告訴我說,這是店鋪剛剛開張,給鄰裡鄉親的大禮,已經唱了三天了。對於這樣的古老的鄉俗,我也是第一次這樣親眼這樣臨近的感受,著實被這憨厚、實在撞了一下。

在大汶口遺址,車老板問我:“是不是需要等,如果還回上車的地方還是兩塊錢”。我說:“我看的時間可能長一點,如果你著急的話就先走。”

售票處是個簡易的小鐵亭,裡邊兩個小女孩,看起來都不過十七、八歲,我買了票問有沒有解說?其中一個小女孩已經從亭子裡鑽出來,把折疊教鞭打開笑著告訴我說:“有的”。

我跟著她進了展廳,她隨手拉開了燈,站到塑像一側,對著我開始正式講解。“大汶口遺址是中華人民……”普通話不算標准,不過不會影響理解。每一個展櫃都會講解的十分詳細、十分認真。其中用了很多次“請大家……”這個詞,其實聽眾不過只有我一個人而已。看來她背的稿子一個字都沒有改動過。其實她只不過還是個孩子,尤其笑的時候露出的那幾顆不整齊的調皮的牙,還有偶爾會羞紅的雙頰,讓我深深記得。最打動我的卻是她認真、敬業的神態,另我根本不忍打斷去加上幾個問號。不知怎地,竟覺得自己還不如面前的這個孩子,覺得自己已經在城市中變得狡猾。我們開心的繼續談論著關於原始社會的話題……

我又鑽進那輛三輪車,遠遠的我向那裡擺手,那女孩也跑到路中央向我擺手,直到車子改了方向。我說不清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懷。

車老板熱情的把我讓到了路邊的一個攤點的板凳上,特意告訴我去曲阜的車有六塊的、七塊的還有八塊的。讓我好好坐到這裡休息,他去幫我攔車。等車的空當,他一邊給我講這裡包括近代的歷史一邊眼睛望著來車的方向。

一輛小客由北而來揚起很高的沙土,他快速站起身伸高雙臂來回揮舞,小客滑過去近二十米才停下,他帶著我跑過去,問了車費才讓我上車,特意叮囑我:“六塊啊”。

一次短短的停留,卻讓我有幸接近這些擁有質樸明淨內裡的人們。而在我肺腑分明生出了一眼洗刷心靈的清泉。

接近曲阜的時候,路兩邊關於孔子文化的大幅彩色噴繪逐漸多了起來。 很多大牌子上都寫著三孔售票處。

在汽車站下車後,擺脫掉賓館招攬大軍和滿街都是要拉上我走的小三輪車,在大同路找了家不大而干淨的賓館。

簡單安頓一下就跑出去,去逛逛市場、去逛逛街道、去看看夕陽下的曲阜。

鬧市區都是在孔廟、孔府不遠的地方,大都是矮矮的建築。櫥窗裡的商品不怎麼吸引人,倒是石頭路面覺得新鮮。

闋裡街的店鋪大都已經關門,只零散的幾家還開著,整個街道襯著古牆顯得清幽古樸。走進一家旅游紀念品的小店。楷雕、尼山硯、拓片、線裝《論語》擺滿了櫃台上下,古色古香十分好看。楷雕很漂亮,可是實在想不出來買回去擺在哪裡,另外它的體積實在是太大,對於我來說幾乎是無法攜帶,只好作罷。挑了個布滿松樹紋的尼山硯,當作藝術品買了下來。後來發現它也為我的背包增重不少。

鬧市區街道兩邊已經搭滿了大排擋的布棚,到處彌漫著燒烤的味道。“灌湯餃”這個詞我還是第一次看見,大牌子上寫滿了不同種類的餡的名字,目光再也不願意移開,坐在牌子後的小板凳上品嘗了剛剛煮好的一大盤“灌湯餃”。

第二天一早,吃了早點拎起背包就奔向孔廟。很多女孩手拿或胸前掛著導游證在招攬生意。整個孔廟門前一片熱鬧景像。

奇怪的是金聲玉振坊的背面用苯板也刻上了金聲玉振四個大紅字,用鐵絲綁在坊粱石板上,實在不知其用意,感覺不舒服。

進了孔廟,反會被園林裡的高大的樹木吸引,建築被掩映其中。鷺鷥在樹間飛來飛去,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麼有節奏。更顯得神秘幽深。

過了杏壇便是東方三大殿的“大成殿”,歇山頂、九開間,再加上整個建築都是金黃的氣氛,殿前檐下的十根深雕石柱取自龍的題材,顯得鋼勁且雄渾。使站在它面前的我著實的感覺到有種無形的力量盤旋在頭頂、身體的周圍,是種震懾的力量。看來歷代帝王給予孔子的政治待遇確實不錯。

但它的台基跟周圍其他的建築的間距實在太近,而在整體上缺少了北京太和殿的那份恢弘,或許是皇帝在修建的時候就故意在其建築空間上加了這些限制作為區別。

我喜歡左右兩路的一個個小院落,縱深感極強,從頭望進去就好像一次從頭到腳徹底的深呼吸。

稍做停留便去了一牆之隔的孔府。整個建築格局都是完整的儒的“規矩”的體現。或許孔子永遠都不會想到死後會擁有這樣一座等級制度嚴謹的“豪宅”。也或許他永遠都不會想到由他親手搭建的“仁”“禮”殿堂會頑強的在這片華夏大地上作為一股深層文化心理的主干而興盛幾千年。

出孔府後花園,百米之遙便是“顏廟”。正值中午,整個顏廟僅我一人,格局不錯,只是維護的一般,而顯得荒涼許多。另人驚奇的是復聖殿前檐也有四根盤龍深雕石柱。坐在樂亭的圍廊上,看著小鳥在頭頂上飛來飛去,竟然發現荒涼是種感人的美。

乘公共汽車幾分鐘就到了孔林。門口導游熱鬧非凡,禁不住她們糾纏,另外也怕像顏廟一樣裡面游人稀少,連拍照都成了問題。五塊錢達成交易。過洙水橋於甬道盡頭便是孔子的亨殿,亨殿前的石香爐周圍有很多自稱是孔子後人的中年婦女希望著我去上香,甚至伸手來拉我的胳膊,我有些發火,對她們說:“我為什麼要上香,把手拿開……!”也許是我的相機夠大、也許是我眼睛瞪的夠大,她們退縮了。後來我問導游,她們想做什麼?她告訴我說,她們會等你上香以後跟你索要賞錢……

孔子墓的一側是“子貢廬墓處”也是我來孔林最想看的地方。子貢於此守墓六年,這份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誼另我羨慕。雖然這裡是後人修繕的,但絲毫不會影響我對這師生情誼的尊重。

租了一輛小微型車,放上我的大包,直接前往周公廟。售票的人不在,廟門全開,一直可以望見最深處。門口一些老人在樹陰下乘涼,他們說:“進去看吧,人不一定什麼時候回來呢。”就這樣,我免費的單獨游了周公廟。

在去少昊陵的途中就可以望見路邊不遠長長的不高的土堆,就是魯國古城牆遺址。

少昊陵陵墓采用方形底座,是漢時所推崇的形制。現在看來顯得有些奇特。表面用石板砌築,最上面為一小平台,有一小廟,內供少昊像。陵墓表面有的地方已經被磨的發亮,大概是人攀爬的結果,於是我也有到頂一游的衝動,反正陵園裡只有我一個人。開始的時候有些陡,隨著升高,坡度也在減緩。盡管爬的很慢,到頂的時候卻也是滿頭大汗。下來的時候就顯得難了很多,因為坡度正好是跟向上爬相反,是越來越陡,而且石板很光滑,稍不小心就會被石板弄得鼻青臉腫。下到地面的時候汗水已經濕透上衣了。

看了黃帝誕生地之後,覺得時間還早。背起背包在街道中穿行,在看看這座被稱做東方文化的發祥地。

一個騎三輪車的老太太,看起來有六、七十歲。要我坐她的車去什麼六藝城。心想,她那麼大年紀,讓她騎車拉我這麼一個大男人,在心裡面怎麼也是不舒服。我說我只是出來轉轉,沒想去哪,不想坐車。可是她一直跟著我足有幾百米,每當我回頭的時候她都要說上一句:“拉上你走吧。”我搖頭不敢再回頭。當路過孔子精華苑的時候,她突然跳下車跑到我身後,還有一些人也突然跟到我身後,可是我只看了售票處一眼就走過,他們卻停在了售票處門前。我不知道門票裡有多少利會讓他們有這樣大的舉動,我甚至在疑惑這裡是不是孔子的故鄉,突然想起孔子的那句家喻戶曉的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002-7-27


精選遊記: 曲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