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區的工夫茶

作者: 笨笨的水兒

導讀工夫茶究竟具體流傳了多少年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從小到大,都沒斷過工夫茶的影子。也許那就是潮汕人的傳承。現在很多人在講究“茶道”,講究泡茶的種種步驟,有時候覺得那純粹是商業的操作。工夫茶的“工夫”並不只局限於沏茶的過程,更多的其實還在於喝的過程,所謂的“品茶”。“品茶”、“飲酒”、“喝水”,其實從動賓搭配就可以體會不同的“工夫”了。� ...

工夫茶究竟具體流傳了多少年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從小到大,都沒斷過工夫茶的影子。也許那就是潮汕人的傳承。現在很多人在講究“茶道”,講究泡茶的種種步驟,有時候覺得那純粹是商業的操作。工夫茶的“工夫”並不只局限於沏茶的過程,更多的其實還在於喝的過程,所謂的“品茶”。“品茶”、“飲酒”、“喝水”,其實從動賓搭配就可以體會不同的“工夫”了。有人經過所謂"調查研究"然後說,潮汕人喝工夫茶,又濃又燙,燙壞腸道,引起潰瘍、炎症、癌變!實際上那是一種不懂地方風俗的片面之辭。工夫茶講究水溫,最合適的溫度是“蟹眼”水,就是水罐子底下剛往上冒小氣泡的時候,那時的水是還沒有沸騰的,溫度一般是90度左右,這個溫度的水倒到茶缽裡,停留10-15秒以後再巡回倒進茶杯,大概是1分鐘左右,這個時間茶水的溫度已經因為廣口杯的蒸發作用而下降了。潮汕人講究禮節,茶衝好了並不是搶著喝,而是讓著喝的。先邀請客人、再邀請長輩,一番謙讓之後才會有人端起小口盅,這個時間一般是1-3分鐘,開口薄壁小盅,兩三分鐘的時間,茶水的溫度已經散發出去,不再燙口,已經是溫茶了。喝茶有很多講究,不記得說法了,只記得長輩們那時候教導過,一杯茶分三口:先淺抿一點,測溫度、感茶香;再長氣吸,茶水下喉、茶香留頰;最後杯底的一點殘渣多數是倒回茶盤不要了,好像有那麼一點“有余”的意頭。潮汕地區上有句俗話“茶三酒四”,說的是喝茶要有三個人,喝酒要有四個人。所以地道的工夫茶永遠只擺三個茶杯。即便是家裡來了親戚朋友,10幾20口人,也用三個杯子,大家都喝那三個杯子。所以從輩分、親疏等各種關系進行排序後,一個人喝第一杯茶到第二杯茶是要間隔很長時間的。即使家裡就3口人的時候,喝完第一杯以後,要等三個杯子擺齊了,再進行洗杯、溫杯、泡茶等程序,喝第二杯起碼也要等好幾分鐘。某教授的論文說潮汕人喝茶“一杯接一杯,不停地反復燙傷腸道”,那潮汕人到現在還能有幾千萬人存活啊?工夫茶可不是大壺茶,可以隨倒隨有、源源不斷。現在去潮汕地區,在城市裡會看到大套的茶盤,可能是有很多茶盅,但是如果到鄉村裡,仍舊是三個沾滿茶渣的看似髒兮兮的小白瓷杯。工夫茶不久泡、不隔夜、不涼喝。其實更多是符合了科學上的研究的。茶水泡久了,有益成分就破壞了,放涼了以後還會產生有害物質。我相信祖先是不懂這些道理的,那時候沒有儀器可以分析那麼多的化學成分,但是祖先們確很好地把握了一種養生之道。最為可笑的是“濃茶”的說法。茶由於品種的不同和發酵程度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色澤。比如普洱,生茶的茶湯是淺黃綠色的,而熟茶的茶湯是深棕色的,可它們都是普洱茶。潮汕地區工夫茶比較普遍分為兩類,一個是茶色清淡的鐵觀音類,一個是湯色濃郁的鳳凰茶。鳳凰茶外銷不多,茶色濃,味道澀,外鄉人喝了如湯藥;鐵觀音伴隨台灣茶的熱賣,世界聞名。所以,所謂“濃茶”,真是無知之談。古語所說的“窺一斑見全豹”也許就指的那樣一種人。實際上,玻璃杯裡久泡的綠茶遠比工夫茶要濃得多,只不過綠茶的顏色淺淡,視覺上沒有那種心理感覺而已。咱也不是什麼茶道高手,只不過生在那、長在那,一方水土,喝了30年的工夫茶而已。


精選遊記: 汕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