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南人游龍南圍屋

作者: 千裡煙雲

導讀這幾天翻看電腦中的照片,看到去年夏天在圍屋拍的一些照片,突然地懷念起那裡的純樸與寧靜。 江西龍南縣,我居住在縣城,閑來總會到處去看看附近的景色。我們這最出名的應該就是客家圍屋了。不同於福建的圓型圍屋, 我們這的圍屋基本上都是方形的,並且全部分散在離縣城二十裡以外的各個鄉鎮,這一點我覺得非常奇怪,因為建築這種圍屋的基本上都是大戶人家,� ...

這幾天翻看電腦中的照片,看到去年夏天在圍屋拍的一些照片,突然地懷念起那裡的純樸與寧靜。

江西龍南縣,我居住在縣城,閑來總會到處去看看附近的景色。我們這最出名的應該就是客家圍屋了。不同於福建的圓型圍屋, 我們這的圍屋基本上都是方形的,並且全部分散在離縣城二十裡以外的各個鄉鎮,這一點我覺得非常奇怪,因為建築這種圍屋的基本上都是大戶人家,縣城裡難道沒有大戶?這個問題我一直未有請教他人。而我作為一個普通民眾,只在這裡記錄一下我所去過的那些圍屋,並且忙裡偷閑的享受下那的一片寧靜。

這裡想特別提下的是烏石圍和燕翼圍。就我看來,關西圍和客家酒堡在最近幾年確實開發得非常好,非常值得來自各方的朋友去觀看,但對我來說,它們早已被修葺一新,貼上各領導的宣傳照片,商業氣氛相對較濃厚。烏石圍中央電視台曾經拍攝過,那張大大的噴繪依舊貼在那座村莊的牆壁上,可不管如何,在我眼裡,烏石圍和燕翼圍因為地處偏僻卻相對地平靜,或許年邁的它們反而得到了它們想要的平靜生活。

去年6月的某一天下午,和楊村中學的同學通過電話後,立即打點好換洗衣物,坐上去九連山的巴士,一小時後,巴士在楊村中學門口停下,這時天已黑,學校裡朦朦朧朧的透著幾支燈光,同學接我到她宿舍。環顧四周,一切都比較簡陋,能夠感受到在鄉下教書的一些寂寞。她的床是兩張長凳上面並排鋪上幾張長木板,晚上躺在上面一直沒有睡著——

第二天起來,同學去借了兩輛自行車,我們准備騎車去烏石圍。許久沒有騎過自行車了,技術居然不錯,鄉鎮裡的水泥馬路,已經很寬敞了,路邊小孩大人不時向我們行注目禮,我也不時對著他們笑笑,我喜歡鄉下的一部分原因是這裡的人們實在太純樸了,太真實了,沒有虛偽的笑容,沒有功利性的交往。可他們卻向往都市,而在都市裡卻漸漸地學會了狡詐與世故。或許人都是如此,在追求中迷失了自我,又懷念起簡單的生活來。

很快到了烏石圍,一座靜靜的圍屋,客家人獨特的建築,通常住在裡面都是同族同宗的人們,這些圍屋如今依然稀落的住著幾戶人家。這時,天空飄來大層烏雲,漸漸有雨落下,幸好我們出來時帶了傘,剛才晴時擋太陽,現在是擋雨了。我們打著傘繞過牆角轉到一扇門邊,破敗陳舊的木門虛掩著,門上的圓型拉環已經掉落了一只,剩下那只依舊孤獨的審視著每個進進出出的人。抬頭看天井,雨水順著黑瓦滴入院中的水溝,看著淅瀝淅瀝的雨,人也難免惆悵起來。

“讓你看一樣東西!”同學對我說。

“什麼東西呀?”我轉頭問她。她用手指了指我們的頭頂。呵!一具棺材!暗紅色,放在橫梁上,著實有點嚇人。只記得小時候見過,誰家有人過世,請一些道士,吹喇叭,抬著棺材到山上,讓死者入土為安。小時看到街上有路過,小孩都會跑去看熱鬧,直到現在依然清晰記得那樣的場面,那種關於死亡的恐懼,關於生與死的念頭,小時很害怕死亡。如今這種東西是非常少見了,雖然鄉下有的老人依然固執己見,卻也阻止不了文明的進步。

不知道什麼時候過來了兩個小孩,好奇的看著我們,我們開始到處轉悠,他們也跟在我們後面。圍屋裡通常都有祠堂,烏石圍也不例外。廊柱上貼的對聯是某與某聯姻,紅色的紙張依然鮮艷,想必這裡不久前剛剛辦過酒席,大紅燈籠兩邊高掛,張揚著新人的喜氣,真是令人為之興奮。

這裡一片破舊的氣息,冷冷清清的,圍屋四處可見牆壁上的毛澤東語錄。許多地方零亂的放著農具,偶爾能看到老人和小孩出入。圍屋裡的年輕人都已外出務工,留下小孩與老人照顧家裡。只有抬頭仔細辨認屋頂上的雕花,才會發現這座圍屋建造的精致。另一側門,一位頭發花白的大爺坐在竹椅上,笑眯眯地看著我們四處拍照,最後我們還和老人來了張合影。我們穿過一道小門,走到另一邊的走廊,這裡有一口石磚砌的水井,剛好一中年男人過來打水,一根繩子系著一個小水桶,放到井裡,左右晃動手臂時立刻沉下水桶拉住繩子,水桶裡就已經裝滿水了,再左右交換地把繩子拉上來,連續幾次,直到裝滿他身邊的大水桶。我對這個很新奇,自從離開農村再也沒有玩過這種提水游戲了,我向他借來試一下,他欣然同意,於是,我也學著他的樣子,晃動手臂,結果裝在小水桶裡的水只有一點點,反復試了幾下,只聽到水桶打著水面的“噗噗”聲,最後一下,總算裝滿了半桶水提上來,中年男人在旁邊憨憨地笑著,我同學使勁取笑我,旁邊的小孩子也跟著嘻嘻的笑著,呵呵。看來手藝不精,打水也是一門技藝,需要勤練的。

我們走出來時,天空已經雨過天晴,遠處的山清晰可辨,山頂飄過幾縷煙絲,輕盈盈的,空氣清新,聞到這種干淨的味道,真是令人說不出的舒服。回頭看,小孩獨倚門扉,注視著我們,似有“送君一程,終有一別之意”,我趕緊摁下快門,希冀留住這送別的一瞬間。

我們騎上自行車返回楊村鎮中心。今天上午我們還要去看看燕翼圍。它就在集市中心,正門有點難找,幸好我同學在這裡呆了幾年,對這裡的每個角落都非常熟悉。我們在集市上放好自行車,穿過一條非常窄小的巷子,迎面若是來個提東西的人都必須側身貼住牆壁才能通過。同學帶我抄了近路,跑到人家的廚房來了,主人和同學寒暄兩句,通過,燕翼圍就在眼前。和烏石圍相比,燕翼圍要高大,有四層,並且齊整,沒有那麼散落,仿佛從前的從前這裡住著一大戶人家,如今家道中落,破舊的圍屋沒有人修整,木質的結構,幾乎所有的木做的扶手,地板都是漆黑的,走上樓上去時總感覺踩在腳下的木板很不結實,一不小心就要摔下來。

夏日的天氣真是變化多端,這時太陽不知躲哪去了,天空陰霾。已近中午時分,屋頂的煙囪裊裊炊煙。走在鵝卵石鋪設的路面,我們繞過一圈,只敢上到二樓不敢再往上走,雖然看到三樓有晾灑著衣服,而四樓從下面可以看到,全部都是空空的,沒有人居住甚至也看不到門窗。

天空又不知何時下起雨來,我們打算先回到學校做飯,下午再去看看附近的一座明朝時期的橋——太平廊橋。集市上買了些菜,同學開始忙乎起來,我在一邊打下手,洗洗菜,我幾乎幫不上什麼忙,同學離家工作,在這裡早已能把菜做得非常可口,真是羨慕她的手藝。而我每天吃著媽媽做的飯菜,假若哪一天我要外出工作需要自己做菜時還真不知道自己會干什麼什麼樣。

中午休息了會,我們又騎上自行車出發了。現在這個時間太陽熱辣得很,為一睹芳影,我們可是不惜曬黑皮膚了。15分鐘左右,終於看到了橋,橫跨一條小河,小橋,但年代久遠,保存完整。這裡極少人通過,只有過對面干農活的人或者到對岸的一座寺廟才會經過這裡。橋上飛檐,能讓路人避雨,兩岸蘆葦搖曳,我們發現一十五六歲的男孩在割蘆葦葉子,那是用來包糯米饃饃的,每到節日鄉下家家戶戶都會裹這種東西。橋上也有小孩在玩耍,探頭看著橋下流水,我們趕緊提醒他們注意安全。在橋邊我們拍了一些照片,覺得實在是太熱太曬了,趕緊騎上車回來。

一天的時間將過,再回到學校。遠離暄嘩的鬧市,偶爾的旅行能令人放松緊張的神經;偶爾遠離紛擾的世界,在一次旅行中再回頭審視下自己,也許不僅僅在旅行中獲得樂趣,我們還能收獲另外的一些驚喜。

第二天,我告別同學獨自坐上回縣城的巴士,再次回到熟悉的塵世中。——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將會有無數次,或遠或近,總會想像自己在旅途中,顛簸在不知名的路上,在美麗的風景裡深思,所見的美麗從前未曾出現過,剎那的撞擊銘記一生,並為之流連忘返。生活在別處。


精選遊記: 贛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