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埃及記——拜訪法老和他的子孫們曾經生活的國度15

作者: 薛定諤薛定諤

導讀(照片請訪問我的博客:http://***/lxxlz/) 第09章旅途:地中海和亞歷山大(下) 前往亞歷山大(11月23日) 本來怕第二天醒不來,還用手機上了一個鬧鈴。後來發現完全沒有必要,早上5點剛過,誦讀《古蘭經》的高音喇叭就巨亢奮的響起來,簡直猶如在窗邊高鳴。開窗一看,二十米遠處赫然就是一座清真寺。我靠!這家酒店肯定完全不需要鬧鐘! 今天是我們在埃及旅行的最 ...

(照片請訪問我的博客:http://***/lxxlz/)

第09章旅途:地中海和亞歷山大(下)

前往亞歷山大(11月23日)

本來怕第二天醒不來,還用手機上了一個鬧鈴。後來發現完全沒有必要,早上5點剛過,誦讀《古蘭經》的高音喇叭就巨亢奮的響起來,簡直猶如在窗邊高鳴。開窗一看,二十米遠處赫然就是一座清真寺。我靠!這家酒店肯定完全不需要鬧鐘!

今天是我們在埃及旅行的最後一天了,晚上我們就將登上飛機回北京去也。為期一周的旅程就這樣不知不覺中走到了最後,頓時感到更加不舍,上了大巴後眼睛不錯珠的看著開羅城市的風景,希望能夠抓住更多的留念和記憶。

要說娜娜導游的旅游組織工作真不是蓋的,她一路上就從來沒閑著過。去阿布辛貝神廟的長途路上她給我們講努比亞人的風俗和追求她努比亞導游的軼事;在去紅海的路上又給我們講沙漠中的貝都因人和他們的風俗文化;在昨天回到開羅的漫漫長路上又組織我們唱各種歌曲,包括埃及的歌曲。今天娜娜在路上開始叫我們說阿拉伯文了!一路上XX和ZZ一共會了這麼幾句阿拉伯文:“撒拉姆阿萊空”(你好),“舒克蘭”(謝謝),“阿烏灣”(不客氣)。這次我們挑戰極限,學習說阿拉伯文的0到9!

這阿拉伯文的數字感情不是阿拉伯數字。就好比中文的數字還有“一二三”和大寫“壹貳三”呢——也挺復雜的。XX臨摹了半天鬼畫符一般寫下了0-9,還根據娜娜導游的發音做了記錄如圖。大家跟著喊了好半天,就像李楊的瘋狂英語那種嚷嚷法,還是記得七零八落。對我們這些初學者看來還是很難。好多人都說旅行的時候如果會講這個國家的語言,那麼旅途會有趣得多,俺們又何嘗不知道哇~~~但願以後能有這種深度體驗的機會。

從開羅到亞歷山大大約需要3個小時。除了一路看風景以外,XXZZ和娜娜導游聊了一路關於娜娜的工作和在埃及的生活。娜娜說她今年有27歲了,在開羅大學讀的中文專業,她在來開羅以前住在農村,一開始人生地不熟,後來便在開羅認識了很多朋友。大學畢業後她先後在襪子廠、拖鞋廠做過事情,那是中國老板在埃及開的廠子,她為中國老板做翻譯。美國人在印度、中國建設生產基地,中國就在埃及建設生產基地,這就是食物鏈啊。襪子廠在那種開發區,每天除了工作以外,所有的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住處是名副其實的“睡城”(讓XX聯想到北京的回龍觀),於是娜娜受不了啦,就離開了那裡又來到開羅開始做導游。開始的時候只能做“黑導游”,就是沒有導游資格證明的那種。原來旅游業是埃及的重點支柱產業,所以管理非常嚴格規範,沒有通過嚴格的執業資格考試是無法正式從業的。娜娜只能以執業導游的“中文”翻譯身份做了一年直到她自己考下執業資格證書。現在的娜娜已然是小有積蓄,開始在開羅郊區買樓花,並為經濟危機下如何出手自己的產業而感到煩惱。除了這個煩惱外,娜娜的另外一個煩惱就是每年回家的時候家裡總是問她什麼時候結婚。對於背井離鄉在大城市初露頭角的職業女性,總會遇到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這也成了娜娜的煩惱。這讓XX想起了不少大學的同窗,其中有一位四川同學,獨自一人南下在深圳打拼,此種經歷和心境,即使跨國亦是類似。

因為話題有趣,所以三小時的行程不覺得很長,很快亞歷山大就來到了我們的眼前。

亞歷山大(Allskandariyah)被叫做“地中海的新娘”(路上娜娜還給我們來了個腦筋急轉彎,問亞歷山大市的新郎是誰啊?地中海啊~),又叫做埃及的“夏都”,它位於開羅西北200公裡的地中海沿岸,地處尼羅河三角洲的西北邊緣,是埃及最大的港口城市。這裡陽光明媚,氣候宜人,碧海藍天,色彩強烈,充滿了浪漫的地中海風情,和埃及其它城市給我們的印像完全不同。

娜娜導游說,亞歷山大是古埃及的第三個首都,也就是希腊羅馬時代的埃及首都(前面兩個首都分別是孟菲斯和底比斯)。這座城市大約始建於公元前334年,也就是中國的戰國時期。此前兩年(公元前332年),雄霸天下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打敗了統治埃及的波斯人,使整個埃及成為馬其頓帝國的一個行省。這一事件徹底終結了古埃及本地法老統治埃及的歷史(當然亞歷山大把自己稱作阿蒙神在異邦的兒子),從此進入了長達1000年的希腊與羅馬行省時代。而城市的命名,也正是為了紀念它的奠基人。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其部下,時任埃及總督的托勒密將軍在這裡加冕為托勒密一世,從此建立了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亞歷山大作為埃及王國的首都,很快發展成為古希腊文化範圍內最大的城市,在西方古代史中,其規模和財富僅次於羅馬。而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君主就是克莉奧帕特拉,也就是著名的“埃及艷後”。從那時起直到中世紀以後,亞歷山大一直是地中海沿岸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東西方貿易的中心。據說赫魯曉夫拜訪埃及的時候從亞歷山大港進入,這位土老冒看到亞歷山大港的時候很吃驚,他以為應該是一群駱駝站在海邊的沙漠裡等著他呢。

顯然亞歷山大城完全不是這個樣子。它甚至和我們一路看到的埃及其它城市的風格都完全不同。要是拿咱們中國的城市來作比喻,埃及南方的盧克索就相當於中國的西安,而地中海邊的亞歷山大城則像是中國的上海。亞歷山大城的人文風格與與開羅完全不同,其自然環境、市容,甚至是居民風貌都呈現出明顯的歐羅巴風格和地中海風格。

我們這群異國游客無奈於行程有限,只能神色匆匆的坐在大巴上看亞歷山大的風景。如果有更多的時間,也許我們能夠更多的去體驗這個充滿地中海情調的埃及城市。但是坐在車中走馬觀花,也能略略體驗它獨特的風情。與開羅相比,整個亞歷山大市顯得色調明快,頗多現代意味。城市的魅力主要體現在地中海岸,大多數的旅游景點、商業區、文化中心,以及政治、宗教場所集中排列在10多公裡長的濱海大道旁。路的一邊就是深藍碧透的地中海,明媚的陽光、白淨的沙灘,以及稍遠處的遠洋巨輪;而另一邊則是林立的歐式建築,高級酒店、歐式情調的咖啡廳和糕點店,咖啡店門口都有一列朝海的座椅一字排開,可以想想人們工作之余在這裡喝咖啡自得其樂的樣子。

濱海大道邊上有很多漂亮的用彩色小玻璃馬賽克磚鋪就的充滿濃郁海邊風情的壁畫,好漂亮!除了帶有歐洲建築風格的街景讓人興致勃勃,沿途建築群間清真寺高聳的尖塔和球狀屋頂也饒有風味。最突出的是布塞瑞清真寺和阿布阿拔斯清真寺,臨地中海矗立,將亞歷山大另類的阿拉伯風韻盡顯。

當然XX最欣賞的還是新修建不久的圖書館,那是一座將巨大的屋頂修成圓形大斜面的現代建築,以像征太陽的升起,建築體現的依然是古埃及人信奉的太陽神文化,圖書館的外牆表面采用古老的像形文字浮雕,使現代與遠古和諧地融為一體。真正的古埃及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已經被凱撒火燒埃及時一把火掃光了。據說當初建亞歷山大圖書館唯一的目的就是“收集全世界的書”,實現“世界知識總彙”的夢想,所以歷代國王采取了好多強盜手段比如:下令搜查每一艘進入亞歷山大港口的船只,只要發現圖書,不論國籍,馬上歸入亞歷山大圖書館。這種瘋狂投入下亞歷山大圖書館迅速成為人類早期歷史上最偉大的圖書館,那些館藏的清單讓人聽著都簡直像神話一樣!有這麼牛X的圖書館,肯定是吸引了四方學者紛紛雲集此地,亞裡士多德就出任過亞歷山大圖書館的館長,數學家阿基米德更是這裡的客座教授(那時候應該不叫教授吧?),難怪我們關於幾何的很多原始概念引用了不少金字塔的例子,真不知是希腊人把埃及的數學定理傳播出去,還是他們自己創造出這些數學定理。從古埃及的科學程度來看,我更願意相信阿基米德只能算是一個數學定理的傳播者和發現者。

在亞歷山大城的海邊到處能看到一對對的情侶,但這裡畢竟還是埃及,女孩子們依然都包著頭巾,也很少看到男女之間當眾擁抱,表現出的是一種很含蓄的埃及式浪漫。即便如此,娜娜導游已經直接說這裡“很開放”了。

時間緊迫,我們的車子來到第一處景點:夏宮。夏宮就是蒙塔扎宮,他是埃及末代國王法魯克的五所宮殿之一。它位於海邊,緊靠著地中海西海岸。蒙塔扎宮殿於1926年完工,當時執政的是法魯克的父親——艾哈邁德·法赫德。方案是埃及最好的建築師制定的,大理石也是從意大利運來的。宮殿配置了當時最現代的家具,還采用了埃及王朝的創立者——穆罕默德·阿裡家族的陳設。例如,在現在對游客開放的“蒙塔扎”宮殿裡擺放了台球和兩架19世紀初制造的鋼琴。

宮殿所有的房間和家具上都有字母“F”——不知是雕刻上的,還是鑲嵌上的。這個字母會給所有延續穆罕默德·阿裡政策的後人帶來幸福。因此艾哈邁德·法赫德讓所有孩子的名字都以“F”開頭:兒子法魯克和四個女兒——法芙吉雅、法依莎、法依卡、法西雅。法魯克國王繼承了這個傳統,把自己的第一個妻子扎芬娜絲更名為法麗達,三個女人的名字也以“F”開頭。法魯克第一次到“蒙塔扎”宮殿時是15歲,而16歲已經登基。父親把他和同齡人隔離,他在這個宮殿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只和姐妹們玩。他甚至沒有見過開羅郊區著名的金字塔。“蒙塔扎”宮殿是埃及君主的夏日官邸,而在法魯克時期,在夏天,所有三百間房間都住滿了他的親戚和很多侍從。

“蒙塔扎”宮殿周圍是美麗的公園、花圃和很多不大的亭子。在這個巨大的公園裡有英國式的柔軟的草坪,生長著亞熱帶幾乎所有的植物。柏樹四季常青,玫瑰的石竹花和唐菖蒲像美麗的煙花一樣綻放。1952年,正是在“蒙塔扎”宮殿法魯克國王知道發生了革命,同年7月底,也正是從這裡,埃及的末代國王流亡到了國外。後來就是納賽爾執政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國時代了,物是人非,“蒙塔扎”宮殿周圍的花園已經變成了免費的人民公園,很多亞歷山大的青年男女在假日會到這裡來談戀愛。而有三百個房間的宮殿也就成了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的“行宮”(現為埃及國賓館),但是聽說他不喜歡這裡,所以房間就一直這麼空著,就是這個宮殿不對游人開放,這裡畢竟是埃及大老板的行宮啊~~~~所以呢,這個景點實際上是免費的,我們只能站在門外用相機哢嚓幾下完事。

從夏宮出來又是到了第二個免費景點:蓋特貝城堡。這個城堡的原址實際上是亞歷山大著名的“法羅斯燈塔”的所在地,這個燈塔被稱作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古代的七大奇跡是:埃及金字塔、希腊奧林匹亞城的宙斯神像、希腊羅德港巨人雕像、土耳其的摩索拉斯陵墓、希腊的阿耳忒彌斯神廟、巴比倫空中花園、亞歷山大城的法羅斯燈塔。這是公元前3世紀的評選結果),後來,這座燈塔在15世紀毀於地震。這個蓋特貝城堡就在燈塔的原址上修建,城堡在15世紀建造,最初用來抵御當時正威脅著埃及的土耳其人,19世紀損毀後又經過徹底重修,目前成為古城亞歷山大最重要的標志之一。我們壓根就是站在離城堡差不多一公裡外的地方,在一個特別適合拍照的位置哢嚓了半天。

我們大巴從蓋特貝城堡出發,很快來到一家經營SeaFood的西餐店,在這裡用中午飯。這是埃及地中海風格的午餐,先是上了長長的一排小碟之沙拉,看起來有點像咱們國內的“開口菜”。然後上面食,一種中間空的面餅,可以將沙拉夾在面餅中吃。下一道菜是海鮮湯,再後面就是主菜,是米飯、魚、魷魚的套餐。最後每人上了一只埃及的梨子。從西餐店出來,外面緩緩開過一種黃色的有軌電車,當我們的相機朝向電車時,電車司機立刻特別專業的擺了個POSE!

午飯後的第一個景點就是龐貝石柱了。想來慚愧啊,在來埃及以前,趴圖書館裡苦苦攻讀的都是古埃及那些神廟啊,法老啊的事情,所以對盧克索的那點事兒那是如數家珍啊;可對亞歷山大的研究就要少很多很多,說真的在XX心裡亞歷山大實在很難劃入古埃及城市的範圍,劃入古希腊或者古羅馬城市也許更恰當些。也不知其他人怎麼看。

因為學習的是理工科,XX和ZZ關於外國的歷史都是在高中一年級以前學習的(高二就分班啦)。雖然,在我們的中學裡,我們的歷史老師是一位講起課來舌燦蓮花、兩眼放光的主(說真的,要不是有位那麼能吹牛的歷史老師,XX到現在能記住的歷史肯定和到現在能記住的物理知識差不多),但是我們中學學習的世界歷史都基本上按照斷代史思路編寫,然後在每個年代再按照國別編寫的。亞歷山大大帝是馬其頓帝國的國王,書上是從馬其頓帝國的角度來講述他的功績的。而古埃及在這個時候只是被馬其頓帝國征服的一個國度,亞歷山大城也是皇帝在這個被征服的國家重新設立的都城。中學歷史書不是地方縣志,不會站在一個被征服的國家的城市角度編寫它的發展史,難怪XX在看旅游書時總是難將亞歷山大城和亞歷山大大帝拉上關系。畢竟,“亞歷山大”這個名字實在太俗啦,在XX眼裡和“湯姆”“瑪麗”差不多。

說起那個亞歷山大大帝,那可又是一段八卦傳奇人物主角啊。和大帥哥拉美西斯二世一樣的是,他也是個大帥哥,當然也會有好多老婆,但不一樣的是他只活到32歲就死啦,所以亞歷山大的老婆肯定不如拉美西斯二世的多。可就是這32年的短暫生命,卻早就了馬其頓帝國最廣大的疆土。這位大帥哥師從亞裡士多德,十八歲隨父(腓力二世)出征,二十歲繼承王位。他足智多謀,在擔任馬其頓國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東征西討,先是確立了在全希腊的統治地位,後又滅亡了波斯帝國。

04年有個大片《亞歷山大大帝》,講的就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傳奇一生,好像還有安吉麗娜·茱莉在裡面攙合,史詩題材的片子不加點女性,票房難以保證啊~~~說啊當時在馬其頓的謠言和後來阿蒙神諭的顯示,當時記載普遍相信亞歷山大是天神宙斯之子,在亞歷山大出世之前,奧林匹亞夢見雷電,而佩拉(就是馬其頓帝國的首都)市區則有一座女神殿失火焚毀,附近人心惶惶,幾個占蔔師都說是大災難來臨的前兆,此時有一人卻說:“女神殿的焚毀日,已有一個男孩在同日誕生,此兒以後將要滅亡全亞洲。” 他老媽叫奧林匹亞,聽說個性專橫獨斷又神秘(像個神棍),有人說她喜歡與蛇共眠(冷血?),所以亞歷山大他老爹腓力二世就很不喜歡這個老婆,後來和她離婚啦,娶了馬其頓一個貴族的侄女克莉奧帕特拉,這事兒差點動搖了亞歷山大的繼承權地位,不過感謝上帝腓力二世死得比較早(電影裡說是給那位神棍前妻暗殺滴),亞歷山大還是順利登上了王位。顯然亞歷山大大帝對他這位老媽的看法和他老爹完全不同,他非常熱愛他老媽(那是,都幫他拿下王位了,能不愛嘛),遠征期間的亞歷山大常常會寫信給他的神棍老媽敘述旅途見聞(就是古代游記啊)。她老媽也是很幫忙,把腓力二世後面娶的那個老婆和生的兒子都干掉啦~強悍的皇太後啊~~~

趕緊進入正題,說埃及呢!那時候埃及的底比斯、雅典、還有斯巴達並稱為希腊三大勢力,亞歷山大他老爹在的時候雅典還有底比斯都算是馬其頓帝國的附庸國(叫被迫結盟),但是也是獨立的國家(估計跟高麗國和咱們唐朝的關系差不多),但是埃及的底比斯貴族是很仇恨腓力二世滴,因為要繳稅啊,所以他老爹剛死的時候,他剛繼位的時候底比斯貴族和雅典就蠢蠢欲動想鬧獨立。這時候馬其頓的國庫緊缺(他老爹不善理睬啊),亞歷山大對自己國家周邊的一堆城邦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進行了一系列打擊,雅典又給搞定啦。然後他又在馬其頓西北的一個小城邦叫伊利裡亞的地方出發,繞過馬其頓帝國,用了兩個禮拜就殺到了底比斯,把底比斯的起義給拿下了。這次他很聰明,他把底比斯的臣民當作奴隸賣給了他的同盟國,招呼同盟國來管理啦。

然後亞歷山大就開始討伐波斯,討伐波斯的理由是早就准備好滴,他繼位的時候就號稱是波斯人把他老爸腓力二世殺掉啦,所以討伐有理!也就三年時間,波斯就沒啦~~~

在征伐波斯的期間,埃及是重要的中轉和補給站,這時亞歷山大就建立了今天的亞歷山大城。在那裡年僅24歲的亞歷山大大帝被譽為法老,稱之為太陽神阿蒙之子。有了亞歷山大城這個靠近亞洲的港口和補給站,亞歷山大的征伐就更強啦,他拿下波斯,干掉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以後,他又一路南下,拿下了阿富汗還有印度,就差翻過喜馬拉雅山去中國啦(那時候中國還是戰國時代呢),幸虧有喜馬拉雅山啊,不然我們現在的模樣應該是高鼻梁深眼窩吧~~~

亞歷山大這麼能打,他卻和咱們中國歷史上的那個成吉思汗不一樣。人家還是個知識分子,老師那是亞裡士多德啊。亞歷山大大帝在征服波斯以前一直認為希腊民族代表了唯一真正的開化民族,而所有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蠻民族。這當然是在整個希腊世界流行的觀點,甚至亞裡士多德也有這種看法。盡管亞歷山大已經徹底打敗了波斯軍隊,但是他逐漸認識到波斯人根本就不是野蠻人,他們與希腊人一樣具有智慧和才能,一樣值得尊敬。因此他產生了融其帝國的兩部分於一體的設想,由此創造了合二而一的希腊波斯民族共和王國,當然是他自己當最高統治者。為了實現這一計劃,他把大量的波斯部隊編入自己的部隊,還為此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東西方聯合”宴會。在宴會上,幾千名馬其頓士兵同亞洲婦女正式結成夫妻,還規定取亞洲女子能免稅哪,優惠政策啊~~~~

但是這位大帥哥還是連年征戰不足以保養啊,他的偉大理想在他想再次遠征的時候在巴比倫突發瘧疾,十天就掛啦。大帥哥顯然太自信了,連遺囑都沒來得及立,所以在他死後關於誰繼承王位的事情自然就打氣來了,他的將領他們企圖瓜分這個帝國,引發一些年輕軍官對這種安排的不滿,繼而發生一連串的戰爭,在這場鬥爭中,亞歷山大的母親、妻於和孩子都橫遭殺身之禍。最後是三位勝利者瓜分了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開啟了希腊化時代。除了馬其頓本土和最遠的印度以外,亞洲部份由部將敘拉古繼承,這就是後世和羅馬的龐貝、克拉蘇等人征戰不休的敘拉古帝國。埃及由部將托勒密(他是亞歷山大的發小)繼承,這就是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直傳到後世和凱撒結婚的埃及艷後克莉奧帕特拉為止。

龐貝石柱和地下宮殿

哎呀真能寫啊,這麼半天了還沒說到龐貝柱~~~

我們從海鮮西餐店出來,進入老城區,這一天是周末的緣故,看到不少穆斯林在清真寺裡做禮拜剛出來,把狹窄的馬路堵得更加不亦樂乎。車子在城區的小馬路上一通拐,最後來到一座高牆,這就是龐貝柱(Pompey’s Pillar)的參觀地點了。門口就遇到維持秩序的旅游警察,看到ZZ是中國人,毫不客氣的就問要清涼油,ZZ摸口袋找半天,翻出一個給他,老兄立刻又叫了一位同事繼續要,ZZ扭頭就跑。進入大門,放眼望去就是一片荒涼的高地上立著一根巨大的擎天柱。由於龐貝柱的地址就在城區中間,加上龐貝柱周圍的廢墟遺址,要不是有圍牆圍著,簡直就像是一個城市拆遷工地一樣。

龐貝柱又叫“薩瓦裡石柱”,或者騎士之柱。阿拉伯語“薩瓦裡”的意思是“桅杆”。據說,阿拉伯人於公元641年占領城市,遠望這根石柱聳立於400根石柱構成的柱廊中央,狀如帆船桅杆,因而得名;所以這個“薩瓦裡石柱”的名字就是這根柱子另外被冠以的含義了。但是這個柱子本身其實也和龐貝沒有關系!它是羅馬皇帝戴克裡先統治期間,駐守亞歷山大的大將艾赫裡叛亂,戴克裡先親率大軍遠征討伐,圍城8個月,殘酷地進行鎮壓。當時城內餓殍遍地,瘟疫流行。戴克裡先調來糧食,賑濟災民,安撫百姓。後來,埃及執政長官波思吐莫斯在賽拉比斯神廟的廣場中央建立這根石柱,以示感恩戴德。柱基西側石壁上刻有四行字,至今依稀可辨:“為戰無不勝的亞歷山大監護神,公正的戴克裡先皇帝,波思吐莫斯謹立此柱”。後來呢,十字軍東征的時候,十字軍將士誤認為古羅馬大將龐貝(公元前106-前48年)被愷撒擊敗,逃到埃及,死於埃及人之手,其骨灰存於柱頂骨灰罐裡,所以就管這個柱子叫“龐貝柱”了,十字軍將這些軼事傳播到歐洲,現在的歐洲人也就都這麼叫開了。

因此,這個石柱的典故經歷了兩次張冠李戴,第一次是阿拉伯人,第二次是十字軍。

走近石柱,就發現它確實非常高大!石柱由柱基、柱身、柱頂三部分組成,總高度將近27米,柱身呈圓柱形,柱頂為古羅馬科林斯式,飾有爵床花圖案。石柱的石料采自上埃及的阿斯旺,由平底船經尼羅河及其支流運抵亞歷山大。

從石柱往西,行數十步,下台階,有一小塊窪地。19世紀末在窪地北面的岩洞裡發現了一尊賽拉比斯神像,這個神像現在亞歷山大希腊羅馬博物館裡展出。

這個塞拉比斯神(Serapis)其實是托勒密家族為協調外來的希腊統治階層和埃及當地人的矛盾而創建的,為的是提倡一個統一為兩方都承認的神。這個神的資料不好找,XX查了半天文獻才找到,塞拉比斯是一個合成神,據說是埃及的阿比斯神牛(Apis bull)在死後以某種方式與埃及的豐產神和冥神奧賽裡斯(Osiris)的神性結合起來。塞拉比斯又稱作奧塞拉比斯(Osarapis),這個詞就是由兩個神的名字合成而來。伊西絲和荷魯斯是奧賽裡斯的妻子和兒子,這三位神在埃及眾神中地位顯赫,奧賽裡斯和伊西絲執掌死後審判,大多數情況下是成對出現的。托勒密一世試圖對塞拉比斯神加以改造,締造連接希腊臣民和埃及臣民的紐帶,他把埃及傳統神與希腊的神結合起來構成新神。希腊人習慣把埃及的神與希腊的神等同起來,在他們眼中,塞拉比斯等同於宙斯,伊西絲等同於冥神哈得斯(Hades),荷魯斯等同於醫神阿絲克拉匹斯(Asclepius)。這樣希腊移民就能很快在形式上接受埃及的神了。對希腊移民來說,塞拉比斯是他們的健康衛士,人們虔誠地向他祈求健康和平安。我們沒有時間去看那個博物館了,據說那個塞拉比斯神像由黑色閃石岩雕成,呈牛犢形,兩角之間有一日輪,兩耳朝前張開如喇叭,據說它是在傾聽人民的呼聲。

窪地的南面有一條寬闊的地道,往東可直達石柱下面。地道兩旁岩石上鑿有一個個格子和放置油燈的小洞。一說它是賽拉比斯神廟的附屬圖書館,另一說是古代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分館。公元48年,位於海濱的藏書70萬冊的亞歷山大圖書館被戰火付之一炬,部分紙莎草紙圖書即遷移此館。從地道出來往南,有幾口古代蓄水井。石柱的正南方,兩尊獅身人面像依然匍伏著。西南方,賽拉比斯神廟廢墟猶存。

一千多年來,亞歷山大經歷了滄海桑田,許多著名的古跡或成廢墟,或銷聲匿跡,唯獨這個龐貝石柱巍然挺立,如今成了亞歷山大城的標志。

從龐貝柱出來後,我們又去了這次埃及之行的最後一個景點:地下宮殿。

車子停下的時候,看起來是在一群小區的停車場門口一樣,我們正不明所以的時候,娜娜導游招呼我們下車,哇噻!原來眼前這個看起來像機關大院的後勤庫房一樣的地方就是地下宮殿!

娜娜導游介紹說,亞歷山大的地下宮殿是因一頭驢子跌入深阱而意外發現的,是目前埃及發現的最大的羅馬墓群,距今1800多年,屬於有地位的、富有的羅馬人家族墓地。

我們沿中間一口圓形的深井的螺旋狀石梯轉著下去。再從側面的石洞門進入地宮。往下走的時候,我們注意到深井在每一層墓穴都會有窗口,娜娜告訴我們,這個深井是用來向下遞棺材用的。雖然當時羅馬人統治了埃及,但從墓穴裡的石刻、浮雕、墓葬方式可以看出他們還是入鄉隨俗的。特別是主墓室由長著狐狼頭的阿努比斯神和羅馬士兵共同把守著,石棺上的浮雕頭像花紋又是羅馬式的,門口還有裸體雕像,門樓上則雕刻著希腊神話中的美杜莎頭像,傳說美杜莎的頭發全部是毒蛇,任何人看到她的眼睛立刻就會化為岩石;估計這個頭像放這裡是要起到防止盜墓的效果。

剛下去的一層是一片石柱支撐起來的空場,娜娜導游介紹說羅馬人舉行葬禮的時候要大宴四方(估計和咱們中國紅白喜事一個道理),所以這裡就是羅馬人招待來奔喪的親友的地方。這裡分成很多個像包間一樣的地方,裡面都是四周可以落座,中間會放一個大長桌來宴請親友。古羅馬人是非常放縱滴,他們既放縱性欲,也放縱其他方面的一切欲望,“酒、色、財、氣”並舉,有時簡直放蕩到了洪水泛濫的程度。在古羅馬,普通人一天進食兩次,而王公貴族卻要進食四次,其中以晚餐為最正式。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高,他們的餐桌上食品屬於嚴重過剩,放越多食物越顯示一個人對珍饈美饌的鑒賞力,也成了一種社會風氣。鑒於飲食過量實在不是件舒服事,古羅馬人還想出了一個妙法,即在冗長的宴會上,用羽毛搔癢喉嚨,將吃下去的東西嘔吐出來。以便開始新的吞咽,這種高招使他們聞名至今。

在下面一層才是放置棺木的地方,進去以後會看見有一個桌子,用玻璃板隔著的桌子肚裡有很多巨大的骨骼,娜娜導游說是馬的骨骼,陪葬的。周圍一圈側室,挺復雜的,結構像個大公寓。裡面的棺穴都呈二、三層的樓狀,很密集。娜娜說這裡容納的棺槨有300余具,有些是周圍的普通人事後自己自行“搭車”而入的,看來,這事也有借光、蹭墓的。羅馬時代的這些遺址是大約公元400年的東西,這算是我們在埃及看的最年輕的文物吧。

從地下宮殿出來,已經是下午2點鐘了,我們又重新坐上我們的大巴車返回開羅。路上大家本想建議娜娜在家樂福停一下讓我們買點東西,但是時間已經比較緊,考慮到開羅市區還要堵車,只有放棄啦。在休息站再想買點東西,已經是沒有什麼可發掘的了,很想買一本阿拉伯文和英文對翻譯的簡明旅游手冊,但是休息站都沒有。XX想起單位同事讓帶本地香煙的囑托,就請大巴司機去買,埃及的紙煙就見到一個牌子:克莉奧帕特拉,50埃磅一條。心裡覺得這煙未免價格太低了吧,估計和大前門香煙差不多。

晚上6點多,我們的大巴回到開羅市區,又去了另外一個叫“圓都”的中餐館吃了一頓(感情這個中餐在埃及還連鎖哪~~)。吃飯間,第一天見到的那位叫穆罕默德的公司代表又來了,這次是讓我們填寫了一些滿意度調查表(還真專業!)。飯後我們就再次回到了開羅機場。陪伴我們埃及8天的娜娜導游終於在機場外面和我們一一握手再見了。

回程的時候因為我們有領隊的關系,所以大家直接一路綠燈就托運了行李,進入了候機樓。在候機樓XX和ZZ把剩余的埃磅都消耗完畢後,就登機結束了我們的埃及之旅。

飛機起飛前還來了一個小插曲,某團的一位乘客糖尿病發作暈倒了,只好和同團三人下飛機,我們的飛機坐了大約300人,從這麼多行李中找出那三人的行李,讓飛機足足晚點2個小時才起飛。所幸回程的飛機遠沒有來時坐得那樣滿,XX和ZZ占了一個4人的座位,互相輪流躺著睡,平安回到北京。

到達北京後的第二天,曼谷機場因示威而關閉,回想我們只早一天經停,再回想那下飛機的三人,不知他們是否也就滯留在了開羅……

對XX和ZZ而言,真是完美的旅程!


精選遊記: 亞歷山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