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皆“事”--浙南閩北見聞

作者: 鏡之形而

導讀【游記】比比皆“事”--浙南閩北見聞---------------------------------------------------------------------------------------------------------------------------- #1 過“年”除夕夜,午夜時分,我獨立窗前,默然看著被絢爛的煙花照耀得五彩繽紛的天空,似乎此時,整個世界除了爆竹的炸裂之外,就沒了第二種聲音在古老的傳說中,“年”是一種會給人帶來厄運的怪獸,平日潛伏在山林中,到了除夕夜就 ...

【游記】比比皆“事”--浙南閩北見聞----------------------------------------------------------------------------------------------------------------------------

#1 過“年”除夕夜,午夜時分,我獨立窗前,默然看著被絢爛的煙花照耀得五彩繽紛的天空,似乎此時,整個世界除了爆竹的炸裂之外,就沒了第二種聲音在古老的傳說中,“年”是一種會給人帶來厄運的怪獸,平日潛伏在山林中,到了除夕夜就下山傷人,而它唯獨害怕的,就是紅色、聲響和火光於是人們便開始視這一天為“關煞”,並用貼紅色的春聯、燃放鞭炮這些方式,來驅趕這頭怪獸,稱為“過年關”,久而久之,便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風俗習慣傳說畢竟只是傳說,然而這一刻,我才忽然發現,我們那些似乎擁有無窮智慧的老祖宗們所稱的怪獸,何嘗不是每個人心中的那只“心魔”空氣中彌漫著硝煙的味道,這固然是和平的硝煙,卻又夾雜著太多的百感交集,如同過去一年發生的那麼多事,在這新舊交替之際,齊齊湧上心頭,使這次的“年”,格外凶猛在這萬家燈火的不眠之夜,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幾人快樂幾人憂,幸福的人個個相似、歌舞升平,不幸的人各有不同、艱難生計比之往年,今次的爆竹聲似乎力有不逮,沒持續多久就偃旗息鼓,不知道其他每一個人,在恢復沉寂的此時,心中都是否有一絲對未來的不安和迷茫在若隱若現直到這一刻,我才忽然發現,遠在太古時代的人們流傳下來的三百六十五天一輪回的“年關”,其實只是每個人心頭上的那道“坎”只有硝煙的味道能如此快地消散殆盡,人世間的陰霾,卻始終不能----------------------------------------------------------------------------------------------------------------------------------------------------------------------------------------------------------------------------------------------------------------------------------------

#2 外面的世界回過頭去,至為“無極”的春晚還在繼續,此時播放的是一出叫《中華大團圓》的大型民族舞蹈節目節目的內容固然年年相似、乏善可陳,唯一讓我怦然心動的,是那幅隨著民族的變化而不斷更替的背景畫面我看到了藏族的聖地布達拉宮、維族的希望吐魯番葡萄;看到了天山腳下的明珠賽裡木湖、像征朝鮮族性格的林海雪原,看到了壯族的樂土喀斯特峰林、瑤族的驕傲大寨梯田看著這些去過的或沒去過的、想去的或不想去的、外面的世界所附帶的憧憬和無奈,心情早已如羌笛環繞的青海湖面般平靜因為憧憬無法實現,所以無奈;因為要擺脫無奈,所以憧憬;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如此往復,誰人例外?----------------------------------------------------------------------------------------------------------------------------------------------------------------------------------------------------------------------------------------------------------------------------------------

#3 PK沒有哪次寫游記像此次那麼艱難,因為這趟春節旅行幾乎與春晚一樣乏善可陳;回來後許多朋友問起這次出行的情況,我的回答只是四個字:不甚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會在之後的篇幅中做詳細介紹;這次行程所經,是福建福鼎的太姥山和浙江泰順廊橋中的5座,對於這片浙南閩北的交界區的環境缺乏了解,誠然也是理由之一可我又不想在花去那麼多寶貴的時間、金錢之後一無所獲,隨便塗鴉幾筆敷衍了事,因此只能嘗試在不多的見聞中挖掘思路於是我想到了“PK”,這個在近幾年風靡一時的詞彙,將今次旅行的所見與歷次旅行中類似的景觀做一個比較,也算是種新的思路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不過即使如此,比較的結果也只是我個人的好惡而已,意義不大在這個過程中,能對中國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有一點粗淺的認識和了解,我想才是最重要的——那麼閑言少敘,請上“風雲對決台”----------------------------------------------------------------------------------------------------------------------------------------------------------------------------------------------------------------------------------------------------------------------------------------

#4 太姥山 VS 三清山把這二者做比較是因為她們有一些顯而易見的相似之處,兩者都是經過風化、侵蝕的花崗岩山體,均有著為數眾多的、栩栩如生的奇峰怪石曾經去過三清山的我等一行人行走在太姥山之間,一直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後來才發現,這太姥山就是三清山的縮水版例如,太姥山的“和尚念經”、“仙人據板”、“九鯉朝天”等奇峰,就與三清山的“司春女神”、“萬芴朝天”、“天門群峰”極為相似,但無論是氣勢、造型、還是數量級,



(太姥山PK三清山)

要遜色不少原因一是在於年齡,三清山在地質史上經過了14億年的滄桑變遷,歷經三次大海侵和數次造山運動的磨礪;而太姥山則只有9千萬年的歷史,山體呈現出一種不同於三清山那般突兀的圓潤光滑另一個原因是重力崩解作用,三清山在燕山期和喜馬拉雅期兩次劇烈的造山運動中飽受山體抬升、水系切割等變化,可以想見,“巨蟒出山”這類奇觀就是在這些地殼運動時重力崩解作用下的產物而形成於燕山晚期造山運動中的太姥山盡管被沿海地區的風雨、海水侵蝕的跡像十分明顯,但看不出很明顯的重力崩解作用的痕跡因此,兩者的景致無所謂好次,只能說相對於三清山而言,太姥山還非常年輕(或者說,是三清山年輕時的樣子);滄海桑田的變遷是宇宙的真理,或許若干(億)年後,就非今天這般光景了我不是學地質的,因此這些話也沒什麼權威性,只能說是無責任分析,還是來談點更具現實意義的比較三清山剛剛被評為世界自然遺產,門票價格150元,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米;太姥山的檔次是國家地質公園,門票價格100,主峰福鼎峰,海拔917米乍一看兩者貌似不是一個水准的,三清山的景區之大、海拔之高只比黃山稍稍遜色,沒有兩天時間基本轉不完;太姥山景區相對較小,即使把所有叫得上名的景觀轉一遍,一天時間也是足矣日出都不曾看見,孰高孰低也不好評說,僅就上面這些對比來看,太姥山好像在這場PK中要完敗了,不過她到底還是有一個保留節目——千奇百怪、曲折深邃的岩洞----------------------------------------------------------------------------------------------------------------------------------------------------------------------------------------------------------------------------------------------------------------------------------------

#5 一線天 VS 一線天經常出門旅行的朋友對“一線天”這個名詞必然是耳熟能詳了,這類景點充斥著各大山岳,只要是兩石壁間有一縫隙,無論大小長短,統統被謂之“一線天”,接觸得多了,多少叫人有些反感在太姥山之前,印像比較深的是三清山和武夷山的“一線天”;不過三清山的“一線天”這個天大得有些離譜,並不能算名副其實,可以說是山寨版的作為“雙遺”武夷山的主打景點之一,其“一線天”則要正宗得多,岩洞夠長、光線夠暗,天空也確實縮成了一道縫,還有黑瞎子騷擾,相對而言要刺激得多,美中不足的是,岩洞中的空間相對還是很寬敞,走過去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如前所述,岩洞既是太姥山的特色、也是其抗衡其他知名山岳的殺手锏;雖在成行之前就早有耳聞,然而身臨其境之下,仍是覺得名不虛傳,為岩洞及“一線天”類中的極品單就太姥山的一線天來說,其全長68米,有60度的傾角,最狹窄處僅30釐米;盡管只要身材不是太腐敗就都能通過,可過程並不會十分輕松愉快除了“一線天”,太姥山還有兩大知名岩洞“將軍洞”和“葫蘆洞”,它們除了空間同樣狹窄之外,各式各樣岩石構成的障礙需要游人做出各類蹲、躬、屈、挪的動作才能順利通過,美其名曰“太姥健身操”,令人在大呼過癮的同時,也能對自己的身材狀況、柔韌性等指標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因此在這一輪PK中,太姥山依靠別具特色的岩洞扳回一城;新奇之余,在通過太姥山“一線天”時拍了一段視頻,有興趣的朋友可移駕至優酷觀看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kyNzc1NDA=.html----------------------------------------------------------------------------------------------------------------------------------------------------------------------------------------------------------------------------------------------------------------------------------------

#6 浙閩丘陵 VS 貴州高原浙閩丘陵是面積甚廣的東南丘陵的一部分,而這次所去的泰順廊橋正是位於浙閩丘陵的核心地帶,也就是武夷山、雁蕩山、括蒼山這幾列東北-西南走向山脈的夾縫之中根據沿途中的目測,這裡的丘陵平均海拔在500-1000米,極端最高的一般也不會超過1500米;雖然海拔並不低,但地形比較破碎,山嶺間小平原、窪地、盆地遍布,受東南季風的影響,即使在隆冬季節,這裡依然滿目青綠之所以拿貴州高原和它比較,是因為兩者幾乎處在同一緯度,且貴州高原平均海拔也在1000-1500米左右,與浙閩丘陵相差無幾;貴州省最高峰梵淨山海拔2572米,浙閩丘陵最高峰黃崗山2158米,差距也並非很大那麼既然兩者在地形地貌上有如此多的相似之處,又為什麼一個是丘陵,一個是高原呢?實際上就我所到過的黔東南和黔北的實際狀況來看,貴州高原確切來說是一片“山原”;一般來說,高原平均海拔高,但起伏並不會太大,但貴州“山原”是被嚴重侵蝕過的高原,因此呈現出山脈遍布,高落差、大起伏的樣子,是頂級的喀斯特地貌而浙閩丘陵如前所述是造山運動的結晶,由於受海洋性氣候影響,植被豐富,少見山體風化剝落的跡像;從這張比較圖可以看出,貴州的紅色“風化殼”就是受侵蝕的最佳證明,而浙閩地區則在冬季依然是一派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的景



(浙閩丘陵PK貴州高原)

因此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兩個在緯度、海拔、氣候、地形等方面都有相似之處的地區,卻被冠以不同的稱謂,其原因應該是在於成因和構造上的不同其後果是令人唏噓的,浙閩地區是富庶的魚米之鄉,農、林、漁業都極為發達;而貴州則是全國知名的貧困省份,生活在那兒的人們即使只是農耕,也需要費上九牛二虎之力開墾梯田看來這一局貴州高原是全面落在下風了,不過在旅行方面,卻並非如此----------------------------------------------------------------------------------------------------------------------------------------------------------------------------------------------------------------------------------------------------------------------------------------

#7 泰順 VS 黔東南既然說了“並非如此”,那麼自然要談談原因,這其實也是這次旅行“不甚理想”的原因首先是交通,泰順縣以廊橋聞名,這些廊橋星羅棋布在縣內的各個鄉、鎮、村落中,對於我等靠班車吃飯的背包客來說,勢必之付出高昂的交通成本,而且耗費在路途上的時間要遠遠多於游覽的其次是住宿,當地可供選擇的余地本不小,由於時值春節假期,各個檔次的旅館、賓館的價格齊刷刷地翻了3倍,而且是一種“潛規則”式的價格聯盟,使得出行的成本再次提高不少,據了解,這種價格聯盟會持續到元宵節之後第三是路況,泰順縣包括周邊地區的路況極好,但往往是越好的路況就越無看點;就拿分水關到羅陽鎮的59省道來說,全程一半以上都是在動輒幾百米、數公裡的隧道中行駛,哪裡還尋得到半點“路上風景”因此不得不再次祭出貴州省,這次登場的是黔東南州;與泰順縣相比較,黔東南與之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黔東南的海量苗寨、侗寨與泰順廊橋一樣也非常分散,交通成本同樣不低,但勝在靈活性,換言之就是可供選擇的交通工具繁多,不必拘泥於班車,只要帶轱轆能跑的都可以談個價錢上車走人在節日期間黔東南的住宿價格同樣會漲價,倍率不會比泰順縣低多少,但勝在特色;我大老遠的跑出門,當然不是想去住房間大得能打乒乓球的賓館;在黔東南的肇興,雖然遭遇停水,但一樣在木板吱呀作響的吊腳樓裡住得挺開心路況方面,在之前四省一市穿越的游記中已經把黔東南、包括黔西北的路況都大致介紹了,“地無三尺平”的描述絕無半點水分,但就是在翻山越嶺的七葷八素之間,驚艷之景接踵不斷,叫人無半分睡意,相較之下,泰順縣豈是一個“乏味”能形容的綜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泰順廊橋適合在非節日期間,采用自駕的方式游覽,人數不宜多,以2-4人為佳,而且僅屬於“路過看看”的地方而已,不是非到不可如果是同樣的時間和預算,對背包客而言不如去黔東南,在開銷方面不會相差很多,收獲的樂趣卻是無法比擬的



(泰順PK黔東南)

----------------------------------------------------------------------------------------------------------------------------------------------------------------------------------------------------------------------------------------------------------------------------------------

#8 廊橋 VS 風雨橋話說回來,在整體上分出了高下,並不代表泰順無可取之處;雖然我對廊橋的歷史知之甚少,不過僅從外觀而言,廊橋仍是一種極具漢民族特色的橋梁建築此次共游覽了5座廊橋,分別是坐落在泗溪鎮的溪東橋、北澗橋,坐落在洲嶺鄉的毓文橋、三條橋,坐落在三魁鎮的薛宅橋溪東橋和北澗橋相距不遠,外形上也頗有相似之處,都是大跨度的木拱廊橋,橋中央建有飛檐翹角式的重屋,體現出漢民族的古樸之風,兩側則用塗有油紅漆的擋雨板以防風雨的侵蝕,既美觀又不失實用,如一道彩虹飛架於溪水之上,可謂巧奪天工三條橋和薛宅橋外觀上亦相差無幾,不過論年代三條橋要歷史悠久得多,據看守三條橋的一位老大爺的介紹,該橋的歷史已超過800年;論地理位置,三條橋位於距洲嶺鄉約8公裡的大山深處,偏僻幽靜的崇山峻嶺中,玲瓏般跨立其間,可謂神奇看官們若有興趣隨攝像機鏡頭去三條橋現場一觀,那麼請繼續移駕至優酷觀看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kzMDIzODA=.html



(泰順廊橋)

與上述4座橋梁相比,毓文橋采用了有別於它們的石拱木廊式結構,這樣的外形更類似於擁有石橋墩的風雨橋上層建築方面,毓文橋為鏤空式木制結構,分三層,一層橋廊、二層文昌閣、三層閣樓,造型比之前4座木拱廊橋要豐富華麗得多,在周圍盤根錯節的古樹映襯下更顯典雅作為侗寨的標志性建築,風雨橋因將廊、亭、橋融為一體可避風雨而得名,又因橋內裝飾彩繪又名花橋,以聞名遐邇的程陽橋為例,可以很明顯看出是采用六角形橋墩,上分四層,雖同樣是飛檐翹角式設計,但形狀與侗寨中的鼓樓相似,更具少數民族特色更令人稱奇的是,風雨橋整座建築不使用一釘一鉚,以質地耐力極佳的杉木鑿榫銜接,而堅固程度卻絲毫不亞於鐵、石橋,由此可見侗族人民的建築技藝之高;反觀在游覽幾座廊橋期間我留心了一下,都找到了使用鐵釘的痕跡說廊橋,還有一座著名的廊橋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在獨行徽州期間游覽過的、坐落在婺源縣清華鎮的彩虹橋,這座橋在外觀上平淡無奇,可實際上卻蘊含了建造者對橋梁耐用性、抗災害能力的充分考慮,因此才能經受住800年風霜雪雨的考驗屹立至今,可以說是凝結著古徽州人的聰明才智因此,無論是廊橋還是風雨橋,都是本民族、本地區人民文化、藝術、習俗的集中體現,只有類型風格不同、並無高低貴賤之分例如泰順地區的廊橋,體現的是設計者對耐用、美觀的考量以及漢民族古樸、典雅、含蓄的性格,湘黔桂地區的風雨橋則是展現侗族人民的生活習慣,以及熱愛藝術、崇尚自然等風俗的縮影



(三條橋PK程陽橋、彩虹橋)

歷次下鄉,都使我覺得中華民族數千年來一脈相承的農耕文化所打下的生活根基是無法被輕易動搖的;而諸如廊橋、風雨橋等建築,則是這種根基的根基,有了它們,中國才是中國可遺憾的是,對於這些老祖宗留傳下來的真正財富,現代人並沒有好好去珍惜以幾座位於市井中的廊橋為例,周邊環境極不協調,水泥房屋與磚瓦房屋混雜,裸露在外的電線布下天羅地網,河道中生活垃圾遍布、河岸邊建築垃圾堆積,一派任其自生自滅的樣子要改造說簡單也簡單;周邊建築全部重建成廊橋建設年代的風格;電線全部埋設到地下;河道垃圾清理後於河底安裝射燈;河岸可開發成親水平台、茶座或餐廳說難也難,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關系,還有一個“誰出錢”的問題;以浙江人的精明,要達成共識還真不是容易的事;即便能達成共識,那麼接下來“圈地賣門票”恐怕又是不可避免的不過我想,既然當地政府部門肯花那麼大代價將公路修建得如此漂亮,總不至於就這麼半途而廢了吧?三魁鎮的政府規劃部門就坐落在薛宅橋邊,薛宅橋周邊環境之差又是令人觸目驚心的,難道他們就真的會無動於衷、視而不見麼?----------------------------------------------------------------------------------------------------------------------------------------------------------------------------------------------------------------------------------------------------------------------------------------#9 旅行 VS 旅行按說,寫到這裡此次的行程已經說完,游記也該告一段落了,不過我還是想多說幾句;因為某些原因,現在除了游記,已經基本不寫別的東西了,因此只能將生活積累下的想法,融入在游記裡一並講述自從開始旅行之後,那麼多次,也體驗了不少旅行方式,跟團游、腐敗游、休閑游、聚會游、獨行、結伴游、自虐游等等,不勝枚舉想必每個人都在人生中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旅行,那麼每個愛好旅行的人,可能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尋找適合自己的旅行方式就我而言,雲南的滇西北之行是歷次旅行中感覺最好的一次,盡管是與陌生的朋友結伴,卻讓我感覺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有收獲的,甚至於每個夜晚都是那麼充實;在麗江,探索古城和酒吧街的蛛絲馬跡;在虎跳峽,散步徜徉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峽谷中;在香格裡拉,無論是藏族的舞步還是高原的犛牛肉火鍋都教人流連;在飛來寺,一行人枕著對梅裡和雨崩的期盼討論、爭執繼而入睡;在雨崩村,大家秉著昏暗的燈光大談瀘沽湖的緋聞;在西當村,條件簡陋、卻彌漫著葡萄酒香的藏家民居通鋪一樣使人其樂融融我從未想過與一群陌生人一起行走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會有如此多的體驗,內容甚至多到寫游記時竟舉筆維艱,因為自己實在沒把握確定,能否將游程點滴寫得生動、寫得詳盡而這次旅行,我覺得自己收獲甚微,上述介紹的一些地質、建築方面的內容,很多還是靠事後看書、查資料獲得的,旅程的每個晚上,也基本都耗費在了意義不大的牌局之間原因是多方面的,這些原因有的看得見、有的看不見,但都是我在今後出行之前,必須要考慮的東西正如一位網友的留言所說的,旅行是一種挑戰自我、增長見識、有所感悟的修行,至少,這種旅行才是適合自己的----------------------------------------------------------------------------------------------------------------------------------------------------------------------------------------------------------------------------------------------------------------------------------------#10 “情”“人”“結”最後說一則八卦,在洲嶺鄉游覽毓文橋的時候,我去到橋邊的一座當地人祭祀的祠堂拍照,當時來了兩個穿著入時的女孩子,看樣子是當地人,拿了個傻瓜機也在有意無意的拍,不時還竊竊私語相比年輕漂亮的女孩子,我對祠堂裡鱗次櫛比的對聯更感興趣,因此也沒很在意;那二人逗留了不到一分鐘就飄然離去,末了還為祠堂正門照了張像,我則是很識相地走出了鏡頭等看過癮了對聯回到毓文橋,正在橋上休息的八卦女王NANA一臉興奮、忙不迭地對我說“喂,前面走過去兩個女孩子,我聽見其中一個對另一個說,剛才在祠堂拍照的那個男孩子是她喜歡的類型”我望了望遠處,兩位女生還沒完全從視線範圍中消失,依稀不時還在回頭看著;收斂起目光,我低頭看了看自己裹滿泥巴的鞋子,苦笑著回應了句“噢,原來如此”說這則八卦並不是為了別的,是因為有不少朋友在看了我的游記後加了MSN,聊天之後對我這個人的評價各不相同、貶褒不一有人覺得我善解人意、也有人覺得我不近人情;有人覺得我平易近人、也有人覺得我拒人於千裡之外;有人覺得我頗具智慧,也有人覺得我是個只會胡思亂想的死腦筋我只是想說那很正常,我只是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喜好;正如這則八卦,既然有路人甲會覺得我是她喜歡的類型,那麼就一定有路人乙覺得我是她討厭的類型,這是對立統一規律所決定的人生中也是如此,花費一定的精力,為一些人所肯定或接受;花費更多的精力,卻為另一些人所否定或是拒絕,這些雖然我都經歷過,卻也沒有任何定勢可循世界上最復雜的東西莫過於“人”,人最難過的關莫過於“情”,是“人”駕“情”,還是“情”馭“人”,也之取決於每個人心中那個“結”而已“人情”造就“世故”,世態炎涼並行,我自冷眼向陽看世界,別人怎麼活法,又關自己什麼事呢有位叫LUU的驢友問我,為什麼總是用一種觀察者、而不是參與者的身份去看待事物;我想說,這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如果不想“不識廬山真面目”,當然就不能“只緣身在此山中”好了,春節旅行的游記到此告一段落,下次再見時,我希望是在西部


精選遊記: 福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