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葡旅行筆記(20)——Madrid的藝術氣息

作者: 阿殼

導讀時間:2008年2月23日,天氣:晴,出行線路:步行、地鐵:大地女神廣場、郵政大廈、普拉多大道、普拉多美術館、麗池公園Parque del Retiro、水晶宮、索非亞現代藝術中心、馬德裡火車站 旅行的最後一天,在Madrid歇歇腳,雖然第一眼看到Madrid並沒有讓我們有太多的驚喜,但畢竟這裡是西班牙的首都,挖掘一下Madrid可看的區域應該還是有一些的,最讓人心馳神往的就是普拉多美術 ...

時間:2008年2月23日,天氣:晴,出行線路:步行、地鐵:大地女神廣場、郵政大廈、普拉多大道、普拉多美術館、麗池公園Parque del Retiro、水晶宮、索非亞現代藝術中心、馬德裡火車站

旅行的最後一天,在Madrid歇歇腳,雖然第一眼看到Madrid並沒有讓我們有太多的驚喜,但畢竟這裡是西班牙的首都,挖掘一下Madrid可看的區域應該還是有一些的,最讓人心馳神往的就是普拉多美術館了吧。這個美術館大的可以讓人在裡面待一天,看的眼花繚亂,如果是學習西方美術的人,估計進去後會發瘋的。

做地鐵到普拉多大道站出來,正對的是大地女神廣場,作為普拉多大道的起始點,沿途設置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噴泉,並且大道的中央是很寬的休閑綠化帶,也是Madrid街頭藝術家的積聚地。廣場周邊是郵政大廈等一些政府機構大樓,順著普拉多大道向前走,樹蔭下的雕像、噴泉、兒童游樂場將空間點綴的很豐富,也合理的將綠化和公共功能進行了結合。

普拉多美術館由建築家班·德·彼加諾瓦於1785至1787年間設計完成。這座新古典主義建築,最初是要作為自然科學博物館所用。1814年重建後作為王室的美術館,從王室的311件藏品起家,到1821年達到512件。1868年,伊莎貝拉二世退位,普拉多從王室美術館成為國立美術館。門口樹立著許多精美的雕刻,前面是一個畫家的坐像,這個畫家就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宮廷畫師迭戈·委拉斯開茲,而他的代表作就是《宮娥》,現在保存在普拉多美術館裡作為鎮館之寶。

普拉多美術館周一關門,周二至周六晚上6:00-8:00免費,周日晚上5:00-8:00免費,但是以普拉多美術館的規模而言,兩三個小時只能窺視冰山一角而已。我們趕上了迭戈·委拉斯開茲的專題展覽,在原有的6歐門票上又增加了2歐,但相比較國內的門票,這裡的性價比實在是太高了,歐洲人多藝術和自己國家文明的熱愛和推廣是我們現在所無法比擬的。

進入美術館大廳可以取到英語版和西班牙語版的介紹,兩側有免費存包處,展廳內不允許帶飲料和塑料袋等東西進入,並且整個展廳裡是不能拍照的,偶爾偷拍一張萬一被抓住後果不知道會是怎麼樣的。乘著上廁所的時候對著門外按了一張,也算是個留念吧。

普拉多美術館及其的大,以致於我們9點進去以後,一直逛到下午2點多,中間沒吃沒喝,頭暈眼花,只能對介紹將重點推薦的畫大致瀏覽了一下,《宮娥》前面都是人,伸著脖子敬仰著,果然和印刷品有很大的不同。感嘆西方藝術的逼真,幾幅畫如同照片一樣,看的人有點眼暈。每個展廳都會有個小箱子,上面有一個投幣口和幾個按鈕,tutu研究了一下投了1歐進去,按了個English出來了一本小冊子,是針對這個展廳裡或者某個重要畫家的專門介紹,也許我們國家的博物館和藝術館應該學習一下,這樣也可以避免門外漢看了後和沒看一樣,我們基本上就是這樣的類型了。

出了展廳,一樓後面有個小花園,還有shop和餐廳,餐廳極貴,基本能符合Madrid的消費水平,一路上這裡應該是西班牙最奢侈的地方了。Shop裡面有很多名畫制成的紀念品,書簽、小本子、冰箱貼,甚至印刷的各種名畫,tutu和rita一人買了一副心儀的回去裝飾新家,而我買了個小幅的回家緬懷一下曾經到過的地方。找錢時發現居然多找了我一歐,這樣的好事羨慕死tutu了。

從普拉多美術館出來已經2點多了,在普拉多大道旁找餐館,仰頭看到對面的房子二樓居然立了一些穿著中世紀服裝的人像,很有點意思,下面就是幾家咖啡廳外帶吃飯,點了四份意大利面居然花了36.75歐,比Avila貴多了,想想有點心疼。

吃完飯似乎都要三點多了,這個時候餐館裡還有很多人,抬頭看四周牆上畫著普拉多美術館裡的名畫,這裡的文化氣息還真不是一般的強。出門奔向麗池公園,就在普拉多美術館的後方不遠處,一個大大的人造花園,如同畫冊上看到的,歐洲典型的幾何式園林布局,連樹都剪裁的很規整,穿過園子開始尋找一棟很知名的建築,也就是水晶宮,這是一座金屬和玻璃結構宮殿。據說,這座美麗建築最初是培育奇花異草的玻璃暖房,現在有時用來展覽藝術品。水晶宮前面是一汪湖水,上面游弋著黑白兩色的成群天鵝,碩大無比。而夕陽下的水晶宮頂端泛著七彩的光芒,一時之間讓人忘了似乎是在看一棟玻璃的建築,如同有生命力一般。

麗池公園繼續前行,順著地圖的指引我們前往索非亞現代藝術中心,途中路過了311中被恐怖分子襲擊的Madrid火車站,巨大的車站外面看起來很沉重,想著過幾天就是311了,心裡覺得有點異樣,回來後果然看到西班牙國王和王後去火車站悼念的新聞,看著熟悉的建築有點點發怵。

火車站對面的小巷子裡就是索非亞現代藝術中心,由18世紀的聖卡洛斯醫院改建而成,為當時查爾斯三世的皇家建築師弗朗西斯克·塞巴蒂尼於1769年設計完成。外面看似乎乏善可陳,兩個全透明的玻璃電梯貼著毫無特色的建築,而我們踩在改造後的廣場上排著長長的隊等待進門,今天是周六,從下午2:30到9:00都是免費的。索非亞現代藝術中心於1986年在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及王後瑞娜·索非亞弘揚西班牙現代藝術的提議下形成的,主要珍藏20世紀後現代藝術家們的作品,其中不乏畢加索、達利、米羅等大師的曠世珍品。而我們運氣很好,到的這天居然是畢加索的專題展覽,從Barcelona第一天看畢加索到最後一天在Madrid看畢加索,我們畫了一個完美的圓。

藝術館進門需要檢查包,有飲料之類的東西會要求你寄存到旁邊的寄存處,這裡的展廳也不能拍照,但是在庭院裡可以拍照,庭院裡有米羅的雕塑和一個現代派的作品,小巧的園子裡為了這幾樣東西擠了不少人。藝術館裡有影視廳,還有各種藝術展示廳,先去看了Picasso的展覽,裡面最有名的就是Picasso的《格爾尼卡》了,這是西班牙的藝術國寶,同時也和美國之間引發了一系列的故事,很曲折。出來後發現後面進入的要求出示門票,原來這個展廳晚上就開始收費了,又賺了。

老館的後面就是新館,建築中部的電梯是先鋒派設計,下面的廣場,上部的吊頂和中間的雕塑無一不體現了和老館的巨大差異,看的人以為踏錯了空間到了另外一處。又找了找達利和米羅的作品,這一路下來對西班牙的古典和現代藝術走馬觀花,也算是有了點皮毛了解,想起一個大城市如何體現自己的文化和歷史,載體不過就是一棟棟置身於城市之中的藝術館和博物館,而我們似乎缺少如此多的重量級的地方。

踏著月色回家,發現地鐵口居然也有很多人開始擺路邊攤了,和國內有點像,回到住處想起這是這次旅行在歐洲的最後一晚了,有點點眷戀,但是歸家的心逐漸興起,再不平靜了。

第二十天小結:

1、Madrid的博物館和藝術館都會在某個時段免費,如果想省錢可以查好攻略卡著時間進去,但這個時候往往人比較多,進門要排隊,並且時間過短不能好好的欣賞。

2、基本上這裡的藝術館和博物館都不允許拍照,也不允許帶液體進入,門口一般會有有償的講解機,只是都是英語,中國人除非英語特別好否則很難聽懂裡面的專業詞彙。

3、Madrid也有一些新建築不錯,只是我們這次沒有時間去看了,留待下一次了。


精選遊記: 馬德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