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祖、狂歡節過去式

作者: 李氏、千金

導讀清明節,祭祖·狂歡過去時 2640年前,一個忠孝清烈的人在中國綿山被焚作古。2640年前,為紀念這位忠孝清烈的先賢,人們開始用寒食清明節來紀念他。他就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介子推。他拋功利於九霄之外,攜母隱居綿山;他休自身與片語之間,字字吐露箴言。 當年介子推不言利祿攜母隱居綿山,為逼他出來而放火燒山的晉文公,心如刀絞!他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 ...

清明節,祭祖·狂歡過去時

2640年前,一個忠孝清烈的人在中國綿山被焚作古。2640年前,為紀念這位忠孝清烈的先賢,人們開始用寒食清明節來紀念他。他就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介子推。他拋功利於九霄之外,攜母隱居綿山;他休自身與片語之間,字字吐露箴言。

當年介子推不言利祿攜母隱居綿山,為逼他出來而放火燒山的晉文公,心如刀絞!他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墓修廟,並把介子推遇火焚身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於是“足下”就成為古人對摯友的尊稱。第二年寒食節的第二天,晉文公又帶領群臣,素服徒步上綿山祭悼介子推。行至墓前,發現那株和子推母子一起被燒死的柳樹又死而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觸景生情,不禁想起了介子推割股奉君時所說的“我不求任何封賞,只希望您日後能成為一位清明的國君”的話,以及子推被焚後山洞內衣襟上的那幾行血書。於是慎重地折一根柳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又折幾枝嫩柳插在墳頭。他還把復活的柳樹封為“清明柳”,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力圖政治清明。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功不言祿、遵道行德的介子推非常懷念。寒食節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並且墓祭之風大盛,先祭拜介子推,再祭拜祖先。人們以此慎終追遠、敦親睦族

唐代,清明節已經成為唐朝一個很隆重的全國性節假日,其習俗活動豐富多彩,有祭奠與嬉游兩類。清明節是令人肅穆的節日,可為何又融入了嬉游的成分呢?起初是因為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有了踏青、郊游、蕩秋千,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強抵抗力。而後來唐代把清明節定為法定節假日後,無形中對清明節進行戶外活動起到催化作用。人們有了充足的時間來祭祖和活動,久而久之這種共性形成了氣氛,介子推忠孝精神開始融入到整個民俗活動當中。 傳統文化以空前豐富的形式體現出來並且代代相傳。因此,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像。真是一個極富特色的節日!

在這一點上,最直觀也最具說服力的要屬《清明上河圖》了。這幅畫所描繪的正是汴京清明時節的繁榮景像。由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不難看出,當寒食節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步與清明節氣融合,被設為法定假日後,中國古代的人民有了充分的時間、精力來參與到祭拜和游藝當中,枯燥的農耕、書仕生活規律得以在寒食節時按照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內涵來度過有限的時光,浪漫主義式的生活方式也得以在現實中展示給世人。

清明節,祭祖·狂歡現在時

在寒食節的發源地——綿山(山西介休市東南20公裡處),生活在這片故土的人們對清明寒食有著更深的感觸和理解。也正是因此,這裡清明節期間的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得到了最真切解讀和傳承。

(··)


精選遊記: 長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