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祖·狂歡現在時

作者: 李氏、千金

導讀清明節,祭祖·狂歡現在時在寒食節的發源地——綿山(山西介休市東南20公裡處),生活在這片故土的人們對清明寒食有著更深的感觸和理解。也正是因此,這裡清明節期間的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得到了最真切解讀和傳承。飲食——“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山西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多為一天,只有少數地方仍然習慣禁火三天。晉南地區民間習慣吃涼粉、涼面、涼糕等等。� ...

清明節,祭祖·狂歡現在時在寒食節的發源地——綿山(山西介休市東南20公裡處),生活在這片故土的人們對清明寒食有著更深的感觸和理解。也正是因此,這裡清明節期間的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得到了最真切解讀和傳承。飲食——“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山西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多為一天,只有少數地方仍然習慣禁火三天。晉南地區民間習慣吃涼粉、涼面、涼糕等等。晉北地區習慣以炒奇(即將糕面或白面蒸熟後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塊,曬干後用土炒黃)作為寒食日的食品。一些山區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將五谷雜糧炒熟,拌以各類干果脯,磨成面)。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子推饃、子推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介休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意為企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子推高風亮節……需要特別介紹的是——石頭餅,是寒食節流傳下來的一種熟食。相傳春秋時期,當地百姓汪明前上綿山取"拌稼石"將面置於高溫卵石上烤制,熟後備存,留至寒食節食用.千百年來,石頭餅隨著人們對介子推的崇拜延續至今,



(寒食)



(寒食)



(寒食)


精選遊記: 晉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