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清明狂歡日

作者: 李氏、千金

導讀第三課:“射生宮女宿紅妝,請得新弓各自張。臨上馬賜清明酒,男兒跪拜謝君王。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一半走來爭跪拜,上棚先謝得頭籌。”可見在當時寒食、清明節期間活動的豐富多彩。其實在古代,寒食清明節可以說是一個狂歡的節日。到了南北朝時,寒食節活動從單一的禁火寒食開始向娛樂性方向發展,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中就提到寒食節的� ...

第三課:“射生宮女宿紅妝,請得新弓各自張。臨上馬賜清明酒,男兒跪拜謝君王。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一半走來爭跪拜,上棚先謝得頭籌。”可見在當時寒食、清明節期間活動的豐富多彩。其實在古代,寒食清明節可以說是一個狂歡的節日。到了南北朝時,寒食節活動從單一的禁火寒食開始向娛樂性方向發展,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中就提到寒食節的習俗活動有挑菜、鏤雞蛋、鬥雞蛋、鬥雞等。但那時的游戲娛樂性活動到了唐代才達到全盛時期。首先寒食節有了固定的節期,唐代官方規定:寒食節放假七日,大小官吏及軍隊將士均可休息,長年以來已成慣例。由於自唐以後直到明清,寒食節一直成為中華傳統節日之中的大節,為政者還吸收了民間的郊游、植樹、鏤雞子、鬥雞、走馬、蹴鞠、擊球、蕩秋千、插柳等活動。對此白居易《和春深》詩雲:“何處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瓏鏤雞子,宛轉彩球化,碧草追游騎,紅塵拜掃車,秋千細腰女,搖曳逐風斜。” 寒食習俗及其活動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民族古往今來的社會生活,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承載。然而,十年浩劫,傳統文化沒能性免於難,劫後重生,只剩下掃墓祭祖、植樹的習俗。傳統文化面臨著消亡的危機,但國家最近提出了節假日改革方案: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國家的改革無疑是清明文化保存的最好方式。了解並發揚傳統無疑成為當代人們必修的功課。介休綿山-介之推的歸隱之山,介之推“忠孝清烈”偉大精神的承載地,寒食、清明節的原發地,成為我們了解寒食清明文化的最好課堂。



(··)



(···)



(···)


精選遊記: 晉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