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5日九華山朝聖三日

作者: 夜之深沉

導讀由於時間准備的比較倉促,原本的自由行,還是改為了跟團。一則對九華山的情況不是很熟悉;二則是帶著父母和另一位阿姨去的,不像我們年輕人來的上躥下跳的。從上海到池州的T776次列車雖說是要開6個多小時,但是比起回來的T778次列車要開8個小時還是覺的比較快的,可能去的時候的心情也是激動,繼而對時間也缺乏了概念。父親對九華山早已向往久已,自從三個月前的� ...

由於時間准備的比較倉促,原本的自由行,還是改為了跟團。一則對九華山的情況不是很熟悉;二則是帶著父母和另一位阿姨去的,不像我們年輕人來的上躥下跳的。從上海到池州的T776次列車雖說是要開6個多小時,但是比起回來的T778次列車要開8個小時還是覺的比較快的,可能去的時候的心情也是激動,繼而對時間也缺乏了概念。父親對九華山早已向往久已,自從三個月前的普陀山之行後,他便和我約定要跑完四大佛教名山。這次同去的阿姨,也是皈依久已的老居士。我們一行人的同行,真的可以說是信仰尤堅,定要朝拜九華山的古廟名剎。從火車上一下來,導游就在出口處親切的接待了我們。從池州火車站坐40分鐘的大巴,就來到了九華山山腳下的旅游集散中心,從那裡購買190元的門票(淡季140元,有殘疾證等可免),就可以乘坐景區內的免費大巴直接到達山上刻有“九華聖境”石頭的大門口,一路上車行九曲十八彎,山青水綠,黃牆青瓦。不但可以遠眺正在修建中的九華山99米地藏菩薩大銅像,還路過二聖廟(相傳唐時新羅國金地藏飛錫駐扎九華,二臣昭佑、昭普追返國不遂,因築室在此修練。後合都立廟塑像。),甘露寺(九華山佛學院,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 全國重點寺院,康熙六年(1667),玉琳國師雲游九華,見此處幽篁蔽天,清泉漱石,居高臨下,山環水繞,贊曰:若在此構建佛寺,必代有高僧。時居伏虎洞的洞庵法師聞之,遂發心募建叢林。鄉紳吳爾俊慨然以山業施之。開工之夜,滿山松頂普承甘露,視為菩薩感應,故以“甘露”名之。洞庵法師在此兩度登壇說戒後,仍歸伏虎洞禪修。乾隆年間(1736~1795)住持僧傳燈、優曇相繼擴充殿宇,開壇傳戒,寺成叢林。自此薪火相傳,生生不滅。光緒末年甘露寺都監僧常恩,91歲時自以香湯沐浴,更衣禮佛,與眾辭行,端坐蒲團安祥而逝。裝缸3年零6個月,肉身不腐,其徒裝金供養於寺中,後毀於動亂中。)

走出山上進口,左側就是九華山的名寺之一祗園禪寺,寶寺是全國重點寺院原名祗樹庵,位於九華街東北、插霄峰西麓。始建於明代,清康熙年間為化城寺東寮之一。嘉慶年間(1796~1820)庵將傾頹,住持乏人。當時隱居伏虎洞的隆山(一稱洞山)禪師應僧眾之請住持祗園,新修殿宇,弘揚法道,香火日盛。道光二十一年(1841)降山84歲圓寂,3年後開缸,遺體完好,其徒為之裝金供於寺中。鹹豐年間寺毀於兵火,唯禪師肉身無恙(文化大革命中被毀)。同治七年(1868)常住方丈法源重修。光緒八年(1882)住持僧大根重建殿宇,增設戒棚,開壇宣戒。祗園得以中興,遂成為十方叢林。光緒十三年(1887)住持僧淮海。光緒十八年(1892)住持僧常緣重建韋馱殿。宣統元年(1909)住持僧海量重修哼哈寶殿。1923年住持僧應道。1925年段祺瑞贈額“慧日常明”。1929年僧寬揚、寬慈募建大雄寶殿,殿宇莊嚴寬敞,一切規制均為全山寺院之冠。1933年於右任書匾“大雄寶殿”,題贈祗園寺退居僧寬揚、住持僧寬慈。1936年上海高旻寺首座了願法師於大殿東南坡地新建光明講堂。在導游小邵的介紹下,我們首先參拜的是九華山的開山大寺——化城寺。化城寺是全國重點寺院。又名地藏寺。位於九華街盆地中心化城峰。東臨東崖,南對芙蓉峰,西接神光嶺,北倚白雲山,四山環拱如城。明嘉靖王一槐《九華山志》載:“化城,天竺國佛場名也。今寺在山之西南,自麓陟旋而上數裡至其處,峰巒環列,泉壑紆回,中曠而夷,類其國郭,故名。舊志雲:晉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始創寺,曰‘九華’。唐郡守張嚴(岩)奏額始名‘化城’。”唐人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載,唐開元末有僧人檀號居此,寺額即曰“化城”;至德初年,青陽諸葛節等發現正在東岩石室苦修的新羅僧地藏,深為感動,於是買下檀公寺基,構築台殿,以成琳宇,請地藏大師居之;建中初年,池州刺史張岩奏請朝廷移舊額置於新寺,於是化城寺成為地藏大師傳經布道的大伽藍。貞元十年(794)大師圓寂,被僧眾視為地藏菩薩靈跡示現,從此九華山逐漸成為聞名海內外的地藏道場。化城寺歷經興廢,但代有名僧、官府和鄉民的護持,一直位居九華諸寺的中心地位。1968年全寺佛像因文化大革命而毀。1981年九華山管理處重修化城寺,辟為“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化城寺坐北朝南,居高臨下。寺前有半月形偃月池(放生池)和麻石鋪成、面積1864平方米的廣場,是九華山舉行廟會和大型佛事活動的場所。放生池旁有現存娘娘塔塔基石,傳說是金地藏菩薩的母親從朝鮮探兒,因思念過度,雙眼失明,菩薩用塔旁井水為母洗眼,疾愈後,後人逐建塔紀念之。半圓的放生池和高聳的娘娘塔從地面仰視恰似彎弓與箭,民間傳說以此來鎮住廣場正對的似臥虎的山峰。化城寺現存四進殿宇、硬山頂、馬頭牆,磚木結構;莊嚴古樸,具有皖南民居式古寺建築特征。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全寺對稱嚴整,布局有序。四進殿宇分別坐落在3個台基上,層層遞升。第一進靈官殿,殿前廊檐長20米、高6米,3扇大門,殿內進深16.5米,面闊5間。有2個天井,兩側為廂房;第二進天王殿,長20米,寬20.5米,敞廳堂有四落水天井,東西兩側有半廊;第三進大雄寶殿,寬20.5米,內有天花藻井3只,中間大藻井直徑440釐米,深170釐米,其“九龍盤珠”圖為浮雕藝術珍品;第四進為藏經樓,保持明代建築風貌。長20米,寬14米、高1.3米。三、四進之間院牆上嵌有明、清以來的石碑8方。藏經樓是九華山珍貴文物薈萃之處,主要佛教文物陳列於藏經樓下廳堂。樓上藏有明萬歷刻板《藏經》、明代高僧海玉(字無瑕)手書《血經》81卷、印度貝葉經2札以及明神宗頒經聖諭、清康熙、乾隆帝的御書手跡。我們一行人,一一參拜各殿,並在廟前廣場請上一掛香袋敲上寺中所藏“地藏菩薩”寶印。在藏經閣處恰逢老法師灑大悲水,懇請法師在頭上潑灑幾滴,消減弟子無邊業障。在出寺門的一路上,導游小邵給我們介紹了金地藏菩薩的聖跡,菩薩俗名金喬覺(696-794),系新羅僧人,俗稱金地藏,古新羅國(今朝鮮半島東南部)國王金氏近族王子。相傳“項聳奇骨,軀長七尺,而力倍百夫”。“心慈而貌惡,穎悟天然。”24歲時,削發為僧,攜白犬“善聽”,從新羅國航海來華。初抵江南,卸舟登陸,經南陵等地上九華。相傳九華山原為青陽縣居士閔讓和屬地。金喬覺向其乞一袈裟地,不意展衣後竟遍覆九峰。閔讓和十分驚異,由驚而喜,先讓其子拜師,後自己亦隨之皈依。至今九華山寺殿中地藏聖像左右的隨侍者,即為閔讓和父子。菩薩來山後,居詮在東岸峰的岩洞裡(後人稱之為“地藏洞”),岩棲漳汲,過著十分清苦的禪修生活。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長老諸葛節等數人結伴登山,一路但見深山峽谷,荊榛莽莽,寂靜無人。到得東崖,見岩洞內唯有釋地藏孑然一身,閉目端坐,旁邊放一折足鼎,鼎中盛有少數白米摻雜觀音土煮的剩飯,眾長老為有如此苦修之人,而肅然起敬。於是共同籌劃興建禪舍,供養地藏。不到一年時間,一座廟宇建成,地藏有了棲身之地和收留徒眾常住寺內的條件。其大弟子、首座僧用瑜,身體力行,斬荊披棘,率眾墾荒,鑿渠開溝,造水田,種谷物,勞動自給,堅持苦修。建中二年(781年)池州太守張岩,因仰慕地藏,施舍甚厚,並奏請朝廷將“化城:舊額移於該寺。郡內官吏豪族,紛紛以師禮皈依地藏,向化城寺捐獻大量財帛。金喬覺,聲聞遐爾,連新羅國僧眾聞說,也相繼渡海來華隨侍。

由於恰巧整個團只有兩批人,所以小邵也同意我們接下去自由活動。於是我們一行人沿著九華街來到了著名寶剎——旃檀禪林(全國重點寺院),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為化城寺七十二寮房之一。清道光時寺尚存,鹹豐年間兵毀。光緒十二年(1886)定禪和尚募化重建。據傳初建時,僧人伐寺後琵琶形山岳上古樹,見其木質堅硬,紋絡纖細,酷具異香,喻之為佛家珍品——旃檀樹。謂琵琶形山岳與佛經記述的南印度牛頭山(以盛產旃檀樹聞名)相似,因以名寺為“旃檀林”。我們現在看見的旃檀林是從1990年起,住持僧慧深尤感旃檀林過於破舊,難以為繼,遂發心規劃募建的大雄、大悲、大願3座寶殿,1994年在旃檀林老大殿舊址東南側建成大悲寶殿。坐南朝北、宮殿式,重檐翹角,琉璃歇山頂。殿長、寬、高各19米,環廊長25米。建築總面積1104平方米。內供四面千手觀音菩薩樟木雕像,高9.19米(蓮座、蓮台3米,菩薩像6.19米)。東西兩旁供陀羅尼八十四像,後方供三十二應身、禪宗6位祖師像。1999年又在旃檀林老大殿舊址西南側建成大願寶殿。坐南朝北、宮殿式、重檐歇山頂。殿長、寬、高各19米,環廊長28米。建築總面積1340平方米。內供四面金身的地藏銅像,9.9米高。四維供120尊地藏菩薩坐像(金身銅像),高1.4米。按規劃在建的大雄寶殿,位於大悲、大願兩殿北側,占地近千平方米。坐南朝北,宮殿式,脊高30米,長44米、寬32米。建築面積1660平方米(地上面積729平方米,地下室面積931平方米),殿內供華嚴三聖銅像,高14.8米(底座1.8米)。佛像背壁是巨幅海島群雕。殿內兩旁供十八羅漢塑像,高9米。在進香之時,整個工程還沒有完全竣工,在大悲寶殿我們看見有刻碑籌資修廟,就和同來的阿姨一起聊表心意,為自己種下一份福田。從大願寶殿旁的道路拾級而上就是芙蓉峰,旃檀林的老大殿按原貌移建於芙蓉峰麓,占地350平方米。大殿旁正在修建臥佛殿,老大殿中供奉著明淨和尚肉身(俗名徐方柱(1928-1992),人呼“站和尚”。安徽郎溪縣東下鄉雙橋村人。3歲喪母,家境清貧,年少常以打短工貼補家用。受祖輩信佛影響,從小不茹葷腥,心地善良。逢旱年將自家天地裡的水放給別人田地灌苗,鄉人稱贊其“菩薩心腸”。他自悟禪道,長期堅持修習,多以坐禪為主。據說他出家前連日坐禪入定,鄉人不解,將其捆綁,也不能阻止。1984年到九華山,在天台寺拜師出家,把多年的積蓄全部供養寺廟。後常住旃檀林,晝夜不倒單,稱其“站和尚”,定力非凡。曾站禪三年,坐禪三年,臥禪三年,苦修頭陀行,戒定慧三品佛教尚無人出其右。不論寒冬酷夏,長年赤足,身著破衲,站、坐或臥,均絲毫不動。閉關時十余天吃一頓飯。他修慧若愚,偶發顛倒妙語,又被人視為“瘋和尚”。1992年9月6日,在旃檀林安然示寂。弟子遵和尚生前保護其身的囑咐,將其趺跏坐缸。1998年12月1日開缸,其肉身完好,顏面如生,體有彈性。)我在一旁拜佛,母親被一旁的老法師叫住,原來法師是要贈送我們他打印撰寫的“白皮書”,那些書我回去好好看了,真的寫的很好,法師在九華修行之余也不忘關懷世間眾生,特別法師寫了關於金融危機的問題,真的把世人的貪、嗔、痴寫的一了無遺。在出大殿的時候我想起來了,法師既然給了我法寶,我也理應種下福田讓法師能刊印更多更好的“白皮書”來勸導世人。我懇求老法師給我摸一下頂,幫我消去無明,母親也過來懇請法師為她消解風濕病痛。當我走出大殿的時候,老法師叫住了我,從手上拿下了一串念珠戴在我的手上,並念到:“有緣”。我趕忙合十頂禮法師,法師用一雙大手忙捏住我的手,沒有作聲,合眼坐下。在無聲中,我剛到了法師不但給我結下了僧緣,更是讓我堅定了佛緣和法緣。

走出旃檀禪林,我們來到了對面的龍庵(安徽省重點寺院)。原名水陸殿,俗稱“老龍庵”。位於九華街化城寺西。始建於明代。當時有龍庵和尚在此刻苦清修。明天啟二年(1622)94歲,臨終拈偈語:“歸來懸崖空撒手,溪山處處是蓮宮。”於是跏趺而逝,異香滿室。後僧眾仰師大德,易殿名“龍庵”。清康熙年間為化城寺西序寮房之一。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毀。1980年九華山管理處重修。1989~1993年九華山佛教協會進行全面維修並重塑佛像。1994年比丘尼入居。庵坐北朝南,民居式,2層樓宇。高15米、長23米、寬26米。前有門樓,長10米、寬7米。建築總面積1266平方米。大殿樓上供有1995年從化城寺移來的緬甸釋迦玉佛1尊;樓下供地藏菩薩像。1997~1998年住持尼果德在三庵(龍庵、新龍庵、長生庵)前原門樓舊址新建韋馱殿,坐北朝南。高8米、長10米、寬8米,建築面積80平方米。又在龍庵前廣場新建月牙池,面積85平方米,圍有白玉石蓮花瓣、石獅等浮雕欄杆。朝拜結束,我們四人在一旁的小店,一人吃了一碗素面就返回了賓館,說是賓館,其實也是農家山莊。我們住的是叫軒轅山莊,標房挺干淨的,除了熱水供應有些問題,總的來說空調等還是齊全的。在和老板的聊天中得知其實標房的價格並不貴也就在百元之內,當然我們是通過旅行社去的,以後如果自己去,我就自己聯系他,聽說老板今年又要重新裝修會解決熱水的問題,這裡留下老板娘的聯系方式也給大家想去自由行的留下方便,陸慧芳,九華山莊隔壁燈塔新村80號,電話0566-2831069,小靈通0566-3179719。和老板說是一個和他介紹如何用博客網上發布改善飯店經營的上海人介紹的,讓他盡量便宜點。一是方便大家節省盤纏能住到干淨的店,二來也比老板接旅行團的客人多點花銷。我去的時候是2到12度,晚上挺冷的,要叫老板加床被子。當天晚上臨睡之前,我們慢步走到化城寺,恰巧寺廟在做佛事。九華山的寺廟很多晚上都有佛事活動,化城寺是從晚上六點到九點。參拜了廟門的各尊護法神,我們徑直來到了大殿。大殿區域,從左往右,共有兩座大殿。一座是供奉地藏菩薩的,另一座是大雄寶殿。地藏菩薩殿中正在進行的是“焰口”的佛事活動,"放焰口"是對餓鬼施水、施食,救其飢渴之苦的一種佛教儀式,凡是重大法會圓滿之日或喪事其中都以焰口施食。九華山各叢林經常舉行"放焰口",開設陰陽兩堂,每日堅持誦經給餓鬼施水施食。

不知道是不是菩薩加持我們的一片誠心。我們到來的前兩天,九華山罕見的下了中雪,加之快大半個月的雨天,我們出發的時候還擔心天氣不好。但當我們到來的時候,聖山雲淡風清,天氣良好。一大早,導游小邵就帶我們去了向往已久,供奉金地藏菩薩的肉身寶殿。肉身殿稱月身殿,佛家茹素,所以肉字盡量不用,所以采納了月字。 肉身寶殿原名金地藏塔,俗稱“老爺頂”。位於九華街西神光嶺頭,始建於唐代貞元年間,金地藏菩薩晚年以此為南台讀經,唐貞元十年(794年),菩薩99歲,忽召眾徒告別,趺跏圓寂。相傳其時“山鳴石隕,扣釧嘶嘎,群鳥哀啼,地出火光”。其肉身置函中經三年,仍“顏色如生,兜羅手軟,羅節有聲,如撼金鎖”。眾佛徒根據《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語:菩薩“安忍如大地,靜慮可秘藏”。認定他即地藏菩薩示現。建一石塔,將肉身供於石塔中,尊為金地藏,嗣後配以殿宇,稱肉身殿。從此九華山名聲遠播,逐漸形成與五台山文殊、峨眉普賢、普陀觀音相並稱的地藏菩薩應化道場。肉身塔,又稱地藏墳。因基塔之地曾現“圓光”,故後人名其地為神光嶺。該處風景獨秀,光彩異常。掩映於萬木蔥蘢中的肉身寶殿,在殿南北兩側寺宇的拱衛之下,成萬萼護苞群龍攫珠之勢,益發顯得古樸莊嚴、重輝異彩,歷來為佛教聖地九華山最精華最神聖的地方。每年農歷七月三十地藏菩薩誕辰這天,更是人頭攢動,香火鼎盛,守塔之香客溢於階外。邁步走過寺門,就是一道長長的走廊直通神光嶺,高聳的階梯在虔誠的禮佛心的感召下,大家一點也沒有懈怠,一步不停留。正如宋人陳岩詩贊的那樣:“八十四級山頭石(現為81級),風撼塔鈴半天語。五百余年地藏墳,眾人都向夢中聞。”終於來到了,大殿門口。廣場前,人頭傳動。導游和我們說,菩薩的肉身自唐朝就未曾開啟,所以大家都不知道菩薩面朝何處。所以進大殿三拜之後,要順時針繞殿三圈,口念“南無大悲地藏王菩薩”。我與父母和阿姨在廣場上,現燃燭進香祈福,再化掉前兩天手折的紙蓮花。願此蓮花能夠代表大家的一片禮佛之心,飄升到菩薩前,禮敬三寶。在我大殿出來,發現母親突然不見了,急忙撥打手機,原來由於剛剛爬石梯太快,一口氣接不上來。小邵和阿姨,馬上去攙扶。看見母親,臉色不好,我馬上祈禱地藏菩薩能夠加持她,馬上好起來。菩薩真的很靈驗,在稍事調養,喝了水,推拿一下之後,母親好了,並且在後面的兩座山的攀爬之中也沒有感到氣喘。一路上小邵又和我講解了關於月身寶殿的古跡,肉身殿是典型的宮殿式建築,殿宇高15米,山門西南,紅牆森嚴,巍峨雄壯。入殿須登八十一級台階。站在台階之下,舉引仰望,可見南門廳上方有兩塊橫額。上額書“肉身寶殿”四字,楷書,豎匾四周鑲飾立體花邊,無署款;下額書“東南第一山”五字,行書,民國八年(1919年)閏七月青陽人施玉藻題。上署“浙江慈裕縣信士董東海、董東福久感地藏王威靈,以助夙願。”東側有明刻松枝化石碑《地藏聖跡碑記》,為明萬歷年間劉光復所撰寫。石內松枝干大如銅錢,樹皮、紋理清晰可辨。與塔基相平處橫一巨石。似人工洞頂,南面橫刻著“磐石常安”四字,此乃祝願塔殿永久堅固之願;北面刻著“神光異彩”四字,為記神光嶺地名由來和地藏用語。長條石兩旁各置石獅一只,高、長、寬均為137、16、47釐米,底座高、長、寬均為36、69、46釐米。雕刻於清光緒年間。上行十余步,至殿前,四周回廊上方雕棟畫梁,以仙鶴、麋鹿、牡丹等珍禽異卉雕飾,鮮艷奪目。立有石柱20根。南北檐下石柱上均刻有對聯,北邊石刻是:“誓度群生離苦趣,願放慈光轉法輪”。南邊兩聯,一曰:“福被人物無窮盡,慧同日月常瞻依”;又一聯曰:“心同佛定香火直,目極天高海月升”。兩聯的首字,連讀是“心目福慧”,表示僧尼心目中依靠地藏、修到“福慧”二字。“慧”即覺悟成佛,“福”即是佛寺興旺發達。殿宇面闊3間,進深16米,地平鋪漢白玉石。中央為1.8米高的漢白玉塔基,上矗七層八方木質寶塔一座,高17米。塔的每層八面背有佛龕,每龕均供奉金地藏金色坐像,供56尊,大小不一,以漆芋合塑造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塔基四角有回柱頂梁。塔內是地藏肉身所在的3級石塔。南北前後均供奉地藏像。木塔東西兩仍分塑十殿閻羅參拜地藏站像,金碧輝煌。肉身殿內有塔,構造罕見。塔前懸著鏤空八角琉璃燈,不分晝夜,終年燈火長明。古人吟詠此處:“神塔輝千古,真身鎮佛門”;“壯嚴寶相黃金塔,洗拂珠光白玉梯”。塔北門廊下,有黑底、金字的小篆橫匾,寫的是地藏誓言:“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為北洋軍閥政府總統黎元洪所書。門前便是“布金勝利”。在此,遠眺瑤台下林木茂盛,四時蒼翠,台西有一花圃,奇葩異卉,與台下嘉木爭榮,群鳥高歌,與風鈴、鐘鼓諧鳴。憑欄遠眺,山外長江如練,點點巨輪、風帆隱約可見。東望群蜂如屏,俯瞰九華化城,被林木所遮;上山古道旁的香爐石、洗手亭也都隱於深山叢林之中。晨曦中,台下雲層如海,稱為“雲輔海”勝景。多雨季節,低雲布雨,雲層含有細微水珠,在日光照耀下,銀光閃閃,又為“銀鋪海”奇觀。宋隱士羅少微在此賦詩道:“還嶺蜂頭霽色清,知微曾此學無生。鳥從青壁屏邊過,人在白雲天際行。一片睛霞迎曉日,萬年松檜起秋聲。個中妙景真奇絕,寶塔玲成最得名。”盛贊此地所能看到的景勝。在塔北門外有個半月形瑤台,台上鑄有三座大鼎。其一,置肉身殿北拜台東側,高120釐米,口徑109釐米;其二,置肉寶殿北拜台中,高120釐米,口徑109釐米;其三,置肉身殿北拜台西側,高120釐米,口徑109釐米,此處比殿南正門前開闊得多,香客多到此燒香拜佛。

接下去的行程就是“百歲宮”。沿著九華街直行,就來到了百歲宮的纜車站。全套纜車設備從奧地利進口,不同於其他纜車是懸空的,該纜車是緊貼山坡的。百歲宮的纜車可以買上下行的套票15元。因為前幾天下過雪,所以在山上就可以清晰的看見未融化的雪。正是一派初春的銀裝佛國的氣像啊!百歲宮是全國重點寺院。初名摘星庵,俗稱“百歲庵”,又名萬年禪寺。位於東崖(插霄峰)摩天嶺。始建於明代。萬歷年間僧海玉(字無瑕)從五台山到此結茅禪修,其居名“摘星庵”,用功苦修,隔絕塵世,飢食野果,渴飲山泉,耗用28年時間,以指血調研銀珠濡筆恭書《大方廣佛華嚴經》一部,共八十一卷。明萬歷七年(1579)青陽縣令蘇萬民在此建摘星亭。相傳天啟三年(1623)無暇大師壽124歲,圓寂前口占一偈:“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頭跡失魔邊事,洞口言來格外機。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間人境運相遠。客來問我向何處,腊去春回又見春。”話音剛落,隨即往生,3年後啟缸,其肉身顏面如生,徒眾為之漆體塗金成文像,供養於亭塔內。崇禎三年(1630)敕封為“應身菩薩”(傳說是崇禎皇帝晚上做夢夢見了九華山的無暇法師),並題賜塔名“蓮花寶藏”,匾額“為善為寶”。同年,海玉徒弟慧廣主持戒堂,立方丈,安單接眾,寺名“百歲宮”。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毀於火災。六十年(1721)住持僧三乘重建。僧玉明、玉學相繼住持。雍正十年(1732)住持僧福行。道光年間住持僧宏楞重修、擴建,名“萬年禪寺”,遂成“十方叢林”。鹹豐三年(1853)毀於兵火。光緒五年(1879)住持僧寶身重建,並赴京請回《藏經》一部。光緒末年再次遭火,撲滅及時,未造成重大損失。海玉肉身,明、清帝王所賜金章、玉印以及傳為海玉抄寫的《血經》等完好無損。光緒二十八年(1902)住持僧常修中興,並於宣統三年(1911)新建百歲宮下院(位於迎仙橋西南側)。1917年北洋軍閥政府總統黎元洪贈額“護國萬年禪寺”,並題豎匾“敕建萬年寺,欽賜百歲宮”。現存百歲宮為清代民居式建築,坐北朝南。5層高樓,融山門、大殿、肉身殿、庫院、僧舍、客房和東司(廁所)為一整體,遠觀如通天拔地的古城堡。其布局充分利用由南向北下跌的坡勢,樓層逐步上升,形成曲折幽深、恢宏多變的迷宮。從山門正面看大殿,它只是1層樓,而大殿的廂房是兩層樓,通高僅10米。但從它的後門看,東側牆高達55米,為5層樓。而屋頂竟是一個完整的皖南民居式、有天井的四落水頂。大殿長19米、寬14米,中有“九龍戲珠”藻井。佛龕則依地勢築在長4.5米、高2米的岩石上。由大殿側門可進入同一層樓的肉身殿。殿前有一天井,下建蓄水池。肉身殿後則為佛堂和僧舍。殿宇宏大,錯落有致,層層相通。岩石與建築、殿宇與山峰有機結合,巧奪天工。說起無暇和尚肉身,還有一段傳說,話說明朝的時候,在江西景德鎮突然來了一個外方的老和尚,他天天晚上都大聲的敲木魚,眾人十分惱怒,有一位燒瓷碗的老板就問和尚:“師傅,你是不是想化緣啊!想化你就說。”老和尚說:“老板,我想讓你給我燒個瓷碗,瓷碗裡面刻上百歲宮三字。”老板想這有何難,心想早點幫和尚燒好,早點能睡安穩覺。可是奇跡出現了,老板明明在窯裡放了一個寫有“百歲宮”字樣的碗,可是出窯的成千上萬的碗上都刻有“百歲宮”三個字。老板頓然感到遇見神人了。便跪倒在老和尚腳下,老和尚說:“施主,不必行禮。貧僧還有一願,希望你把這些碗送到安徽青陽大九華山的百歲宮。”說罷便飄然而去。老板趕忙雇車來到九華山,找到百歲宮,拜訪了方丈。但是方丈說本寺並沒有外出化緣的和尚,更沒有要化碗。老板感到奇怪了,於是講事情的來龍去脈和老和尚的相貌和方丈說了。方丈一聽,便讓老板去大殿內參拜無暇和尚的肉身,那知老板一看,便發現,原來化碗的就是無暇和尚。當時無暇和尚早已圓寂多年,肉身也供養了很長時間。真是顯靈了。後來這個老板便在百歲宮皈依佛門。靈驗的傳加上對佛菩薩的感恩之心,能讓我們今生有幸聽聞佛法,更有能力來參拜聖山。我們不禁虔誠的叩拜。沿著百歲宮向上就是“五百羅漢堂”。1995~1998年,住持僧慧慶發心在百歲宮的南面東崖之巔興建“五百羅漢堂”,坐東朝西,占地640平方米;兩層仿古宮殿式建築,粉牆碧瓦,雙層飛檐翹角,周梁畫棟。高15米、長35米、寬18米,建築面積1260平方米。門前廣場約1500平方米,廣場底下是依地形而建的一層寮房。南端是一層4間寮房。羅漢堂內底層大殿供三尊大佛及地藏、普賢、大勢至等菩薩塑像。樓上滿堂供奉五百羅漢塑像。百歲宮五百羅漢堂的建成,在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是首創,也為九華山新添了一處人文景觀。

沿著崎嶇的小路,就來到了靠近纜車上站的睡佛觀景台,遠望對面諸峰,真真切切是佛的側臉。正是天然去雕飾啊!過了睡佛觀景台就是建於清同治年間的幽冥鐘亭,亭坐落於鬥雞岩峰頂,1983年重修,為六角形兩層樓閣,底層懸3噸重的巨型幽冥古鐘,有僧人住在亭內,晝夜撞鐘。鐘亭旁就是觀音庵又稱“天柱庵”,現存圓通寶殿,供奉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該庵始建於宋,庵內存摩崖觀音大士石刻像,即“飛來觀音”。我信步來到幽冥鐘亭前,念唱三遍“南無九華山幽冥界大願地藏王菩薩”。九華山是“幽冥教主”地藏王道場,故撞幽冥鐘顯示佛山特色,意義重大:一是表明幽冥世界鐘聲不息;二是警醒世人要眾善奉行;三是聞鐘聲迎好運。古有“東崖鐘聲一杵,聲聞九十九峰”之說。鐘亭門前有幅名聯:“八百杵鐘聲撞醒痴夢,五千言慧典參破禪機。”橫批是“佛法無邊”。小時侯,讀金庸的武俠小說,每每看到《天龍八部》中談及少林寺的掃地僧,總是感嘆佛門高人隱於寺。沒有想到,在鐘亭,我們也真切的了解到一段真實的故事,前文說到的明淨法師肉身,1992年農歷八月初十,明淨和尚跌跏示寂,言於弟子:“我坐缸後不許火化,日後就是不壞真身”,囑弟子他和慈明和尚是同修,日後除禮拜他之外,也要禮拜慈明和尚。慈明和尚,俗名陳萬超,字福如,法名道參,江蘇高郵人,光緒30年(1904)年生,誕生之日,滿屋異香,法雲縹緲,足有三日,方漸漸散去,6歲獨自走進本縣普提寺,因母意不肯,乃又返家住守三年,三年之後,重返普提寺,懇求了慶禪師剃度出家,法名慈明,1934年於南京龍潭寶華山隆昌律寺受具足戒,1937依揚州高旻寺來果老和尚名下參學,其間十幾年中潛心鑽研禪宗,戒行過人,某年江蘇邗江縣瓜州鎮組織眾人興修水利,慈明一次擔土八百斤,瓜州鎮為他頒贈獎旗。旗上繡有:“八百斤”之字,並另外贈送一根特制的桑樹扁擔,從此他便有了“八百斤”的綽號, 1981年回到九華山,只身住東崖幽冥鐘亭,每日撞鐘念佛不止,1986年轉到九華山上禪堂禪修,嚴守戒律,他平時總是頭戴濟公帽,手持方便鏟。灑脫輕逸,面惡心善。1991年1月11日晚6時圓寂。其徒尊囑,將其入殮裝缸。三年後開缸,見和尚毛發尚存,喉結清晰,體膚無損,關節能動,遂安放肉身寶殿。其肉身今供奉在地藏殿內。1990年10月慈明預知即將西歸,傳行腳僧大弟子德貴和尚從祁門來山,11月26日於愛徒交待後事,並留一偈:“忘我戒生靈,是如不變遷。真持亦放下,誰住嘆空也”。話音剛落,含笑西歸,世壽八十六歲,其弟子按所囑裝缸保存遺體,農歷乙亥年浴佛節四月初八,開缸啟視,跏跌端坐,肉身未腐,毛發無損,須眉可見,果呈瑞相,異香撲鼻,遂供奉於九華山肉身寶殿北側地藏禪寺內。拜過幽冥鐘亭就來到了東崖禪寺和著名的東岩雲舫,“東崖晏坐”,古為九華十景之一。合適的時候,佇立雲舫,如乘艨艟巨艦,航行在浩淼煙波之上。東崖禪寺 又名東崖上院。位於東岩“雲舫”頂上。始建於明代。相傳金地藏菩薩初棲九華,曾在岩頭晏坐誦經,“晏坐岩”由此得名。東岩南側為拾身崖(又名飛身崖),崖畔有一腳印,傳為金地藏菩薩所遺。東岩西側,鐘亭岩下有一古洞穴,深4米,長3米余,高2米許,面積12平方米,內有盤石,洞口面西,常有雲霧蒸騰,名“堆雲洞”。傳為金地藏菩薩初棲之東岩石室,後人稱“地藏洞”。明正德年間周經和尚在東崖結茅,王陽明游九華時曾與其交友,在岩頭閑坐,談經吟詩。明萬歷年間住持僧普通改“環奇亭”為“東岩精舍”。明末寺僧得青陽吳文梓(太常寺少卿兵部給事中)捐助,建大雄寶殿和天籟軒,作有《天籟軒銘》。乾隆年間住持僧隱庵。同治九華(1870)住持僧定慧擴建幽冥鐘亭,重建大雄寶殿、萬佛樓和地藏殿。民國初年住持僧心舟擴建走馬通樓式5層樓閣。入夜燈燭輝煌,遠觀如艨艟巨艦航行在浩淼煙波之上。1995年4月至1996年9月,住持僧果慈在東崖上院的舊基上重建東崖禪寺大殿。坐北朝南,寺額為明旸法師所題。皖南民居寺,馬頭牆,琉璃瓦;高9米、長27.2米、寬10.6米,建築面積369平方米。內有大雄寶殿和地藏殿。大殿南坡懸崖建有“飛虹橋”,長22.8米、寬2.5米、高10米。中有六角亭,與崖南平崗相連,堪稱“天塹變通途”。東岩西北谷有一泓清泉名“龍女泉”,相傳金地藏菩薩初結茅,繞行擇居,頗渴,有女告以泉處,地藏發石果得泉。此即“龍女獻泉”故事的由來。在橋前留了影,我們就下山來到九華街上,吃午飯。我們在旃檀禪林的對面找到了一個農家小院吃飯,具體名字忘記了,在一個兩層樓的快餐店旁邊,老板是個老實的生意人,價格比起其他家,一點也不貴。一碗素面5元,我們叫了四菜一湯才45元。第二天午飯我們還是在那裡用餐的。午飯結束後,我們和導游相約到太白井集合,太白井,始鑿於宋代,相傳李白烹泉品茗於此。乘著導游還沒有到來,我和同行的阿姨和爸爸一起去旁邊的天池庵,進了幾柱香,天池庵是安徽省重點寺院。院內有泉出石罅,下鑿石池,名“天池”,故以此名庵。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為化城寺東序寮房之一。清道光年間尚存,鹹豐年間被兵毀。同治年間僧人藏爽募化復建。後遭火災,住持僧湛修重建。

在九華街旁的車站集合後,我們來到了天台峰纜車站。聽說每年香期時候,甚至能夠排上5個小時。天台峰纜車的上下車票55+50共計105元。沿纜車而上,初春的淡綠夾鑲著未化的白雪,在峻峭的山峰間現的分外顯目。天台峰又稱天台正頂。海拔高度1325米,略低於十王峰,因天台是教徒朝拜地藏“聖跡”之所在,所以往往將天台稱為九華山的主峰。坐落在峰頂的地藏寺(即地藏禪林),古名天台寺。來九華山的佛教徒大多到此朝拜,稱之為“中天世界”。至寺前回首一看,左有龍頭峰,右有龍珠峰,對面十王峰。龍頭峰下為青龍背,因驕立如屏,故名玉屏峰。龍頭峰上有平台,約20平方米,台上有捧日亭,亭六角形,前立鐵鼎,有鐵欄環護。天台峰最高處名雲峽,有兩大岩石,並立為門,下寬上窄,從岩隙仰視,藍天一線,又名一線天。此處是觀九華全景,看雲海日出最佳處,“天台曉日”為九華十景之一。前人有“石梯雲折斷,松洞水飛還”詩句繪其險,有“從此置身於仞上,不須別處覓蓬萊”詩句述其境。故民謠日:“上九華不到天台,白流汗等於沒來。” 龍珠峰,又名天台崗,上有一顆巨大滾圓的岩石,名“龍珠石”。傳說九華是“活的龍脈”,青龍即居此高處,這顆“龍珠”,則是它戲耍的寶物。兩峰間有拱形石橋,名渡仙橋。十王峰迎面而來,謂之“十王朝地藏”。寺前岩壁上,有“非人間”等巨字摩崖石刻。寺門在龍頭峰、龍珠峰間的渡仙橋下,由橋底登石階十余步,即進入寺內。拱形橋上的橫梁鐫“中天世界”4個大字。極目遠眺,長江如練,黃山巍巍。北宋文學家王安石游天台,曾有詩贊曰:“天台一萬八千丈,歲宴老僧杖錫歸。前程好景解吟否?密雪亂雲緘翠微。”在半柱香的時間,我們一行人來到了天台峰的半腰。信步走上50幾步,就來到了第一個觀景台,在那裡可以遠眺蠟燭峰和大鵬聽經石。由於,積雪未化,台階又窄又陡,所以路上真是如履薄冰,我們一路念誦“南無地藏菩薩”聖號,菩薩顯聖,父母和阿姨都是過半百之人,皆也能攀上峰頂。 離開第一觀景台,我們就來到了,古拜經台。 拜經台又名大願庵,俗稱古拜經台。位於天台峰西側平台。相傳唐代新羅僧地藏曾在此處拜經,岩石上尚留有其一雙凹痕足跡。庵始建於清代,同治年間住持僧福緣重修,光緒年間住持僧昌光再建。殿宇雄偉壯麗,型制依舊,佛像莊嚴,古剎重光。大雄寶殿坐北朝西南,宮殿式,雙重檐翹角,磚木結構;高16米、長18米、寬17米,建築面積520平方米。內供三尊大佛及觀音、地藏、十八羅漢塑像。後有海島觀音等群塑。大殿西側為新建的靈官殿,建築面積100平方米,從西邊古石板上山由此殿進廟。大殿後北側為重建的地藏殿,宮殿式,2層,建築面積300平方米。一樓內供漢白玉地藏及閔公、道明像,兩邊是“十王朝地藏”塑像。樓上為祖師殿和藏經樓。大殿正南坡下為兩幢2層和5層寮房,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大殿東側建萬佛殿,徽派建築,3蹭,4開間,脊高13米、長13米、寬8米。一樓中間為彌勒樓,西為客堂,東為齋堂、廚房;二樓中間為玉佛殿,西為禪堂,東為藥師殿;三樓為萬佛樓。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說來也是神奇,由於化雪,大雄寶殿頂上的堅冰融化,一大塊一大塊往下掉,但是竟然沒有一塊砸到人身上,看來真的是護法神保護這我們這些進香人啊!南無阿彌陀佛!站在地藏菩薩留下的腳印上,心中深深贊嘆菩薩的精進心非常,每日在此拜經,竟能在如此堅硬的岩石上留下法印。沿著台階繼續上行,終於來到了峰頂的天台禪寺,即地藏寺,又名地藏禪林。位於天台與玉屏峰之間。相傳唐時新羅僧地藏在此禪居,留有“金仙洞”遺跡。宋代高僧宗杲《游九華山題天台高處》詩雲:“踏遍天台不作聲,清鐘一杵萬山鳴。”說明宋代已有寺宇。明洪武元年(1368)居士陣履泰捐資,住持僧昭蓮重建,遂為叢林。相傳嘉靖年間寺僧璽玉居山護林,佛德高潔,享年110歲。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僧人塵塵子行腳至天台峰結茅而居,庵名“活埋庵”。據乾隆《青陽縣志》載:“塵塵子,名杜多,能詩工書法。年七十猶坐蒲團,嚴冬著單布衣。圓寂後六年其形趺坐不僕,皮肉如生。”後僧徒在庵旁為其建舍利塔。清中葉,天台峰周圍48座寺廟已形成“八剎”,均從屬天台寺。原天台寺橫臥於天台、玉屏峰間的凹地上,坐北朝南,塊石木結構,硬山頂,是一座3層走馬通樓的民居式殿宇。因地就勢,布局奇巧,古樸和諧,渾然一體。東面以峰脊(青龍背)為屏障,南面以玉屏台為牆身,西面和北面以突兀的巨岩為連接點,在凹陷地上築高8米的石台基,構成平整的平面。殿宇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整個建築借高聳的懸崖峭壁以隱蔽,既御風寒又十分堅固。其山門在大殿山牆南面,是一直徑3.4米的卷拱石洞,進深4.2米。山門上鐫有“中天世界”和“非人間”兩方石刻。入山門,過彌勒佛像後,三進殿堂相互通連。東、北兩側為對峙的懸岩,徑直可入2層的大雄寶殿和地藏殿。由此轉折向東,沿岩石上的台階而上,再轉折向北即進入3層的萬佛殿。殿長10米、寬13米,滿堂有形態各異的木雕小菩薩像,懸立梁柱之上。樓後有偏門通往觀音殿、客房和雲水堂。原建築總面積1540平方米。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在青龍背東側新建的寮房,坐東朝西,南對觀景台、十王峰,皖南民居式,6層,框架結構,脊高18米、長28米、寬19米,建築面積1908平方米。天台寺原大殿因風雨剝蝕,柱朽牆裂,於1998年10月拆除,在原址上重建大雄寶殿。宮殿式,3層,框架結構,雙重檐,鐵瓦蓋頂,飛檐翹角。脊高17米、長21米、寬20米。建築面積1456平方米。內部結構仍保持大殿原貌,上層為萬佛殿,中層為地藏殿,下層為地下室。卷拱石洞山門依舊。大殿後,東西兩邊建有廂房;中有小院;北面建有觀音殿,民居式,長13米、寬8米,建築面積104平方米。大殿山門下坡地擬建韋馱殿。天台寺周圍景點眾多:寺南青龍頭上有六角形石亭,高3米,名“捧日亭”。亭內供有石雕佛像。亭旁有天台,四周懸崖峭壁,有鐵柱環護。捧日亭為池州知府李曰章於清乾隆三年(1738)建造,並作有《捧日亭贊》以記其勝。寺北有兩塊巨岩立於山巔,對峙如門,只容一人通行。右邊岩石上豎鐫“雲峽”2字,左邊岩石上橫鐫“一線天”3字。在天台寺與十王峰之間有一長100余米、高近30米、寬10余米的青色岩石,人稱“青龍背”。橫截東天如屏,故又名“玉屏峰”。青龍背西石壁上有“龍華三會”、“登峰造極”、“東方極樂”及“高哉九華與天接,我來目爽心胸擴”等摩崖石刻。我和父親在大雄寶殿前,結緣了地藏菩薩法像,回家要好好供養。在一旁的求簽處,我、媽媽、阿姨各求了一簽。沿著殿旁,類似青龍背的岩石而上,就能到達“一線天”。登上天台峰果然是一覽眾山小。

來到山下,跟著導游來到站前右手邊的小鎮,穿越一條小路就來到了九華山著名景觀之一鳳凰松。松齡1400余年。古松造型奇特,松主干扁平翹首,如鳳凰冠,兩股枝干一高一低,狀如鳳尾,整個形態恰似鳳凰展翅,被著名畫家李可染先生稱贊為“天下第一奇松”。我們在鳳凰松下集體合影,但願神鳥賜吉祥。鳳凰松旁的閔園尼庵群落,閔園有20多座尼庵,尼眾集中,建築特色鮮明。小型尼庵僅一、二進,單門獨:、廟舍合一,中為佛堂,兩廂是居室。中等規模的一般為兩進廳堂式樓宇,中設天井,內落水,有的加大一些深度和高度,風格不變。這些尼庵一律白牆褐瓦、小外窗、馬頭牆,寓佛殿、居室於一體,生活十分方便。尼庵一般都置:落,內有花房或菜畦,綠蔭環抱,環境清幽。閔園尼庵為九華山皖南民居式寺廟建築的代表,建築特色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白牆褐瓦、馬頭牆,天井院落雜回廊。地板樓板隔牆板,正廳供佛居兩廂。”每座尼庵一般為師徒兩人,早、晚誦經禮佛,間或種菜、摘茶,一心護佛,生活恬適。在鳳凰松一旁的庵內,我們點上三支清香,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特別是供養這些,甘於苦修,精進的尼師們。在大雄寶殿內,老尼師在一旁慈悲的看著我們,座上盤旋這一直黃色的貓咪,不知是不是在這佛國淨土,貓咪格外的安靜。當我們每每跪拜世尊,老尼師都在一旁敲打銅磬,清脆的聲音,直掃心中一切貪、嗔、痴的邪焰。求的老尼師的摩頂之後,我們結束了今天一天的行程。並在老板家預定了20元每個人的晚飯,4菜一湯,主要是九華山的特產:黃晶、石耳、香菇。我們四人一邊喝著佛茶一邊吃飯,其樂融融。

最後一天,我們和小邵說好,大家自由活動。在10點20分集合,因為山下旅游集散中心直通池州火車站的汽車12:00就要准時出發。我們按照原計劃,一早先去祗園寺回拜。上次去時,看見寺內大興土木,並刻碑化緣修建紀念仁德大和尚的紀念堂,我們和阿姨兩家人,見有如此種福田的機緣,自然不能放過,相約最後一天再來祗園寺。然後依次去參拜九華山上其他寺院。首先來到供奉仁義師太肉身的通慧禪林, 仁義(1911-1995)師太。俗名姜素敏。原籍遼寧沈陽,後出嫁至吉林通化市。姜家家境富裕。按當時的習慣,父母將素敏的小腳裹成“三寸金蓮”。七、八歲時,送素敏讀私塾,學琴棋書畫,想把她培養成淑女型的富家小姐。可素敏經常偷偷到附近廟裡聽和尚誦經,還從家裡取些糧食接濟廟裡。幾年下來,《心經》、《大悲咒》她已能熟練背誦。十七、八歲時潛心學醫,主攻中醫學針灸一門。1940年秋到山西五台山,在顯通寺落發出家,取法名仁義。出家後仁義潛心修持,農禪並用。1942年,仁義入沈陽中醫學院鑽研醫學四年。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仁義毅然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1年隨軍入朝。在朝鮮的三年裡,仁義千辛萬苦,用其醫術之長,搶救醫治了很多傷殘軍人。1953年底回國,被安排在通化206醫院。1954年被派往沈陽大南關聯營中醫院針灸科,1958年被派往環城衛生院,1963年下放到二邊江鄉三邊江村。1976年,他回通化市自辦診所。1982年仁義再赴五台山,在塔院寺受具足大戒,同年重修南山寺。1983年仁義法師朝禮九華山,先後住甘露寺、菩提閣等廟最後住通慧禪林,並變賣家產傾其所有修復寺宇。此後,仁義法師不顧年高,又外出弘法行醫。她赴邯鄲、奔石家莊、走渾源、上五台,一路修廟,一路行善,一路結眾生緣。在九華山期間,她施醫送藥,誨人不倦。1995年4月,仁義從五台山返回九華山通慧禪林。同年11月28日晚七時圓寂。享年85歲。其弟子打開存放已3年零2個月的坐缸,見仁義師太端坐缸裡,黑白相間的頭發長出寸余,牙齒完好,皮膚毛孔清晰,身體尚有彈性,入缸十指相向的手勢已有變化,右手稍抬高作捻針狀,這是她幾十年來為病人扎針的姿勢。仁義師太是中國佛教史上出現的首尊比丘尼肉身。仁義師太的肉身充分說明了佛性不分南北,不分男女。眾生平等,眾生皆能成佛。

出了通慧禪林,我們依次參拜了法華寺,閔公墓、閔公殿。說到閔公,不得不講一段故事,據說在九華山閔園峽谷中,住著一位叫閔讓和的長者,人稱閔公。他是個富戶,擁有九華山一帶和田園、 山場,但他樂善好施,結交頗廣,經常施齋的僧人就有九十九位,只差一位,便足百數。一天,閔公家門前突然來了一位和尚,閔公不知是誰,便合掌迎到:“師傅今來我莊是化緣還是化齋?”那和尚還禮到:“我是外鄉僧人,已來此多年,素來以白土、野果充飢,清泉解渴。今訪寶莊,想募化一地作修行之所,不知施主肯成全否?”閔公說:“這九十九峰皆歸我莊,師傅看中哪裡?照說好了。”和尚說:“我只求一袈裟之地。”閔公心想這和尚身長不過七尺,寬大的袈裟不過一丈,能要多大地方,便說:“我這些山頭任你去選,何限於一袈裟之地?”不料這和尚口中念念有詞,把身上的袈裟脫下來向空中一展,竟罩住九華山九十九座山峰。閔讓和猛然省悟到這是菩薩顯靈。就這樣,閔公把整個九華山都獻給了那和尚。那和尚不是別人,正是金喬覺人。這就是傳說頗廣的的金喬覺募化山場的故事。閔公見金喬覺佛法無邊,把自己獨生子叫到金喬覺跟前,請他收留為徒;不久,閔公也皈依佛門做了金喬覺的弟子。現在金地藏菩薩塑像的兩側塑像:那左邊的一位就是道明和尚,右邊的一位就是閔公長老。我們在閔公墓前,點上清香,禮贊他為護持佛法能舍而忘己的精神,我們常常說學佛之人如何舍我執,其實關鍵不在能否做到,關鍵在做。

去九華山之前。有人和我們說,為何要去九華山啊?那是贖罪的地方。是啊!娑婆世界世人多罪惡啊!我們從生下來,不知生了多少貪、嗔、痴的惡行。興得地藏菩薩垂憐,世人才有這消除業障的方便法門,一心稱念菩薩,洗心滌性。九華山是美的!九華山是神聖的!九華山更是我們心中一片清涼寶地!


精選遊記: 九華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