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常冬旅(一)之宗教篇

作者: dragonmam

導讀“菲”常冬旅(一)——之宗教篇 ——以聖父、聖子、聖靈名義……阿門!——此“菲”非那“非”。是非常難忘的菲律賓之旅;是非常時節——“聖誕節”飛去;又是非常時間——歲末最後一天飛回;又是從非常冷的上海飛到非常熱的菲律賓……很拗口哦!總之是一次很飛(菲或非)的旅行。之前,對菲律賓僅限於浮淺的了解------這個國家只有二季,4-10月為雨季,其余月� ...

“菲”常冬旅(一)——之宗教篇

——以聖父、聖子、聖靈名義……阿門!——此“菲”非那“非”。是非常難忘的菲律賓之旅;是非常時節——“聖誕節”飛去;又是非常時間——歲末最後一天飛回;又是從非常冷的上海飛到非常熱的菲律賓……很拗口哦!總之是一次很飛(菲或非)的旅行。之前,對菲律賓僅限於浮淺的了解------這個國家只有二季,4-10月為雨季,其余月份為旱季;這個國家的棉蘭老島游擊隊戰火正酣,這個國家有全世界產量最多的椰子和最好的芒果;這個國家曾經是亞洲五小虎。這個國家現在有個纖纖巧巧的女總統阿羅約;這個國家歷史上曾有過一個貪污腐敗的馬科斯總統,其劣跡不詳,卻記得其妻伊梅爾達揮金如土,光各種各樣一個尺寸的鞋就有3000多雙,真是窮奢極侈;這也是個倒霉的國家,後來又出了個曾是戲子,又愛講粗話、好賭、嗜酒及喜歡女色的埃斯特拉達總統,也因大肆侵吞國家財產,被判終身監禁;…………一個國家那經得起如此折騰,尤其是國家首腦的腐敗墮落。“上梁不正,下梁必歪“,腐化成風,貪污宮行,國力衰竭是可以想像的。——雜亂無章的第二大城市“宿霧“街景——但是到達位於菲律賓中部的宿霧市(Cebu City),其破敗落後相,還是讓人深感震驚!經歷幾次首腦倒騰,國庫貪污,加上亞洲金融危機,菲律賓經濟發展滯後,從路上跑的車輛檔次和城市建設的落後,就能感受到這個國家的貧乏。“先有宿霧,後有馬尼拉”。號稱第二大城市的宿霧市,是菲律賓最早開發的城市。但整個城市就是個髒、亂、差典型,從我國江浙一帶隨便找一個中小城市就比它漂亮發達得多啦!高樓大廈不多,且無規劃。多的是二三層的建築,公路兩旁雖有前後大院種植椰林芭蕉的美麗別墅,更多的卻是土壁茅頂,甚至木牆鐵皮的窮舍,可見貧富二極分化也很明顯。號稱四星(該國賓館不評星級)“皇冠“酒店門口臭味難聞。掩鼻而過,卻被無處不在的乞討兒童絆住腳步。滿街橫衝直撞的“公交“小巴,是那種老式美國吉普車加長改裝的,都非常陳舊,有的鐵皮都爛翻卷過來。卻一律濃妝艷抹,花裡呼哨的漆著卡通畫,“突、突、突”冒著黑煙,“嗚、嗚、嗚”響著奇怪的喇叭,張牙舞爪呼嘯而來,讓人疑為誤入”迪斯尼“樂園。許多年輕人單手抓車欄,腳踩車門外踏板,就吊在車外,與來往車輛擦肩而過,狀如雜耍,看著膽戰心驚。奇怪的是,從地圖上看菲律賓在我國東南方向,應該和我國差一個時區,但菲律賓卻用的是北京時間!是我們兩國很友好嗎?也許因為宿務是受中國影響最深的城市,建築物、食物和居民隱約有著中國的痕跡,更有15%的宿務人完全是中國血統。我國廈門市和宿霧市又締結為友好城市。——麥哲倫十字架(Magellans Cross) ————天花頂彩繪當年舉行宗教場景——菲律賓曾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深受西方宗教影響,菲律賓人大多信奉天主教,全國有50多萬座教堂,在這裡最小的村莊都會有一個小教堂。作為宿霧島標志的麥哲倫十字架(Magellans Cross) 建於1521年。十字架置於宿務市麥哲倫街,市政府前的一座六角形小亭內。亭子很小,十字架也沒啥看頭,但亭頂藻井上畫的麥哲倫登陸時豎立十字架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彩畫,據說保留了當年的原貌,色彩艷麗,形像生動,更有其展現的殖民史讓人唏噓。477年前,葡萄牙航海者麥哲倫奉西班牙殖民主義者之命到菲律賓,正好是天主教宗教節日。就在宿務登陸地,豎起像征征服和權力的天主教十字架。宗教的事務總帶有幾分神秘深奧、幾分神鬼莫測、幾分不可理喻。當年所立的十字架,不過是一橫一豎兩根木棍而已,然而宗教的神秘魅力,卻讓其蘊含了神奇的作用。許多迷信就是因為大自然的雷電風雨,生老病死一時無法解釋,卻在一個偶然的巧合中,與自己心靈或肉體的現像契合,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產生了迷信。這根十字架,也許就因為偶然的事件,居然成為能包治百病的良藥。於是,被當地人你刮一點,我削一塊,切碎了木屑煮湯喝,與熬中藥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憐二根瘦柴,被賦予神祀,終折騰光了身材,讓人貽笑大方。現在參觀的十字架和六角亭是後人重新修建的。——聖嬰教堂(Basilica Minore del Santo Nino)——從麥哲倫十字架六角亭邊高深的甬門穿逾過去,豁然開朗,是個極具宗教色彩的大庭院,高高的鐘樓俯視下的二層建築,便是有名的耶穌聖嬰教堂。那斑駁陸離、灰不落脫的外牆,昭示其年代的久遠。相對教堂莊嚴大木門的是,高聳入雲的四尊頌經聖徒,千年累月,風雨無阻,虔誠地拱奉著他們的聖嬰天主。教堂是神在人間的宅第。這個教堂建築不像在上海看到的著名徐家彙天主教堂,以及電影《巴黎聖母院》的教堂建築,有許多像竹筍一樣瘦長型尖頂直插雲宵,那是法國中世紀哥特式建築風格。詢問了一下,才知道這個教堂屬羅馬風格,因為是當年殖民者建造,所以也攙和了西班牙風格。厚實沉重的牆壁,半圓形的拱門和圓形的穹隆形屋頂像征人們對圓形的宇宙的認識。教堂的一側建有結構與雕刻復雜的鐘塔,威嚴的十字架高聳入雲,召喚著在天之靈的神跡。據說,塔像征像征基督救世的本懷。可以想像當深沉洪亮的鐘聲,從高高的塔頂上傳向四面八方,教徒們又何嘗不覺得這是神在召喚呢?——聖嬰教堂羅馬式的鐘樓——時值聖誕時節,正是聖嬰誕生之日。所以,教堂被無數彩旗簇擁。教堂內油燈熒熒,庭院外香燭燎燎,人頭摶動,卻井然有序,肅穆安靜。紅蠟台前、條凳之下都是雙手合十,跪拜祈禱的天主教信徒。讓人不解的是,國內的教堂好像只點腊燭,不著香火,也不見門首有賣香燭的。在這裡,門口到處是穿著黃袍賣香燭的老人,教堂外的一排排香燭架,香火旺盛,煙霧繚繞,恍若誤進了國內的廟堂。在莊嚴的聖像面前,在神聖的天主跟前,游客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靜寂下來。只有此起彼伏的照相機閃光燈,告訴人們這裡還是個旅游勝地。(不像國內廟宇的禁忌,此地教堂可以拍照)在教堂一連串羅馬拱柱組成的天井式庭院邊,長長的過道上,許多人井然有序排著長隊。循其源頭,原來是等待本堂牧師的洗禮。從他(她)們善良、本分、虔誠、心靜的臉上,彰顯著宗教信仰的力量。所謂“聖嬰”便是指幼年耶穌基督像,這座高約40公分,頭戴黃冠,身披紅袍,手執教杖的耶穌聖嬰像還大有來頭。——頭戴黃冠,身披紅袍,手執教杖的耶穌聖嬰像——此教堂建於1565年。相傳當年麥哲倫侵占此地,不僅帶來了強權、殖民、殺戮,也帶來了宗教。宿霧島土著族長及其家人皈依天主教,受洗之後,麥哲倫將隨船隊帶來的一尊木制“聖嬰像”作為禮物贈送給當地教堂。不料祝融光顧,將個宿霧島燒為赤貧。這尊聖嬰像似有神靈相佑,居然完好無損。結果可想而知,成為神址,頂禮膜拜,並為其修建了這個聖嬰教堂。不過游人在此教堂看到的是聖嬰像復制品。那個凡火難焚的真跡存放於天主教大教堂的女修道院。有趣的是,據說教堂周邊商鋪出售的聖嬰像,被本地人當財神爺使用。島上許多經商者店裡或家中就供奉著耶穌聖嬰像,就像國內供奉關公大老爺,請尊財神爺一樣,異曲同工。這估計是海外中國人的傑作,至少是有中國血統的菲律賓商人的中國情結。“管它這教那教,此仙那仙,黑貓白貓,能讓老子發財進寶,就是好神!”所謂聖嬰,實際上就是嬰兒狀的耶穌。猶太少女瑪利亞在耶路撒冷的伯利恆生育耶穌後,用襁褓裹著他,把他放在馬槽裡的那個樣子。——色彩絢麗的多彩玻璃窗——瀏覽了耶穌聖嬰教堂,對教堂一般陳設、展示、介紹,好像感覺都大同小異。到是那些置於拱頂和牆壁上的精美雕塑、壁畫、鑲嵌畫,絢麗的多彩玻璃窗,貫穿著宣釋教義的功能,讓人領略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歷史上像米開朗基羅等許多藝術家正是在宗教畫上顯出不滅的才華。教堂內光線幽暗,給人一種神秘宗教肅穆氣氛。除了大門外,唯一采光的是,帶有濃重宗教色彩的五彩大玻璃窗。其踞高臨下,按陽光的明暗,不斷折射出迷幻的色調;又隨太陽的東起西落,不斷變幻著位置,一會兒照在聖壇上,一會兒躍在聖嬰像上。使本來就已經很神秘的教堂,逾顯變化莫測,給人們無限的遐思。似乎達到了一種誘惑,“神與你同在!”突然記憶起很小的時候,由大人帶著到號稱遠東最大的天主教堂---上海佘山天主教堂游玩。這座教堂建於山頂,宏偉壯觀,曾被羅馬教皇敕封為“聖殿”,也是上海天主教徒朝覲的聖地。從山腳到山頂有一條“苦路”,苦路的每一個拐彎處修建一座小亭,每個亭中有一幅耶穌受難浮雕,共有147座亭子,147塊大理石雕像。逐級向上的苦路不僅將秀美的山色與山頂教堂聯成一體,更像一本聖經故事娓娓敘說著耶穌受難的過程。小時候看著浮雕上耶穌受難的血淋淋的十字架,望著那個可怕的滿布帶刺荊棘的虐待草冠;聽著大人們敘說耶穌被活活釘死在十字架上悲慘故事;親見信徒們沿苦路拾級而上,跪在每一個耶穌受難像前懺悔,體驗耶穌受難的經歷……心中充滿恐怖畏懼和神秘復雜的情感。說起領略耶穌受難的經歷,在菲律賓薄荷島還有個據說是亞洲最古老的教堂——巴卡容教堂(Baclayon)。300多年前,耶穌會神父就地取材,將教堂前海裡的珊瑚石切成磚塊,用雞蛋作粘合劑建起了這座教堂。該教堂有一位教士,就親自體驗了一把耶穌受難的滋味,真的用鐵釘把自己雙手雙腳釘在了十字架上。這還不算離奇,更奇怪的是,不久,教堂外牆的斑駁的立柱上居然顯現出這位勇敢教士頭像。如今看上去仍有幾份形似,是不是很像呀!——勇敢的教士雙手鐵釘穿過的肉洞清晰可見————教堂外牆上顯靈的人頭像真有點像上面那個教士——在對歷史的敬仰和對神聖的敬畏,同時只覺得耶穌血淋淋的釘死在十字架,有點殘酷;當年佘山天主教堂那一幅幅精美的耶穌受難大理石浮雕,已經在那場瘋狂愚昧的文化運動中“革”掉了“命”,苦路也已不復存在。這些是否在昭示人類的獸性,還是本性的向惡?反過來用這種教或那種神來啟發人性向善嗎?想當年,麥哲倫代表了西班牙殖民統治者利益,是不請自來的侵略。在宿務登陸後,當地酋長俯首臣服,向西班牙繳納貢賦。“敵人有鐵矛,我們有竹矛和尖樁”。附近的馬克坦島的土著首領拉普拉普,卻堅決不做任人凌辱的被殖民者,采取決死的抵抗,最終打退侵略者,1521年4月27日殺死了麥哲倫。其不畏列強的民族節氣可歌可泣!不過人們卻只記得麥哲倫,卻並不知曉還有個叫拉普拉普的菲律賓民族英雄。大概是,麥哲倫作為航海家,以其大智大勇橫跨大西洋,穿越太平洋,環游地球,第一個向全世界證實了地圓學說。其大功掩小過也!“欺人者自被人侵,心向貪欲必自損。”不到此地,誰能知道大名鼎鼎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居然是個西班牙侵略雇用兵;竟然死在一個鄉巴佬手裡。真是人無完人,再偉大的人也是凡骨俗胎,越是權重位高,犯起錯誤便是歷史的災難。二個“牙”(葡萄牙和西班牙)曾經顯赫一時,不久便在英國無畏艦隊面前衰敗沒落,歷史巨輪輪值到了現時的美國稱霸世界,一場金融風暴將這個巨無霸弄得焦頭爛額。也是應了盛極必衰的規律。歷史是否有點“皇帝輪流當,今日到我家”的味道?——亞洲古老的巴卡容教堂(Baclayon)——一直以來只知道,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曾經閃想過,那麼有名的天主教算是什麼教?用新約的是天主教,用舊約的是基督教?……這次有幸在菲律賓對宗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原來國際上只稱基督教,它包含了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新教,這三個教會的信徒都稱為基督徒。天主教是羅馬天主教,由耶穌基督親自創立的,前身是猶太教。1517年,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後,從天主教分裂出來,形成的新基督宗教教派——基督新教。這基督新教便是我國宗教界稱之為的“基督教”。由於出於同宗同源,又經改革,所以兩個教派是大同大異。總的信仰差不多,基本信奉耶穌。但對於主的稱呼卻不同,天主教稱天主;基督教稱上帝。都以聖經為教義,並都有新約與舊約,只是使用卷數不同。天主教一般在教堂的大小聚會都叫“彌撒”,基督教在教堂的聚會叫作“禮拜”;天主教神職人員稱神父(priest),只能是男性,且不可婚配,女性神職人員就是修女;基督教神職人員稱為牧師(minister),女性亦可以成為牧師,牧師可以結婚。天主教供奉許多聖像;基督教遵守天主頒布的《十誡》,叫人不要拜偶像,也不要造像,所以只供奉十字架……天主教堂聖殿一側還專設有“告解亭”供神甫接待信徒懺悔告解之用。總而言之,無論從聖經、教義,儀式,教規各個方面,天主教相對繁復,基督教比較簡約。也算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活到老學到老,亦是增長學識,有了知識的積累和履歷的增益。回到上海正是一年之旦,晚上從網絡宕了個高清賀歲片《非誠勿擾》。葛優在那個小的不能再小,連“告解亭”都有沒的教堂裡,趴在地上,將其從幼兒園開始所做的大大小小“壞事”,滔滔不絕懺悔。從下午1點說到5點。連續4個小時還剛說到中學時代,插隊和工作時的孬事還沒開講那。弄得聽不懂中文的神父腰酸背痛,精神幾近崩潰。只好央求:“我們的教堂太小了,裝不下那麼大的罪惡,前面還有一個比較大的教堂……。”笑得合不攏嘴。不禁想起了菲律賓教堂的“告解亭”和那個衣冠楚楚的神父。電影裡的教堂也忒小啦,如果讓葛優到菲律賓那些古老的大教堂懺悔,跪在黑不溜湫的忻悔室外,裡面神父聽膩歪了,一走了之,不至於被忽悠壞了腦子。但那就沒了幽默。生活需要正統更需要幽默,對吧![未完]



(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義)



(聖嬰教堂)



(麥哲倫十字架)


精選遊記: 宿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