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淹城

作者: tjm1966

導讀讀《孟子》有“三裡之城,七裡之廓”的記載,描繪的是春秋戰國時代城池形制。聽說江蘇常州城外就有一處名為淹城的春秋時期城池遺址,去年秋日,我特意趕赴淹城實地領略春秋古城遺韻。 秋日的淹城,溶在一片綠蔭和碧水之中。步入淹城,猶如進入世外桃源,給人古老、幽靜的感覺。我放慢腳步,仔細端詳和用心感受一草一木碧水環繞之間所承載的歷史滄桑。 淹城據說� ...

讀《孟子》有“三裡之城,七裡之廓”的記載,描繪的是春秋戰國時代城池形制。聽說江蘇常州城外就有一處名為淹城的春秋時期城池遺址,去年秋日,我特意趕赴淹城實地領略春秋古城遺韻。

秋日的淹城,溶在一片綠蔭和碧水之中。步入淹城,猶如進入世外桃源,給人古老、幽靜的感覺。我放慢腳步,仔細端詳和用心感受一草一木碧水環繞之間所承載的歷史滄桑。

淹城據說是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春秋時期地面城池遺址, 千百年過去了,2500多年前古代春秋時地面建築早已蕩然無存,我只在林間篙草叢中發現了幾個鏤刻著花紋的古代石礎,而這也許只是明清時的建築殘存。所幸的是淹城三城三河的城池格局仍然依稀可見, 從裡向外,由子城、子城河,內城、內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組成組成淹城遺址。這種建築形制,在中國的城池遺存中獨一無二,也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淹城子城,似方形,周長不足一裡;內城,呈方形,周長三裡;外城為不規則圓形,外城廓,周長約七裡,環抱古城。整個城體體現出典型的“三裡之城,七裡之廓”的城池規格,淹城在江南先秦史特別是城市建築史上的價值可見一斑。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這塊土地上耕種生息,綿延後代。在淹城遺址保護區未建立之前,這裡被稱為淹城村,有三個村民小組。大約在上個世紀50年代後期,村民挖泥抽水,在內城河中意外挖出了一條用整段楠木火烤斧鑿而成的獨木舟,《易經.系辭》中古人“刳木為舟”的記載在這裡得到了印證,經碳-14測定,獨木舟距今約有2800年歷史,屬西周遺物,被譽為“天下第一舟”和“東方造船業的鼻祖”,淹城的歷史價值由此被發現。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青銅器、原始青瓷器、幾何紋陶器等1000多件春秋時期文物陸續出土,常州將春秋淹城遺址列為文化古跡加以保護,近年來當地的村民漸漸搬出了古跡遺址,並正在積極申報世界遺產。

我沿著遺址內蜿蜒的石板小路走遍了淹城遺址的三城三水。放眼望去,三道互不相通的護城河環抱下的淹城,已成為林地、草坡和荒廢的田地。三城外廓逶迤起伏長滿了雜樹和篙草的帶狀土堆是春秋時期古城牆遺址,據史書記載,古城牆均呈梯形,由開挖城河所出之土堆築而成,最高達20米,牆基寬25-30米,但昔日的這種壯景,再也看不到了。經歷了千年風雨和耕作,現存的古城牆高度只在5至13米之間。沿路看到一些高高低低大小不一的土墩,據說是春秋時期墓葬。在子城內淹城宮殿舊址一角,我看到一口竹木井,是考古發現的春秋時期古井遺址。近前而觀,歷經兩千余載,這口“江南第一竹木井”井水依然清澈可汲。

徜徉淹城,淹城的一切離我既貼近又遙遠。歷史總是在不經意之間流走,滄海桑田,在淹城這方水土上,千百年來,曾經有什麼人路過,曾經發生過多少事,已經難以一一查考。一絲秋風吹過,流淌了近三千年的翠玉般的護城河秋水漣漪,幾處田田的荷葉、瑟瑟的水草和風搖曳,仿佛飄來一縷古人那份未曾逝遠的生命氣息。那一幅先民在荒茅野蘆之間,篙蓬荊棘之中,繞水三匝,編木為橋,築城而居的壯美畫卷宛在我眼前。

也許是因為淹城遺址的荒蕪,我在那裡幾乎沒有遇到游客。獨自漫步淹城,偶而有一二片落葉輕輕飄落到我肩頭,我體會到淹城殘存的清康熙年間古碑文中所描述的那份“淹溪古跡,曲水環圍,蒼松郁秀,頗類空山無塵絕俗之境”景像。我為淹城的原始和落寞感到慶幸,也許沒有多少人光顧和打擾,是對淹城最好的保護。就讓它靜靜地佇立,靜靜地駐守過往的風景,完好地保留那一片寧靜與夢幻。

走出淹城,回首遙望,淹城一片靜謐,仿佛在與我無聲告別。這份告別穿越了千年,一時間遙遠的歷史在我眼前顯得那樣的澄澈,一如我頭頂上湛藍的天空。


精選遊記: 常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