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之行--龜山漢墓(1)

作者: ZH叮叮走天下

導讀前言:徐州,相比青島三亞廈門這樣的城市來說,很少人會把它作為一個專門的旅游目的地。其實我之前也是對徐州知之甚少,一次在機場閱讀的一本雜志,讓我知道了徐州原來還有這麼多文物古跡。加上幾年前的西安之旅讓我對歷史和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徐州有這麼多漢墓漢俑。我不明白,無論是西漢還是東漢,首都都不在徐州,那為什麼這麼多的漢墓會出現在徐州?古� ...

前言:徐州,相比青島三亞廈門這樣的城市來說,很少人會把它作為一個專門的旅游目的地。其實我之前也是對徐州知之甚少,一次在機場閱讀的一本雜志,讓我知道了徐州原來還有這麼多文物古跡。加上幾年前的西安之旅讓我對歷史和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徐州有這麼多漢墓漢俑。我不明白,無論是西漢還是東漢,首都都不在徐州,那為什麼這麼多的漢墓會出現在徐州?古時候是有活人陪葬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改用那些俑做陪葬的?徐州的漢墓主人都叫楚王,卻也都姓劉,他們和漢代的皇帝有什麼關系?

於是,徐州之行提上日程。

龜山漢墓位於江蘇徐州市龜山西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的夫妻合葬墓。這也是徐州這麼多漢墓當中唯一能確認墓主人身份墓。由條墓道兩條甬道以及十五間墓室組成,由人工開鑿而成。墓室十五間,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總面積達700余平方米, 容積達到2600多立方全靠手工開鑿。此墓工程浩大,氣勢雄偉,實為世界罕見,中華一絕。

墓其實很小,半個小時足夠了。古時候的人都已經人死只不過是到另外一個地方去生活。所以,他們的墓都與生前生活的地方差不多,廁所,廚房,廳堂應有盡有。只可惜這裡展出大部分復制品,真正的古跡不是被黑心的盜墓者島走,就是放在了各大博物館裡收藏。



(正門,進去就是了。)



(這個碑文最有意思,是當時墓主人劉信留下的)意思是:後世的賢大夫們,我雖是下葬的一代楚王,但我敢向天發誓,墓中沒有放置華貴的服飾和值錢的金寶玉器,只埋了我的棺木及屍骨,當您看到這刻銘時,心裡一定會為悲傷,所以你們就沒必要動我的墓穴了。典型的此地無銀三百兩啊。

碑原文如下,雖然我看不懂:

楚古屍王通於

天述葬棺淳

不布瓦鼎

盛器令群

臣已葬去服

毋金玉器後

世賢大夫幸

視此書

目此也仁者悲之



(南墓道封土原為西漢時期楚襄王死之後覆掩墓道的人工填土)距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是研究西漢墓式的佐證。封土做工精巧,現寸13層,每層厚度在280到60毫米之間,上厚下薄,填層順山勢東高西低。做法為先鋪一層碎石(厚80到20MM)再填一層黑褐色粘土,然後人工填實。封土的主要功能是封閉裸露的墓道,保護墓葬的隱密,防止人為破壞和自然侵襲。



(一走進南甬道,一束紅色的激光從裡面射出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保安措施,其實這束激光是為了讓大家看清楚甬道的直度,整整56米長的甬道,精度居然達到了1/16000。南北二條的甬道平行向裡開鑿,二甬道距中軸線的偏差僅有5毫米,精度達1/10000。二甬道的夾角為20秒,誤差僅為1/16000。通道地平面內高外低,內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1000的坡度。現在還不知道當時是如何打出精度這麼高的甬通,也是迄今世界上打鑿精度最高的通道,二甬通中的墓室有洞口相通。以當時的生產條件是怎麼做到的呢?這也是龜山漢墓四大謎團之一。目前比較普遍的說法是,通道的開通是利用陽光、銅鏡、羅盤作測量的。



(楚王劉注車馬室,)車是陸地上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同時也是顯示乘車主人在社會上的等級和身份。在漢代的乘車是有嚴格的規定的,皇帝,王侯乘用的馬車是由四至六匹馬的高級馬車,可坐可臥,還可以調節溫度。一般的貴族只能用一匹馬或兩匹馬拉的馬車。照片上的馬車是按漢代君王乘用的馬車復制的。陶馬則保持出土文物的原貌。

這裡上傳的圖片有限

更多圖片請瀏覽本人博客:http://***/dingdingzoutianxia

徐州之行--龜山漢墓(2)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194409.html


精選遊記: 徐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