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式蛋撻與傑洛尼莫(JERONIMOS)修道院

作者: 書鬼

導讀2009年五月一日。來裡斯本之前我就知道裡斯本有個很古老的蛋撻店,我就希望有就會去嘗嘗。沒想到,我們吃午餐的中餐館對面就是有悠久歷史的1837葡式蛋撻店(貝倫區(Belém)傑洛尼莫修道院旁邊。 一家小小的蛋撻店,清真風格的牆面,馬賽克拼花地磚上的店名和“1837”,驕傲地昭示歷史以及市井生活的生生不息。 蛋撻,撻為英文“tart”之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 ...

2009年五月一日。來裡斯本之前我就知道裡斯本有個很古老的蛋撻店,我就希望有就會去嘗嘗。沒想到,我們吃午餐的中餐館對面就是有悠久歷史的1837葡式蛋撻店(貝倫區(Belém)傑洛尼莫修道院旁邊。

一家小小的蛋撻店,清真風格的牆面,馬賽克拼花地磚上的店名和“1837”,驕傲地昭示歷史以及市井生活的生生不息。

蛋撻,撻為英文“tart”之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相對表面被餅皮覆蓋餡料密封之批/派餡餅pie);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雞蛋混合而成之蛋漿,然後放入烤爐;烤出的蛋撻外層為松脆之撻皮,內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葡撻可以熱吃或冷吃。食用時可灑上肉桂和糖粉。葡萄牙式奶油撻,又稱葡式蛋塔,港澳地區稱葡撻(葡萄牙語:Pastel de Nata 或 Pastéis de Belém),是一種小型的奶油酥皮餡餅,其焦黑表面(是糖過度受熱後的焦糖)是其特征。相傳最晚在18世紀葡萄牙裡斯本傑洛尼莫修道院的修女發明的。據說在1837年,一群修女在一次政治鬥爭中成了無辜的犧牲品,被趕出修道院,為了生存下去,不得已開了家小店,把修道院中還不太成熟的一種甜點作為主要產品,結果意外地“一炮打響”,且流傳至今……當時因為店位於裡斯本的貝倫區(Belém)而稱為貝倫蛋撻。 1989年,英國人安德魯(Andrew Stow)將葡撻帶到澳門,改用英式奶黃餡並減少糖的用量後,隨即慕名而至者眾多,並成為澳門著名小吃,其後分店至兩岸三地、日本、泰國、菲律賓、韓國,且仿制者不少。他與太太唐志慧1997年離婚後,他繼續經營在路環的老店(安德魯),並在澳門大學開設分店。而太太則以瑪嘉烈之名在澳門半島經營兩分店並與肯德基合作。

1990年代末期,葡撻以“葡式蛋撻”的名稱風靡台灣及香港,眾多葡式蛋撻專賣店大量開設,包括肯德基等均趕上此一熱潮,葡式蛋撻頓時成為熱門商品,甚至導致蛋價上揚,雞蛋供應不足的地步。今日盛況雖已不在,但仍有忠實喜愛者。肯德基雖收掉葡式蛋撻專門店,但仍在店面提供葡式蛋撻。著迷蛋撻的人大概都會憧憬兩個蛋撻店。一家是坐落在葡萄牙裡斯本貝倫區,創建於1837年的蛋撻店,是蛋撻的“元祖”。另一家則是位於澳門約翰四世大馬路小巷中的瑪嘉烈蛋撻店或路環島上的安德魯蛋撻店,是蛋撻風靡的轉折點。(另在,2006年10月26日澳門日報、10月27日香港蘋果日報與10月31日東森新聞網刊載,安德魯在10月24日清晨慢跑後因哮喘發作去世,享年51歲)貝倫區這家店直到現在,只是在原址內部不斷擴大面積,決不開分店或特許經營,但外賣量極大。可以想像,這種獨特的經營方式,讓單價僅有0.9歐元的蛋撻為這裡持久地帶來滾滾財源……既然碰上,就買幾個嘗嘗,一盒六個,兩個、兩個扣著裝。不嘗不知道,正宗的蛋撻:皮是那麼的薄、那麼的酥脆,“餡”是那麼的潤滑、那麼的溫熱、那麼的甜香適口……一個小小的甜點,竟有著170年的歷史,竟因為政治、宗教、文化原因有著曲折的故事,像世上的許多東西,無心插柳、歪打正著、以小見大、傳承文明……

裡斯本傑洛尼莫(JERONIMOS)修道院是一座宏偉的歌德式建築,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始建於1502年,直到16世紀末方興建完成。它是最能代表葡萄牙海上強國時代的建築物,為曼奴埃爾式建築,它融合了哥德式及文藝復興建築特色並加入所謂的曼紐爾風格的精華。是最能代表海權時代葡萄牙榮景的建築物,結合哥德式及文藝復興建築特色並加入所謂的曼紐爾風格而成。裡面安葬著航海家達·伽馬和海洋詩人卡蒙斯。教堂後院的回廊建築以航海為題材裝飾,回廊後是典雅的中庭花園。被列為歐洲十大最美麗的教堂之一



(1837年的葡式蛋撻店外觀)



(蛋撻店裡的顧客們)



(店員在把蛋撻裝盒)



(外賣蛋撻盒的包裝(最多六個一盒))



(最古老的蛋撻店的蛋撻)


精選遊記: 裡斯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