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心祭•泰山

作者: TGWANG

導讀初冬的泰山極其靜謐,行走在霧氣彌漫的大山林間小路上的感覺彷佛置身於原始森林那般,只有落葉嘀嗒嘀嗒地還在延續著秋天之聲,也好似在提醒那若即若離的神識緊隨主人。 正一邊登臨一邊抬頭觀望之際,朦朦朧朧之中前方不遠處的山崗上有一座矮小的石坊,此時陣陣山風越崗而來,山風澄清著山崗也清涼著熱氣騰騰的頭顱。走近才知石坊上寫著“中天門”三字。 泰山的 ...

初冬的泰山極其靜謐,行走在霧氣彌漫的大山林間小路上的感覺彷佛置身於原始森林那般,只有落葉嘀嗒嘀嗒地還在延續著秋天之聲,也好似在提醒那若即若離的神識緊隨主人。

正一邊登臨一邊抬頭觀望之際,朦朦朧朧之中前方不遠處的山崗上有一座矮小的石坊,此時陣陣山風越崗而來,山風澄清著山崗也清涼著熱氣騰騰的頭顱。走近才知石坊上寫著“中天門”三字。

泰山的真容便是要步行而上至中天門後才能得以一瞻的,是突然之間在雲霄裡顯現的。泰山主峰刺破清霧而出,直衝霄漢而去。濕潤的巨體,彷佛也是一夜從陰霾的霧中昂然走來,此時正側頭遙望著東方霞光,凝視旭日東升。

第一眼仰視泰山,第一感覺便好似完成了一件使命那般如釋重負。

豈能不是呢?幾十年來的憧憬祈盼,總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親臨泰山,這份情感就如同對長江黃河和長城一樣,皆以一瞻為今生幸事也!於是,第一個動作便是張揚地揮起雙手,然後緊握雙拳歇斯底裡地狼吼一聲,顫栗而情深。吼聲衝破清霧,回蕩在群山之間,轉遞著:泰…山,泰…山,泰…山……!

我久久凝視著,讓肢體僵硬地依靠在中天門石坊柱上,而讓歡呼雀躍的神識扶搖而上,讓泰山來獨自占據我整個的心房。

第一次知道“泰山”二字是文革讀小學期間。那時的小學生都被要求能背誦毛主席語錄。其中有一篇叫《為人民服務》,文中有一段話這樣寫道:“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服務而死,應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第一次知道死還有個輕重之別。而要向一名小學生解釋清楚“比泰山還重”究竟會是多重是不容易的。年幼天真的心靈常常會用動物來打比方,農村孩子會認為這份“重量”一定會比一頭水牛還重,“比鴻毛還輕”就是比一根雞毛鴨毛還輕。兒時生活在煤礦上,隔三差四就會有噩耗從礦井裡傳來,然後煤礦禮堂就會有追悼會。“死得比泰山還重”就會成為追悼會上一句固定的悼詞來追念那些死者,挽聯橫幅上固定地寫著黑底白字“xxx同志永垂不朽”。於是,孩提時代每每有“泰山”二字出現在腦海,就會想到追悼會和礦難,內心就會自然油生出一份悲蒼,一份沉重感。

第二次知道“泰山”二字是文革讀初中期間吧。“農業學大寨”是那個年代裡最主要的時尚運動,而大寨精神裡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號是“泰山壓頂不彎腰”,並成為那個年代樣板戲中一句使用率最為頻繁的台詞。煤礦禮堂也常有宣傳隊來演出,表演者每每念道這句台詞時,都會作出“頂天立地”的姿勢,即將一只手舉過頭頂托著天,而另一只手放下作出撐地狀。

那個年代的初高中生沒有今天的學生如此見多識廣,但在無數次批鬥游行運動中,蒙昧的心靈卻也漸漸開化,知道“死得比泰山還重”,“泰山壓頂不彎腰”和“穩如泰山”等皆是比喻形容,但“泰山”在心中開始有了崇高威猛的雛形了。

第三次知道“泰山”並被無聲地震懾大約是在大學畢業後談情說愛的的歲月裡。閑聊之中而得知女朋友的老爸又名“岳丈”,也名“泰山”!於是,內心開始會對泰山心存一絲莫名的心虛和拘謹。

再往後,“泰山”才開始從虛幻之中明晰出來,知道泰山是一座離我很遙遠的一座實實在在存在於山東境內的山,知道泰山乃五岳之首,是如廬山一樣的一處旅游勝地,是悠遠漫長的中國古代文明中天子們特定的封禪祭天之地。泰山在我心中的形像卻也因此多添了幾份仙境飄渺之韻。

我本大山中長大的孩子,對山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無非就是那開門即見的那些山嘛,但唯獨“泰山”在心中卻有著神乎其神的韻味,有著那麼一絲類似於對神靈的敬仰,有著一種高不可攀之感,希望有生之年能親撫著泰山而掂量那份“重”感,希望攀爬泰山而感受那份“頂天立地”的意境,也希望能矗立泰山之巔去學著天子那樣行祭天之禮,看是否也能感應出天地河山群神顯靈,看是否能感受到“而小天下”的神氣十足。

不覺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終於有機會一瞻泰山卻已是不惑之年。啊!泰山就在眼前,但卻並不是那些開門見山時所看到的那些個山的樣子。

從霧裡看泰山,泰山很美很美!通體如玉,蓬勃出剛毅,凝聚著淡定,而淡定中卻難掩少見的高貴,剛毅中卻洋溢著超凡的俊雅!巍峨高聳於清霧之上,昂揚於碧空之中!

這美美得脫俗,美得可以使人忘記今昔是何年而手舞足蹈出童真般的歡呼雀躍,美得可以使人一時忘記自己置身何處而歇斯底裡地吼出如狼之聲,美得可以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歌詠卻又張口結舌,美得使人油然起敬並漸漸將自己收縮以至無形。

而其實,在泰山面前狼吼和如童真般地歡呼雀躍是失禮的,甚至於當面歌詠也是失禮的。《論語·鄉黨》篇中說孔子的言行:“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大意是說孔子來到宗廟和入朝面君時,態度謹敬且言語審慎,神情恭敬謙卑而態度拘謹端正,說話也好像中氣不足一樣。這是聖人篤信天地道德而躬行人倫禮儀。按我的理解,泰山是中華民族祭天聖地,是全民族的宗廟,因而按儒禮的精神,在親近泰山之時就應當壓抑自己的情感而踧踖如也和鞠躬如也,這是禮儀。但那天的我卻禁不住又叫又吼又跳的,近乎於是沒馴化的野人。

登臨泰山而歌詠泰山,似乎只能是天子的差事。朱元璋曾詠泰山,書成《岱山高》:

“岱山高兮,不知其幾千萬仞;盤根齊魯兮,亦不知其幾千百裡。影照東海兮,巍然而柱天;益於民庶兮,興雲吐霧,神龍出乎其間。降祥則甘露垂於松柏,佳歲則滂沱遍於厚坤。冬則寒風時出,岩壑雜然而有聲,百川林蔽森然而如雷。坤之所載,世之山首岱山也。至如吻谷之東方,或登峰頂,時聞天聲萬籟,岱山之高也哉,柱天之勢,其可雲乎!俄而風聲萬壑,雲起諸巒,隱隱雷動百川,倏忽電掣,萬裡長虹、此岱山之神至也。至則威靈百倍,神之造化如此。少時,風靜雲收,電斂雷息,又百川之清泰,其泰山尤其高哉!其蒼松也,始天地而生,依丹崖而長;松之所以長千尋不比,丹崖所以高萬仞何量,蓋由太古之歲月,以至於今,蒼松掃丹崖而莓苔不秀,丹崖映蒼松而五色交輝。猿啼雲樹之抄,鶴並日觀之東,雕鶻盤旋乎深谷,雖扶搖不可得而升峰。於戲!登泰山而小天下,越大海而眇江湖,信哉!”

平民百姓難得有如帝王那般的胸襟氣魄和感知領悟,也就難能如此將天地賦予泰山的那份獨有的神靈天韻融入在行文走筆中。登臨泰山而後拜讀朱元璋的《岱山高》,會讓人難掩內心的澎湃而直呼:“信哉!信哉!”,並且甘願五體投地做小民之姿和頂禮膜拜之態。

凝視泰山可以自己使自己入神,可以讓自己化育在丹崖峭壁之上而成松,可以讓自己化羽在空谷中而成鷹,可以讓自己化隱於高山流水中而成龍……,可以恍恍惚惚感悟到泰山在含笑,在霧裡雲間悄悄向我點頭招手。

翻過一道山崗,便步入泰山十八盤。那高高的雲天霧裡,有一醬紅色的屋舍,居於兩山脊接口凹處,左右山脊好似龍鳳展翼呈祥,宛若天宮之通天關隘。關隘彷佛總是開啟的,飄飄蕩蕩出一架天梯,銜接天上人間,通達至我的腳下。我深一腳淺一腳地登踏著天梯而上,汗流浹背又踉踉蹌蹌,一步一呼:“登天真難!”

從網站上的衛星地圖查找泰山,如果沒有標識,你無法確定哪一座山峰應是1545米高的泰山。沒有人知道上古的人類遠自何時開始選擇來泰山祭天的。沒有人知道何故天子只有登上泰山之巔才能代表人間而溝通上天。據說上古的人將天分成五方,即東南西北中。泰山地處東方,並說“東方主生,帝出乎震”。至於何時玉皇大帝來到泰山頂上安家落戶的,今已不可考證了。後來中華文明裡有了“五帝”之說,並將五帝(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神化,而分管五方之天,太昊帝被分派到泰山來定居了,順便照顧一下年邁的玉皇大帝。

究竟理由是否就這麼簡單呢,這是個無從考證的中華文明之迷。但泰山是位於古代中華文化圈最東邊的一座最高也是最早見到日出的巨山確實是真真實實的,於是為了順應文明裡的約定,才有一代又一代的天子不遠千裡紛至沓來。

《山海經。中山經卷五》禹曰:天下名山,經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五十六裡,居地也。言其《五臧》,蓋其余小山甚眾,不足記雲。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裡,南北二萬六千裡,出水之山者八千裡,受水者八千裡,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樹谷也,戈矛之所發也,刀鎩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於太山,禪於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數,皆在此內,是謂國用。

有人說《山海經》這部奇書所描述的山脈是大陸板塊漂移而成五洲四海之前的地球陸地之貌。無人可以說清這部書是上上古時期何人開始起草的,也不知道最後又被哪個時代的哪位作家修訂並正式成為現在的這個樣子。但無論如何,人類到泰山上來封禪的歷史真是太太久遠了,在黃帝殺蚩尤之前,在伏羲創八卦之前。《史記》引管仲說上古帝王封禪泰山的一段話,管仲曰:“古者封禪泰山禪梁父者七十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禪泰山,禪雲雲;伏羲封泰山,禪雲雲;神農封泰山,禪雲雲;炎帝封泰山,禪雲雲;黃帝封泰山,禪雲雲;……。”我想,當是起源於上古祖先開始依戀長江黃河的時候吧。

不知步行了多久,來到南天門,人也就如入夢般地來到 “天上” 了。南天門門側楹聯這樣寫道:“門辟九霄,仰步三天聖跡。屆崇萬級,俯臨千障奇觀。”我想,這裡所謂三天聖跡即指一天門,中天門和這南天門了。我圍繞著這南天門樓閣不停地散步,將那些多年的夙願及不解暇逸在浩瀚碧空和茫茫霧海裡。

古代的文人,凡來登泰山而上天門者,皆難掩隱內心的澎湃,於是就會揮毫作詩。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杜甫寫泰山的。

“天門一長嘯,萬裡清風來。”是李白寫泰山的。

“峨峨東岳高,秀極衝青天。”是晉代謝道韞寫的。

“天門倒瀉銀河水,日觀翻懸碧海流。”是明代王世貞寫的。“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鬥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

君看秦始後,仍有漢皇台。”是明代李夢陽寫的。

“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冰泉懸眾壑,雲路郁千盤。”是清代施閏章的。

……。

我想,我喜歡泰山的心境是一樣的,只是苦於沒有那份文字才氣,加上前人的詩作又真

是太好了,於是就毫無愧色地拈來放在自己的游記裡。

登泰山而知1545米的泰山實在是高!僅從地緣關系來看,位於齊魯大地的泰山等於是雄踞在華北和華東這片廣袤的平原大地上,在東至黃河,南至淮河長江,西至太行山,北至長城這麼一片“無邊無際”的平原大地上,泰山恰位於其中心偏東的位置上而輻射四方,於是便有了孟子的“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視覺效果和心靈感應。天下名山很多,但皆盤踞在群峰之中,因而都難得在人們心靈中產生這樣的視覺和聯想。

另外,這樣的地理位置天然地就處在文化及商業交流和戰爭的中心位置上,因而人類文明就在這裡過化並堆積,泰山因而就深深地扎根在中華文明裡,成為中華之魂,再演繹而成群神至尊和一種精神寄托,故而李斯說泰山曰:“泰山不讓微塵,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

泰山正是因為有了“無以倫比”的“高”和“大”的意涵,故曰“泰”,故可以引申而有“重”,而有“穩”和“安”的涵義。故而才華橫溢的文人就會創作出“死得比泰山還重”,“泰山壓頂不彎腰”和“穩如泰山”等等這樣的文字意境,故感悟力超凡的思想家會將泰山引入精神領域,故而天子們會不遠千裡而來祈求“國泰民安”。

歷史記載唐太宗生前曾三次做足了登山封禪的准備,而三此都未能足願。第一次唐太宗的態度是這樣的,他對侍臣說:“文武百官皆以封禪泰山為盛事,勸我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這確實有悖於我的真心。我只想天下太平,老百姓能豐衣足食,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是不舉行封禪之禮,也可以與堯舜比行。如果老百姓的衣食不足,國家不富強,邊疆不寧,即使到泰山舉行封禪,與殘暴的夏桀、商紂又有什麼不同呢?以前,秦始皇自認為德洽於下自稱皇帝,登封泰山,揮霍無度,十分奢侈,終遭歷史的唾棄。漢文帝躬行節儉,輕刑文治,不事禮泰山,而成為一代有德之君。況且《禮記》中說:掃地而祭,只是表達一種至誠至信的心情,何必非要登上高山告天,在那三尺土壇上祭地呢?”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是司馬遷寫在《報任安書》裡的一段話。司馬遷在寫《史記》的過程中遭遇了奇恥大辱的宮刑,但《史記》尚未完成。司馬遷在這篇文章裡還有一段話這樣寫道:“人之常情,沒有不貪生怕死的,都會顧念父母妻兒的。至於那些激憤於正義公理的人並不如此,那是由不得已的形勢造成的。如今我不幸,早年喪失父母,沒有兄弟相依,孤獨一人在世,少卿您看我對妻兒又怎樣呢?其實勇敢的人不必以死殉節,怯懦的人只要仰慕節義,什麼情況下不能勉勵自己呢!我雖然怯懦,想苟且偷生,但也還懂得偷生與赴死的界限,何至於自甘陷身牢獄之中去受辱呢!何況奴隸婢妾還懂得自殺,何況我這種處於不得已境地的人呢!我之所以要苟且偷生,陷於糞土般污濁的環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自恨我內心的志願未了,如果在屈辱中離開人世,那我的文章就不能留傳於後世了!”他最後寫道:“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僕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據說司馬遷完成了《史記》之後不久就在監獄裡自縊身亡了。他認為沒有完成《史記》前而為名譽貞潔去死,那麼就比鴻毛還輕,而完成了《史記》之後就不想再苟且活在人世受辱了,於是這種死就重於泰山了。這就是司馬遷的人生價值觀。

孔子的話語中曾也使用“泰山”二字。孔子說:“泰山其頹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這裡的“頹”是“下墜崩塌”之意。據說這段話是孔子謝世前的幾天預感到自己不久將離世,而自己主張的仁義道德之學卻沒有在世間獲得諸侯們的認同和推廣,社會道德倫理之風如此蕭條敗落,最能繼承自己“仁學”思想的顏回也死了,於是自己的死比如泰山崩塌下墜一般,嘆息自己沒有看到自己的學說給這個世間帶來和平安定的機會。

孔子要世人去感悟“山”而理解“仁”,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有人注釋這句話說:知者明了事理而能靈活施展,有似於水,故樂水;仁者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於山,故樂山。智慧者的思想遵從自然的法理似悠然的流水,樂運其才以因勢利導。仁德者的心性遵從自然的法理似屹立的高山,巍然不動而育萬物生養;智慧者以社會自由快樂為先,故快樂。仁德者以國泰民安為本,而不為一己之私,故長壽。孔子以此概括出知者和仁者的性格特征。希望人們依據自己的個性參照江河流水和高山巍峨而修成‘智’或‘仁’的思想境界。

“靠山吃山”是民間流傳的一句話。大山產生水源,灌溉著下游養育一方地域,這便是簡單而直觀意義的“仁”。許多的大山不但調節的一方地域的氣候水土,養育著周圍幾百裡地域的生靈,它們還有其千年文化的沉澱,這些沉澱著的文化則無時不刻不在熏陶著這方地域人民的心靈,而這便是山之“仁”,是形而上之“仁”。尤其是泰山這樣的山,而能懷孕出孔孟之鄉,而其子民更能感悟出天地道德之理,而能言:"克己復禮為仁.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 於是接受這種思想教化的民族而能知書達理而生生不息。

站立在泰山之巔而感悟泰山,你會想到齊魯文化,會隱隱地想到那過往幾千年的齊魯文明的演繹歷史。雖然我並不知道多少齊魯文化,只知道這裡的人們喜歡大蔥就烙餅,知道世人會用禮儀之邦後綴在齊魯文化裡,知道世人會用聰慧和樸實憨厚來稱譽這裡的男人,會用賢淑豁達來贊譽這裡的女人。我想這可能都是因為有了泰山而使齊魯文化不同於別的地域文化。一方地域的大山總是在以她自己的方式養育一方地域的人民,這是真實存在卻又難以被人自己所知曉的,是不可思議的。

在中華文明裡,泰山走上中華文明的神壇而成為中華文明至高無上的神山,再從神壇上走下來而成為他本來的樣子,泰山卻不因上下神壇而高了一尺或矮了一尺。但泰山已經融入在我們的生活裡,成為了我們古老東方文明的燈塔,成為了我們民族的精神寄托。因為當人們想到泰山,人們便有了“高、大、重、穩”的感覺,並將這種感覺催化出“恭、寬、信、敏、惠”和“溫、良、恭、儉、讓”這樣的人格風範,然後人就能表裡如一,文質彬彬,行忠孝禮義,貧而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泰而不驕。

論語中還記載了孔子說過的另外一句話,子曰:剛、毅、木、訥近仁。我想,孔子也是因泰山而如此理解“仁”的吧,我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喜歡泰山,也喜歡那種一圈又一圈轉悠在南天門上的感覺。又是一年的冬至要來了,故作文以祭之。


精選遊記: 泰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