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山寒食遺跡

作者: wangjianhuajipiao

導讀思煙台思煙台位於綿山哀號坡上方半坡上的一座高台。說起它的來歷,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東晉王嘉《拾遺記》記載:晉文公焚林以求介之推,有白鴉繞煙而噪,或集之推之側,火不能焚。晉人嘉之,起一高台,名曰“思煙台”。並由此而又生出介之推並未被燒死,後又改名王光,於東海賣扇的傳說。清代乾隆、嘉慶間介休人程學孔曾作《介山思煙台》詩,“樹隱綿山路,� ...

思煙台思煙台位於綿山哀號坡上方半坡上的一座高台。說起它的來歷,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東晉王嘉《拾遺記》記載:晉文公焚林以求介之推,有白鴉繞煙而噪,或集之推之側,火不能焚。晉人嘉之,起一高台,名曰“思煙台”。並由此而又生出介之推並未被燒死,後又改名王光,於東海賣扇的傳說。清代乾隆、嘉慶間介休人程學孔曾作《介山思煙台》詩,“樹隱綿山路,崎嶇石磴連,霜寒台畔草,雲過廟旁煙。蛇蟄焚林後,鴉鳴禁火前,只今偕隱處,臨眺獨潛然。”

介公墓

介公墓,位於綿山介公祠上方百米處5公裡的柏樹嶺下的圓形山丘。據說介之推母子被焚後,晉文公命隨從收拾他們的遺物,依山為墓而建的。綿山回鑾寺至今還保存著北宋鹹平五年(公元1002)所立的《大宋國抱佛山回鑾寺及諸寺院靈境之碑》,碑文中記載,“當山有晉文公忠臣介之推敕葬陵墓,傳曰生唯忠孝,設顯威靈。每年清明大地禁火,信之者福沾雨露,犯之者禍惹雷霆。”墓周布滿蒼松翠柏,有東晉、隋、唐、宋、元、明、清墓碑數十通。游人至此,無不肅然起敬,佇立仰之。

介公祠

介公祠,也稱介神廟,位於介公嶺一處山岩之間的巨形石窟中。供奉介之推、介母、解張。窟高22米,寬40米,深25米,由兩根長半徑4.5米,短半徑3米的橢圓體大柱擎起,3尊塑像均為11米高,神態端莊,古樸凝重。明代嘉靖間進士楊巍謁拜介之推後曾感嘆雲:“龍蛇寂寞一祠存,濁世誰知處士尊。漫向綿山尋舊跡,火能燒骨不燒魂。”

當代歷史學家李裕民考證,山西最早的寺廟即介之推廟,修廟時間應在東漢陽嘉三年(公元134年)以前。“從已形成的風俗看,可追溯到西漢。”《後漢書》周舉傳和介休條目中都提到此廟。

哀號坡

哀號坡位於介公嶺山腳下。史載介之推跟隨晉文公出亡19年,曾割股啖君。文公返國後封賞功臣,“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遂偕母歸隱綿山。文公為迫使其出山,竟三面舉火。而介之推寧肯燒死也不改初衷,母子相抱被焚於大柳樹下。晉文公面對枯木余煙,不禁頓足哀嚎。隨從們爭相效法,哀嚎坡之名即由來於此。屈原《九章·惜往日》:“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游;思久故之親身兮,因縞素而哭之。”可謂這段歷史的生動記述。

避火洞

避火洞位於介公嶺魚龜山。魚龜諧音“於歸”。傳說介之推母子艱難跋涉來到這裡,見迎面左邊的山岩形似臥魚,右邊的山岩酷似龜形。介母想到當時民歌中有“子之於歸,宜其室家”之句,便拊掌說到:“到了,這裡就是咱們的歸宿!”於是母子二人選了這個山洞棲身,過起了“結廬而居,采薇而食”的生活。西漢劉向在其《新序》中說《詩經》“逝將去汝,適彼樂郊;適彼樂郊,誰之永號?”就是他們隱居生活的寫照。據傳晉文公放火燒山時,子推母子就是在此洞避火,因此後人稱之為避火洞。

足下亭

足下亭位於介公嶺半山腰。南朝宋劉敬叔在其《異苑》中寫道:“介之推逃祿隱跡,抱樹燒死。晉文公望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懷割股之功,俯視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稱始此”。後人為紀念這段歷史,在此建足亭。

阪地村的來歷

據《介休市志》載:春秋時期,介之推背母上綿山,路經於此,藏於一阪壁,以避晉文公尋覓。後此地取名阪地,也有人稱忌阪。該村在縣城西南5公裡處。順治間進士,吏部考功員外郎王士祿曾作《望綿上忌阪》詩,乾隆間介休文苑名士王佑曾作《雨中過忌阪》詩;嘉慶間介休人侯樹屏《忌阪》詩雲:“忌阪真危阪,思煙尚禁煙。五蛇新霸國,一馬古封田。豈為要君隱?相偕賴母賢。從林從此密,殘燒晚霞邊。”


精選遊記: 晉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