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山上白雲飛”——09初夏永州行記(之六)

作者: gz&bz

導讀楚南名洞紫霞岩(全文完)從玉琯岩出來,已到了吃飯的點兒,導游招呼大家趕緊上車去吃飯。就在我們乘車要離開的時候,看到對面的一座山坡上,有好大一片朱牆金頂的殿宇,尤其那依山而建廟宇的最高處,有一尊巨佛端坐佛龕,金碧輝煌的,那高度和體積,足以讓幾裡開外的人們都能清晰看到。問了導游,才知這是永福寺。它是南齊時(公元479年)由皇帝敕建,以護衛� ...

楚南名洞紫霞岩(全文完)從玉琯岩出來,已到了吃飯的點兒,導游招呼大家趕緊上車去吃飯。就在我們乘車要離開的時候,看到對面的一座山坡上,有好大一片朱牆金頂的殿宇,尤其那依山而建廟宇的最高處,有一尊巨佛端坐佛龕,金碧輝煌的,那高度和體積,足以讓幾裡開外的人們都能清晰看到。問了導游,才知這是永福寺。它是南齊時(公元479年)由皇帝敕建,以護衛古舜陵的,原名無為寺,又名報恩寺。宋太平興國5年(公元980年)由皇帝敕改為永福寺。鼎盛時期僧眾達300余人,是一座久負盛名的國家級廟宇,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晚清時期,因數經戰亂而傾毀,僅存遺址。現在的永福寺是2000年底在原址上重建的。可惜我們的日程沒有安排,只能遠觀,無緣近賞了。 車把我們拉到一個叫瑤寨山莊的飯店就餐。一下車就看到路對面右側的山腳下,高高矗立著毛澤東主席詠九嶷山的《答友人》詩碑,一條石階游道蜿蜒伸向山口,那重檐飛角、琉璃碧瓦的山門牌坊上,“舜源峰”三個紅色大字十分醒目。原來,這就是作為“依山為陵”的舜帝陵山,令方圓十裡的群峰“頂禮膜拜”的九嶷主峰——舜源峰景點的入口。剛才我們在陵園舜帝陵碑後所瞻拜的先祖陵寢,就是這舜源峰的另一面。它海拔近650米,山上山下綠樹成蔭,郁郁蔥蔥。見有人群到來,從山上飛奔而下一群猴子,全不認生地向游人伸手要吃的。這就是九嶷山特有的短尾獼猴,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舜源峰因屬舜葬之所,歷來為封禁之地,所以成為獼猴的最佳棲居地(又稱猴山),峰上獼猴成群,常與游人相戲,竟然敢動手翻包自個兒找吃的!舜源峰為九嶷九峰之首,在它的南端,娥皇、女英二峰左右侍立,附近的桂林、杞林、石樓、石城、朱明、簫韶等其它6峰,則如眾星拱月,環而護之。登臨峰頂,極目遠眺,由北向南是連綿起伏長達十余公裡的群山,據說所有山頭都朝向南面的九嶷舜陵山,這就是“萬山朝九疑”的著名景觀。 肚子餓了,也顧不得考證是不是真的“萬山朝九疑”,先喂飽肚子再說。到寧遠以來已逐漸習慣這裡的口味,正餐總會有這裡的特色菜寧遠血鴨、腊肉和釀豆腐,不過菜又辣又鹹,口味太重。但這裡的菜和肉絕對天然,菜甜肉香,是我們在城裡吃不到的。今天這瑤寨山莊還給我們上了野茼蒿等兩道野菜,真是爽口!吃了飯我們還可以在這兒休息一會兒,因為下午只有紫霞岩一個景點了,時間很充裕。這瑤寨山莊是仿瑤家民居建築風格而建的一家規模較大的酒店,主營餐飲,兼營旅店,主樓為兩層的餐廳,那重檐飛角的門樓相當漂亮。主樓之外,依山勢錯落地建有十幾間獨立的瑤家吊腳樓,既可以做包間,也可以做客房,看來還真不錯。要是能住在這裡,開門見山可沾帝陵之靈氣,況景致怡人、秀色可餐,不知有多愜意! 下午1點多我們來到紫霞岩。它位於舜帝陵西南1公裡的一個山腰,系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最初名為“紫霞洞”,也稱“重華岩”。 “重華”乃舜帝之名,傳當年舜帝南巡曾游此岩,因而得名。當地人也稱“斜岩”、“前岩”。因九疑山氣候溫潤、雨量充沛,每當雨過天晴,陽光覆照,它的岩壁會反射出一片紫色霞光,所以人們稱它為“紫霞岩”。我們來得正好,恰逢雨過天晴,相機鏡頭裡留下了一派紫色的氤氳,真恍如仙境。 紫霞岩分外岩和內岩兩部分。外岩寬敞宏闊、通透明亮,岩口有一巨石當門而立,高數十丈,下有石田級級相承,水從石頂潺緩而下,濺落石田,激起細密的水珠。抬頭回望,那形如半月的岩壁絕頂,在陽光的照射下紫霞繚繞,疑為仙境。外岩有“三仙歸位”、“金盆滴水”、“仙人野炊”等景點。在“金盆滴水”處捧手接飲山泉,沁涼甘冽、沁人肺腑。登上三仙台,僧人遞給每人一柱香,你可以向三仙祭拜祈福,至於是否向功德箱內投錢、投多投少,則悉聽尊便。在其他旅游地被“忽悠”、被“宰”慣了,這裡的“民風淳樸”還真令人心生好感,本來對景點的任何招徠都捂緊了錢袋心存警覺的我,這一次心甘情願投了10元。(呵呵,說到底還是被“忽悠”了不是?) 紫霞岩的內岩幽深婉曲,已開發的游程全長1556米,游覽需1個多小時。內有“水打蓮花”、“猴子把洞”、“讀書堂”、“仙人田”、“八音石”、“九曲黃河”等景觀。說實在的,對於我們桂林人來說,這些由導游拿著手電筒,遠遠地對著景點晃來晃去,附會演繹出來的景致故事,比起桂林岩洞聲光色控齊全的景觀裝飾燈效來,就太“小兒科”了。(不過,也許可以說是更“原生態”?)我們五六十人的團隊,游覽隊列拉開有數十米,導游的麥克效果又差,往往是後面的人還沒走到,她已經講解完畢走向下一個景點了。洞內的景觀燈微乎其微,還僅僅是修通了游道(包括橋)、裝了照明燈而已。洞內氣溫低濕,很多團友覺得冷;游道的排水處理不善,出來後發現鞋上滿是泥水。另外,由於保護措施不到位,我們發現不少鐘乳石被敲斷、盜采的現像。總之還屬於開發的初級階段,實在有待提升。 不過紫霞岩的可開發資源十分豐厚,洞內景觀密集、空間闊大(空曠處同時容納數千人都綽綽有余),遠比桂林的七星岩、蘆笛岩“有名堂”。尤其是岩內那條名曰“九曲黃河”的蜿蜒溪水,回環九度,曲折婉轉,莫明來處,不知歸處……將來的紫霞岩,前景或不可限量。非常奇怪的是,紫霞岩當屬我國溶洞游覽史中開發很早的地下溶洞之列,洞內石壁留有唐宋以來(如元結、沈紳、蔣之奇、寇准、宋之問、張銓、李少白、何大斌等)的眾多題刻、題墨,堪稱一奇。尤其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游九疑山時,為考查此岩,曾在洞中“炊粥就枕”三天四夜,稱其為楚南名洞之首。為什麼它至今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後來聽導游說才有些明白,原來這岩洞的開發者不是“國”字號的,私人集資,投入不足,加以沒有政府出面統籌,宣傳更不到位,所以……

這倒使我由此行留下的一些遺憾和懸念,生發出對整個永州旅游業的一點看法。既然宣傳說,永州是中國乃至世界開旅游之先河的no.1,早自屈原“濟沅湘余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後有太史公“二十而南游江淮,上會稽、窺九疑、浮於沅湘”;到東漢蔡邕登九疑而留下《九疑山銘》;杜甫吟唱“蒼梧恨不盡,染淚在竹筠”;至寇准於此慨嘆“觀止矣”……永州九嶷迎來送往,令無數文人流連往返。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更加以柳子厚《永州八記》、《捕蛇者說》等名篇佳作的濃墨渲染,為什麼至今在旅游業界名聲不夠響?

以我們此次永州行而言,我感到最遺憾的,是沒能看到柳宗元《永州八記》中哪怕“一記”的景觀,據導游小劉說,“永州八記”當年的景觀今已無存,新近開發和正在開發的相關“人造”景點已經不是原汁原味了。不過我覺得,即使“再造”也是值得的,就衝著“永州八記”,願意前往一游者,相信不在少數。要知道,“永州八記”作為開旅游之先河的游記,已不僅僅是我們的文學瑰寶,它應當也是永州寶貴的旅游資源。也許你會說,你們此行去的是九嶷山風景區,和“永州八記”全不搭界。這也是我要說到的另一個遺憾,我們這次旅游說是永州之行,但直至提筆寫這篇游記時,我對永州還沒有一個完整、全面的概念,甚至連它確切的地標概念都還是模糊的。是零陵、永州、芝山一地三名造成了混亂,還是撤地建市、恢復永州地名後還不為人知?(記得從桂林登車前往永州的路上,同行的不少人就弄不清永州的概念,大家只知道過去的冷水灘市。)正因此,永州旅游統一、完整的體系還沒有形成,永州境內諸多寶貴的旅游資源沒有得到整合,這難道不是一個很大的缺憾麼?

說到懸念,除了對“永州八記”景致的實地觀覽抱有期待之外,我還希望有機會探訪江永女書發源地、瑤家古寨和陽明山杜鵑花海。哦對了,剛學了古箏曲《湘妃淚》,於是特別遺憾這次沒能親眼見到湘妃竹,將來一定要到九嶷山的竹海,在淚竹林裡靜靜領會和體悟《湘妃淚》的意蘊和境界……最後,還想說說此行最滿意的,那就是跟團旅游不用進店,呵呵,這可是這麼多年旅游經歷中絕無僅有的一次!當然,這也從一個方面說明了永州旅游業的“初級階段”,成熟的旅游市場應當是吃、住、行、游、樂、購全方位的完善服務(當然也絕不應像現在多數旅游業界半強制性加“忽悠”的導購模式),如果像永州這類的初級旅游市場,能夠在發展的道路上跳過目前大多旅游業界不被游客認可的“導購”模式(建立完善的地方土特產和旅游紀念品開發及經營體系,讓游客方便、愉快地各取所需),我以為無論是對於服務者還是接受服務者而言,都將為幸甚之事。當然,這恐怕只是一廂情願的理想罷了,不說也罷。

帶著遺憾也留有懸念,我們離開了。永州,九嶷山,我還會再來的。



(永福寺遠眺)





(舜源峰)



(瑤寨山莊)



(奇洞紫霞)



(紫霞岩被敲斷的石鐘乳)


精選遊記: 永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