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游記

作者: elifecn

導讀我欣賞自然風光,喜歡旅游。2006年國慶節全家跟隨旅行團出去旅游,廬山是我們旅游地之一,我們游覽廬山的美麗景色,親眼目睹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山”美譽的廬山風貌。10月3日早晨7點從九江乘大巴士上山,汽車在掩映在綠樹叢中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上蜿蜒前行,藍天、白雲在一點點靠近,車窗外的片片秀色強烈的吸引著我們的眼球,好多朋友專注地望著窗外,手中拿著 ...

我欣賞自然風光,喜歡旅游。2006年國慶節全家跟隨旅行團出去旅游,廬山是我們旅游地之一,我們游覽廬山的美麗景色,親眼目睹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山”美譽的廬山風貌。10月3日早晨7點從九江乘大巴士上山,汽車在掩映在綠樹叢中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上蜿蜒前行,藍天、白雲在一點點靠近,車窗外的片片秀色強烈的吸引著我們的眼球,好多朋友專注地望著窗外,手中拿著照相機,車速稍稍一慢,抓拍照一張。不知不覺中396道彎被一一拋在身後,大約不到2小時的行程,便來到了廬山腳下。下車後,我們就開始廬山一日游。主要游覽的景點是觀音橋、廬山秀峰。在十月的眼陽光中,我佇立橋頭,眼前山色秀麗,腳下小橋流水。從五老峰、漢陽峰,太乙峰諸峰的溪水逶迤而來,不約而同地彙聚在三峽澗,廬山以瀑布而聞名於天下,瀑布眾多而形態各異。三峽澗的瀑布像又多又散,像一串串珍珠灑落在山間。瀑布盡頭為水潭,二十四潭,潭潭有名:送子潭、攬雲潭、戀情潭、雪濤潭……其中名氣最大的就是玉淵潭了。光聽這些潭的名字就足以使人遐想連翩。

觀音橋就橫跨在三峽澗上。千百年來,閱盡人間春色,洗盡俗塵鉛華。如彎月,似彩虹,恰如蘇軾在《棲賢三峽橋》詩中寫道:“彎彎飛橋出,瀲瀲半月彀。”觀音橋是中國古代能工巧匠的典範之作。建於宋朝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橋長20米,寬4米。站在橋下,仰望十多米高的弧形橋拱,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在沒有機械的條件下,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將105塊各重一噸的花崗岩石塊巧妙地相互扣鎖在一起,歷經千年而不倒?難怪,觀音橋能躋身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列。橋與澗水,一為靜一為動,相得益彰;一為人工之造,一為自然之物,和諧完美。我想:假如我們人類的所有建築、所有的活動都不會破壞自然環境,那是何等的幸事啊!觀音橋是前往廬山山顛的必經道路之一,過了觀音橋,在山澗的另一邊是中正行宮。當年蔣介石每年前往廬山渡假,途中必在此住宿一晚然後再行上山,這裡因此成為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廬山行宮。行宮背靠山澗,風景幽雅,令人駐足。行宮旁的夫妻樹,亭亭如蓋,枝枝連理,前後相擁,為當年蔣介石與宋美齡親手栽種,如今已有近70年的歷史。這對像征愛情的金錢松,半個多世紀來恩恩愛愛,是情侶照相留念的好地方。下午游覽的是廬山秀峰。古人游玩廬山主要就是游秀峰,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也是指的秀峰黃岩瀑布,古人說“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來到秀峰,雖說是頭一回,但僅僅是秀峰的水,就使我相信此言不虛,果然名不虛傳。秀峰有聰明泉,泉水清澈,不知喝了是否更聰明.但我站在聰明泉旁,首先卻被石碑上剛勁有力的"“聰明泉”幾個大字深深吸引住了,奇怪,這“聰‘字是不是錯了?導游小姐說:“這是北宋大文學家和書法家黃庭堅題寫的,”“聰”字右邊由“公”“心”兩字組成。意味著喝了這泉水,不僅聰明,而且有善良,大公無私之心。“我恍然大悟,果然還未喝水,人就聰明了一點。秀峰的水,夠有靈氣的。

坐在秀峰索道的雙人吊籃內,環視四周,但見鄱陽湖波光粼粼,像鏡子一樣閃著光亮;三三五五的村落,掩映在青山綠水中好似撒在碧玉盤中的棋子;山峰兀立,形態各異,有的似香爐冒煙,有的像雙劍刺向青天,有的如仙鶴鳴叫,太神奇了。因為近些天廬山沒有下雨,所以黃岩瀑布水勢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壯觀,但是從山崖上巨大的水痕,可想像出“遙望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的景像。雖然天氣很好,可不大的水勢,沒能讓我一睹“日照香爐生紫煙”的景觀。"嘩嘩"的流水聲不時傳入耳中,仿佛一曲美妙動人的樂曲。抵達索道終點站後,穿過青翠的竹林,瀑布的源頭便在眼前了。原來,這裡是個大峽谷,泉水清澈見底。大家興奮極了,迫不及待地用這又清又涼的水洗手洗臉還洗澡呢。真爽,一路的炎熱消失殆盡。我們在水邊嬉戲,舉起相機“哢嚓”“哢嚓”照了一張又一張。坐下來休息時,邊聽著嘩嘩的流水聲,邊欣賞著遠山近水的秀色,我陶醉在大自然的偉大與神奇之中。

這就是秀峰的水,清澈、滋潤、更有一種文化的底蘊。水、山的精靈,秀峰的水源遠流長,韻味無限,使我終於相信“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數秀峰”這句話了。一天的游程結束了,我們乘車返回九江,一路上看著廬山的美麗風景,望著廬山漸漸遠去,眼前仍不停地閃過它那嬌媚身姿和千變萬化的瞬間美景,無法不再一次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二○○六年十月七日於家中


精選遊記: 廬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