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記之一----娥嵋的天氣,樂山的大佛

作者: kkyy

導讀娥嵋的天氣,樂山的大佛/kkyy 四川的峨眉山,海拔三千多米,山勢陡峭,氣勢磅礡,一向有"峨眉天下秀"的稱譽。 初到峨眉的我們,又激動又好奇,夜裡兩點半就起身出發,為了能一睹"雲海日出"。一個 小時後,車至峨眉山索道。漆黑的夜幕裡,下起了霏霏的小雨,氣溫在降低,四處出租軍 大衣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望著圍追堵截的小販們,我們頻頻搖頭,"N O !N O !"� ...

娥嵋的天氣,樂山的大佛/kkyy

四川的峨眉山,海拔三千多米,山勢陡峭,氣勢磅礡,一向有"峨眉天下秀"的稱譽。

初到峨眉的我們,又激動又好奇,夜裡兩點半就起身出發,為了能一睹"雲海日出"。一個

小時後,車至峨眉山索道。漆黑的夜幕裡,下起了霏霏的小雨,氣溫在降低,四處出租軍

大衣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望著圍追堵截的小販們,我們頻頻搖頭,"N O !N O !",心

想山頂的溫度也不過如此吧!......

登上了纜車,五分鐘就到達了山頂。一下纜車,我們就立即明白為什麼要租軍大衣

了,山頂狂風大作,氣溫驟然下降,我們各個面色發白,嘴唇發青,縮緊脖子,蹦來蹦

去。 只有老大,三姐和小弟面對寒風中毫不畏懼,剩下我們幾個"意志薄弱"的,不得已,

花高價租了大衣,自我解釋:地方經濟總要發展嗎!做點貢獻吧!而太陽似乎也在和我們

捉迷藏,剛剛從雲縫裡露出霞光,又匆匆躲起來,興奮的尖叫後,一片嘆息聲,只看到如

海的雲朵,在山間飄蕩。

到峨眉雖說留下不少遺憾,但能來,就應當知足了!古訓有曰:知足不辱,知足常樂。

看來人知足,也是一種境界!

一到四川,心裡就惦記著那名揚中外的樂山大佛。據書載,樂山大佛是我國最大的一

尊石刻坐佛。始建於開元初年,完成於唐貞元十九年,前後花費九十年時間。座佛不僅完

全符合人體各部分的比例和結構,而且在像體上巧妙的構築了人們不易看到的排水系統,

避免了大佛表層受雨水衝刷而風化。進了凌雲山的山門,拾階而上,准備從背面登上大佛

的頭頂,再下到大佛腳底。急切的我們,想早些見到慕名已久的大佛,所以腳步分外的輕

快。行進中,導游小胡悻悻的說:"今天來觀樂山大佛的游客,都很幸運,因為昨天這裡

降了酸雨!"邊說邊抬起胳膊,"瞧我身上這些小紅點,就是昨天淋了酸雨的結果......

看路邊這些枯黃的植物,也是酸雨的結果······"看了這些,我心裡並不覺得慶幸,

而是暗自揣摸:在被這種惡劣的自然條件侵蝕的大佛,面貌怎樣?從大佛頭頂,沿著在絕

壁上人工鑿成的的九曲棧道,我們扶著鐵欄,慢慢向下走,大佛就在眼前,頭以山齊,腳

踏大江,難怪俗謂"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可不曾想到,歷經風吹雨打,千年的大佛,

卻依然雄偉完美,依然雍容大度。順著大佛的目光,向遠方眺望,那是三江彙流之處,岷

江、青衣江、大渡河在此交融,一同奔向大海。山水合一,尤顯大佛的莊嚴壯麗!與此相

比,猶如甲蟲,螞蟻的我們,是何等的渺小。不禁感嘆先人非凡的智慧和卓越的工藝。而

我們不更應當保護好自然環境,給眾多失去就不會再有的文物古跡,一個好的生存空間嗎!

觀完大佛,徒步走到樂山寺。一路上,耳瞻目睹佛教種種,似乎自己也領悟到佛家的

精髓,也試圖用佛法來說說人生的道理。可一進樂山寺,一副對聯映入眼簾:

上聯: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下聯: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

這不就是最好的道理嗎?


精選遊記: 峨眉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