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東方加西方,泡作一杯醇香的咖啡

作者: 騎狼的女巫

導讀如要看照片,請上我的博客http://***/qilangnvwu 2009年5月14日,因公出差土耳其,遠不如旅游來得輕松自在,浮光掠影是對此行最貼切的描述——前後6天時間總計有3天是在飛機上捱過。我們乘坐的土航是上海經停北京再飛伊斯坦布爾,路上簡直如同煉獄,尤其是對我這種在飛機上一向無法入睡的人,往往飛行時間超過6小時就會產生嘔吐的欲望。 清晨5點半就抵達了伊斯坦布爾。� ...

如要看照片,請上我的博客http://***/qilangnvwu

2009年5月14日,因公出差土耳其,遠不如旅游來得輕松自在,浮光掠影是對此行最貼切的描述——前後6天時間總計有3天是在飛機上捱過。我們乘坐的土航是上海經停北京再飛伊斯坦布爾,路上簡直如同煉獄,尤其是對我這種在飛機上一向無法入睡的人,往往飛行時間超過6小時就會產生嘔吐的欲望。

清晨5點半就抵達了伊斯坦布爾。這座城市久負盛名,為許多人所仰視、膜拜、心向往之,它歷經了波斯人、雅典人、斯巴達人的統治,經歷了十字軍東征的洗劫,經歷了突厥人的占領和統治,它從一座基督教的聖城變身為伊斯蘭世界的偉大城市,它是一處充滿傳奇的所在。

伊斯坦布爾地跨歐亞兩大洲,三面環海,被地中海、愛琴愛、馬爾馬拉海所環抱,美麗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將這座城市分為亞洲區和歐洲區。我們登上游輪暢游在海峽上,欣賞著古建築林立的西岸歐洲區,和新住宅群落密集的東岸亞洲區。博斯普魯斯海峽長31公裡,最狹窄處只有600米,最寬處達到3000米,兩座跨海大橋和無數的渡輪連接起兩岸的生活。我們的游輪就在兩座大橋間往返,一來一去,海風吹拂下的美麗城市風情盡收眼底,海邊浪漫的木屋別墅鱗次櫛比,白色游輪是富人們的享樂天堂,全球最著名的五星級酒店霸占著海峽邊最迷人的地理位置,高聳入雲的宣禮塔與清真寺巨大的圓頂或遠或近地散布在城市的各處……伊斯坦布爾同時又是一座多山的城市,地勢起伏,景致錯落有致,有“七山之城”的美譽。現在這座魔力十足的城市吸引著西方和東方的游客蜂擁而至,以德國人為首的歐洲游客早將這裡視為度假天堂,而日本人和韓國人,以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也對它趨之若鶩。

我們參觀了伊斯坦布爾最著名的場所,包括羅馬古城牆、藍色清真寺、聖索菲亞大教堂、托卡比王宮。

聖索菲亞大教堂高達56米,有一個令人暈眩的巨大圓頂,她曾保持了世界最大教堂的紀錄長達千年之久,直到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米蘭的主座大教堂相繼落成,才將它擠出三甲位置。聖索菲亞大教堂有多處基督教題材的馬賽克鑲嵌畫,其中聖母聖嬰圖像十分著名,這些珍貴的基督教圖像在伊斯蘭教背景的奧斯曼帝國中被罕見地保留下來,後來的統治者甚至保留了教堂一側的聖母聖壇,這至少說明伊斯蘭民族也有其寬厚一面,他們只是將伊斯蘭藝術美麗的紋飾懸掛在教堂四處,並且在教堂四周增加了祈禱用的宣禮塔。聖索菲亞大教堂這一奇妙而美麗的組合最能彰顯伊斯坦布爾融會貫通的城市精神。

藍色清真寺是我非常喜歡的建築,恢宏大氣,灰色的穹頂不示張揚,卻擁有無限的通達神明的能力似的,宗教建築的最高境界就應該如此吧。藍寺有六座宣禮塔,比普通清真寺多了兩座,據說,只有伊斯蘭教聖城麥加的清真寺才能蓋六座宣禮塔,而藍寺居然逾禮建了六座。藍寺最美之處,也是它被稱為“藍色清真寺”名字的原因,在於內庭牆壁三分這一以上都貼上了一種白底的藍彩釉貼瓷。伊斯蘭教的紋飾向來以細致精美著稱,而藍寺的美麗紋飾給人以至聖至美的感覺,瑰麗的藍色構畫著康乃馨、玫瑰、風信子的圖案,人們在這裡仿佛置身於天堂的花園。

托卡比王宮是一處特別吸引觀光客的場所,因為每個來到土耳其的游客心中都有一份對奧斯曼帝國和蘇丹王的充滿神秘誇張色彩的遐想,比如無數的禁宮嬪妃、極度奢迷的後宮生活等。來到此處,當你穿過寬闊的草坪和郁郁蔥蔥的林蔭小徑時反而給人以寧靜清涼的感覺。見識了中國古代王朝的精雕細琢和俄羅斯沙皇窮凶極惡的奢華之後,我感覺蘇丹王的住所反而更像一座密不透風的“牢籠”。托卡比王宮占地70萬平方米,它的建築經過不斷重建加建成為一處迷宮樣的群落。皇宮的入口是一處不起眼的小門,禁宮的入口更是幽暗,這裡的房間都很小,窗戶更加小,再加上伊斯蘭式的雕花窗戶並不利於采光,因此透進房間的陽光都有一種像“牢籠”的感覺。

離開伊市,我們乘坐土航國內班機,飛行約一小時抵達土國首都安卡拉。這裡從氣候和風格,同華麗神秘的伊市都大相徑庭。它是地處安納托利亞高原的一座山城,作為首都的歷史並不長,因此顯得規劃整潔,但明顯缺少大都市慣有的喧嘩、熱鬧和迷離感。

遇到幾個協助我們完成項目的當地留學生,他們都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習突厥語的學生,作為小語種,國內開設這一課程的外語學院並不多,目前突厥語系的國家最主要是土耳其,還有塔吉克斯坦國、吉爾吉斯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國、哈薩克斯坦國、土庫曼斯坦國、伊朗國的阿塞拜疆省、阿塞拜疆國,以及我國新疆。據說,新疆話有超過50%與土耳其語一模一樣,所以新疆人來土耳其發展的有很多,我們找的一個導游就是新疆人。這種語言和種族上的維系使土耳其成為“東突”組織的大本營。這些留學生告訴我,他們在安卡拉呆了一年時間,已經“膩味”死這兒了,這裡太安靜,沒事可做,他們把去伊斯坦布爾玩當作最大樂趣,相比安卡拉,伊市被他們視作天堂,但他們都說“跟北京比,這兒可真沒意思。”(中國現在多娛樂啊!)

安卡拉確實乏善可陳,但是安納托利亞高原有一處頗值得一去的地方,這就是被聯合國授予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稱號的卡帕多奇亞。

卡帕多奇亞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中部,面積約兩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最壯觀的火山風化區,遍布形態詭異的熔岩風化地貌,讓人產生鬼斧神工的感覺。同時這裡又是富於歷史故事的聖地。西台帝國斐利幾亞人首先定居於此,公元一世紀的時候基督徒開始在此處傳播他們的宗教,許多人是真正的“隱修士”,他們居住在火山風化自然形成的許多岩洞中,或者開鑿出岩洞,畫上壁畫,潛心修煉。因此這個地方西方游客特別多,他們把此處當作聖地來朝拜。在公元五世紀伊斯蘭教入侵此處,對基督教徒們進行迫害,他們為生存修了規模龐大的地下城,據說深掘到地下十幾層,目前僅挖掘並開放了四層。我們參觀了巨大的地下城堡,裡面什麼都有,客廳、廚房、水槽、葡萄酒窯、教室和修行處等。參觀者彎著腰在此處鑽來鑽去,鑽到最後都有點不耐煩,想想人家當年挖掘並長期居住於此確實不容易。

這裡最著名的是格萊梅露天博物館,包括幾十座中世紀洞穴教堂,有些雖說是教堂其實規模非常之小,只是一間小小的岩洞,頂部有些宗教壁畫。從精美程度和規模,與中國的敦煌不可比。

現在的卡帕多奇亞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的旅游場所,頂著安納托利亞高原的灼熱陽光,仍有絡繹不絕的參觀者來到這裡一飽眼福。一些大型的岩洞被改造成頗具特色的酒店,這裡的陽氣土壤能夠產出品質一流的卡帕多奇亞葡萄酒,旅游者還可以乘坐熱氣球一覽嶙峋地貌。

我們在岩洞酒店吃了一餐,精美的餐具令人眩目,我問老板是否能賣給我,他沒同意。這裡出產的彩色陶器確實非常有名,但售賣給旅游者的大多做工粗糙。

這裡的大片奇石除了像蟻穴般的岩洞和石塔之外,還有許多特別像男性生殖器,簡直惟妙惟肖,當地人把這種形狀岩石密集的地方叫作“情人谷”,真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名字。

土耳其紡織業發達,成為歐洲最主要的加工地,為一系列大牌進行貼牌生產,所以街道兩側的服裝店也特別多,跟咱們這兒的超市出現的頻律差不多了,可惜我沒有時間好好逛逛。在這個99%民眾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你可以輕易找到提供酒精飲料、甚至是色情服務的酒吧。人們在穿著也一點不怕暴露身材。總之這是一個外在感覺一點也不“伊斯蘭”的國家。

現在的土耳其人都把自己,或者努力把自己看作“歐洲人”,土耳其多年來一直在申請加入歐盟卻未被接納,這成為令“土人”特別氣憤的一件事。但是,畢竟他們身上流淌著的是奧斯曼帝國突厥人的血液,從精神深處他們仍然打著深深的東方烙印。在種感覺在我參觀土耳其國父陵的時候,尤其體會深刻。

穆斯塔法·凱末爾領導土耳其人推翻了奧斯曼帝國統治,建立土耳其共和國,並當選為第一任總統,他一直推行民主政治的建設,采取了為了擺脫帝國色彩而遷都安卡拉等一系列措施,土耳其人至今都很敬重他,尊稱他為“國父”,土國四處至今仍可見他的肖像,這種領袖神聖化的崇拜就充滿了東方特色。國父陵是希腊神廟風格,氣勢雄偉,比我們的主席紀念堂要壯觀多了,各國首腦政要來土耳其一般都要在此處瞻仰獻花。在地下博物館裡除了介紹凱末爾生平事跡的遺物之外,還設置了幾十間小室專門陳列內閣成員的肖像和主要事跡。原來凱末爾是一希腊人,當時奧斯曼帝國統治的版圖特別大,轄區內的就都算是土耳其人了。所以凱末爾長得比一般的突厥人有所不同,有一張挺西化的臉。這位領袖的私生活據說現在仍然是一個謎,最近土耳其法院剛剛公布解除對其前妻日記的出版禁令,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讀到這本第一手資料。總之我感覺這裡到處充滿了對領導人的供奉,對權力的極度膜拜,雖然土耳其從帝國的體制中蛻殼而出,但精神上依然是一個集權思想嚴重的國家。


精選遊記: 伊斯坦布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