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周邊游:永定客家土樓

作者: 長空雁叫

導讀福建西部、南部的崇山峻嶺之中,散落著大大小小的土樓,總數成千上萬,其中,只有“六群四樓”共計四十六幢土樓,被聯合國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它們是:永定縣的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衍香樓、振福樓 ;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貴樓、懷遠樓 ;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聯合國世遺辦認為:“福建土樓”集居住和防御的功能於一體, ...

福建西部、南部的崇山峻嶺之中,散落著大大小小的土樓,總數成千上萬,其中,只有“六群四樓”共計四十六幢土樓,被聯合國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它們是:永定縣的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衍香樓、振福樓 ;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貴樓、懷遠樓 ;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聯合國世遺辦認為:“福建土樓”集居住和防御的功能於一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種山區民居建築類型,它既體現了中國儒家聚族而居的傳統觀念,也反映了當地居民必須凝聚家族整體力量,共御外敵的客觀生活環境。 土樓最早出現於宋、元,當時,我國中原地區烽火連天,百姓為避戰禍,攜家帶口輾轉來閩,定居下來後,被稱為“客家人”。 福建龍岩市的永定縣,是“客家”傳統聚居區,也是福建土樓最為密集的地方,以往,大凡提到土樓,人們總是會首先想到永定。然而,由於奇特的“四圓一方”造型和相關的輿論炒作,原本不甚出名的南靖縣田螺坑土樓群(俗稱“四菜一湯”)後來居上,在“申遺”過程中被推舉為“福建土樓”的代表,永定土樓只能屈居為“福建土樓”中的“客家土樓”,為此,永定人多有憤憤不平之意。不過,查看地圖就可知道,田螺坑土樓群雖屬漳州市南靖縣管轄,但其位置就在永定縣的邊上,與永定縣的“客家土樓”,究源應該本為一體。今年春天,XD自北京來廈,我以陪客為由,逛了一趟土樓。出行方式選擇“跟團”,這主要是為了圖個省心、省事。互聯網上的土樓旅游路線形形色色,各旅行社的報價也是五花八門,我們將目標鎖定為永定縣的高北土樓群:這一方面是因為其中的“承啟樓”號稱福建土樓之王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條路線的報價最低。土樓旅游路線雖多,但卻又是大同小異,我們並非專業研究人員,能看幾座有代表性的土樓就算足矣!沒有必要將所有土樓路線都去走個透透。路線定下後,選擇旅行社也是學問,經過上網排查,我們選擇了“廈門旅游集散中心”,“福建永定(承啟樓)土樓王一日游”報價180元/人。提供的服務包括八菜二湯的午餐、空調旅游車、景點門票和全程導游講解。另外,旅行社小姐還在電話中承諾提供由島內各處前往發團地點的小車接送服務。對於完全相同的土樓旅游路線和服務標准,我們也在網上找到了不同的報價,例如廈門海峽旅行社,“福建永定高北土樓群一日游”散拼天天發團的報價就是288元/人。4月2日早,旅行社的小車到家門口接,隨後又前往會展酒店和SM廣場,拉上一男、一女兩位散客。大約7:30抵達湖裡區東渡路上的廈門市港務局樓下,這裡已有一些早到的游客和三部等待出發的大巴,陸陸續續還不斷有小車將游客送到這裡來集中。8:00來了一群旅行社的工作人員,我倆繳費、簽合同,他們再三要求不要向其他游客透露我們的團費(180元/人),因為,目前廈門只有他們這家旅行社承辦散客天天發團的土樓旅游業務,其他旅行社都是招攬到客源後,再轉賣給他們,中間賺個差價。我們是直接向“廈門旅游集散中心”報名,所以參團費用最低。上車後得知,其他人最少都是繳納了240元的團費,有人甚至多達300余元,這是因為他們是向賓館報名參團,賓館還要再賺個差價。不過,多數人對於花錢似乎並不在意,因為是公款消費,不像我倆,用的是自己的銀子,當然是要貨比三家啦!看見我們手中握有合同,其他游客也紛紛索要,但導游說,他們在哪裡繳費,就應該到哪裡去索取合同。八點多鐘出發,2.5小時後駛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景區(四菜一湯),寬廣的停車場上擺滿了汽車,這裡是土樓A線旅游的下車地點,我們車上都是B線和C線的游客,沒有停車,繼續前進。B線是游覽“永定高北土樓群”,C線是“永定土樓民俗文化村”,兩條路線的團費相同,跟車導游逐一詢問大家的游覽意願,我和XD選擇了B線。11點多鐘,汽車停在一座名曰“環興樓”的大型土樓旁邊,路邊有餐館、旅店,商業氣氛頗濃,土樓旅游開發最早的“永定土樓民俗文化村”就在這裡,過往長途汽車都把此處稱為“土樓”站。跟車導游指揮大家下車,安排午飯,八菜二湯的團餐中有“梅菜燒肉”及“油炸小溪魚”等客家風味農家菜,總的感覺還算可以。飯後,當地導游將C線的游客帶走,觀光“民俗文化村”,那裡有號稱“最富麗堂皇的土樓”以及“最小的袖珍圓樓”等景點。我們這些B線游客再次登車,前往不遠處的高頭鄉,高北村。高北村依山傍水,共有數十幢土樓,其中,作為江姓家族世代民居的承啟樓、世澤樓、五雲樓和僑福樓被統稱“高北土樓群”,是聯合國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這四座土樓位於海拔近800米的金山腳下,坐北朝南一字排開,各樓之間有青石板小道相通。據有關文字介紹,“高北土樓群”的建造經歷了從明朝初年直至上世紀60年代的漫長歷史時期。我們首先來到承啟樓,一位身著西服的銀發老人拿著大喇叭帶領我們參觀,老人姓江,原為中學教師,現在是承啟樓的樓長。每座土樓都有名字,而樓名則毫無例外地是源自大門兩旁的對聯,“承啟樓”上的對聯就是“承前祖德勤和檢,啟後孫謀讀與耕”。承啟樓是全國規模最大(當然也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土樓,造型為橢圓形狀,在南靖“四菜一湯”被炒熱以前,它也是全國知名度最高的土樓:1981年,承啟樓被載入《中國名勝詞典》,與北京天壇、秦皇島天下第一關、敦煌莫高窟等中國名勝古跡媲美 ;1986年,我國郵電部發行一組中國民居系列郵票,其中的福建民居郵票就是以承啟樓為圖案 ;2001年5月,承啟樓被國家文物局指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台灣的“小人國”和深圳的“錦繡中華” ,也都在很多年以前就有承啟樓的微縮模型。林老師說,承啟樓系高頭江姓第十五世祖江集成所建,於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建成。這座土樓是“內通廊式圓樓”的典型代表,從外到裡共有四個同心圓環建築,外高內低,樓內有樓,環環相扣:最外圈周長230米,樓高4層,每層設72個房間;第二圈為二層,每層設40個房間 ;第三圈是單層,設32個房間;土樓中心為圓形的祖堂。承啟樓共計有400個房間,整體建築面積達5300多平方米。林老師最後用一段順口溜來概括:“高四層,屋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這就是承啟樓。目前,樓裡尚有60余戶人家居住,近400人。 承啟樓的中心是由大廳、回廊和半圓形的天井組成的單層圓屋,雕梁塑棟,既為祖堂,又是全樓的議事大廳。廳堂上懸掛諸多匾額,記錄林氏家族的榮耀和歷史。20世紀30年代,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辛亥革命元老)曾為承啟樓題寫過《吾廬》的中門匾額,可惜原物已在“史無前例”的年代被毀,現在看到的只是仿品。其實,林森雖為舊時代國民政府的主席,但卻並非“反動派”:他早年在台灣從事抗日鬥爭;抗戰時期力促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認為張學良部隊是愛國的;1943年在重慶因車禍逝世,中共中央致唁電“林公領導抗戰,功在國家”,《新華日報》發表社論《為元首逝世致哀》 ;1979年,中共中央認為林森是“著名的老一輩民主革命家”。林老師還說,承啟樓中有件楠木壽屏最珍貴,這件寶物是乾隆19年(1754年),承啟樓創建者江集成次子江建鏞7旬壽辰時,朝中尚書、京城太學士們合贈的。壽屏由12扇楠木板連接而成,正面中間雕刻一幅特大的《郭子儀拜壽圖》,上下兩邊分別為《二十四孝圖》和《四季圖》。然而,這件珍品只在過年等特殊的日子才會對游人出示,我們當然也就無緣觀看。中心廳堂裡有張照片引起了我的興趣,這是一張高北土樓群的熱氣球航拍照片,圖中,承啟樓明顯呈橢圓形狀。然而,我們在樓中卻看不出樓形是橢圓的,這主要是因為承啟樓的樓體十分龐大,“不識此樓真面目,只緣身在土樓中!”參觀完中廳,林老師帶領我們登樓逐層觀光。土樓中每戶人家的房間是按照列來劃分的,1層是廚房,2層是庫房,3、4層是住房,每戶之間沒有相隔,走廊邊上的柱子就是鄰裡的分界點。但土樓的問題是廁所和浴室設在一層(廚房對面),樓上3、4層的房間內只能安放尿桶,每日需提上、提下,對於現代人來說,這樣的生活方式應該是有些頗為不便。四樓走廊邊上有簡陋的觀景台,可以俯視土樓內部的全景,“圓中圓,圈套圈”在此可以一目了然。 觀畢承啟樓,林老師又帶領大家前往世澤樓。世澤樓是座方形土樓,緊挨著承啟樓,兩樓一方一圓,屋檐的邊緣緊靠在一起,只露出一線天空,這處“方圓一線天”是攝影留念的好地方。土樓之進化,應該說是先有方樓,再有圓樓,隨後圓樓又衍生出橢圓的形狀。方、圓相比,圓樓可以節省建材,在抗震、防御等方面也更具優勢,因而,我們今日能見到的土樓,以圓形居多。林老師說,世澤樓建於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世澤”之名也是源自大門上的對聯“世傳勿替家聲遠,澤本遺風椒衍長”。這座樓亦為四層的內通廊式土樓,但因只是一環(一個方框),所以中間天井的面積很大,空空蕩蕩,沒啥可看,我們只站了不到五分鐘,就匆匆離開。接下來是五雲樓,它也是一座方形土樓,修建於明初永樂年間,是高北土樓群中最為古老的土樓。此樓俗稱“不倒樓”,樓前牆體已向內傾斜1.5米,然而,經歷近600年的風雨滄桑,它卻是穩而不倒,讓人不禁嘆為觀止。走進五雲樓,眼前的景像衰敗、殘破,全樓只是在一層還住著三位老人,上層建築的梁、柱、門、牆以及樓梯、護欄等,都已難逃時間的摧殘,有些地方黑乎乎的,好像是曾發生過祝融之災。不過,院中的水井仍是一汪清泉,老人在門前種花、養雞,顯得情趣盎然。

大約下午一點離開五雲樓,林老師完成了導游任務,他給我們指點一條小道,讓我們自行上山,到觀景台上去觀賞高北土樓群的全景。站在山上,承啟樓完整地呈現在眼前,它前方還有一座規整的圓形小樓,這就是北高土樓群的第四座樓,名曰“僑福樓”,俗稱博士樓,因樓中曾出過11位博士而得名。世澤樓被樹木、山坡遮擋,顯得“猶抱琵琶半遮面”,五雲樓則是完全看不到。放眼遠眺,大小數十座土樓高低錯落地散布於高北村的田野之間,不過,眼前所見更多者,卻還是那些無處不在的西式小樓,有些土樓的大門被磚石封閉,顯然已是人去樓空,當地人(特別是年輕人)凡有能力者,多傾向於自建小磚樓,只有老人們仍生活在土樓之中。下得山來,從僑福樓旁邊經過,這是一座相對蠻新的土樓,外設圍牆,牆上有大門,構成一個單獨的院落。據說,此樓修建於1962年,由樓主在海外的兄弟們集資,每年建一層,一共3年建成。僑福樓的內部設施較為現代化,這讓它成為當前新型土樓的代表,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樓齡尚不足六旬的僑福樓,也成為聯合國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林老師沒有帶領我們進入僑福樓,而且,跟車導游在來時的路上就已提醒,僑福樓的主人會向游客強行收費,叮囑大家不要入內,這可能是林氏家族內部利益分配不均所致。我們倆人只是在外面轉轉、看看,僑福樓的圍牆上刷著大大的藍底紅字,“客家園餐飲住宿”,我想,若是背包客自助體驗土樓,這裡應該會是一個理想的落腳地點。下午兩點登車返廈,五點左右回到早晨出發之處,眾多小車已經在那裡守候,旅行社散團,游客換乘小車返回各自在廈門市內的住地。算算這一天的花費,往返永定的空調大巴、土樓觀光的門票、導游的講解、一頓客家午餐、還有廈門市內的小車接送,180大元應該是花得並不冤枉。不過,後來又從網上看到,有人經歷完全同樣的游程,只是118元,這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承啟樓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土樓,在南靖“四菜一湯”被炒熱以前,它也是全國知名度最高的土樓。)



(中心廳堂裡有張照片引起了我的興趣,這是一張高北土樓群的熱氣球航拍照片,圖中,承啟樓明顯呈橢圓形狀。)



(四樓走廊邊上有簡陋的觀景台,可以俯視土樓內部的全景,“圓中圓,圈套圈”在此可以一目了然。 )



(兩樓一方一圓,屋檐緊靠在一起,只露出一線天空,這處“方圓一線天”是攝影留念的好地方。)



(站在山上,承啟樓完整地呈現在眼前,它前方還有一座規整的圓形小樓,這就是“僑福樓”。)


精選遊記: 龍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