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寧畬族風情旅游區

作者: zhizhu28

導讀畬族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景寧是全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也是華東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畬族文化豐富多彩,有優美 動人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富有哲理的諺語,粗獷樸實,奔放剛 健的舞蹈,工藝精巧的刺繡編織及服飾等,尤以民歌為勝。畬族有 著互助合群,簡樸勤勞,忍耐刻苦,謙讓平和的民風,別具一格的 婚喪習俗和禁忌,充分體現了鮮明的民族特 ...

畬族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景寧是全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也是華東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畬族文化豐富多彩,有優美

動人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富有哲理的諺語,粗獷樸實,奔放剛

健的舞蹈,工藝精巧的刺繡編織及服飾等,尤以民歌為勝。畬族有

著互助合群,簡樸勤勞,忍耐刻苦,謙讓平和的民風,別具一格的

婚喪習俗和禁忌,充分體現了鮮明的民族特色。與畬族清純的自然

風光和豐富的人文景觀,構成了一幅美麗動人的山水風情畫。

畬族風貌

景寧縣是全國第一個畬族自治縣。1990年第四次全國

人口普查,全區有畬族7.54萬多人,占全國畬族人口 12%,

占全省 43.7%。境內山地連綿,氣候溫暖濕潤,人文、自

然景觀獨特,自然資源豐富,是一塊開發前景十分廣闊的

寶地。畬族自稱“山哈”,意指居住山裡的客戶。他們使

用統一的畬語,同時通用當地漢語;相傳上古高辛帝時,

始祖盤瓠抗敵有功,高辛帝將三公主嫁給他,婚後生三男

一女,分別姓盤、藍、雷、鐘,始形成今天的畬族。畬族

原聚房閩、粵、贛邊境地區。唐永秦二年(766 年)畬族雷

進裕一家 5人從福建羅源縣十八蘇坑境南坑,遷青田縣鵝

溪村大赤寺(今景寧畬族自治縣澄照鄉,大赤寺已廢)居住,

為我區入遷最早的畬族。明、清為大量入遷時期,有45支

支族遷入。定居,一般幾戶或幾十戶聚居,也有與漢族雜

居一村,“大分散,小集中”。畬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而山歌歌詞通俗,以歌為樂,以歌代言,以歌敘事,以歌

抒情,在畬族中間十分流行。不僅在嫁娶喜事逢年過節時

唱,而且日常生產勞動、接待客人、閑暇休息、談情說愛,

甚至喪葬時也唱。因此,畬鄉有“歌的海洋”的譽稱。歌

唱形式有獨唱、對唱、齊唱等。舞蹈主要存於祭祀等宗教

儀式中,有《學師舞》、《公德舞》等。解放後,經發掘

整理,歌舞內容更廣泛,形式更多樣,藝術水平亦有提高。

畬族民歌《畬民與黨心連心》舞蹈《銀耳開花》等分別在

全國和全省獲獎。旅游者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充滿強烈

生活氣息和淳樸雋永的異族風情。正是這濃郁淳厚、豐富

多彩的民族風情,組成了得天獨厚,一種最生動、最豐富、

最高雅的人文景現。

大祭

大祭位於景寧南部飛雲江水系上游,洞宮山脈北麓,一海拔千余

米的高山小盆地,面積約30平方公裡。她以其涼爽的氣候、幽靜的環境

和綺麗的風光,尤以“時思寺”為主體的古建築群而日益引起人們的矚

目。古建築群是九祭風景區的中心;其中時思寺最為著名。時思寺建於

宋紹興十年(1140年),初名“時思院”。明洪武元年(1368年),誠

意伯劉基為它題寫門額“時思道場”。宣德元年(1426年)改院為寺。

清朝順治和乾隆年間先後再度修繕。該寺原為規模頗大的古剎建築群,

包括大雄寶殿、彌勒佛殿、三清殿、馬夫人樓、心經鐘樓和梅氏宗祠等。

現存二殿一樓:大雄寶殿、三清殿、心經鐘樓。這些古建築全為拱鬥結

構,美觀大方,其柱其梁均一抱有余,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雄

寶殿為五間四進重檐歇山頂木結構,重檐妒鬥,都以四翹二踩雙下昂出

檐。經文化部文物局古建築所專家鑒定,這是宋元之間的建築,是浙江

省內很少見到的,可居江南現存宋元建築的第三位。殿內塑有釋迦牟尼

坐像,高 5米許。左右諸弟子像高 4米許;堂內塑有十八羅漢,二十四

諸天像,姿態各異,栩栩如生。心經鐘樓懸有千斤心經鐘,銅質,鑄於

明洪武年間,其聲可傳30華裡。時思寺門前有一臥一立兩人合抱不過來

的“時思雙柏”,還有長達百米的“古柏長廊”。在時思寺內有一株數

十米高,蒼翠挺拔的“柳杉王”。不知哪年月,這株古衫遭受雷擊,樹

中全部燒成空心,由樹中望去可觀“一線天”奇景;樹基部擊出個大洞,

游人站立著可隨便進出;樹中可擺一桌酒宴或容納20余人.此外,大祭

尚有明清年間所建的馬仙宮、五顯殿.胡橋等古建築。

以“雪花祭”為代表的“大祭卡景”是大祭風景的主體。雪花祭

位於大深村南水口,它由七支水流彙集而成,順崖斜撲而出,在半空中

劃出個巨大的圓弧後,又飛瀉直下,進散成無數朵潔白的水花.紛紛揚

揚,看似漫天飛雪,故名雪花祭。雪花深水聲如雷,氣勢磅礡。形、勢、

聲俱備,正是“銀河倒瀉白雲端電掣雷轟雪滾團”。雪花祭以北的“龍

舌祭”則別具一格:在一株參天古樹下,有一大石形如龍舌,清列的山

泉順翹起的舌尖飛下,那顆顆晶瑩的水珠在陽光的映照下燦如珍珠,故

又名“龍古噴珠”,頗為壯觀。此外還有“石馬潛渡”、“瑞獅戲球”、

“石筍破土”、“芳草地”等十景,它們構成了典型的山鄉風光。環境

幽靜、氣候涼爽,古樹蔥郁,是大祭的一大特色。大祭的年平均氣溫只

有13C, 夏季最高溫僅31。這裡處處可見參天古樹,這些樹大多有上百、

上千年歷史。大祭,畬鄉旅游避暑勝地,處處風光秀麗多姿,引人注目。

上標

景寧有兩大高山盆地,一是大祭,二是上標,大祭的風光在於奇,上標

的風光在於險。上標在縣城南上漁鄉上標洋,以所在地得名。上標風景區有一鐵

索橋,它雖無瀘定橋之奇險,卻也有一種氣勢。鐵索橋是專為上標電站建設工程

建造的,邁步上橋,即使是風和日暖,也為使人倍感森寒。橋的兩頭,是對峙的

兩山,山風穿山而來,似幾十台風扇在猛烈地旋轉,使得鐵索橋搖搖蕩蕩,讓人

難以立足。橋下是數十丈高的深澗,湍急的溪水飛激其間,俯首下瞰,令人兩股

戰戰。橋兩邊的峭壁縫中,曲松倒掛,奇木點綴,蒼苔遍布,景色幽然。加之,

一座景寧最大水電站大壩聳立其間,到此一游,不僅能領略到鐵索橋之險,還會

看到“高峽平湖”的壯觀景像。

草魚塘

踏進草魚塘,一種幽情會油然而生。漫步林蔭道上,可聞清泉叮咚、鳥語聲聲、蟲

鳴啾啾。較之城市,這裡幽雅宜人,好似世外桃源。草魚塘位於敕木山麓,海拔1200米,

是個四季如春的好去處,草魚塘林區是全國21個名貴樹木引種基地之一,名貴樹木眾多:有

清香誘人的日本大葉香柏、北美香柏;有形如寶塔的日本羅漢柏、日本細葉花柏;也有金錢

松、日本冷杉等名貴樹種;還有號稱“世界爺”的美國巨杉、紅杉等珍貴樹木。登山巔遠望,

只見 18000多畝山林郁郁蔥蔥,滿目碧綠,令人恍如進入了一個綠色王國,心曠神怡。不少

到過此地的外地客人都贊說,草魚塘若能開發利用,將會成為與莫干山媲美的避暑療養勝地。

大均

大均村在縣城西南8公裡,小溪與其支流大均坑彙合口東岸。

三面環水,背靠迥龍山,聚落呈正方形。“大均”二字意取孔子

之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此處的風光秀麗多姿:村前,江水碧綠;莊後,層巒疊嶂,真是

山光水影風景宜人,在風景區裡,有觀音閣、浮傘洞、靈水殿、

飛虹亭、飛虹洞等景點。其中建在百米懸崖頂上的觀音閣尤為壯

觀。觀音閣又名大士閣,以主塑觀音大士得名。此地一崖突兀,

高出小溪水面30余米。明嘉靖年間(1522一1566 年),於危崖之

巔修築此閣,清、民國二度修繕。占地約40平方米,高10余米,

分兩層,土木結構,西北外牆立面與崖壁幾成垂面。底層若庭院,

漆以土朱,飾以圖紋,古樸大方,內置木梯可通樓閣。閣內玲瓏

剔透。東、西、北三面各置方窗,南設觀音塑像。歷代名人所作

楹聯、壁詩、匾文俱在。頂層重檐勾角,造型別致。閣外青山,

閣下澄潭,朝夕晴晦,氣像萬千。若登閣俯視,只見潭波平如鏡,

浮傘渡中船只往來悠悠。再見一江碧水出了浮傘渡,就如脫韁之

馬湧向望洋灘滾滾而去。令人觀之頓生大江東去之感。大均,不

愧為畬鄉旅游勝地。

敕木山

敕木山在縣城南6公裡,張春鄉西南隅。相傳古時山有湯夫人廟,南宋高宗遷都

臨安時,湯女仙顯靈運棟梁貴木於朝,高宗大喜,降敕褒封產木之山為敕木山,因之得

名。屬洞宮山脈,海撥1519米。面積約52平方公裡,主要由火山岩構成。常年雲霧繚繞,

氣候宜人,景色秀麗,為舊時“景寧八景”之一,名“敕巒霧雪”。每當煙雨如織暮春

時節,山色如洗,雲霧隨風飄動,山峰忽隱忽現,登臨絕頂,則煙霧隨襟,有如置身白

雲之中,俯瞰遠處,景色歷歷在目。山腰多竹木、茶林。為著名的“金獎惠名茶”產地。

何八仙廟

何八仙廟在縣城南26公裡,雁溪鄉雁溪村水口,以主塑何八仙得名。建於清

乾隆十五年(1750年),四合院式布局,占地 457平方米,進深20.5米,寬15.5米,

共有柱65支,皆為八棱。正殿紅漆大柱,礎雕荷瓣,藻井繪龍圖,牛腿雕人物,東西

壁繪八仙。戲台冀角翹起,六鋪作垂拱,月梁枋刻龍鳳。廟院肅穆森嚴,兼具明、清

古建築之特色,古樸雅致,熠熠生輝。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