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山城始興

作者: 蘇音

導讀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粵東之濱的鮀島來到粵北大山叢中的始興做客,幾天的時光雖說短暫未及親密接觸,卻也讓我對始興從了無概念的完全陌生,跨越到感受融融和分別時的幾分依依。到達始興正是傍晚,上燈時分的縣城雖不見繁華,可燈火一片闌珊顯得挺有生氣。甫抵下榻的新華賓館,主人的熱情好客撲面而來,席間就有了對始興最初的耳聞。此地距韶關市55公裡,人口僅 ...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粵東之濱的鮀島來到粵北大山叢中的始興做客,幾天的時光雖說短暫未及親密接觸,卻也讓我對始興從了無概念的完全陌生,跨越到感受融融和分別時的幾分依依。到達始興正是傍晚,上燈時分的縣城雖不見繁華,可燈火一片闌珊顯得挺有生氣。甫抵下榻的新華賓館,主人的熱情好客撲面而來,席間就有了對始興最初的耳聞。此地距韶關市55公裡,人口僅25萬,面積達2174平方公裡。林業資源豐富,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6.6%,道路綠化率達97.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2.82平方米,均居全省之冠,是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先進縣,2006年又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而令人擊節贊嘆的是,這方土地源遠流長的歷史,約

6000 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公元 263年開始設置始興縣,譽為粵北第一古郡,境內旅游資源豐富,許多人文史跡更閃現著引人入勝的誘惑。

晚飯後洗浴畢,邀室友一起逛夜市看街景。走了一會,就覺得這雖是山城,交通又不便,可一點也沒窮鄉僻壤之感,沿街燈火明亮,且多是店鋪,當然不及沿海都市般擁熙喧鬧,卻也人來人往的。人們的衣著是相對簡撲些,然不時走過的青春靚女,也見妝扮時尚新潮。逛累了,見路邊一間茶室,進去點了一杯柚子茶,輕輕呷著這綠色飲料,品味著那自然的清沁香甜,欣賞這恬靜寧和的街景,真是難得的輕逸啊。

也許是陌生不習慣,一夜未睡好,翌日才6點又出門散步,晨曦中賓館前面的廣場已遍布早起的人們,有練太極的,更多在伴著樂曲跳健身舞,還有在打羽毛球、踢毽子等,好一派和諧溫馨的小城晨曲啊。忽見廣場正面有一古裝人物雕塑,便趨步上前細看,基座上銘“張九齡像”,不想這山城竟是唐代賢相的故裡呀。憑仰塑像,不由憶起了張九齡那膾炙人口的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譽為“雅正衝淡”的唐朝新詩風,他仍是開創者也。次日,我們專程前往張九齡在始興的另一遺跡“張文獻公祠”憑吊,主人介紹說各地許多張姓,均推九齡為祖,有趣的是一行20來人,僅筆者一人姓張。

幾天的匆匆行程,我無意留連那有“物種寶庫,嶺南明珠”之稱的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恐龍古生物化石奇觀、溫泉水滑洗凝脂的大小溫泉等名勝景點,而對與始興淳樸民風一脈相承的古民居產生了濃濃的興趣。坐落在縣城邊的永成圍樓,還是18集電視連續劇《圍屋裡的女人》外景地,圍樓樓高十五米,牆厚一米多。牆體使用了石灰、糯米、紅糖、雞蛋、砒霜、石塊等材料砌成,城牆槍眼錯落,外大內小,正門是四重大門。在冷兵器時代,這真可說是固若金湯了。圍樓內有一口水井,曰子孫萬代井。井台用一大塊石頭雕琢而成。圍樓內有南北兩座樓梯,樓梯的立柱十分奇特,越上面的直徑最大,逐層遞減,最下層的直徑最小。寓意是客家人“步步高升”、“越做越大”的吉祥語。樓梯歷經一百多年滄桑風雨,依舊結實牢固。相傳樓主是清朝當地一位叫做曾履和的客家人,經商發財後扶危濟困,直至自己一貧如洗,感動了當地百姓和官員,上奏皇上後被賜為奉政大夫——五品官,並上調京城。曾履和與當時的湖廣總督張之洞交好,清朝光緒二十一年,即1895年,張之洞特意為曾氏新建的圍樓題寫“永成保障”四字牌匾,而張之洞終其一生也就題了四塊匾。

隘子鎮是抗日名將張發奎家鄉,距縣城62公裡,我們一早起程,驅車近2個小時,在參觀了將軍樸素的故居後來到了有“嶺南第一圍”盛名的滿堂客家大圍,遠遠一望,氣勢果然不凡,不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般的圍龍民居多是圓形的,滿堂圍卻是四邊方正的“方圍”,它建於清朝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主圍占地1.35萬㎡,建築群面積2萬㎡,有九廳、十二院、二十八天井,分寢室、廚房、儲糧室、雜物間等大小房舍計777間。還有廁所、牲畜欄舍、糧倉水井、大院、祠堂、議事廳等,具有“三大功能,九大奇觀”,儼然如一個小城。滿堂大圍,是以中軸對稱、四周向心的合院聚居布局,按輩分而分的住房,既融入了方位觀念又包含宗族倫理意識,次序等級觀念。滿堂圍是民居建築系列的傑出代表,為廣東民居之最。

民居建築是民俗文化的縮影,它形像反映了當地民眾的習俗、價值理念、行為取向等各方面。古建築專家阮儀三教授說:“人是有感情的,他們需要在環境中體味自己的歷史,尋找生活的記憶,撫摸過去的痕跡”。漫步在滿堂圍那用精選過的河卵石鋪築廊道上,端詳腳下及庭院地面河石鋪砌成花朵、谷穗等別致圖案,不由讓人感慨先民的能工匠心和歲月的滄桑造化。回程途中,車多數時候沿著一條時寬時窄的河溪奔馳,展目而望盡是青山綠水,林郁竹翠,不由又浮現出張九齡的詩句:“日落青岩際,溪行綠筱邊。去舟乘月後,歸鳥息人前”。

走前一晚,我獨自再品味這異鄉的夜街,感覺到超市、自選商場生意挺旺,可除了出產的茶葉外其它聞名的特產山菇、竹筍、板鴨等,都了無蹤影,一問那些是在干鮮品商店經營,而夜間這些店卻多數關門打烊了,外地客欲購難覓。而一些地方小食包裝也太過簡陋,只是塑膜一封了事,既無標志也無說明,讓人買得不那麼放心。此行還有一小遺憾,我有一多年未聯系的大姑一家就住在縣城,因行色匆忙又不知詳細地址而未能登門拜訪。

臨別始興,車停墨江之畔,我讓同伴以江景給我再留張影。那輕淌的江水澄碧如練,沿堤景致素雅寧謐,回味始興之行,如這江水般清撒純淨的生態民風最是宜人。

(此文刊發於2008年3月31日《汕頭特區晚報·旅游》)



(始興行1)



(始興行2)



(始興行3)



(始興行4)


精選遊記: 韶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