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潮州府

作者: 蘇音

導讀潮人口語中常將潮州喚作府城,想必是因其歷史上曾相繼為郡、州、路、府治所之故。我早就向慕潮州是歷史悠久之文化名城,公元590年的隋朝就撤郡設州,便有了“潮州”,且山明水秀,靈氣秀逸。可身居僅隔幾十公裡之遙的汕頭幾十年,卻一直惜乎一面緣也。忽見街上廣告有潮州夜游一項,趁節日長假臨末,便心血來潮循址報名參團。 提早用過晚餐,華燈初上,登車出發 ...

潮人口語中常將潮州喚作府城,想必是因其歷史上曾相繼為郡、州、路、府治所之故。我早就向慕潮州是歷史悠久之文化名城,公元590年的隋朝就撤郡設州,便有了“潮州”,且山明水秀,靈氣秀逸。可身居僅隔幾十公裡之遙的汕頭幾十年,卻一直惜乎一面緣也。忽見街上廣告有潮州夜游一項,趁節日長假臨末,便心血來潮循址報名參團。

提早用過晚餐,華燈初上,登車出發。途中,親任導游的旅行社經理,滔滔不絕地推介“潮州八景”,什麼“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到潮不到橋,白白走一場”等等。我對這先入為主、盡說好話的介紹,並不以為然,俗話說得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嘛,便自顧與妻閑話,邊望窗外風景。但見路邊小溪清流,延綿幾裡,頗有小橋流水人家之味,心情不由地舒緩開來。

晚八時,車到潮州文化中心廣場,只見燈火輝煌、一片璀璨瑰麗。12萬5千平方米的廣場,的確氣勢恢弘。映入眼簾,游人如鯽,熙熙攘攘,左右兩側的大屏幕液晶電視分外奪目。廣場上生機盎然,那高低疏密、品種各異的綠化植物,如海棗、大王椰樹等熱帶樹木相伴著佛肚樹、大榕樹之類的本土樹木,還有草坪、花崗岩地板等,將廣場分隔成層次有別的景區、景點,水景遍布其間,流水淙淙,宛如置身於江南園林中。最讓人贊嘆的,莫過於據說以八百萬元打造的音樂噴泉,分布廣場數處,隨著旋律時爾激越昂揚、似是火箭衝天;時爾低徊婉約,有如小語輕訴。廣場一端有一下沉舞台,裝設了水幕管道、激光表演系統和投影儀,可噴出數千條水柱和成片水霧,形成長12米、寬6米,巨型扇狀的水幕牆,蔚為壯觀。還可放映國內尚難得一見的水幕全景電影,據聞畫面清晰、流暢、色彩鮮艷、明快,動感十足,再加上強烈的音效,產生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可惜水幕電影恰在我們集中上車離開時方開映,失之交臂了。但水景幕牆在燈光輝映下,五彩繽紛,也夠賞心悅目了。這廣場真個名不虛傳,是府城的一大新亮點,住在城中心區市民也實在有福,閑來逛上一圈,生活因此更多姿彩。

車行,沿著的濱江長廊向夜游碼頭駛去,一路上江濱美景盡收眼底。幾公裡的長廊,近江一邊是寬達數十米的園林綠化帶,雅致中更帶現代氣息;路的另一邊是逶迤連綿的重新翻建城牆,樸實裡突顯思古之幽情。各色景燈明亮如晝,五光十色,古樸典雅的城樓和花團錦簇的江邊亭閣,燈景如畫,異彩紛呈。品味這奇妙的“時尚與經典”,心境格外地安詳和寧馨。美中不足的是,這長長綿綿的城牆,卻多數並非原汁原味的真品,而是近年的仿建,遺留下來的真跡僅剩幾小節牆而已,不免讓人嘆息。

乘船夜游韓江是重點頂目,沿長長的台階,走下高高的堤岸,再步過幾十米的灘塗碼頭,始上得游船。這船不太,有頂棚,擺放著幾十張塑料休閑椅,約可坐下六、七十人。江上,不時有裝飾著彩燈的游船穿梭往來,可能是所屬船主不同,船的裝飾也不同,有的較講究,有兩層,設置了咖啡卡座位。江風迎面撲來,讓人稍有涼意。遠眺韓山、韓祠,蔥郁繁茂的樹林和別致幽靜的寺院盡掩夜色之下。了望江面,波光蕩漾,燈映江水。正前方的韓江大橋,燈火通明,華麗燦爛,宛若一條通身閃亮的飛龍橫臥南北。再看岸上景觀,船行景換,瓊樓玉宇,實在是流光溢彩,美不勝收。

船過“北閣佛燈”,遙見岸上金山依坡而上的亭台樓閣,層層疊疊,燈明碧透。 北閣是一組樓閣,辟建於宋,形成於明,依山傍水,高低錯落,雄偉壯觀。閣前佛燈,夜間金光四射,可為韓江夜航的標志,相傳江面上從韓江上游十五裡的鹿湖,下游至急水塔,東從饒平地界,南到浮洋,均可望見燈光。

又至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橋”的廣濟(湘子)橋,始建於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跨越韓江兩岸,集拱橋、梁橋、浮橋於一身,橋上建亭閣設街市,有“一裡長橋一裡市”的美譽,在建築藝術上具有動靜結合,剛柔相濟,高低錯落,內外並馳的審美觀感。現所見仍是將舊橋拆除按歷史原貌重建,再見了湘子橋“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獨特歷史風貌。船倒頭回程,船上夜游半個多小時,可謂人在景中,景在畫中,如臨夢幻,心曠神怡。

上得岸來又奔下一景點,北堤中段的“鱷渡秋風”,這曾是古渡口,為當年韓愈貶潮,因聞“惡溪有鱷魚食民物產,民是以窮。”遂到此祭鱷之處。建有一花崗岩石亭,雙層四柱,回廊欄杆。稍有遺憾的是,各處皆燈火輝煌,惟此因地處偏僻,而黑燈瞎火的。

游覽最後一項是登廣濟門城樓,也稱“韓江樓”或 “東門樓”,此為潮州古城原七座城門中最巍峨壯觀者,是名城主要標志。始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宮殿式三層歇山頂閣樓,樓置於高大厚實的台基上,拱門中開,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前後面為木石柱相銜接支撐,並跨出城牆外,成為騎樓。屋面鋪雙層大青瓦,各層出檐均嵌藍琉璃勾頭滴水,雕欄畫棟,流金鑠石。導游喻謂是小天安門城樓。我對此興趣不太,卻對城門內的騎樓街市更覺親切,便自顧走進城裡逛去。

曾為“嶺東首邑”的府城有著1600多年歷史,還遺下了好些具有傳統建築特色的明、清民居,唐宋的常袞、楊嗣復、文天祥、陸秀夫等十位宰相都曾來到潮州,有所謂的“十相留聲”之所,據說仍保持了較好的甲弟古貌。街巷亭井,一屋一牆都帶著濃郁的文化積澱,多想慢慢走,慢慢看那老街舊巷,去品味歷史名城的悠悠古韻,在環境與氛圍中撫摸歲月痕跡,可惜,夜已深了,導游在召集游客趕緊上車以赴歸程。


精選遊記: 潮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