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秋季赤城溫泉之旅(之二)

作者: 翁根松木

導讀2009年初秋赤城、沽源之旅(之二) 第二天 沽源閃電湖、赤城獨石口 第二天我們前往離赤城一百多公裡的沽源閃電湖。原計劃先經345省道去河北崇禮,據說那裡的高山滑雪場所在的山林很壯觀。但快到崇禮准備走242省道時候,卻因修路無法進入崇禮。索性直接沿242省道北上,直接去河北內蒙交界的沽源閃電湖游覽,沽源縣地界處內蒙古高原南端,沽源草原是距北京最近的原� ...

2009年初秋赤城、沽源之旅(之二)

第二天 沽源閃電湖、赤城獨石口

第二天我們前往離赤城一百多公裡的沽源閃電湖。原計劃先經345省道去河北崇禮,據說那裡的高山滑雪場所在的山林很壯觀。但快到崇禮准備走242省道時候,卻因修路無法進入崇禮。索性直接沿242省道北上,直接去河北內蒙交界的沽源閃電湖游覽,沽源縣地界處內蒙古高原南端,沽源草原是距北京最近的原始草原。行車所經地區,是典型的壩上高原,群山連綿,山勢平緩。間或有些人工林,當是三北防護林的最北部分,經當地政府和民眾多年維護,已成氣候,形成一道道美麗風景線。這片地區是半農半牧經濟區,由於高寒氣候,無霜期短,降水又少,所以種植的都是燕麥、蓨麥之類的耐旱作物。路邊偶爾可以看到放牧或者趕牲口群的,這裡的牛群已基本上由荷蘭種黑白花乳用牛組成。牛品種這件事情折射出市場經濟力量有多大,想當初我們在牧區插隊的時候,為了改良牛羊品種,每年秋季投入那麼多的人力物力,經過了8年到我們離開時,所取得的進步甚微,牧民仍然偏愛那些乳產量並不高的傳統蒙古牛。

中午在沽源吃了一頓典型的高寒地區蓨麥食品為主的午餐,菜品味道還可以,只是老板娘狡猾的想多收飯費,讓我們不快。這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副產品吧,我們當年那種在草原上隨意漫游,進包吃飯,坐下喝茶,四處為家的時代,已經漸行漸遠,壩上的人們也逐漸被銅臭氣熏染。

在去閃電湖的路上,我們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獲,看到了一座遼金時代的古墓遺跡,由於該墓地面建築為一座二層的圓頂磚樓閣,當地俗稱為“蕭太後梳妝樓”。由於其特別的時代背景、獨特的建築特點以及保存的完整性,這個墓葬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在草原地區這是比較罕見的。據說可以下墓室參觀,我們對這類東西興趣不大,就在外邊看看,照兩張像。

閃電河源自塞罕壩,蜿蜒流淌,像一道閃電橫越草原,因此得名。閃電湖其實是閃電河上的利用原有草原湖圍湖建壩的一座水庫,攔河大壩壩高近20米,橫亙在綠草和碧水之間,如長龍臥波蔚為壯觀。以我在草原生活過的經驗看,閃電湖以前肯定就是一個我們蒙古人稱之為“諾爾”(淺水湖)的水泡子。浩渺的水面上,不時有年輕人駕駛的摩托艇掠過,激起一道道水花。湖邊上等待游客騎行的馬匹聚在一起,不斷地搖著頭和尾,以驅趕討厭的馬蠅。在湖邊,我看見一匹棕色為主,腰背中間為白色的花馬,這使我一下子回到41年前,我剛剛到草原插隊的時候,大隊牧民就分給我這樣一匹棕白花馬,蒙古語是“阿拉噶馬日”,這匹馬輕快、溫順,伴我度過剛剛到草原那艱苦歲月。

我們在湖邊還和當地的為旅游者服務的牽馬人聊天。他們現在種地沒有任何稅費,國家還給補貼,自己養幾匹馬,再通過向旅游者提供騎乘馬掙些現錢,所以日子還是不差的。當地大約20萬元就可以蓋5間磚瓦房和一個院子,富裕戶幾年之內就可以蓋上。我們開玩笑的說,你們比北京的年輕人強多了,他們靠自己,恐怕一輩子都要租房子住。這就和那個關於“城裡貓”和“鄉下貓”的故事所說的一樣,實際上我們城裡年輕人也很難離鄉背井,到艱苦的地方創業。這一代和40年前的我們,思想以及面臨的現實完全無可比性。

從閃電湖再返回沽源,我們沒有走原來的242省道,而是走直接通向赤城的241省道。這條道沿途景觀也很美,前半部是草原特色,不時可以看到風電發電機塔群,這幾年由於國際上對新能源的重視,二氧化碳減排交易的推行,以及近兩年銀行在新能源貸款上的寬松政策,各大電力和能源相關企業紛紛搶灘壩上和西北風電資源省,在這些原本荒漠的草原,樹起無數風電塔,形成一道新景觀。這種投資的影響,現在恐怕一時還難說清,銀行的錢也是人民的存款,是否會有風險,很少有銀行認真去分析過吧。

過了草原,到赤城北部進入山區,過北壩子山梁,是兩山之間的白河河谷,在河谷要津之地的獨石口,有個獨石口長城關隘,這是古代駐軍防御地,據說此地曾經是扼守北京北部大門的軍事要津之地,此地的防御對於保衛居庸關意義重大。現在這裡還可以感受當年千軍萬馬駐守的氣勢,對面高高的烽火台可以說是古代的軍事通訊的重要一環。

一天下來,自然很累,我們回到溫泉溝,回去泡溫泉之前,先在溝口的花園小歇。這個花園中間是水塘,周圍種滿各種花草,綠化不錯。但這裡其實是溝內的生活污水處理池,雖然主要是洗浴污水,但似乎並沒有真正處理過,就直接就排到池塘之中。日久天長,對於地下水肯定有污染,理應當重視,但想到赤城這國家一類貧困縣的財力,又擔心其無力顧及。


精選遊記: 張家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