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青海當村長–訪問宋當村

作者: KEVINAO

導讀原文見http://kevininbj.spaces.live.com/blog/cns!6BB9A63DA801D486!219.entry 吃早飯時,看到了縣委書記和縣紀委等若干領導在集體早餐,他們知道我的到來。看來他們周六還在工作。 村子離縣城很近,開車幾分鐘就到。陪同去的有鎮書記,2個副鎮長,鎮武裝部長。首先到村黨委辦公室開會,村裡的現任和前任書記和村長等5人參加。這個藏區的黨委辦公室,似乎比內地更加又紅又專,擺放著� ...

原文見http://kevininbj.spaces.live.com/blog/cns!6BB9A63DA801D486!219.entry

吃早飯時,看到了縣委書記和縣紀委等若干領導在集體早餐,他們知道我的到來。看來他們周六還在工作。

村子離縣城很近,開車幾分鐘就到。陪同去的有鎮書記,2個副鎮長,鎮武裝部長。首先到村黨委辦公室開會,村裡的現任和前任書記和村長等5人參加。這個藏區的黨委辦公室,似乎比內地更加又紅又專,擺放著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的頭像,及八榮八恥等標牌。村子基本情況是,農業區,四周是不長樹的土山,857人,人均耕地1畝多,以種青稞和油菜為主。牲畜總量為3000多頭,羊為主。以上的糧食和牲畜都主要供自己食用。人均收入1500多,主要以到縣內打小工(如工程施工)為主,但因技術水平有限,人日均小工收入只有50元,遠低於四川小工日均100多元。








村書記心靈手巧,是個老木匠,也懂工程管理,可惜村裡像他這樣能干又能想的人太少。他有多個想法,如:

l建藏式家具廠,供應玉樹州。目前玉樹的家具均由外州供應。因為路費,家具很貴。村裡以村干部個人房屋為抵押,從信用社貸款20萬購買設備,年利率20%。村長准備在村裡招10幾個村民,一邊培訓他們,一邊做家具,月薪500。還需請三個月薪達3000的師傅培訓村民。預計這個家具廠第一年虧損,第二年盈虧持平,第三年才盈利。我很反對這個計劃,因為在村裡赤貧的情況下,不合適貸款做高風險高成本回收慢的業務。與其建個工廠,還不如書記帶領2-3個小兵,從小規模開始,一個月只做幾個家具也行,就算是試探市場吧。否則這個非木材產地,缺乏熟練工人,也沒有銷售能力的企業,失敗概率太大。




l溫室種蔬菜。玉樹地區蔬菜主要靠外地輸入,據說一斤小白菜要2.5元,冬天更貴。溫室種菜,成本稍低,村民有經驗,而且市場非常廣闊。但據副鎮長說,鎮裡出錢幫助某村建溫室,但村民不愛干。找了外地人來種菜,後來外地人走後,村裡人還是不愛種菜,寧願每天曬太陽。也有村民完全不懂如何種菜,也不學習,或者看到蔬菜生蟲子後不敢殺蟲,因為涉嫌殺生。

l綿陽肥育(圈養綿羊)。低成本投入,有幾百只羊的規模,就不愁收入了。

l買運輸車,搞運輸。一輛車要30幾萬,也屬於初期投資和風險太高,我也不支持。

l其他,如建立工程隊服務全縣,村民自制手工藝品,外出表演歌舞(稱多歌舞屬藏區最棒,原生態),組織村民外出務工。據說有村子派了30幾人去青島打工,但後來因為氣候,飲食和語言等問題都回到村裡。據鎮領導講,村民對外出務工一向反感。

開會時他們彼此交談都用藏語,突然間村裡5人同時舉起手,我就猜到是全票通過我這個村長。之後,就是村長委任狀,由縣裡和鎮裡蓋章。會後,我參觀了3個農戶家。第一家兩個老人都是殘疾,女婿(四川漢人,很能干)年初去世,家境貧寒。第二家據說男主人精神不好,還有4個孩子。第三家家境不錯,老人在院子裡撐傘曬太陽,女主人在屋裡,帶兩個孩子。房子非常漂亮,據說總成本6萬。家裡三個兒子,2個是僧人,一個在外務工。





從交談中可以感覺到,這個村子自然資源貧乏,耕地少,缺乏旅游資源,村民自主致富熱情不高,生產生活還處於自給自足階段。現有資源根本無法使用全部勞力,即勞動力過剩嚴重。不過因為傳統習俗等原因,村民並不願意主動從商,外出務工,或嘗試新工作方式(如種菜或圈養牲畜)。所以村領導和鎮領導,甚至縣領導州領導,均絞盡腦汁考慮如何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下幫助村民致富,但苦於缺乏啟動資金。據說,個別非常成功的村子,都屬於村領導有魄力,帶領村民嘗試新生產方式(如種菜和養羊),除商品銷售收入用於再生產,分紅或照顧低保外,還將菜或羊分給村民,甚至有逢年過節包車去西寧等地為村民采購的。聽上去很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意味。

盡管這種集體制並非最先進的制度,但在村民思想觀念需要改變的情況下,集體先行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華西村和大邱莊的發展也大致經歷了此階段,可見這裡的農村觀念尚處於內地80年代的水平。我也一再跟村裡鎮裡強調,少花錢成效快的項目,應該先行。高成本高投入,未來風險大的項目,應該緩行。宜信那種小額低息貸款的方式,應該比較可行,如溫室菜棚或養羊。宜信的朋友一直認為,低息還本的借款,給村民帶來生產壓力,並產生可持續的發展,比盲目的捐贈更有意義。回京後,我將與宜信公司探討可行性。

村裡有個寺廟尕藏寺,是稱多境內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薩迦派寺院。據傳,公元1265年元朝國師八思巴返藏,在此講經灌頂,聚信徒一萬余眾。據說全寺100多僧人裡,只有10幾個來自村裡。我問是不是沒有幼僧,他們回答,孩子必須完成9年制義務教育。看來,稱多附近人們更加務實,與阿壩縣全城幾千僧侶,寺內成群幼僧很不同。



村外還有個孤兒學校, 100多小學生來自全縣。教材為雙語的,左邊是拼音和漢字,右邊是藏文。副校長說,他們目前最需要多媒體教育設施,即電腦。






下午回到稱多縣。據說全縣只有2個工廠,一個是芫根飲料廠,另一個是屠宰場。前者因芫根的季節性緣故,銷售不高。後者則因為藏人不喜歡殺生,所以雇佣的也都是外地漢人。縣裡沒有多少流動人口,商業跟不上,全縣一年財政收入只有300多萬。國家撥款基本只能維持縣政府的運轉。縣裡的特產也僅有芫根和蕨麻,不成氣候。但可以看得出,全縣干部對發展經濟的願望,非常強烈。但牧民,農民,和縣鎮干部的思想,存在很大的差異。我覺得發展經濟的關鍵,不僅是資金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變革,是否願意改變生活方式。據說還有縣裡很多人非常懷念毛澤東時代的貧富均等,反對自主創新致富。






與我去過的其他藏區比,玉樹的風景不是最好的,經濟也是落後的。但淳樸的民風,人們急於擺脫貧困的願望,及當地對黨和社會主義中國的擁護程度,都讓我非常感動。


精選遊記: 玉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