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山過年戲說

作者: 泥鰍師傅

導讀《庵山過年戲說》 庵山是老家那邊莊嚴肅穆的佛教名山,我小時候,鄉間還有許多小腳老太太,逢農歷初一、十五的日子,她們早晨飽餐全素的飯菜,拎上經桶出門,糕餅店已經烤好純齋的光餅,不會夾雜絲毫的肉丁、韭菜等葷腥物,買幾塊帶在身上充當點心,成群結隊走幾個鐘頭的山路到達庵山,洗手、點蠟燭、焚香、擺供果、跪拜、燃黃紙,然後沒完沒了地念經。所謂“ ...

《庵山過年戲說》

庵山是老家那邊莊嚴肅穆的佛教名山,我小時候,鄉間還有許多小腳老太太,逢農歷初一、十五的日子,她們早晨飽餐全素的飯菜,拎上經桶出門,糕餅店已經烤好純齋的光餅,不會夾雜絲毫的肉丁、韭菜等葷腥物,買幾塊帶在身上充當點心,成群結隊走幾個鐘頭的山路到達庵山,洗手、點蠟燭、焚香、擺供果、跪拜、燃黃紙,然後沒完沒了地念經。所謂“經”,就是用黃紙條搓成的紙捻,若干根整齊地捆扎在一起,在佛前念過,就依附上各種超凡的功力,拿回家燒掉,會消災保平安。這些虔誠向佛的老嫗通稱“齋婆姊”。我同學悄悄地問奶奶:“整個班級的齋婆姊同時朗誦,漏念一段沒關系吧?”

諸峰拱衛,庵山獨高,山頂卻冒出清澈甘冽的泉水,民間認為是佛祖的恩賜。建在泉水邊的大佛塑像就成為佛祖的化身。到了年三十那一天,周邊村鎮剛剛成年的男丁按照傳統風俗前往庵山佛寺進香,陪佛祖度過年夜,寄托一輩子的精神庇佑。

書包裡裝一斤米、一把海布(海帶),送到廚房,瞧伙伴們交的,有筍干、梅干菜、黃豆、芋子等。還沒到開飯時間,隨便逛吧,我研究板壁上所題毛筆大字――“庵山真是好風景”,覺得別扭,但是臨出門前母親叮囑“在廟裡不敢亂說話啊,會肚子痛哦”,還是走開為妙。佛寺後山是大片的松樹林,據說到了合適的季節,林地上長滿金色松蕈,與佛殿相輝映。最高處是電視信號發射塔。

天麻麻黑,一小串鞭炮輕輕響過,廟門“嗚嚕”關上,門栓栓好,僧人登殿念經、敲擊法器,“嗡、嗡、嗡、叮……”。按照民間習俗,年三十夜封門,嚴禁外出,一切只等待凌晨的某個時辰舉行隆重的迎新春開門儀式。佛祖卻比家長靈活,處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菜地旁邊側門半掩似閉,廁所設在圍牆外頭的森林裡嘛,佛門淨地,就連環境衛生也非常干淨。順便到電視信號發射台值班室裡看電視,電視上,幾十名牙齒缺損的老紅軍列隊合唱“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呵呵,與“庵山真是好風景”很般配。

如梭歲月匆匆過,家鄉編印歷史文化叢書,我在網絡上閱讀征求意見稿時,看到“庵山廟裡廟外,大年三十夜坐滿四鄉八裡躲債的人”,大吃一驚,仔細回憶,臉上點綴青春美麗痘的中學男生、腦後梳古髻的齋婆姊……,沒看到任何賊眉獐目之徒混跡其間,接受不了賴債躲庵山的誣稱。主編祭出紅旗,援引黨組織負責人講話為依據,采納政治協商會議人士座談會發言為佐證,強調書稿的正確性。事涉黨的威信,我噤若寒蟬,心裡說,現在國際上不都在呼吁以政治手段解決爭端嘛,欣見桑梓與國際接軌。

主編的朋友取折衷,告訴我說,那是歷史事實,不是今天的庵山廟。我聽了拍案叫好,對啊,當今欠債人簡直是老爺,用得著東躲西藏嗎?佛祖難解世俗糾紛,唯有默默流淚。

年關,“大負翁”吃煩索債者請吃的山珍海味,思慕庵山上的齋飯,謹備三牲厚禮,許諾支付高額工錢雇佣轎夫抬行,路上謀劃,過完元宵節把銀行的金庫搬到別墅去,到得山門跟前,急忙下轎,移步三叩首。四大天王、八大金剛、十六羅漢、三十二力士侍立佛前,也不知道是誰,看了眼睛非常不爽,腳尖使出踢毽子無影暗勁,“大負翁”霎時騰空飛起。佛祖皺眉斜眼,面露慍色,值班神擔心負連帶責任,推脫說:“這家伙居然提著豬頭進廟門,敗壞佛家戒律。”佛祖息怒,然救人一命,勝造七級佛塔,就近從齋婆姊經桶裡拽出綾羅綢緞編織香囊拋將出去,猶如打水漂。“大負翁”高竄,以為飛黃騰達,沾沾自喜,待到腦袋朝下,耳邊呼呼生風,城市萬家燈火撲面而來,情知異像,暗泣:“今番休矣,剛見天王,就見閻王,躲過初一,躲過十五,終究躲不過三十,早知道下場如此,就應該……就應該去冥品批發部賒欠幾箱大面額紙錢來燒給自己。悔不該啊……悔不該屢屢喝令討債人派最漂亮的女秘書單獨來談判,紅顏的脂粉氣果真是禍水啊!”猛然間風止,天降七彩祥雲,頂托他穩穩當當的,從窗口飄進城裡最高級賓館的總統套房裡,廚藝最精湛的師傅采用最考究的食物烹制了一大桌佳肴,桌上擺著各色名酒,被欠最多錢的倒霉蛋恭恭敬敬迎上前,感恩涕零,說道:“可把您給盼來了,請您務必賞臉接受我的宴請吧。”


精選遊記: 南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