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地中海郵輪之旅第四站——以弗所Ephesus

作者: cleveryh

導讀以弗所(Ephesus),古希腊、古羅馬史上超級繁華的國際大都會,從羅馬共和國開始就是亞細亞省(小亞細亞西部)的省會,被譽為“亞洲第一個和最大的大都會”,鼎盛時期擁有40萬--50萬人口。以弗所也曾是基督教傳道中心,是啟示錄中的七個教會之一。聖保羅曾兩次到以弗所布道,其後寫下《以弗所書》。這座城從公元前10世紀起有人居住,是亞歷山大時期重要的天然港口;是 ...

以弗所(Ephesus),古希腊、古羅馬史上超級繁華的國際大都會,從羅馬共和國開始就是亞細亞省(小亞細亞西部)的省會,被譽為“亞洲第一個和最大的大都會”,鼎盛時期擁有40萬--50萬人口。以弗所也曾是基督教傳道中心,是啟示錄中的七個教會之一。聖保羅曾兩次到以弗所布道,其後寫下《以弗所書》。這座城從公元前10世紀起有人居住,是亞歷山大時期重要的天然港口;是埃及艷後拜訪安東尼,讓古羅馬人為之驚艷的地方;也曾富裕到公元前400年就有了街燈。公元6世紀,一場大地震讓以弗所嚴重受損,加之泥沙淤積,城市重要的港口漸漸淤塞,遠離入海口達6公裡之遙,無法在再有方便的海洋貿易交換,經濟驟然衰落。5-6世紀,人口又急劇減少,以弗所逐漸被遺棄,退出了歷史舞台。

作為目前世界上已發掘的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古希腊羅馬城市遺址,以弗所雖然至今只挖掘展出了一小部分,但已足以讓我感受到古城強盛時期的繁華和恢宏氣勢。


(奏樂堂(Odeum)和它附近道路的下水道)

奏樂堂(Odeum),是議會商討城市未來的地方,當然也可以舉行音樂會,可容納1500人。古羅馬人很早就開始注重公共設施的建設,在附近的路上依稀可見下水道的痕跡。



(神廟、馬賽克地面和公共廁所)

隨處可見的精雕細琢的柱廊和地面上復雜的馬賽克可以彰顯當初城市的繁榮。城市內除了有公共浴室,還有公共廁所。當年人們並排坐在坑位上,高聲討論今天讀了什麼書,今天又發生了什麼事情。



(塞爾瑟斯圖書館(the Celsus Library))

塞爾瑟斯圖書館(the Celsus Library),是亞細亞省總督Tiberius Julius Celsus的兒子為了紀念他而在他的墳墓上修建的。最後由Celsus的孫子在公元125年完成。在當時曾擁有12000卷藏書,足以與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媲美。正面有4座雕像,分別是Sophia,Arete,Eunoia and Episteme,代表Celsus擁有智慧(wisdom)、勇氣(courage)、仁慈(benevolence)和知識(knowledge)。



(康斯坦丁城門和前來參觀的意大利總統(右圖中戴帽的老人))

圖書館的右邊是康斯坦丁城門(the Mazaeus and Mithridates Gate),由兩個被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及家人釋放的奴隸為他們而建造。當我們這在參觀的時候,碰上意大利的總統也來參觀。呵呵,照張像紀念紀念。



(大劇場和海港大道)

大劇場(the Grand Theatre),可容納24500人。當我坐在最高的一排,也能清楚的聽見舞台中人們的談話,充分展示了古希腊和古羅馬人的聰明與智慧。

緊接劇場是The street of Arcadiance,直通以弗所城市命脈--海港口的大街,當年曾是人潮湧動,繁榮興旺。而如今,站在大街當中,看到的只有斷壁殘垣。

曾經歌舞升平的以弗所,只留下了輝煌的遺跡;看來世間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抵擋住時間的洗禮。


精選遊記: 伊茲密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