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久安背印像(田清原創)

作者: 勞麗

導讀古村久安背印像田 清故鄉的印像,只能經常在記憶中回味,時間離得愈久,回味便也愈濃。兒時,我是在湘南一個古村---湖南省寧遠縣灣井鎮久安背村長大的,在那裡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少年。歲月悠悠,可惜這些童年的回憶只能成為夢裡奢侈的印像了,有時模糊,有時清淅,現實中的我離那個飛奔在故鄉田埂上的孩童已經很遠很遠了,遠得我想追都追不上。那是一幅絕美的� ...

古村久安背印像田 清故鄉的印像,只能經常在記憶中回味,時間離得愈久,回味便也愈濃。兒時,我是在湘南一個古村---湖南省寧遠縣灣井鎮久安背村長大的,在那裡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少年。歲月悠悠,可惜這些童年的回憶只能成為夢裡奢侈的印像了,有時模糊,有時清淅,現實中的我離那個飛奔在故鄉田埂上的孩童已經很遠很遠了,遠得我想追都追不上。那是一幅絕美的畫面,一個童話般色彩的世界!別夢一去二十余年,不知怎麼的,這兩年時常起家鄉,想起童年時代的朋友,想起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家鄉的老屋,還有那色彩斑瀾的石板路……盡管自己喜歡舞文弄墨,但很少提筆寫起那遙遠湘南美麗的故鄉,唯恐蒼白無力的文字難以承受太重的情感。只是於去年早春寫了《古村久安背尋夢》一文,在報刊、網絡上刊登發表後,勾起了許多同鄉莫名的鄉愁,也讓我體會到了魂牽夢繞的絲絲溫情。在今天這個深夜,在我的筆下,我的模糊或清晰的往事再一次湧上心來,《古村久安背印像》就權當《古村久安背尋夢》的子妹篇吧,她等待我把她們化為純釀,永久地封存。童年記憶之一:老屋我的家鄉久安背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山村,它坐落在一個群山環抱,翠竹相襯,古樹如茵的環境中,是一個聚族而居的千年古村,均為李姓。村莊很大,全村近千戶、4000余人,青堂瓦舍因山勢而建顯得錯落有致,貫穿村莊每個角落的青石板路因蜿蜒曲折而顯得古樸典雅。這裡民風淳樸,村民勤勞,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每當天微微亮,整個村莊還籠罩在晨霧中的時候,各種開門聲,雞鳴聲,狗叫聲,鳥啼聲交織在一起,打破山村的寧靜。特別是山村的早晚,村旁小溪的潺潺流水交織著雞啼鳥鳴,在家家戶戶升騰起的裊裊炊煙襯托下,給人帶來的是和諧、寧靜的音符,使人感到無比的安逸、舒心和恬靜。置身於此,就如同置身如夢如幻般的仙境。我的祖輩們就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我童年的記憶就全部發生在這裡。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那是一個遙遠的年代,基本上沒有現代化的東西,燒的是柴,點的是煤油,只有那一棟棟青磚老屋,一條條青石板路,一棵棵千年古樹,還有那座古老的祠堂和那口古井,延續著這個村莊的歷史。兒時的村莊和巷子很安靜,輕輕踩在小石子路上,害怕驚擾了已經靜靜矗立了幾百年的老牆的酣夢。一人獨自躑躅在青石板路上,恍如行走在明清甚至更遠的年代。走進一間老屋就如走進一個年代,輕撫每一根廊柱好似輕撫一段歷史,老牆上斑駁印記就是歷史、就是過去,徐徐地敘說著這裡曾經的一切…… 童年記憶中的久安背境內完整地保存著一大批明清建築群,磚、木、石三雕藝術精湛,祠堂、民居規模龐大,建造精致。這些明清時代留下的古民居,青磚黑瓦,屋脊起翹,麟次櫛比,古色古香,恰似一幅古雅、秀麗的湘南風情畫。古民居大多為一層,古樸而又有韻致,有達官貴人的府邸,有富商的高樓,也有平民百姓的私居,門罩上裝飾著磚雕石雕,有山水人物、有飛禽走獸、有神話故事、有錦文圖案,無不精致細膩,栩栩如生。這裡的古民居有一個特色:進門為前庭,中設天井,後設廳堂;廳堂後用中門隔開,設一堂二臥室。天井用來通風采光,流水檐都是向天井內傾斜,遇到下雨,水就往天井內流,俗稱“肥水不外流”,其采光、通風、調節氣溫、排水乃至風水安排都極為恰當,因此居住於老宅的舒適自然不必多言。在這一片熟悉的老屋中,有我童年生活的快樂片段。矮矮的木門上貼著泛黃的年畫,門檻早已踏得陷下去,磨亮泛紅的竹椅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響,灶堂後面還堆著柴火。我小時常見奶奶坐在午後的陽光裡打盹,或是雨天在屋裡編草鞋。老屋伴著奶奶一起慢慢老去,老成一種歷史,一種文化。也許,奶奶和老屋已融為一體了,同樣滄桑的面孔,同樣古樸的氣質,同樣溫和的味道。 歲月匆匆,人是物非。據說,久安背古老的青磚屋如今大多是空著的了,村子裡的人家,大都在村頭的魚塘邊和農田上建了新房子,幾乎家家戶戶都是二層以上的小洋樓。村民都住進了新房子,不再惦念青磚屋。那一間間殘破的老屋注釋著歲月的風塵,如同檐下積儲滿雨水的小石坑,積水在緩緩的漫出,而我的思緒也開始蔓延……我無法忘記曾經老屋的故事,更無法不感嘆世事的滄桑。歲月饋贈給老屋以破舊,思緒饋贈我對生命的感悟:人生如夢,世事如煙,能留下的也許只有這殘存的哀悼,與曾經的依稀?珍惜生命裡每一點一滴的感動,留存每一份快樂與幸福,也許就是生命的延伸?到風霜滿鬢時,回憶才不會是斷壁殘垣? 童年記憶之二:青石板路悠悠歲月,一天天流走了往事長河的瀲灩波光,打開心中塵封已久的記憶,風雨飄絮般的往事已是越走越遠。在這紛紛擾擾塵世中,惟有故鄉的那一條條青石板路在我眼前越來越清晰。聽老人說,久安背村的青石板路在明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它修建在蜿蜒起伏的大小山嶺之中,在層層疊疊的梯田和各條巷道的房舍之中,從村頭延伸到村尾,起起伏伏,忽高忽低,時而穿行在或低矮或高峻的山嶺之上,時而巡行在低平的窪地田坎之中,時而分布在縱橫交錯的巷陌之中,與古樹掩映下的古樸民居一道,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家鄉的石板路,是用那大大小小的青石板、石塊和石子鋪就,它們的顏色和形狀都不相同。而且,在石板的鋪擺上也有所不同,有橫的,有豎的,組成了不同的圖案花紋。說是青石板路,在我看來,更偏向藍色,但比天藍更暗點。方形、長圓形、三角形的都有。一般路面的石塊大小差不多。有時,可以看到某段路的石板特別平整,特別大塊,平均有近兩米長,一米寬,質地也特別好,青藍的一片,那麼這條路多半就是通往以前大戶人家或是通往祠堂的。別看這磨的精光的石板路,不僅記載歷史,在古時還像征身份地位呢!滄桑的歲月留下了斑斑痕跡:有的石板的邊緣布滿青色的苔蘚,有的光滑得如洗過一樣,有的殘缺不已……青石板路如同一本不起眼的古書,藏在鄉間僻野,破舊的面容流淌著千年的古韻。 路上鋪設的青石板雖然不規則,但卻不乏古樸、雅致、人性。凡是有上下坡的地方都設了台階,走在路上一點都不費勁,反而覺得很舒服;凡是有溝溝坎坎的地方,都鋪設了石板橋,達到排水順暢,行人免遭坎坷。為方便婦女們洗刷之勞作,溪邊設置了多級石板碼頭,這樣,不管水位漲落,都不會影響她們的正常勞作和生活帶來的無盡快樂。

青石板路是久安背村的一條條脈絡,千百年來它靜靜地躺在地上,從街巷一直平平仄仄延伸到的田野。它不分晝夜,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地迎送著南來北往的行人。青色的石板來自遙遠的大山,所以它也有大山樸實的性格。每天它愉快地看著許多人從它身上走過來又走過去,它用自己的臉和人的鞋底交流著、觸摸著,因此每一塊石板都是一個故事,它清楚地記得千百年來在它身上發生過的悲歡離合。它又是長長的一個鍵盤,哪怕是輕輕地走過,也都會留下一串串動聽的音符踏在青青石板路上,拖鞋“噠噠”作響,和著“嘩嘩”溪水聲,直如一股美妙的音樂。我是踏著古韻風雅的家鄉石板小路長大的,也是沿著這青石板路走出大山的,它托著我不知道走過了多少個風雨輪回。石板路上有我無數的足跡,一塊塊石板上都刻下了我的青澀,我的孤單,我的無憂,我的歡笑。它留給我的回味是春天路旁綻放的山花,夏天滿目蒼翠的綠野,秋天一串串金黃的野果和透亮溪水中的游魚,還有冬天紅燦燦的霜葉。在這一條條青石板小路上,雖然遺落了不少童年無名的煩惱,但得到更多的是與小鳥一同鳴唱的快樂。離家不遠處,有一段鋪在田埂上的石板路,路的兩邊是水田。每天上學都要經過這段路。下雨天,赤腳走在石板路上,光溜溜的,既不會摔跤,又不會被藏在泥漿裡的尖利物剌破腳板;晴天,放學後,我與小伙伴三五成群地坐在石板上吹牛聊天、玩牌下棋,真是快活無比。閉上眼睛,我又看見,當年夢的畫面,天空是蒙蒙的霧,父親牽著我的雙手輕輕走過。也是在這安安靜靜的石板路,通往學堂的路,每日的清晨,風雨無阻,我與父親並肩而行,太多的話語,無盡的溫柔,仁慈的父親給了我太多的愛。好多年沒走過那條石板路了,也不知那些石板路還在不在,我什麼時候能再次光著腳體會它的溫度?我什麼時候能再次數著它踏上我尋覓童年的路?我時時懷念家鄉的青石板路,它像風箏的線,無論我飛多遠,飛多高,總系著我!童年記憶之三:饞嘴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無論貧窮也好,富貴也罷,多數人的童年是溫馨而快樂的。七十年代初,全國正處在經濟蕭條、人民生活貧困的階段,我家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但是,就是那段清貧的日子,卻往往讓我一想起來就倍感溫馨。人到中年,我愈加地懷念童年,有關童年生活的點點滴滴時常飄浮在我的思緒裡,就如清晨草葉上的露珠,隨著東方初升的太陽閃閃發亮,晶瑩而美好。久安背人主食以大米為主。但,我的童年時代是在大集體後期度過的,那時家中的糧食似乎總是不夠吃,多以紅薯雜糧度日,有“紅薯半年糧”之說。早餐吃蒸紅薯,稱之“圓豬圓羊”;中餐吃薯絲摻米飯,稱之“芝麻裹糖”;晚餐吃煨紅薯,稱之“吹吹打打”。那時,大米飯的味道,是人們心中的想像。母親心痛我,隔幾天就在蒸紅薯的時候,蒸上一小碗米飯給我和弟弟吃。第一次,我挑起白白生生的大米飯,一口就塞進嘴裡,幾嚼嚼就滑進喉嚨裡了,味道都沒嘗出來。後來,母親挑飯給我,我就慢慢地品嘗,有時還一顆顆地挑著送進嘴裡,像是數數一樣慢慢地、細細地品味。大米飯的味道從童年就刻進了記憶的深處。改革開放後,田地分到戶後,同樣多的土地,糧食產量卻翻了幾番,再幾年,大米真正成了久安背的主食。改革開放30多年,久安背人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可惜逝去的母親沒有能活到好時代。現在,食物品種越來越豐富多樣,對大米飯的味道越來越不讓人那樣刻骨銘心了,但只要上點年紀的老人,隨時會在餐桌上嘮叨:“要不是改革開放,碗頭這點都不知在哪裡找,還嫌大米飯不好吃。”老人感恩的言語,對改革開放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久安背菜肴有四大特點。一是辣椒。家家戶戶都制有剁辣椒,餐餐桌上有辣椒。俗說:“進了寧遠界,沒有辣椒不成菜”。二是油炸品。有油炸豆腐片、油炸排散、油炸果子等。三是腊味。進入冬季,家家都要熏制腊肉。除腊豬肉外,還有腊雞、腊鴨、腊魚、腊狗肉等。釀豆腐、血澆鴨、燜狗肉,為久安背村乃至寧遠縣的三大傳統名菜,色、香、味俱佳,為喜慶節日筵席必備佳肴。寧遠的“釀豆腐”是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名菜。相傳很久以前,九疑山下的一戶人家,因兄弟不和,外出謀生時,一個往北,一個往南,但他們都非常孝敬自己的母親,每年年初外出,到了過春時,就趕回來和母親團年。有一年,哥哥買回了豬肉,弟弟帶回了油炸豆腐,心靈手巧的母親,就將肉和豆腐做成了香美可口的肉餡豆腐。團年席上,兄弟倆吃到這道菜,都感到味道鮮美,松脆可口,肥而不膩,多吃不厭。這時母親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你們兄弟要像這豆腐丸子一樣,團結親愛,就能做出大事來。”兄弟倆從中悟出了道理,後來團結一致,把一個家庭搞得很興旺,聞名整個寧遠縣。從此,九疑山下的家家戶戶,每到春節必做肉餡豆腐,以像征一家人和睦相處。 “血澆鴨”是寧遠的一款傳統名菜。在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制作此菜。有關“血澆鴨”的來歷,民間還流傳著這麼一段動聽的故事。相傳太平天國起義初期,太平軍首領洪秀全率眾將士攻下了永州城,當地老百姓為慰勞起義軍,也前往軍中與廚子一起下廚。可是在殺鴨拔毛時,鴨身上的細毛卻怎麼也拔不干淨。這時臨近開宴了,一位老廚子急中生智,先是把鴨肉砍成塊,下鍋炒好後再將生鴨血倒進鴨肉裡,繼續炒拌成糊狀,這樣一來,鴨塊上的細毛自然看不見了。到了開宴時間,一碗碗拌有鴨血的鴨肴全部端上了桌。這時有人問老廚子這叫什麼菜,老廚子結結巴巴答不上來。最後還是洪秀全之妹洪宣嬌說了句:就叫它“血澆鴨”吧。於是“血澆鴨”便由此而得名,並一直流傳至今,以其獨特的口味聞名於世。 現在,當我面對琳琅滿目的美食時,我總是情不自禁想起那香噴噴的釀豆腐、血澆鴨。其實,捫心自問,現在的山珍海味,美食佳肴,有哪一種能吃出童年的那股清香,那股純真和美好呢?我想,那種伴著花香的甜蜜、那種身心俱得滿足而悠悠走在夕陽余暉裡歸家的閑散心情,怕是只有在童年的夢裡才能品味和體會得到了吧。(作者:田 清)

如有想了解古村久安背情況的,可聯系:0855--6419172

QQ:626058256

電子郵箱:ltq8868288@126.com





(保存完好的古民房)


精選遊記: 永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