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梵淨山游記兼攻略(轉為中老年游者設計)

作者: gexida

導讀位於貴州省東北部的梵淨山長期以來一直是以彌勒菩薩的道場而聞名於世的,全山有四大皇庵、四十八腳庵等龐大寺廟群,在佛教界有相當地位。全境山勢雄偉,層巒疊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聳;溪流縱橫,飛瀑懸瀉;古老地質形成的特殊地質結構,塑造了它千姿百態、崢嶸奇偉的山岳地貌景觀。以前限於貴州的交通比較閉塞,去游覽梵淨山不太方便,所以在旅游界的名望不� ...

位於貴州省東北部的梵淨山長期以來一直是以彌勒菩薩的道場而聞名於世的,全山有四大皇庵、四十八腳庵等龐大寺廟群,在佛教界有相當地位。全境山勢雄偉,層巒疊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聳;溪流縱橫,飛瀑懸瀉;古老地質形成的特殊地質結構,塑造了它千姿百態、崢嶸奇偉的山岳地貌景觀。以前限於貴州的交通比較閉塞,去游覽梵淨山不太方便,所以在旅游界的名望不及五台山、九華山、普陀山和峨眉山。現在貴州的交通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去游覽梵淨山的人逐漸多起來了,披在梵淨山的那層“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神秘的面紗漸漸地被揭開了,因此去游覽梵淨山也理所當然地成了我的夙願之一。根據原定計劃,我們游覽了雲南以後,經過雲南的羅平縣,從貴州的興義縣直到貴陽,然後從貴陽驅車去游覽梵淨山,再准備經銅仁去游覽鳳凰古城。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天有不測風雲,今年的寒流來得特別早。往年南方的十一月是小陽春,可今年一夜之間,呼嘯的西北風夾帶著陰冷的雨雪,使人一下子仿佛進入了嚴冬。早來的寒潮徹底打亂了我們的計劃。我們原以為主要游覽南方的西雙版納一帶,沒有准備足夠的御寒衣服,到了貴陽竟然是零下二度的雨雪天,使前幾天在景洪還穿短袖的我們不知所措。最要命的是氣像台預報貴陽附近要下凍雨,如果一旦下起了凍雨,路上全是薄冰,車就沒法走了。權衡再三,還是安全第一,決定提前終止旅程,從高速公路返回重慶。第二天早晨,天氣還是陰沉沉的。臨近中午,我們把其他兩個凍得已無心戀戰的旅伴送到火車站,讓他們坐火車返回上海。然後我們兩人驅車准備返回重慶。說也奇怪,這時太陽從雲中探出腦袋,燦爛的陽光把我們曬得暖洋洋的,感到特別的舒服。這下,又勾起了我繼續游覽梵淨山的願望。就這樣,我們倒轉車頭,奔向梵淨山。考慮到走普通公路,恐怕遇到看不清楚的暗冰,發生意外,遂決定回到貴陽,走高速公路到銅仁,然後再從那裡轉去梵淨山。在貴新高速上行駛了兩個小時,因前方公路上發生嚴重的交通事故,阻塞了車輛的通行,在交警的指揮下,被迫在麻江出口下了高速公路。出口收費處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前行不遠向左拐彎,約行駛半個小時就可以繞過事故發生區,重新回到高速公路上。可惜我們對道路不熟悉,可能拐錯了道,走了很長的時間就是回不了高速公路。GPS在這種情況下是無能為力的,內存的地圖中根本沒有這些小道,一股勁地在喊“你已偏離方向,請在前方合適地方調頭”。於是我們只好邊走邊問,向凱裡方向前行。路是油路,就是太窄,會車要很小心,另外就是不斷地上下坡,無窮無盡的180度急轉彎,經過興隆、爐山和萬潮,終於在凱裡東重新回到了高速公路。從地圖上看,這是一段不很長的路程,可我們竟然在群山中走了三個小時!萬幸的是在陽光的照耀下,道路基本上都干了,沒有遇到暗冰。在G60高速公路上又走了兩小時,在玉屏下了高速。從這裡到江口縣還有近八十公裡的路程,要經過天星、何家壩等村,足足化了三個小時,到江口縣已是萬家燈火的晚上了。第二天早晨八點半我們離開江口縣,向梵淨山的山門進發。從江口縣到梵淨山的山腳約有30余公裡,一個多小時後我們到了梵淨山的南大門。梵淨山旅游景區的門票是50元,每人還需購買景區內的環保交通車票,單程是每人10元,來回是20元。如果體力較差者或因礙於時間,不願爬那令人發怵的八千級登山石階,還需要購買索道費,來回是160元,單程是90元。我和我的外甥兼司機小孫商定,我一個人從梵淨山的南大門進山,然後從印江縣方向的西大門下山。讓他先開車返回江口縣,然後再驅車到印江縣的西大門等我。我估算了一下,我這一圈游下來起碼要五、六個小時,而從梵淨山的南大門驅車到北大門有近兩百公裡,他也需要開四、五個小時,在時間上似乎沒有什麼大問題。買票時,售票員告訴我,寒潮來時,這裡普降大雪,山道上都結成了冰,非常滑,為了保證游客的安全,前幾天他們封山謝客了,今天是第一天接待游客。我心中暗喜: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景區內的環保車其實就是普通的面包車,區內的道路很窄,坡度也陡。好在司機都是在這條道上跑熟了的,開得飛快,卻令坐在車內的我們有些膽戰心驚。因為游客稀少,途中的一些景點就不停車了,直接把我們送到索道下站。梵淨山索道總長約3500米,它的轎廂比一般的要大,可坐八個人,而且是全封閉的。僅僅十幾分鐘就把我們從海拔850米的下站送到海拔2032米的上站。下了索道就開始登山。前幾天下的大雪,現在已經變成了冰凌,呈犬齒狀懸掛在步道上方的半山腰上,煞是好看。但這些冰凌被太陽一照,不斷地融化、折斷掉落下來,發出“砰砰”的巨響。路邊的工作人員不斷地催促游客快快通過,不要停留,以免冰凌落下來砸到過路的游人。我也只能匆匆拍了幾張照片,不敢作過久的停留。繼續往上攀登不久,前面有一塊高約數十米的巨岩,是由大小不等的鵝卵石膠結而成的。仔細看這些鵝卵石,有各種不同的顏色:紫紅的,灰綠的,白的、黑的等等,而且有橢圓形或具有棱角的各種形狀。據豎在石山旁邊的銘牌說:這些鵝卵石像千萬顆寶石一樣鑲嵌在這絕壁上,在陽光的照射下會熠熠生輝,猶如寶岩珠壁,十分奇偉瑰麗,所以稱為萬寶岩。也許是陽光照射的角度不對,我左看右看都沒有看到有發光的現像。在萬寶岩前面有一個用木板搭起來的觀景台,有一群搞攝影的專業人士架著長槍短炮在取景、等待最好的拍攝時機。看來昨晚他們應該就住在這裡,這裡有一個小小的招待處,規模不大,沒有多少接待能力。但那個觀景台卻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雪後的空氣清淨極了,視野非常廣闊,在燦爛的陽光下,遠遠近近的山巒盡收眼底,這些層層疊疊的山峰由於距離的遠近不等,呈現出由深到談不同的層次,猶如一幅水墨畫卷。最顯眼的是前面聳立著兩座筆直的互相緊挨著的陡山,高約百米,就像兩根插天的柱子。可以清楚地看到山頂上各有座小廟宇,兩座陡峭的山峰之間的深谷上還架有一架拱形的小橋,這就是梵淨山著名的制高點紅雲金頂。看起來金頂離我們是那樣的近,可是要走到金頂腳下還要走一段路呢。途中還要經過“淨心池”,在一處石壁上,有一個洞穴,裡面流出一股清泉,積起一泓清水。池水旁邊放著勺子,喝上一勺清泉,甘甜而清冽,精神為之一振。再往上走就到了普渡廣場,這是金頂腳下一塊難得的小平地可供游人小坐休息,也是通往金頂的必經之地。要登上金頂可不容易。登山的小道是在陡峭的懸崖的裂縫中人工開鑿的筆直的“天路”,路旁安裝了供人攀扶的鐵鏈。要命的是山陰處的積雪還沒有消融,勉強只能容下半只腳的石階上積滿了一層冰,非常的滑。我雙手緊緊地抓住鐵鏈,身子貼著石壁,踏實了每一步,後人的頭頂著前人的腳,一步步地似乎是垂直地攀登上去。好在這段險惡的“天路”不算太長,盡頭是一個天然的小洞穴,叫“觀音洞”,洞外有一個人在賣香燭。我探頭向洞內張望了一下,洞很小,黑洞洞的,大概只能容一個人,菩薩像也看不清楚。過了這個洞,離山頂就不遠了。山頂的面積真的不大,建有一座袖珍的小廟,叫釋迦殿,供奉著佛主釋迦牟尼佛,廟後有一塊巨石,人稱“說法台”;對面的山頂上同樣也有一座袖珍小廟,叫彌勒殿,供奉的是彌勒佛,廟後也有一塊巨石,稱為“曬經台”。兩座山之間的深達百米的天塹上架有一座五米長的石拱橋,稱為“天橋”,把兩座小廟連接起來。站在山頂上,扶著石欄杆遠眺,真有一覽群山小之感。梵淨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海拔2500米,素有“武陵正源,名山之宗”之稱。天氣格外的晴朗,四周的景致一覽無遺,看那索道上,轎廂像一只只小甲蟲在緩慢地移動著;遠處月鏡山上的奇岩怪石依稀可辨;縱橫的游道如線,還有三三兩兩的游人在攀登,猶如一只只小螞蟻在爬。據金頂的看護人員告訴我,像今天這樣萬裡無雲的天氣對於梵淨山來說實在是十分難得,大多數的日子,山頂上總是雲霧繚繞,像遮著一層面紗,有的時候雲霧把四周遮蓋得嚴嚴實實,什麼也看不見,使遠道而來的游人掃興而歸,所以說我的運氣好。但也就因為天氣太好了,沒有了雲的點綴,我心中不免有些遺憾,總覺得少了些成仙的感覺,要是有些薄雲,四周的景色會變得虛無縹緲起來,這種欲蓋還羞,時隱時現的景色一定更美。所以說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人心不足,蛇吞像”,這種得隴望蜀的心態怎一個“貪”字了得!站在那座天橋上向下張望,有些膽戰心驚,腿也軟了。這是一個直上直下的深壑,想當年修造這座天橋實屬不易。這峽谷人稱“金刀峽”,為此,有人杜撰出一個不倫不類的“民間傳說”:相傳釋迦佛和彌勒佛為爭奪金頂寶地,互不相讓,大戰百日不分彼此,此事驚動天帝,於是用金絲大刀從金頂中間劈下,一分為二,把東面指給彌勒佛,把南面指給釋迦佛,兩佛相爭從此太平。這種拙劣的“傳說”完全違背了佛教“慈悲為懷”的宗旨。佛經說:退一步則海闊天空,記得寒山問拾得:“世人笑我、說我、欺我、罵我、害我、輕我、賤我,何以處之?”拾得答曰:“只是容他、寬他、由他、怕他、恕他、讓他、躲他、不惹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看,這是何等寬闊的胸懷!不是說彌勒佛肚大量大,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嗎,豈能為區區一個金頂與佛主爭得面紅耳赤呢!可見,杜撰這種“傳說”的人把世間那種爭權奪利、爾虞我詐完全搬到這裡,十分可笑。當然對於這種野史村語完全可以一笑置之,不必過於認真,但是我發現現在許多很不錯的風景點硬要捏造出一個低劣的傳說或神話來扯起虎皮當大旗,導游又喋喋不休地向游客推銷,其中不乏一些“葷段子”,實在有污於美好的風景。下山則要容易的多,走的是一條新修的步道,寬而平整。要是再要我走上山的那條險道,簡直不敢想像。回到普渡廣場,那裡在大興土木,正在重建“承恩寺”。該寺是梵淨山彌勒道場的主寺廟,原名叫“上茶殿”,供奉彌勒菩薩,始建於明初,是四大皇庵之一,明清兩朝的皇家都曾敇封它為“古佛道場”的“鎮山之印”。據說原來的廟宇的建築非常奇特,全用梵淨山上的頁岩砌成,如今只剩下一段斷牆殘垣可憐兮兮的聳立在新造的廟宇後面供人憑吊,殘存的門洞中央有一塊“敕賜承恩寺”的門額。新造的廟宇已露出水泥的飛檐翹角的輪廓,不知什麼時候可以向游人開放。從“承恩寺”的修造工地旁邊的石階上行就能通向月鏡山,又稱“老金頂”。與紅雲金頂相比,坡度要小得多,路也要好走不少。很快就能爬上半山腰,那裡有許多奇峰怪石,尤以“蘑菇石”最為聞名。我不清楚為什麼會把它叫做“蘑菇”,因為兀立在我面前那根石柱怎麼看也不能與蘑菇聯系起來。它是方形的,高約有十幾米,下面小上面大,最為奇特的是頂上還有一塊突出的巨石,好像有人不經意隨意放上去,沒有對齊,與下半截錯位了,因此看起來似乎重心不穩,風一吹會隨時翻倒下來似的。真不能不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傾倒,因為這樣的“蘑菇”不止一根,不過與之相比要小一點罷了。是風?是水還是其它未知的力量把它們雕刻的如此模樣?石頭的紋理十分清楚,是一層一層的,分明是沉積岩。這種紋理在“蘑菇石”對面的一塊被人稱為“萬卷經書”的巨岩上表現的更為清晰,整個山體是層層疊疊的,那一層層的岩石就好像是一堆碼放得十分整齊的書籍,氣勢巍峨。有人戲說是唐僧從西天取經回來時途經這裡不慎落下的一疊經卷點化的,倒有三分相像。前人有詩曰:“牙讖玉軸是誰儲,萬卷堆來混代初;遍地縱遭秦火劫,名山還有未燒書。”詩人把此石比作“未燒書”,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對暴君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抗議,入木三分。“蘑菇石”和“萬卷經書石”是梵淨山的標志性景點,任何一個旅游者到了這裡都要在這兩塊巨石前留個影。翻過這怪石林立的小山坡,前面有個“九皇洞”,似乎與明朝的一個皇後娘娘有些瓜葛。進去一看,不過是處非常人工化的景點,除了刻在石壁上的“洞天佛地”四個大字,因筆鋒雋秀給人留下些許印像外,沒有什麼值得看的。從“九皇洞”繼續往上攀登可以到“燃燈殿”,無奈登山路上的積雪還沒有全部化完,路很滑,為安全起見,封路謝客,只能望洋興嘆,留著以後有機會再來此地時拾遺補缺吧。於是,我就向西走到“蘑菇石廣場”。這裡其實是金頂景區的後門,再往西去,就是通向印江縣西大門的山道。金頂景區是梵淨山的核心和精華,許多人游覽了金頂後就直接返回到南大門。說實在的,這不失為一個即節約時間又節省體力的游覽方式,我認為:游過了金頂後就是不到西大門也不能算是遺憾。從金頂游覽區到印江縣的棉絮嶺,游客一般要步行兩三個小時。我因山路上不少地方的積雪還沒有完全融化,不時遇到薄冰,所以一直走得小心翼翼的,不快,整整化了三個半小時。步行的小路大都是沿著山脊,基本是下坡,坡度也不大。怪不得許多攻略都推薦從印江的西大門上山,再從江口縣的南大門下山,這樣能節省體力,避免在南大門側攀登八千級石階之累,畢竟下要比上要省力得多啊。但是,現在開通了索道,我以為還不如乘索道直接進入梵淨山的核心景區來得更合理,更省力。大約走了二十分鐘光景就到了一個叫“凌雲亭”的亭子,在那裡遇到了從印江縣翻山過來的三位年輕人在休息,他們是廣州人,也是我從金頂走到棉絮嶺唯一遇到的游客。他們告訴我已經走了兩個多小時,准備在山上住一個晚上,明天早晨看了日出再返回印江。我告訴他們山上的住宿接待能力有限,不一定能住上,他們說帶了睡袋,實在沒有地方住就露營。唉,年輕人畢竟是年輕人啊,有魄力,什麼也不怕,真服了他們了。他們讓我小心,因為路上還是很滑,不太好走,其中一位年輕人還滑了一跤,幸好沒有傷著骨頭。還特意讓我注意路邊植物上結的冰凌,說太美麗了。告別了年輕人繼續往前走就到了一個叫“萬千台”的地方,這裡是山的背陰處,高處的山坡上掛滿了冰凌,不住地跌落下來,發出巨響。我不禁加快了步伐,迅速離開那頗為危險的地方。接著就沿著崖壁旁的石階爬上一段約十余丈的陡坡,轉一個急彎,來到一個如跳水台般凌空懸掛的小平台,三面都是絕壁懸崖,深不可測。前面就是僅可容一人通過的“剪刀峽”,它的右側是臨崖而立的巨石,左側是山脈的絕壁,的確十分險要。出了峽口是一條兩面都是鷹愁猿懼的絕澗的險道,其中一段稍寬,有5-6尺,這就是所謂的“舍身崖”。放目四顧,群山如浪,向四周排空而下,連綿起伏,直至天際;看對面的金頂,如一塊巨大的青色寒冰,赫然直插天際,峰頂上的天生橋、彌勒、釋迦兩殿清晰可見,似乎僅隔咫尺。過去人們一直認為梵淨山的神佛能洞悉人間善惡,會對為善之人護佑賜福,對作惡的人降災懲罰。所以良善的人來朝山,心安坦然。作惡之徒則心驚肉跳,骨軟筋酥,走到如此險峻之處,就再也不敢前行,只能把帶來的香燭紙錢在此草草焚化,對山遙拜而歸。所以這裡又稱為“拜佛台”。走過了從印江西線登山的兩處最驚險之處——“剪刀峽”和“舍身崖”後,山路逐漸轉為平緩,蜿蜒進入一片叢林。路的兩旁長滿各種樹木。可能這裡處於山脊,風大,這些樹木都不高大,樹身筋骨嶙峋,樹干上古藤繞掛,還有一層厚厚的苔蘚。樹枝間互相糾結纏繞,幾乎樹樹連理,虯結如龍,形成了一個綠蔭長廊,人稱“黑巷子”。梵淨山是植物的基因庫,植物的種類不僅豐富,而且不乏珍稀品種。比如屬於1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珙桐就是其中之一,珙桐又稱“鴿子花樹”,被譽為“活化石”。最為奇特是這裡還有一棵“十月懷胎樹”,該樹一母九子,樹齡已逾千年,母樹為櫻桃樹,其樹干上生長有包括杜鵑、華西花楸、吊鐘花、中華槭、鏽球樹等多種樹木,子樹的根系均扎根於母樹。附近的老百姓為求兒孫滿堂,都紛紛在樹下祈拜,以求如願。所以全樹的枝干上都系滿了紅絲帶,蔚為壯觀。“黑巷子”樹多林密,像個綠胡同,仰視蒼穹如蓋,只有從林梢間偶爾漏下數點陽光。地上有不少薄冰,很滑,估計那位廣州的小伙子就是在這裡跌跤的。路兩邊的樹枝上掛滿了晶瑩剔透的冰凌,確實非常美麗,恍若置身於北國,謀殺了不少照相機的內存。走出長廊,地勢漸漸開闊,樹亦漸稀,錯落有致,高者丈余,矮者四五尺,玲瓏剔透,古岸奇偉,或如虎踞獅蹲,或如鳳翔鶴立,與路畔綠草灌木相映成趣。前行不久,過了小尖峰和薄刀嶺,就能遠遠看見棉絮嶺的建築了。棉絮嶺是印江西大門的旅游接待點,飯店、住宿招待所一應俱全。同時這裡是觀看“萬米睡佛”的最好地點,為此特地修建了“拜佛台”。順著不太高的石階登上一座小山頂,有一座亭閣,憑欄遠眺,遠處天際線的群山剪影活像一尊睡佛的輪廓,眼睛、鼻子、嘴巴無不惟妙惟肖,活靈活現。不過,此類景致並不罕見,高低不等群山的剪影構成人臉和軀干的輪廓的幾率很大,並且通過互相傳說和渲染,使人越看越像,許多地方都有相同的風景。從棉絮嶺可以乘坐景區內的環保車到山腳下的大門,每人也是10元,與南大門不同的是采用四面鏤空的觀光車。下山途中冷風撲面,使人感到冷嗖嗖的,僅十幾分鐘就到了山門。出了山門,走到停車場一看,一輛車子也沒有,看來,外甥小孫駕駛的來接我的汽車還沒有到。我便信步走進山門旁的“護國寺”游覽。“護國寺”也是敕封的四大皇庵之一,是梵淨山最大也是最為壯觀的寺廟,背靠獅子崖,面對肖家河。但是這座地處崇山峻嶺中的寺院,卻迭經戰亂匪患,幾度毀建,到六十年代,僅剩六間廟舍。在罪惡的“文革”期間,印江縣的學生和民兵將尚存的廟宇徹底搗毀,還把金頂的釋迦殿和彌勒殿的佛像以及金頂的鐵鏈運回縣城銷毀。“文革”犯下的罪惡真是罄竹難書。所以我很同意巴金關於建立“文革紀念館”的提議,讓世世代代的中國人牢記千萬不要重蹈“文革”的覆轍,可惜巴金的遺願至今沒有實現。現在的“護國寺”是從被摧毀的遺址上重新修造的。已建成山門、左右耳房、天王殿、放生池、大雄寶殿等建築。盡管修建得氣勢恢宏,金碧輝煌,雕梁畫棟,但總體上感覺缺少古樸的氣息,就好像是一件古代藝術品的仿制品,一件贗品。廟內沒有香客,僅有一個和尚在守著大殿。佛堂內神幔低垂,經幡高懸,頗為莊嚴肅穆。在“護國寺”內參觀禮佛畢,回到停車場一看,車子還沒到,不禁有些擔心,馬上用手機與小孫聯系,得悉還在路上,離西大門還有十幾公裡。此時夕陽已經落到樹梢上,在地上留下長長的影子。山裡的天氣真是怪,太陽照在身上很暖和,太陽一落山,馬上感到寒氣逼人。我想與其在這裡死等,還不如順著公路迎著汽車下山。還好,不過走了四五公裡,小孫的汽車就迎上來了。後來小孫告訴我,這兩百公裡的路他足足跑了六個小時,除了半路上因其它車輛發生互相碰擦,阻塞了公路,耽誤了些時間,主要還是路窄彎多,跑不快。他說最險處一公裡內竟有二十九個急轉彎,可見路之難走。從西大門到印江縣城的公路印證了小孫的說法,路還比較平整,繞著山打圈圈,靠外一側是懸崖,靠內一側留有築路時沒有清除的突出的岩石,會車時一不小心很容易與對面的車發生碰擦,或與突出的岩石刮蹭。時間已晚,天色逐漸暗淡下來,視線越來越不好,盡管此時進山的車輛極少,我還是提心吊膽的,一再提醒小孫放慢車速,謹慎駕駛。到達印江縣城時,天色已完全暗了。



(梵淨山金頂雄姿)



(梵淨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游覽圖)


精選遊記: 銅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