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游:從和平門穿越美國邊境

作者: 神州旅行者

導讀《北美札記》之二: 自駕游:從和平門穿越美國邊境 作者:楓之嶺 http://***/wildmapleridge 溫哥華是一個坐落在美加邊境上的城市,從溫哥華市中心到位於城市南端的陸路邊境口岸-和平門(Peace Arch),只有48公裡,與北京天安門廣場到昌平縣城的距離相同,驅車走99號高速路只需半個小時。生活在溫哥華的華人,經常在節假日去美國購物、旅游,兩地來往非常方便。 只要� ...

《北美札記》之二:

自駕游:從和平門穿越美國邊境

作者:楓之嶺 http://***/wildmapleridge

溫哥華是一個坐落在美加邊境上的城市,從溫哥華市中心到位於城市南端的陸路邊境口岸-和平門(Peace Arch),只有48公裡,與北京天安門廣場到昌平縣城的距離相同,驅車走99號高速路只需半個小時。生活在溫哥華的華人,經常在節假日去美國購物、旅游,兩地來往非常方便。





只要在加拿大具有合法身份的中國人,持本人的中國護照到位於West Georgia Street街上的美國駐溫哥華總領事館,就可以非常容易地申請到美國的入境簽證,而且是一簽十年多次往返,即使護照過期更換也不需要重新申請簽證,屆時只需一起出示新、舊兩本護照即可入境。





和平門是美加邊境上的一座紀念碑式的建築物,高20.5米,位於和平門公園的寬大草坪的正中央,剛好矗立在加拿大、美國的南北分界線上,這裡同時也是加拿大99號公路與美國I-5公路的起始點。和平門竣工於1921年9月,用於紀念英美兩國於1814年12月24日簽訂的根特條約(The Treaty of Ghent),該條約為兩國間由於貿易摩擦而爆發的1812戰爭劃上了句號。在美國一側門楣上鐫刻著一行字句:“Children of a common mother(同一個母親的子女)”,在加拿大一側鐫刻著:“Brethren dwelling together in unity(唇齒相依的同胞)”,真是道出了兩國之間無法割舍的親密關系。





曾經從陸路出入過中國邊境的人,對口岸的布局都不會陌生:首先你要先在中國海關辦理離境手續,然後到對方海關辦理入境手續,羅湖和拱北海關都是如此。但是,美加海關卻完全不同,這裡的海關是一座一字形兩國共用的建築,從加拿大向美國行走,右側是美國海關,左側是加拿大海關,凡從加拿大進入美國者,一律由美國邊防負責;凡從美國進入加拿大者,完全由加拿大邊防負責,充分體現了兩國之間的互信關系。我想,即使在中國與香港、澳門之間的邊防也未能做到這樣的互信,那裡畢竟都是中國自己的國土,為什麼就不能像美加這樣為雙方提供方便呢?





駕車從陸路進入美國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所謂的海關實際類似與國內的高速路收費站,排隊經過窗口時,只要交驗同車人的護照即可,邊境警察一般會詢問你幾個諸如:去哪裡?干嘛去?呆幾天?之類的簡單問題,前後不過3-5分鐘,你根本不必下車即可進入美國。當然,如果你是第一次進入美國,警察會讓你把車停到指定位置,然後進入海關接待室辦理出入境登記卡,包括照相、取指模,收取5美元的費用,有效期為半年。以後再次穿越邊境時,你只要出示護照和這張登記卡就不必下車,期滿時再換領新的登記卡。

記得首次從溫哥華陸路入境美國是由朋友帶領,負責辦證的兩個邊境警察是菲律賓裔,態度十分友好,看著我的加拿大楓葉卡兩人小聲嘀咕:為什麼中國人到加拿大都有PR卡,而我們的菲律賓兄弟很少有? 當問我要去哪裡時,我竟一時想不清要去的地方名稱,我當時只知道華盛頓州有西雅圖這樣的大城市,所以回答說:“大概去一個叫Bellingham的小城市。”沒想到問我的警察當時就以玩笑似的口吻回敬道:“我們美國沒有小城市!”

美國雖然經歷了9-11,經歷過無數次恐怖襲擊,但在美加邊境管理上仍然那麼自信,這種自信一方面是來自於對朋友的信任,另一方面則來自於內部有效的管理。美國和加拿大有著漫長的邊境線,僅溫哥華一地就有四、五座24小時運轉的邊境口岸,沒有完善高效的管理系統,會為多少人帶來不便。我時常在想:我們的政府機構一旦對某事重視起來,必定會搞出許多繁文縟節的手續,例如:有時一個治理超載行動,動輒切斷整條公路,所有車輛、司機和乘客會被堵在路上數日之久,治理之後一切照舊;為了杜絕春運期間倒賣車票,購買火車票一律登記身份資料,以至於火車站售票系統瀕於崩潰。不知制訂措施的人有沒認真想過這些辦法是否真正有效?有多少事情是在做無用功?有多少事情是為大眾著想還是只圖管理者自己方便?


精選遊記: 西雅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