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過東甘肅,天水之其他古建--散落多多

作者: tutuu

導讀掠過東甘肅,天水之其他古建--散落多多 城中找到、碰到古建還有不少呢。 萬壽宮 “在秦城區建設路東端北側,始建於清康熙初年,為供奉皇帝牌位的生祠和接旨儀典之地。”為皇帝上壽的地方,這還差不多在,百度上只說江西會館,差遠了。全國各地多有,應基本是此用途,似於清後流行。 查到一段交待得蠻清楚:“萬壽宮最早為江西人紀念許真君建的道觀,即公元3 ...

掠過東甘肅,天水之其他古建--散落多多

城中找到、碰到古建還有不少呢。

萬壽宮

“在秦城區建設路東端北側,始建於清康熙初年,為供奉皇帝牌位的生祠和接旨儀典之地。”為皇帝上壽的地方,這還差不多在,百度上只說江西會館,差遠了。全國各地多有,應基本是此用途,似於清後流行。

查到一段交待得蠻清楚:“萬壽宮最早為江西人紀念許真君建的道觀,即公元376年(東晉太元元年)。後由江西人外遷(史稱“江右人”),逐步仿建於沿長江流域;自唐宋以後,開始向湖南、湖北、雲貴川一帶遷徙;明清時期,開始遍布全國,最繁盛時期達1300余處,其中江西省內600余座,外省包括海外共700余處。 公元1010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升觀為宮,皇帝親書:“玉隆萬壽宮”賜額,下詔書全國仿效修建。

公元1116年,政和六年。微宗皇帝趙佶,自稱“教自道君皇帝”、於宣和元年(1119年)八月,用瘦金體御書《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牌,令汴京神霄宮先刻碑,即後以該碑的拓本頒賜天下摹勒立碑,同下詔書:“埒於王者之居”。

明代以後,各州府所在地萬壽宮均改為“皇廟”,特指各地巡撫衙門所在地建的皇帝建築(皇廟)——萬壽宮。每逢皇帝生日、國喪、皇帝登基,朝廷聖旨傳接,城內文武官員都要親來皇廟集體朝拜。

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全國皇廟統一名稱“萬壽宮”並沿用至今。

現存於世的“萬壽宮”,多在滿清時代進行過修整改造,因在明清時代以前,萬壽宮是作為道家寺院而存在的,而寺院內不符合清朝朝賀儀規,所以,大多按清規,仿北京故宮、頤和園內的德和園等,承襲皇家建築風格而改建。其中有御書萬壽宮款文扁牌的便是所謂皇廟。既作會館公所,同時也是地方官員朝拜祝賀接旨儀典活動場所,與皇帝出巡時到達該地的臨時行宮(其中沒有萬壽宮扁牌的江西會館僅作江右人辦公經商的義地,並非皇廟)。 ”

總之,萬壽宮有三種,一是江西會館的神廟;二是宋朝皇帝讓建的道觀;三是清帝的官廟。明朝,一和二在大城市中的變成了皇廟。

天水的萬壽宮,純然清式,本是專向用途的麼。在現之修整中也似有所變異。天水書畫院據之。

天主堂

緊鄰著萬壽宮在。算不得古建吧。但舊時,天水應有天主堂的,在哪兒?什麼樣子?

漢忠烈紀將軍祠(城隍廟)

汽車上見之,匾額上字不能識全,但知為將軍祠。查知仍漢忠烈紀將軍祠(城隍廟)

明初,為漢將軍紀信修建的廟祠,因紀信為天水城隍,又為天水城隍廟。

門前牌坊匾額上“漢忠烈紀將軍祠”的字仍於右任書。

“天水城隍廟,在歷史上曾幾經傾圮復修,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光緒五年(1879年)天水兩次遭大地震,城隍廟兩次被破壞。廟內原有靜宮、東樓、倉帝、馬神、藥王、聖母、諸祠。抗戰時期,天水學者馮國瑞勸時任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將其所藏之陝西地方志等書籍移至天水,辟此處為“天水圖書館”。天水圖書館藏書之巨曾為隴上之最。”藏書呢?現在哪兒?

牌坊下的塑像是紀將軍麼?怎麼看著像唐僧呢

文廟,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呢,只一牌坊,一院落,一大殿。年頭倒有了,古柏為證。

城隍廟街對面,一有錢人的古宅院已修整開放,收著現代人的錢,這類宅子,全國各地大同小異的多了去。

如這麼說,萬壽宮、文廟、城隍廟全國各地大同小異的也多了去呀。一私一官,何待之相異?緣乎前者唯建築可看,而後者含文化、歷史因素多多故?



(萬壽宮)



(天主堂)



(漢忠烈紀將軍祠(城隍廟)



(文廟)



(文廟)


精選遊記: 天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