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老城】⑴炮台旁喝茶的愜意生活

作者: 老楊yjr

導讀炮台旁喝茶的愜意生活 重慶三千年的巴渝文化,留存至今的歷史文化遺跡有多少?對城牆文化而言,重慶古城九開八閉17座城門,歷經六百年滄桑變遷,如今只剩下通遠門和東水門兩座。東水門是座空城門,去年8月17日我已經專門發了期《重慶“九開八閉”之東水門》,介紹了東水門。只有通遠門還殘留著一段城牆,過去城牆處有一只拳頭雕塑,如今卻是攻守城牆的兵士塑像� ...

炮台旁喝茶的愜意生活

重慶三千年的巴渝文化,留存至今的歷史文化遺跡有多少?對城牆文化而言,重慶古城九開八閉17座城門,歷經六百年滄桑變遷,如今只剩下通遠門和東水門兩座。東水門是座空城門,去年8月17日我已經專門發了期《重慶“九開八閉”之東水門》,介紹了東水門。只有通遠門還殘留著一段城牆,過去城牆處有一只拳頭雕塑,如今卻是攻守城牆的兵士塑像。歷經風雨滄桑的重慶通遠門老城牆,是老城區唯一的遺址公園。通遠門那座小門洞歷來是重慶城通往外界唯一的陸路通道,南宋末年,蒙古軍攻破成都,宋軍退守重慶,彭大雅出任重慶知府,竭盡全力拓修重慶城。1929年,國民政府首任重慶市長潘文華鑿穿通遠門,一改老重慶城市格局,六百年不破的通遠門城牆被打通,有了城外城內的感覺。以崖為牆,是通遠門的雛形。從通遠門到較場口,是重慶人到解放碑走慣了的老路。通遠門那座小門洞歷來是重慶城通往外界唯一的陸路通道,門外的七星崗則是一片亂墳崗。一首流傳至今,以城門為內容的《重慶歌》中唱到,“通遠門,鑼鼓響,看埋死人”。通遠門遺址公園的守城、攻城雕塑,表現的正是明末清初明軍和張獻忠率領的起義軍血戰的情形。正是有了這些血腥歷史,人們希望通遠門能保護自己的心願也就更為迫切,街道名都與此有關。金湯街是通遠門旁的一條小街,取名金湯街,意在固若金湯,表達生活安定的願望。如今,登上通遠門,炮台旁有一茶坊,天氣好的時候,老城區的人都習慣登上城樓,坐在炮台邊兒喝茶聊天,那生活愜意得很。


(重慶老城通遠門)



(重慶老城通遠門)



(重慶老城通遠門)



(重慶老城通遠門)



(重慶老城通遠門)


精選遊記: 重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