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欄晴沙:一帶平沙繞海隅

作者: 我心裡有片海

導讀有人說文人的矯情成就了“鹿欄晴沙”四個字,有人說“晴”字點石成金。鹿欄晴沙也許沒有諸如塞班島等綠水白沙之步出蓮花,可能也沒海南島之峨嵋淡掃,但她卻如同傳統的古代女性,脈脈而含蓄。劉夢蘭詩人曾寫道:一帶平沙繞海隅,鹿欄山下亦名區,好將白地光明錦,寫出瀟湘落雁圖。趙樸初先生觀賞了此地後,連連稱道:“東方奇觀,神州罕見。”“萬步鐵板沙”� ...

有人說文人的矯情成就了“鹿欄晴沙”四個字,有人說“晴”字點石成金。鹿欄晴沙也許沒有諸如塞班島等綠水白沙之步出蓮花,可能也沒海南島之峨嵋淡掃,但她卻如同傳統的古代女性,脈脈而含蓄。劉夢蘭詩人曾寫道:一帶平沙繞海隅,鹿欄山下亦名區,好將白地光明錦,寫出瀟湘落雁圖。趙樸初先生觀賞了此地後,連連稱道:“東方奇觀,神州罕見。”“萬步鐵板沙”、“華東第一灘”總有其過人之處,讓人稱贊,讓人神往。在這樣嘈雜的紛繁俗世中,的確需要有一個地方讓心靈休息。

或許,在這樣的季節裡,赤足走在軟沙上,聽著那踩在沙灘裡的聲音,那赤足與地接觸的纖細的天籟般的聲響,是在鋼筋混凝土中僵硬太久的靈魂的喜極而泣,也是沉悶一個季節煩躁太久的徹底放松。

海在一部分的回憶裡一直清晰肯定,不容褻瀆。想像中的金色沙灘,應該空曠而遼闊,是望不見邊際的汪洋,還有那一串串驚濤拍岸,一聲聲海鷗嘶鳴。假如不是生在海島,“不能想像面對春絮般趕不盡的紛繁蕪雜,我的眼睛是否還會這樣滿含感激和微笑”。這樣的海島小鎮,漁村人家能夠面朝大海,引得多少人羨慕。有多少人渴望擁有這樣一個地方,能夠在海邊常年居住,能夠有地方停下來理理心中的漣漪,“發現夕陽仍在世間無疑是美好的”。

這是江浙沿海最長一條沙灘。坡平,縱寬大,幾百米外海水才及胸,漲潮時浪很大,回聲俱響,氣勢宏大;退潮時潮水偏於平靜、安寧。沙色呈鐵灰色,沙質細膩偏硬,沙質中含有多種礦物質。也許因了這個原因,沙地能長樹,也能長許多蔬菜瓜果。沙地蔬果的風味佳則得益於沙地裡難以蘊含水份,雨過天晴時沙地也是干的,水份迅速蒸發和流失。這也使在沙地裡種植蔬果比在其它地裡種植要不容易得多。但正是因它不易,才越顯珍奇。於是便成就了岱山“三寶”之一沙洋曬生。相比岱山的其它二寶,沙洋曬生的工藝可能更簡單些,然而,作為花生本身來講,其經歷或許更具折射人生的哲理,要經歷多少風雨,要走過多少歲月才能擁有成功呢?每一粒花生,經過多少日夜的風吹曝曬才成就了餐盆中的一道土特產。

這片海灘邊有座不起眼的亭子,與徐福東渡有關,名為“徐福亭”。亭內樹有一碑,雙龍合抱,由青石精雕而成。碑文紀錄了徐福求仙與岱山古名蓬萊的關系。“始皇既平六國,凡平生志欲無不遂,唯不可必得志者,壽耳。”一些方士投其所好,編織神仙之說,聲稱海上有仙人仙藥,吃了仙藥便可長生不死。齊人徐福就在這種情況下航行入海。

僅管有些學者認為,徐福東渡日本只是傳說,找不到可靠的歷史文獻來證明。更有人認為,徐福東渡日本的傳說,是日本10世紀左右的產物,並非最先由中國人提出來的。徐福當時到的只是渤海灣裡的島嶼,他在日本的事跡、遺跡、墓地,均屬後人虛設。而至於三座仙山中的這個“蓬萊”是否是岱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總之,人海茫茫,徐福東渡究竟去了何方?一直是徘徊在人們心中的疑問。一個傳說亦或是一個歷史?真實情況無人知曉,徒留這樣一座亭子,或許寄托了人們對於徐福的祝福,還寄托了人們對於未來的期許。

後記

無論是傳說或是歷史,總記載了人們美好的願望。就讓我們繼續向東,輕輕地將腳步踩在悠遠的古剎聲中,踩在柔軟的金色沙灘上,踩在幽靜的小巷裡,去聆聽小鎮傳來的古剎聲與驚濤聲。將白日的一切紛擾從心頭退去,讓繁華紛雜的俗事從腦海離去,讓平時糾纏的一切煩惱煙消雲散風輕,徒留一份平淡與安寧在心中。



(岱山鹿欄晴沙景區)


精選遊記: 岱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