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最後的彝人之城

作者: alyu一路看見

導讀在攜程上看到了瀘沽湖那篇游記攻略,頓時被摩梭人神奇的走婚風俗擊倒!中國之美我窮盡一生可能也無法走遍,看到這些依舊走在路上的人,感到真是生命不息、行走不止啊!我通過瀘沽湖一文最後的鏈接,找到了“中國之美,世界看見”,這是一個中行舉辦的活動(http://client.***/2010boc/),發現居然有這麼多的“中國之美”! (中國之美網站) 台灣的雅美人的甩發舞、福� ...

在攜程上看到了瀘沽湖那篇游記攻略,頓時被摩梭人神奇的走婚風俗擊倒!中國之美我窮盡一生可能也無法走遍,看到這些依舊走在路上的人,感到真是生命不息、行走不止啊!我通過瀘沽湖一文最後的鏈接,找到了“中國之美,世界看見”,這是一個中行舉辦的活動(http://client.***/2010boc/),發現居然有這麼多的“中國之美”!



(中國之美網站)

台灣的雅美人的甩發舞、福建漳州的土樓、雲南景頗族像腳鼓、河北邯鄲學步橋等等這些都被網友們大量轉發,排在了最前面的位置。粗略計算一下總條目頁數都已經累計達到2萬條左右,數量令人乍舌!看來大家保護和傳承文明民族文化寶藏的熱情都很高啊!

這個活動的主頁做的很漂亮,用地圖的方式串接起了每個地方特有的文化形態,直觀簡潔,配圖攝影也很漂亮。我比較喜歡西部的少數民族音樂,尤其是哈薩克的冬不拉演奏,看到“中國之美,世界看見”主頁“朱哲琴音樂之旅”中講到了這項民族樂器演奏,於是著踏上北疆的土地,坐在氈毯上聽冬不拉響起。為了保護“中國之美”做出努力,也為了在活動中賺取轉發和積分加入到這次活動的實地采風團隊中去,我曬出了我去彝人古鎮過火把節的照片。雖然那裡是不是一個原始和純正的彝人部落,而是一個開發出來的彝族人旅游景區,但是集中展示了彝族建築和風俗,尤其是能夠在彝族人最為重要的火把節體驗一把彝族人的文化魅力也是不虛此行啊!下面就是我去年8月彝族古鎮的火把節見聞實錄。到達雲南楚雄已是晚上了,匆匆在彝人古鎮的大門前照了一張夜景後,實在是沒有什麼精神夜游了,於是吃了頓簡單的彝家飯菜,就回旅館休息了。因為第二天就是農歷六月二十四,彝族火把節的正誕日,作為一年一度的重大節日,楚雄會開始放假,明天晚上注定是人山人海,我可不想錯過這個熱鬧的景像。第二天清晨,我早早起床,睡了一夜好覺,精力充沛,我得出去好好逛逛了。



(彝族老伯)

彝族風情街上彈傳統撥弦樂器的老伯,他人很熱情,還給我們即興彈唱了一曲,雖然只能聽懂一句,但是我已經被他的熱情打動了,那句歌詞大概是“來的都是客,好酒要管夠“。他的琴很有特點,讓我想起小時候最舍不得撒手的蛋糕盒子……

說酒就看見了酒,一個店鋪裡面堆滿了大大小小的酒壇子,屋子裡一股微酸發甜的酒糟味,彈琴的老伯真說對了——“好酒要管夠”啊!我怕喝醉了,趕緊從屋子裡跑了出去。跑到村落中央的“神柱廣場”上,一群姑娘拉住我熱情地邀請我跟他們一起跳“左腳舞”,我深知自己屬於肢體協調殘障,趕緊擺手婉拒。我跑到一邊,看他們跳舞給他們拍照,他們跳得可真好啊,內心很想去。


(左腳舞)

我終於看到了傳說中的“姑娘房”,這是雲南楚雄彝族山區青年男女規定的談戀愛場所。姑娘長到十六、七歲時,就要離開父母,搬到姑娘房去住,白天回家干活,晚上就在姑娘房織麻紡線,挑花繡朵。有小伙子來相會時,陪坐談天。楚雄彝族認為在家中談情說愛是不禮貌的。必須在姑娘房進行。大家當時都在互相開玩笑:今晚上誰和誰來姑娘房?



(傳說中的姑娘房)

之後我我去的是“蘇尼房”,蘇尼,主要職責是施行巫術,“驅鬼治病”。我怎麼覺得這個房間一點都不陰森呢,反而有點喜慶……

後來我來到的是比蘇尼地位高一等級的巫師“畢摩”的房間:畢摩房。可惜沒有見到畢摩——畢摩作為彝族人的祭司,不但為族人主持祭祀,編造典籍,醫治疾病,還擔任奴隸主的家庭老師,是彝族奴隸社會五個等級中最受尊重的人。這可是部族的大佬住的地方啊,敬畏中……中間主要是在吃了……沒顧上拍照,直接跳到晚上的火把節吧!狂歡火把節即將開始!下過雨後的廣場,觀眾熱情絲毫不減,彝人古鎮人頭攢動,萬人空巷,任何一個PARTY也比不上這種盛況啊!


(狂歡火把節)

台上開始點燃火把了,身披灰色鬥篷的就是畢摩打扮。看到大佬本尊了,興奮中……

夜歸旅店之時,抬頭看到漫天的燈,像星星一樣,太美了,城市裡看不到這樣的情景,河邊燈影綽綽,我也買了兩個蓮花燈,放進了河水裡,載上對親人的祝福,飄向遠方。

在彝人古鎮的游記就是這麼多,大家如果覺得好看,有機會自己去那裡看看吧!比我說的、拍下的還要美一萬倍!有空的到“中國之美,世界看見”的活動網站上幫我轉發一下,如果我上傳的這個“彝族阿細人祭火典禮”進入前五,就能讓這次中行的“中國之美,世界看見”活動組織去這裡實地采風,幫我轉發你可以積分,積分高就能跟著一起去采風了,就算最後沒去成采風,也能用咱自己的力量,保護一下民族文化,重在參與,何樂而不為。


精選遊記: 楚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