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游筆架山

作者: 魚魚和茉莉

導讀6月16日端午節,想帶女兒出去轉轉,就選了離家比較近的錦州筆架山。記得還是上初中的時候,全班一起去過那裡,印像很深。好像是在那裡第一次見了海,(記不太清了,要不第一次是大連,也是初中的時候)印像中就是天很晴,海很藍。還有就是空氣中的海蠣子味。記得我有一個鑰匙掛,就是在筆架山買的。是一塊橢圓形的樹脂,裡面封存了一只可愛的小螃蟹,非常漂亮� ...

6月16日端午節,想帶女兒出去轉轉,就選了離家比較近的錦州筆架山。記得還是上初中的時候,全班一起去過那裡,印像很深。好像是在那裡第一次見了海,(記不太清了,要不第一次是大連,也是初中的時候)印像中就是天很晴,海很藍。還有就是空氣中的海蠣子味。記得我有一個鑰匙掛,就是在筆架山買的。是一塊橢圓形的樹脂,裡面封存了一只可愛的小螃蟹,非常漂亮。買它是因為曾經學過一篇叫琥珀的課文,至今都記得那個小昆蟲被松脂包圍的故事。我買的這個應該也叫琥珀吧。如今,20多年過去了,當初的美麗少女已經面目全非,那個琥珀鑰匙掛也已不見蹤跡,那就看看記憶中的那片海 ,那座山是否依然吧。

早上7點20,從家裡打車到客運站。去買票說有7點40 到錦州,不走高速要三個小時。還有8點10分,走高速,一個半小時,票價28。因為女兒暈車,所以能快點就快點,選擇8點10分的車。只是心裡納悶,怎麼差這麼多,要繞多遠的路啊?等到8點,上車,一路很順暢,大約九點40多到達錦州客運站。錦州到處都在修路,顯得有些亂,出了客運站,就能看見錦州火車站,火車站的西側就是去筆架山的中巴。10點,我和女兒坐上了去筆架山的車,車裡有空調,很涼快。車上的售票員服務非常好,舉手投足好像受過專業的培訓,一點不比空姐差,真有上帝的感覺。票價8元,大約50分鐘到了筆架山。

下了車,就看見到處都是賣帽子,拖鞋的。因為事先在網上查,初五是2點47干潮,所以計劃是走天橋過去。筆架山最值得看的就是天橋,帶著女兒,也可以趟趟水。筆架山景區的門口被圍了起來,修了個大門,門口還有噴泉,還有個四A級景區的標志。。可大中午的,沒有心思看別的,買票進去。在網上查,票價是30元,來了這裡,票價變成了50元,真是覺得有些貴。當年來的時候,天橋是隨便走的,只有上山才需要買票。時代進步了,斂財也更加瘋狂了,沒有選擇,買票進。因為排錯了隊,是老人和學生票窗口,就問可以給女兒買學生票嗎,售票員看了一眼說可以。40一張,好歹便宜10塊錢,又問有沒有一塊,沒多想,找了一塊錢給他。扔給我一張票和一張平安的保險,就是電視上說的激活才起作用的旅游意外傷害險。唉,山高皇帝遠,認了。又排隊,給自己買了一張50元的票,和女兒進了景區大門。

進門後,就看見醒目的仙女造橋的雕塑,我對這些人工的東西不敢興趣,也沒細看就帶著女兒一直向海邊走去。極目遠眺,霧氣中依稀有座小山的影子,應該就是筆架山了。11點半,潮水已經落去大半,露出了路的痕跡。心急的人們已經在順著這天然形成的路向前走

從北岸到大筆架山,跨海1.8公裡,其間有一條潮汐衝擊

大筆架山

而成的連接海島與陸地的天然卵石通道,俗稱“天橋”。這座天橋,隨著潮汐的漲落而時隱時現,堪稱佳景奇觀。每當落潮時,海水便慢慢地向兩邊退去,通道便像一條蜿蜒的蛟龍浮現海中;潮水落盡,“天橋”便完全顯露出來,直通大筆架山。游人可沿此段沙石路登島上山。每當漲潮,海水又從兩邊向“天橋”夾擊而來,“天橋”在海浪中漸漸變窄,直至完全隱去。大筆架山上有呂祖亭、五母宮、三清閣等古建築。最主要建築是三清閣,高26米,6層石樓由純一色的石牆、石廊、石門、石窗、石龕和石梯組成,就連飛檐挑角、門神壁畫,也全都是用石頭刻成。殿宇、閣樓的位置、布局和裝飾,設計巧,組合精,在對稱中有變化,分散中相連接,堪稱樓閣建築之上乘。尤其是門的石雕,刀工細膩,紋質逼真,開合自如。整個建築既有傳統的藝術風格,又吸收了西方古建築之特點。閣中現存大小漢白玉石佛43尊,供奉道家、儒家、佛家,為三教合一的寺廟。

在天橋邊,買了一雙拖鞋15元,給女兒換上,她就可以盡情地趟了。見了這裡的海,雖說有點失望,可孩子愛水的天性還是展露無疑,立刻一腳蹋進了水裡,很高興。自己玩了起來。因為時間還早,我也沒著急,隨她去玩。因為天橋還沒有完全顯現,右側還有很多的快艇在拉人,運到山腳。一人13元,我們是准備走過去的。其實來這的目標就是讓孩子看看天橋,山上是沒有什麼吸引我的。天橋的右側,水很髒,好像死水一樣,被圍住了,不遠處大概是港口,上面有一些吊裝設備和集裝箱。左側水好一些,向遠處望,是天水茫茫。人類的破壞力真強大啊,我的孩子已經看不到我當年所見的自然風光,等到他的下一代,只會是滿眼的鋼筋水泥,人造的花園綠地吧。退潮的時候,浪很小,很多人在水邊玩耍。我們一邊玩,一邊慢慢向前走。路上的石頭很尖銳,

得小心。蹲下身子,仔細看,靠近海那一側的石頭經過歲月的打磨,已經變得沒有了棱角,有些還是很漂亮的。掀開石頭,經常會有驚喜,底下會有小海螺,寄居蟹,女兒看見這些小東西,很興奮,不停地東挖西找。那些寄居蟹的鉗子有的已經退化了,沒有什麼勁,女兒就讓他在手心裡待著,只覺得癢,沒有什麼威脅性。我放松了警惕,看見一只稍大一些的螃蟹,馬上伸手去抓,誰知這只是獨立的螃蟹,野性十足,夾子也大,被他夾住 ,可真不好受。等取下來,指頭上已經有一個紅印子,可見它的力道還是很大的。我們還沒走到四分子一的路,一輛輛滿載著石頭的大翻鬥車從我們身旁駛過,到筆架山的山腳下,聽說是要填海。人類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地破壞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美景,真讓人揪心。

時間在我們的走走玩玩中流逝,潮水也一點點地退去。天橋也快完全顯露出來了。到路的中間,下山回來的任何我們要上山的人彙聚在一起。因為潮水還沒有完全退去,中間會有一段路需要趟過去,這是你會看到,挽著褲腳,鞋完全濕的是下山的,正在觀望的,猶豫要不要趟水,還是再等一等的,是要上山的。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動物,外面的想進去,進去的又迫不及待的想出來。做生意的用驢車拉了一車拖鞋,就在中間賣,很熱鬧。有些下山的,拖鞋沒用了,又賣給那些小販。想上山的,就圍在那裡跟小販賣。因為這裡的石頭太尖銳了,要想光腳過去根本不可能。

趟水過去的時候,大家扶老攜幼,也很熱鬧,因為潮水很弱,女兒也不用扶,來回走來走去,很開心。路中,有一顆孤零零的類似樹的東西,估計是這條路的標志,因為等漲潮的時候,這裡完全看不出有路,會被海水完全淹沒的。

這時,已經是正午,筆架山也已經完全呈現在眼前。看了看,真有點像古代放毛筆的架子。向左邊的海望過去,還是海天一線,讓人心曠神怡。就這樣,邊玩邊走,來到了筆架山的山腳下。女兒不肯上山,就要在下面玩水。我看大中午,太曬了,就動員女兒上山,答應下山接著抓螃蟹。花了50元的門票不上山太虧了,我倒要看看山上都有什麼。上山,門口重新驗票。記憶中的上山土路變成了水泥路,低頭向上爬,只感覺熱,想找個涼快的地方休息一下。路的兩側都是賣紀念品的小販,說實話,這裡實在沒有什麼特產。賣的東西也是哪裡都能買到的。算命的攤位很多,這裡怎麼沒人管,公開的弄這些東西,我是不信他們的信口雌黃。終於有了陰涼的休息地方,女兒買了炒冰 3元一份。休息一會,再往上到了三清閣,山上的最高處。這裡石門石窗,門很重,推不動。裡面供了很多神像,我不懂,也沒拜。三清閣香火味很濃,應該有不少人來拜。我看見有人獻花,那種假的,可以獻很多次那種。只看見貌似出家尼姑的人一臉貪婪的問,他的錢給了沒有。神佛要是有靈,應該看看這些以他們的名義斂財的人。三清閣上風很大,吹著很舒服。站在最高處,望著大海,只覺世俗遠去,心中只有這片天,這片海。能這樣靜靜地望著,也不錯。三清閣下面有棵菩提樹,我好像是第一次見,以前就是見了也不認識。仔細看了下,沒什麼特征,估計下回見了還是不認識。

記憶中的馬鞍橋能通到最南面的小山,現在也已經被封上了,不讓過,讓人遺憾。那邊的風景好像更好一些。山下填海的大卡車還在轟隆隆的響,已經填出了一條路,到了三清閣下面的海面。

貌似沒什麼風景,所以趕快下山。這座山,真是不知50元的門票。到了山下,因為答應女兒,就繼續在山下的海裡玩,直到要漲潮了,才往回走。海水漲得很快,走到一半,前面的路已經被海水淹沒。有勇敢者還在往前走,眼看著海水到了他的腰部。我是不敢,帶著女兒往回走去坐船。快艇13元一位,我們上了船,船飛馳向前,後面激起潔白的浪,幾分鐘就到了陸地。看了一眼天橋,快要被完全覆蓋了。出了大門,坐上中巴回到錦州火車站。因為女兒暈車,不想做大客,就買了火車票,晚上6點58,票價18元,一個後小時到家,結束了我的筆架山之旅,估計以後不會再來了。


精選遊記: 錦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