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根之旅--山東(一)

作者: 就是喜歡到處走

導讀青島被冠以太多的稱號了。在上個世紀30年代,青島又名“琴島”,此“琴島”跟鼓浪嶼的家家有鋼琴處處聞琴聲的“琴島”不一樣,而是取其“山如琴,水如弦。清風徐來,波音錚錚如琴聲。”也有說是青島的諧音;到了全世界人民喝著青島啤酒談論著海爾神話的時候,她又被稱為啤酒之城和家用電器之都;最近的2008年又因成為北京奧運帆船賽的分會場而被稱為“奧帆之都� ...

青島被冠以太多的稱號了。在上個世紀30年代,青島又名“琴島”,此“琴島”跟鼓浪嶼的家家有鋼琴處處聞琴聲的“琴島”不一樣,而是取其“山如琴,水如弦。清風徐來,波音錚錚如琴聲。”也有說是青島的諧音;到了全世界人民喝著青島啤酒談論著海爾神話的時候,她又被稱為啤酒之城和家用電器之都;最近的2008年又因成為北京奧運帆船賽的分會場而被稱為“奧帆之都”。各種各樣的名稱還很多,這裡無法一一羅列。但以上的稱號足以讓我們知道青島不僅是一個有山有水的美麗的海濱城市,還是個有一定家底的富裕城市,因為富裕所以高消費。所以去青島旅游往往被驢子們貶為“腐敗之旅”。而我們此去卻不是為腐敗而去,而是因為央視十套的中國十大名街和6月份的櫻桃節。

在青島火車站背後就是青島著名的棧橋,一條沿著海邊修建的木棧道,是每個初到青島的游客必去的地方。沙灘上人潮擠擠,這樣的風景在沿海城市很常見。我們要在這裡乘坐304路公車去流清河(嶗山風景區的一個入口)。

之前已經跟流清河的家庭旅館聯系過,下車時旅館老板已經等在路邊。車子開始沿著海邊走慢慢地竟轉上了盤山公路,我還以為直接上嶗山了呢,到了旅館才知道他們家竟是在流清河的制高點,背靠嶗山的上清山,面對流清灣。真可謂風水寶地。

放下行李覓食去。膠州半島海域的海水因含鹽量高水溫低污染小使得棲息於此的海鮮比南方的海鮮美味許多,加之北方的野菜品種豐富,到青島可說是樂游美食兩不誤。山腳下沿海一排山海人家的大排檔(都兼住宿),我們找了一家可以看海的點了幾樣老板娘推薦的特色菜就著海風和老板閑聊。不一會菜就上桌了,先上來的是海裡野生的看著像海面線的涼菜,用碾碎的油炸花生米、香菜、蒜末、麻油、陳醋等調制而成,各種各樣的香味就著脆脆綠綠的海菜酸中帶點淡淡的腥味,味道好極了;接下來的上是炒蛤蜊(當地發音gala),還有他們家後山上自己種的青菜,山珍海味齊活了。北方飯館上菜的菜量跟南方飯館的菜量多少差了有三分之二,在北方兩個人點兩個菜不僅可以吃得很飽而且還能剩菜,而在南方兩個人點四個菜的很常見,並且大多都不剩菜。所以那天面對剩下的美味我們卻只能怪自己太貪心,嘴大胃小。

旅館的旁邊正在施工吵得人無法午睡,索性去爬山。山腳下有一條半干涸的小溪,嶗山水自上而下在潔白的花崗岩河床上穿行,水質清冽甘甜,青島啤酒就是用嶗山水釀制的。沒有路,我們岩石上跳躍逆流前行,河兩岸蔥郁的樹林夾帶著一簇簇明艷的黃色的野花,斷斷續續的鳥鳴聲和著汩汩的水流聲,一派“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的熱鬧景像,讓人一掃午後的困意。我們乘興一路上到山頂,在山腳下還是配角的黃花在這裡變成了主角,紅色的野百合和黃白相間的金銀花成了配角。濃艷的色彩在強烈的太陽光映襯下晃得人眼暈。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單一品種如此大面積的野花叢,和草原上五顏六色的野花完全是兩種不一樣的感覺,壩上的月亮湖頂多讓人驚嘆,而這簡直是“莫道不消魂”了!最簡單的物質卻往往蘊含了最豐富的內容。

把心攏回來避開花叢小心翼翼地准備下山,竟走到一處明確標明禁止上行的台階,標明者還是個軍事單位。我們被花迷野的心什麼都不管,只管抬腳往台階上衝,本以為會碰到什麼軍事機密,連帶著說不定就被就地處理了。待分開樹叢邁上最後一級台階時出現在眼前的卻是個人工蓄水的水庫,綠水如藍波平如鏡三面高山環繞著她,如一群神聖的衛士圍護著一位聖潔的聖女。這時齊豫的《一面湖水》再次在耳邊響起,蒼涼遼遠。不知什麼原因每次看到高原湖泊都會想起她的這首歌。而每次看到這樣的情景逃離都市的念頭就愈加的強烈,隨之而來的就是無法順遂的無力和悲哀。

拍照完我們不敢久留,因為在不遠處一個建築旁還有人在干活,說不定那才是真正的軍事基地。過後證實那是個導彈基地,萬幸!

因為老唐家太吵了,交通又不方便,第二天我們就搬到西麥窯去了。西麥窯就在嶗山風景區流清河收費處旁邊,這裡有多路(104路、113路、304路)公交車可直接通往市區,離鎮上沙子口、石老人風景區10幾分鐘車程。在西麥窯家庭旅館已經產業化,90[[%]]家庭是集住宿餐飲為一體的家庭旅館,難得的是幾乎每一家(一家除外)都很整潔干淨,主人也都很隨意好客,你可以選擇和他們一起拼飯或者用他們家廚房單做、甚至是點菜讓他們做都可以。做出來的菜都還挺可口的,好像每個人都是廚師。碰到客人多的時候就在家門口臨時擺上幾張桌椅,主人與客人談笑風生,其樂融融,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家辦酒請客呢。吃完飯如有興致還可以換上麻將桌搓一把。洗牌聲海濤聲歡笑聲聲聲入耳。

我們在小唐家(西麥窯唐是大姓)住了幾天,也不去嶗山(看了太多的景點了,景點對我們來說已不重要),白天爬爬山賞賞花,在村裡閑逛,碰到熟悉的鄉親花兒還用蹩腳的山東話以老鄉的身份打個招呼和他們喝茶聊天嗑瓜子,聽他們講村裡的故事和嶗山旅游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儼然已是多年的舊識。有時也和住在一起的一群北京老太們神聊,北京人的能侃是有功底的,皇城根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是他們的優勢。而我無意中還幫婦聯一位阿姨找到了失去聯系的朋友的電話,獲贈一本主編簽名的書。意外所得。

吃過晚飯,大家都到海邊散步去了,從住處到海邊也就幾分鐘的路程。“在家裡披上浴巾跨過馬路去海裡游泳”這是很多沿海房地產的廣告詞,用在這裡很貼切。夜晚的海比白天的多了幾份神秘,海面上不時出現一道道閃電般的藍光,稍縱即逝,初次看到的人大多被嚇得不輕,我是其中一個。過後跟村裡人求證是海裡一種叫磷的微生物,只有在海水未受污染的海域才會產生。可惜沒有燈光無法拍照。

從流清河坐304路公交在武勝關下車可到青島著名的八大關風景區。因其八條(後增為10條)街道以我國重要的八條關隘(韶關、寧武關、紫荊關、山海關、居庸關、臨淮關、正陽關、函谷關、嘉峪關、武勝關)命名故稱八大關。始建於清光緒年間青島被德國強行侵占遺留下的一部分歐式建築,此後美、俄、日以及中國的建築師陸續設計建築,歷經建設至30年代基本形成了300余棟20多個國家不同建築風格的建築群。擁有和鼓浪嶼一樣的“萬國建築博覽會”的稱號,被央視十套收入“中國十大名街”之一。八大關面對大海,在海與房子之間、街道兩旁遍植雪松、海棠、桃樹、銀杏等花果樹木,走在綠蔭濃郁的石子路上,身邊成雙成對的准新人們在以“綠樹紅牆,碧海藍天”為背景拍攝婚紗照。所以這條街也被青島人稱為“愛情的搖籃”“幸福開始的地方。”

在西麥窯住的中間我們又去了一趟嶗山的北邊,花兒要去尋找老家(他的祖上是從那裡闖關東到東北的)。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好不容易到了臥龍村,以為找到根了,花兒激動的淚水還未來得及滴落,就被路邊的村民告知這裡的臥龍村轄屬嶗山區,而花兒要找的那個臥龍村是轄屬即墨的。但是,據這位老者說,嶗山區原屬即墨,青島只不過是一個小地方而已。按照他的說法,把這個臥龍村說成是花兒的祖籍也靠譜。在與老人的聊天中老人提到了山東移民的來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這又為我們過後去山西指明了路線,也圓了花兒尋根的夙願。

雖然此臥龍非彼臥龍,我們還是在村子逛了一圈。杏樹是北方最常見的果樹,山上成片的杏樹已是杏花落盡子滿枝,再過半個月就可以大量采摘了。意外的是還見到了在西麥窯已經下樹的結著櫻桃的櫻桃樹,跟主人談好價錢後自己爬上樹采摘,然後坐在河道上就著嶗山水邊洗邊吃。涼風習習,碧水悠悠,很是愜意。又吃了花兒說的這次旅程中最好吃的嶗山蘑燉山雞、槐花煎蛋的大餐,多少彌補了一點遺憾。根據村民提供的線索我們准備在小唐家過完端午節後再繼續往即墨尋找另外一個臥龍村。

端午節恰逢沙子口趕大集,我們歪打正著地狂購了一堆土特產准備在小唐家和北京的老太們按照當地的習俗包餃子過節。人多好辦事,洗菜的剁餡的擀面的燒水的搗蒜的,大家一邊忙活著一邊笑談著,忙而不亂,鬧而不煩,熱熱鬧鬧,歡歡喜喜,還真有過節的氣氛。就差放鞭炮了。終於實現了在北方鄉下過節的願望了,雖然願望是過農歷年但這也差不多了。夙願了了一半,嘿嘿。

第二天我們收拾行裝告別小唐一家還有老太們轉車去即墨。小有想去的朋友可以跟他們聯系,老板娘很利索,屋裡屋外收拾得很干淨,老板很風趣,善聊。他們家還提供電腦上網。(只能短時間用,他們家孩子學習要用)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