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杭州,南昌之行

作者: 無敵的金貝貝

導讀一)夢想與計劃 游遍江南,遍歷祖國的大好河山是我來上海後的一大心願,西子湖畔的杭州,贛江邊的古城南昌都是自己多年來夢想到達的地方;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滕王閣,西湖南山上的雷峰塔,一個個優美的故事述說著她們的歷史,也給了我無限的誘惑;而元旦的3天假期提供了一個出游的機會。於是,2009年的最後一周,一個思考已經的計劃醞釀而生。 對於此次旅行出� ...

一)夢想與計劃

游遍江南,遍歷祖國的大好河山是我來上海後的一大心願,西子湖畔的杭州,贛江邊的古城南昌都是自己多年來夢想到達的地方;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滕王閣,西湖南山上的雷峰塔,一個個優美的故事述說著她們的歷史,也給了我無限的誘惑;而元旦的3天假期提供了一個出游的機會。於是,2009年的最後一周,一個思考已經的計劃醞釀而生。

對於此次旅行出行的行程有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討論,最初計劃乘坐上海往返南昌的2135/2136次列車,能在南昌較多的停留,返程再游覽杭州或南京;最終出於經濟上的考慮,選擇了一個既能有時間玩遍盡量多的景點,又能適當的節省花費的計劃;全程乘坐4次火車,過夜全部在火車上度過,節省下來住宿的花費;同時盡量選擇綠皮車出行,能有效的降低fb指數,將火車花費控制在200元以內。

(二)1月1日 上海—杭州東—蘇堤—斷橋

元旦是個大晴天,出發到南站後順便購買了3號從杭州返程的K76車票,比較趕的登上了2135次列車。第一次來南站,感覺這裡的候車室可以說是國內最頂級的,干淨明亮,布局新穎,所有的候車通道都在一個大廣場上,沒有刻意去分幾個候車室。

2135次為新空普快,9:20自上海南站開出,11:30到達杭州東站,終點為南昌站,這也是我最開始選擇到南昌的列車。車上略有超員,大多為短途的旅游客流,途徑嘉善(西塘),嘉興,杭州,鷹潭等地都是旅游勝地,在車上聽了幾位同去西塘旅游的朋友的行程計劃,向一位鷹潭的旅客請教了江西的飲食文化,深有所得。

列車晚點一個小時到達杭州東站,因為下午5點多的火車就要去南昌,也使我的行程變得非常緊張。在東站隨便買了點吃的,就踏上了前往西湖的公交。

乘坐Y7路到達蘇堤站,終於身處西湖邊,離得不遠就是雷峰塔,今天的計劃是沿著蘇堤和白堤走到斷橋;天霧蒙蒙的,透過湖面看不遠處的寶塔時隱時現,每變換一個角度都有不同的感覺,拿手機拍了幾張照片。蘇堤南側邊上的是花港公園,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觀魚就在這裡;在舊觀魚池裡,有很多金魚游蕩嬉戲,不負其名。

沿著蘇堤的湖邊向北走,感受著閑適的暢快感,湖對岸雖隱隱著高樓大廈,但似是在另一個世界,讓人有種脫離凡世的感覺;走到蘇堤的北岸,邊上便是曲院風荷,時值冬日,湖面上的荷花均已凋零,讓人有些許遺憾,來年夏天,定要重游此地,在荷花池邊飲茶歇息。

西湖北面的孤山,上面亭台樓榭,文物古跡數不勝數,武松和南北朝時秦淮名妓蘇小小的墓即在離此不遠,還有著名的樓外樓也在西湖北岸,這樣的地方就非我等人所能去的了,依然是拿手機拍了下來,聊表心願。

在北岸看到了諸多水鳥,鳥嘴既長又尖,翅膀極大,飛翔時氣勢和美感皆具,駐足良久,始終難以用相機完整的記錄下來。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形容的就是蘇州東北角的白堤了。白堤的盡頭是西湖十景之一的斷橋殘雪。這裡據傳說是白娘子與許仙相識的地方。“西湖山水還依舊……看到斷橋橋未斷,我寸腸斷,一片深情付東流”讓人深為感慨。

游到斷橋,時間漸晚;於是乘公交去城站;杭州的交通實在是太堵了,車多行人多,道路情況混亂,不長的距離開了1個小時。晚飯仍是草草吃了些東西,就乘上了開往南昌的2187次列車。

(三)1月2日 八一起義紀念館—省博物館—滕王閣—八一大橋

2187次列車為綠皮車,全程硬臥僅93元,唯一一點缺憾是到達南昌站圖定時間為5:01

,多少會影響休息。但隨著列車晚點近3個小時,也使自己得到了寶貴的休息時間。

8點下車後打算先去購買當晚回杭州的車票,但售票廳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隊伍一直延伸到售票廳外面,估計每個隊伍都不少於200人。走回到出站口附近的應急售票處,雖然人少了些,但大多都是學生來買學生票的,每個人手裡拿著10幾個學生證,不斷有插隊的,拍了10分鐘不帶有動的,為了避免耽誤行程,放棄了在火車站買票。

在車站門口買了張地圖,問清了公交車站,來到了當天的第一個目的地——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八一起義紀念館在南昌市中心的中山路上,離八一廣場只有兩,三站地,是以南昌起義時周恩來等領導人居住並曾多次舉行會議的江西大旅社為基礎建設的。全館分新館舊館兩部分,舊館為江西大旅店舊址,包括當時中共領導人下榻及會議房間展覽等,由於是當天最早一批到的,這時還沒有什麼游客,管理人員也還在進行日常的清理工作。草草的瀏覽一遍舊館之後,就來到了03年才建成的的新館。

新館共分兩層,最核心的是位於中央的“八一起義第一槍”雕塑,筆直的槍杆直插屋頂,甚具氣勢。展覽和一般的博物館布局別無二致,主要圍繞南昌起義的籌備,過程,起義軍的轉移和戰鬥來書寫中國革命史。館內還有最新的幻影設備,通過將投影投射到城市模型上,講述8月1日凌晨的戰鬥過程。跟著身穿軍裝的義務導游聽完了全程,講的很專業。

從館內出來,已經10點多了,上網搜了下附近有個車票代售點,在像山南路到孺子路那裡,買了張當晚2532次的硬座,順便解決了午飯問題,就開始了下午的旅程。

南昌城被贛江和流進贛江的撫河分為兩半,這次打算去的幾個地方都在贛江東岸,距離又不遠,打算采取步行的方式。沿孺子路走到了撫河邊上,遠遠便望到了贛江邊上的千古名樓滕王閣,此行最重要的地方,讓我惦念10年的旅游勝地。在去滕王閣之前,打算先去距之不遠的江西省博物館耗耗時間,好能等到即將日落的時候再去滕王閣,看看“落霞孤鶩,秋水長天”之景。

江西省博物館門前極為冷清,讓我都懷疑是否自己走錯了門,抑或今天根本就不開館。博物館分為三部分,理所當然的先走進了歷史館。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和陝博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基本花了5-10分鐘就瀏覽完了江西的歷史變遷。比較值得一去的是三樓的瓷都展覽,瓷器多而且精美,用手機拍下了幾張。

自然館讓我大跌眼鏡,完全是一個恐龍世界,各式各樣的恐龍,還能動或者發出聲音,帶孩子來看肯定是個不錯的選擇。

覺得在省博沒啥好看的,就很早出來了,前往滕王閣。

滕王閣門票50,學生票半價,我拿出的研究生證人家不認,於是杯具了...然後很後悔自己沒拿二代IC卡,那樣不仔細看是不知道我是研究生的...啊 跳過

滕王閣始建於公元653年,為唐高祖李淵第22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22年後,一代才子王勃在重陽宴會上,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閣序》,從此閣以序而聞名,序以閣而傳世。後文人騷客多有記述,韓愈《新修滕王閣記》中:“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使之名正言順的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1300多年來,滕王閣屢廢屢興,重建共29次。如今的滕王閣重建於1989年,由著名建築大師梁思成設計,格局模仿宋代建築。閣高50余米,在贛江之濱拔地而起,有“上出重霄,下臨無地”之感。

從外觀來講,滕王閣無愧仿古建築的翹楚。但登閣之後,又忍不住嘆一聲失望。全鋼筋混凝土的建築,電梯等現代化電氣設備讓它減色不少。全閣共六層,一,三,五層可憑欄遠望,看著贛江水流,遙想過去未來。二,四層以壁畫,楹聯為主,基本上都是自己很熟悉的那些了。閣內少了些古樸,多了很多商業氣氛。基本每層都有各種古文化店,讓我覺得幾乎沒有什麼好拍下來的。頂層有個頂畫,然後是像戲園一樣的布局,據說3點半會有個演出,自己沒有興趣,在5層的欄杆處看了看,背了幾遍序文找尋身臨其境的感覺。

南昌的八一大橋離滕王閣不遠,走了不到半小時就到了。八一大橋為斜拉橋,全長3000多米,橫跨贛江之上。此時日以西斜,沿橋漫步,水天一色,風景怡人。沿橋走到對岸後,沒有力氣再走回來了,乘公交坐到中山路附近,吃了不少小吃,滿足了下肚子~

走了一天比較累了,沒有去八一廣場去逛,直接去了車站,南昌的交通情況基本良好,雖然是晚高峰,但路上並不堵。關注了一下2532的余票信息,剩余300張,代臥希望並不大,晚上會略為艱苦。

(四)1月3日 杭州東—曲院風荷—雷峰塔—上海

2日晚,乘坐2532次列車返回杭州。雖然同樣是經過杭州和南昌,兩車的路線並不相同,2532沒有走南邊的滬昆線而是京九線,銅九線,宣杭線,經九江,蕪湖等地沿江而行,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小小的圈。

自去年6月起,多次乘坐綠皮車,綠皮的優勢在於價格,從南昌至杭州僅53元。我旁邊的兩個座位是空的,但幾個寧波下車的一伙人擠了過來,讓自己代臥的計劃作廢。上車之後直接趴桌睡,中間停車醒了幾次,車上很冷,窗戶上滲出水珠。4點多到蕪湖的時候被一堆上來叫賣上饒雞腿的吵醒,買了2個雞腿來暖暖身體。慢慢折騰到了杭州東站,雖然是硬座,體力保持還算良好。

乘坐K28路坐到曲院風荷站,走了一會兒才到了湖邊。從孤山島北邊的路,看到了很多的鴨鵝,非常可愛~當天的計劃是沿著湖東,南兩面環湖半周,正好把西湖轉夠了一圈。

全天基本上處於走走歇歇的狀態,累了的時候就坐在湖邊賞風景,4點左右走到西湖南岸的雷峰塔,沒有進去,直接坐車回了火車站。

杭州東站可以說是我見過的環境最差的火車站了,大站沒有這麼髒亂差的,小站沒有這麼多人流的;K76晚點了15分鐘到杭州東站,我買的無座票,從旁邊一節車廂衝進去找了個空座一直坐到終點,那車到上海基本下了半車人,看來果然長途過路車更容易找到座位。

(五)總結:

本次出行總花費346元。算是一次非常節儉的窮玩。共乘坐火車4次,硬座2次,硬臥1次,無座1次,總裡程1790km,票價198元,fb指數0.1107

今天有點感冒了,沒有力氣詳細寫了,後面草草而結。

--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