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南圍屋行(一)

作者: 憐花凋謝

導讀龍南圍屋行(一)聽說去福建永定探訪客家土樓時,時時會感到一種強烈的宣傳攻勢。沿著新鋪的柏油公路,路邊無數的“永定土樓歡迎您”之類的巨幅標語便會把你引入永定深山的圓型土樓,接受他們殷勤的介紹。而我們從龍南縣城出發去楊村,探訪同樣身處深山之中的龍南圍屋時,不知要向多少當地人問路,惟恐失之交臂。 此次龍南之行,對我來說也是偶然的。實際上, ...

龍南圍屋行(一)聽說去福建永定探訪客家土樓時,時時會感到一種強烈的宣傳攻勢。沿著新鋪的柏油公路,路邊無數的“永定土樓歡迎您”之類的巨幅標語便會把你引入永定深山的圓型土樓,接受他們殷勤的介紹。而我們從龍南縣城出發去楊村,探訪同樣身處深山之中的龍南圍屋時,不知要向多少當地人問路,惟恐失之交臂。

此次龍南之行,對我來說也是偶然的。實際上,原定從井岡山到達贛州之後,僅僅是想在這個山明水秀的中等城市裡度過最後幾天的國慶假日,順便走訪一下贛州的名勝古跡。然而在出發前,通過攜程認識了一個剛辭去在上海的工作、回老家短暫度假的贛州女孩小易,她給我看了一些關於龍南圍屋的資料,我看了之後欣然決定同往。小易居然認識我的大學同學,在今年夏季她們結伴一行七人去了黔地旅行,這也是後來才知道的。

早晨八點半坐車離開贛州,到了龍南又要換坐去楊村的中巴。從龍南到楊村,一開始走的是國道,再往南就要出江西省到達廣東的連平。

當我們看到一座小橋邊豎起的“龍南圍屋——中央電視台2001年拍攝實地”的指向標時,中巴車朝這一側拐彎進了鄉間的小道。從這裡開始,大大小小的客家圍屋絡繹不絕地映入我們的眼簾,或在路邊,或隱於山中,只是不知道哪兩座才是我們所要探訪的燕翼圍和烏石圍。那層層的院落、飛揚的柱檐,那深邃的大門、高大的圍牆,那黑與白的著色,無一例外地蘊涵著一種古舊悠遠的情懷。

到達楊村時日已過午,我們都餓狠了,在鎮裡找了個小餐館落座,餐館的門口是集市。集市裡一團鬧哄哄的人群,數以百計的攤位使本就不寬的路面變得更為狹窄,人聲、家禽叫聲、摩托車喇叭聲,嘈雜一片。

“今天是星期天呀!”我想好好逛一下這個歡快的集市,趕集可是農村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呀。小易提醒我說時間可能很緊張,於是我們決定如果回來後還不算晚,就去逛一下集市。

餐館裡的其他客人是幾個客家老太太,都要了一碗餛飩。我猜想她們也許是來鎮上趕集的吧,不過沒有開口問,因為實在聽不懂她們的語言。她們的奇特服飾印證著客家人的傳統,頭發盤作發髻用羅帕裹起,衣襟從頸口開始向右傾斜,褲子是又肥又大。

像這樣的服飾,大約在清末民初是在整個中國流行一時的,經過一百年的變遷,卻仍然維系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這是很令人感嘆的。農村裡的年輕人,只要常往城鎮裡跑,就必然會學習城裡人的穿著和腔調,也只有深居簡出的農村老婦,才固守著那份祖輩相傳的習性。

再過二十年,也許就看不到客家人的傳統服飾了吧!現在身著緊身褲和時髦襯衫的年輕女孩子,會再穿起側襟衫、大襠褲,用羅帕包頭,那是令人難以想像的。畢竟,時間是跑得太快了。

離開集市,在一座小橋邊留了影,橋下是條淺淺的小溪。我們沿著這條小溪向上游走去,正如餐館的老板告訴我們的,太平橋就在前方的山谷裡面。

楊村的四周是布滿茸茸草叢的山丘,中間圍繞著楊村這一大片的田野。我們又過了一座橋,走在鄉間的田埂上。如同很多我曾去過的偏僻山村那樣,只要沒有引進旅游這種產業,就會體現出一種純粹的自然美。

我們走了一段路,還未看到那座太平橋,正有些困惑。對面走來三個十多歲正說說笑笑的客家女孩,小易便迎上前問路。女孩們一下子變得害羞起來,紅著臉互相看著,我和小易也笑了,不約而同都想到這些女孩子平時一定是很少見到外鄉人的。總算其中一個女孩結結巴巴地開腔,說太平橋就在前面不遠。

我們道了謝作別,走沒多遠,那三個女孩又追了上來,說是去山上割草給家裡喂豬。女孩們走得快,經過某個村莊的時候已經拋開我們很長的距離。在村裡的三岔路口我走錯了路,小易拉拉我的衣角,說女孩們在那邊回過頭看我們呢。我們同時領悟到,原來這些可愛的女孩們是在給我們引路。

出了村莊,已經可以看到太平橋。我們在竹林裡休憩了一會,這片茂密的竹林緊挨著村莊,也許是客家的先人栽種的吧。不遠處,女孩們已經在青翠的山坡上割起了草,朵朵白雲翻滾在藍天上。


精選遊記: 贛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