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土耳其(五)聖索菲亞教堂和鑲嵌畫

作者: 青青曼尼

導讀伊斯坦布爾是我們在土耳其的最後一站,也是呆的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整整6天,幾乎沒有停歇。事先在古城蘇丹艾哈邁德區,藍色清真寺對面的小巷中租了一套小公寓,出行非常方便。聽說有不少人在伊斯坦布爾的足跡幾乎沒有離開過古城,因為整個古城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遺產,這裡的古跡景觀之多,讓你流連忘返。 我們在伊斯坦布爾參觀的第一個景點就是� ...

伊斯坦布爾是我們在土耳其的最後一站,也是呆的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整整6天,幾乎沒有停歇。事先在古城蘇丹艾哈邁德區,藍色清真寺對面的小巷中租了一套小公寓,出行非常方便。聽說有不少人在伊斯坦布爾的足跡幾乎沒有離開過古城,因為整個古城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遺產,這裡的古跡景觀之多,讓你流連忘返。

我們在伊斯坦布爾參觀的第一個景點就是聖索菲亞教堂,這也是最令我嘆為觀止的地方。聖索菲亞教堂是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修建的,它作為重建羅馬帝國輝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座教堂於537年完工,成為基督教最宏偉的教堂。直到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占領這裡,把教堂變成了一座清真寺。最終在1935年,這裡被宣布建成一座博物館。

1500年前,當教堂建成時,查士丁尼皇帝第一次走進他的傑作時,曾感嘆道:“感謝上帝,讓我創造了這樣一個奇跡。啊,所羅門,我終於勝過你了!”1500年後,當我一腳踏入這座教堂時,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查士丁尼會出此狂言。從前廊到拱門,從柱子到穹頂,從雕塑圖案到鑲嵌畫,整座教堂華麗壯觀,氣勢恢弘。除了被它的美麗深深震撼,我真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由於先是基督教堂,後又被改造成清真寺,所以整個建築中隨處可見兩種教派藝術的交融彙織,卻也不覺突兀,甚至還有相得益彰的之感。比如有點神秘的蘇丹包廂,富麗堂皇的圖書館,比如19世紀書法大師的傑作,用金子刻出的阿拉伯文字等等。而鑲嵌畫則是聖索菲亞教堂中最為精美的藝術作品。從地板、前殿、後殿,甚至在門廊上面,到處都有鑲嵌畫作品。下面的照片是14世紀早期的鑲嵌畫作品《最後的審判》,這幅畫中,中間的是基督,一邊是聖母瑪利亞,一邊是施洗者約翰。鑲嵌畫確實神奇,殷紅、翠綠、鉻黃、湛藍,間中閃爍著金色,拼湊成形,遠觀猶如一幅油畫。據說在拜占庭時期,藝術是全心侍奉宗教的,難怪在這些藝術作品中分明透著一份信仰、一份堅毅。

基督教也好,伊斯蘭教也罷,我對這些教派並沒有太多的了解。但是藝術是相通的,只要是美的東西,無論什麼教派,無論什麼時期,無論以何種形式體現,在人們的眼裡都會隨著歲月的沉澱而熠熠生輝。

走出聖索菲亞教堂,初露晚霞,正好聽見穆斯林的禱告聲,從正對面的藍色清真寺裡傳出。穆斯林的祈禱每天五次:晨、近午、午後、黃昏、夜晚,風雨無阻,千年不斷。忽然回想起在安塔利亞的一個黃昏時分,禱告聲中我們瞥見一對母女安坐在偏廊小院,朗讀經書,渾身夕陽。







精選遊記: 伊斯坦布爾

評論